父母要及時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了以下是出國留學網(wǎng)實用資料欄目小編為您整理怎么從各種角度來理解孩子,供您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更多詳細內容請點擊出國留學網(wǎng)查看。
1.要細心觀察:理解來自了解。
父母要及時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了解他們對所學課程的興趣,了解他們經(jīng)常參加些什么活動,交些什么朋友,了解他們想些什么,對某些問題的看法……但是,孩子們到了一定年齡便會產(chǎn)生閉鎖心理,如果孩子有什么心事不愿告訴父母,父母卻一再追問,這就會引起孩子的反感。結果父母非但什么也得不到,反而會失去孩子的信任。
其實,孩子心中的秘密總會在他們的言談舉止、面部表情上露出蛛絲馬跡,只要父母細心觀察,觀察他們的學習、生活、活動和人際交往是不難找到答案的,何必一定要事事追根究底?當孩子滿懷心事,憂慮重重時,父母當然不應視而不見,置之不理。但孩子不肯說時,父母也不必勉強,不妨告訴他:“看你心事重重的樣子,我也很著急。我不知道怎樣才能幫助你?!弊屗斫飧改笇λ年P心、愛護和真誠。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不愿向別人袒露的內心世界,孩子也一樣。
2要向子女學習:
許多父母認為孩子總是幼稚無知的,但從社會歷史發(fā)展看,后一代人總是比前一代人更有希望,更富于朝氣和活力。正是從這樣的意義上說,馬克思指出:“孩子們必須教育他們的父母?!苯裉欤覈媾R著改革開放、經(jīng)濟飛躍發(fā)展的新形勢,思想領域的解放,各種觀念的更新,使今天的少男少女思想上發(fā)生飛速的變化。他們對民主、自由、新事物的崇尚已走在一部分父母的前面,因而當父母的要自覺拋掉頭腦中的陳舊觀念,跟上時代的節(jié)拍。只有如此,父母與子女間才容易找到共同的語言。
美國當代人類學家丹尼斯·維特利博士在提出成功的人要善于自我覺察時指出:“要了解孩子和上年紀的老人。記住,孩子是非常聰明的,在他們的教室里,成年人也可以受到一定的啟發(fā)和教育。注意他們的夢、他們的特殊才能,聽取他們的建議和創(chuàng)見?!?BR> 3.要會心理位移:
在細心觀察中達到了解子女的目的,還應努力使自己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在觀察中父母應經(jīng)常反問自己,如果我作為孩子,希望有像我這樣的父親、母親嗎?經(jīng)常使自己能與孩子作心理位移。心理位移是指人與人之間由于所處地位不同,彼此存在著不同的要求和期望,而兩者之間發(fā)生矛盾時,每一方都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設身處地為對方想一想。
比如有的父母望子成材,要他們學習,不讓他們娛樂,不讓他們看自己感興趣的書,不讓他們參加家務勞動和社會活動;見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或稍有其他愛好時,就不滿、斥責。事實上有的孩子是盡了努力學習的。人與人之間的智能存在著差別,不可能每個孩子都成為未來的科學家、文學家和藝術家。父母如果能試從自己子女的心理出發(fā)考慮問題,態(tài)度就不一樣了。常想一下,當我14歲時是怎樣想問題的;當時我的父母親有什么想法,怎么對待我的,我有什么反應,這樣兩代人就容易相互溝通,父母與子女間也可以達到心理相容了。
4.把寬松、和諧引進家庭:
如果父母和自己的少年子女間的感情發(fā)生了障礙時,父母應當利用閑暇時間和子女推心置腹地談心,父母子女間可以爭論,可以一起看書,一起討論書中的人物,一起共議家庭大事,共同探討人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父母既是家長又是子女的好朋友,把寬松、和諧引進家庭,以深沉的愛,獲得子女的信任和理解。那種老子天下第一,子女唯父母之命是從的家長作風已經(jīng)過時,而且它從來也沒有獲得過子女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