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中的許多優(yōu)秀典籍,蘊涵著做人做事和治國理政的道理。出國留學網整理了黨員關于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參考。
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 加強黨員干部道德修養(yǎng)
中華文明五千年,蘊含了眾多優(yōu)秀傳統文化。優(yōu)秀傳統文化也一直影響著人們的道德修養(yǎng)形成過程。然而在當今社會,隨著世界聯系的加強,各種外來因素的誘惑,很多傳統文化正處于消失或無人繼承的境況,有些人甚至視道德修養(yǎng)如敝履,棄之一旁。但是我們要知道中華民族能夠在歷經各種磨難困苦之后,仍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優(yōu)秀傳統文化是功不可沒的。因此作為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善于學習優(yōu)秀傳統文化,從中汲取道德思想精髓,提高自身道德素質,起好表率作用,引領全社會關注并學習優(yōu)秀傳統文化,提高道德修養(yǎng)。
中華民族作為一個沒有文化斷層的民族,幾千年間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璀璨的文化,為人類的歷史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中國文化豐富多彩,具有開放性、包容性、時新性,海納百川,極具特色。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不僅能夠推動經濟社會的發(fā)展,而且是實現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保證。因此,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思想文化,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我們就不能只是把傳統文化“圈”起來保護,而是要讓傳統文化進行自我升華與轉換,展現出新的活力,適應時代的轉變與發(fā)展。
中華傳統美德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對于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領會和學習傳統美德,對于其自身道德修養(yǎng)建設大有裨益。在我國古代,道德修養(yǎng)方面不乏存在優(yōu)秀典型的例子:“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博大胸懷;“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闔閭話短長”的浩然正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報國情懷……無不體現了我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我們應該大力弘揚與繼承。
“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為官從政必須先做人,做人必須先立德。正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般,只有加強自身道德修養(yǎng),才能治國治家。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明了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加強道德修養(yǎng)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求全黨同志特別是領導干部一定要講修養(yǎng)、講道德、講廉恥,追求積極向上的生活情趣,養(yǎng)成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jié),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中國夢,是每一個人的夢,要實現這一偉大夢想則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需要走中國特色發(fā)展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關鍵在于建設一支德才兼?zhèn)涞母咚刭|執(zhí)政骨干隊伍。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領導干部作為一名公眾人物,其一言一行都影響著社會風向,因此,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在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現實時務必把加強道德修養(yǎng)作為人生必修課,自覺從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老老實實向人民群眾學習,時時處處見賢思齊,以嚴格標準加強自律、接受他律。正如《論語》所言,“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只有這樣才能激勵人民群眾崇德向善,推動全社會形成和保持良好的道德風尚,才能為實現中國夢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撐,積聚起實現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一念之貪,損自德,毀自身,殃及兒女;兩袖清風,躬于行,利于民,感召世人。我們要嚴格要求自己,慎獨慎微,淡泊名利。
黨員干部要善于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
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在中央黨校講話時強調:“傳統文化中的許多優(yōu)秀典籍,蘊涵著做人做事和治國理政的道理。領導干部要通過研讀優(yōu)秀傳統文化書籍,不斷提高人文素養(yǎng)和精神境界?!?BR> 加強領導干部傳統道德文化修養(yǎng)是提高廣大領導干部素質的重要方面,是形成高尚道德人格的需要,是促使領導干部健康成長,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的需要。對待中國優(yōu)良的傳統文化,我們應該積極去繼承,并為我所用,為現在所有,為工作所用,把繼承和發(fā)揚中國優(yōu)良傳統文化作為加強領導干部修養(yǎng)的重要途徑。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也對歷史的挖掘和文化的傳承進行了全面的闡述。
從學習傳統文化中汲取廉政營養(yǎng)。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所包含的智慧和哲理,不失為提高領導干部修養(yǎng)、加強領導干部廉政教育的一條有效途徑。"古來富國民為本,勤儉恰如聚寶盆;商紂奢靡眾離叛,楊廣無道天下亂。"領導干部應當積極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提高自身修養(yǎng),加強自身廉政教育。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經濟利益成為人們追逐的熱點,領導干部也面臨著物質利益的種種誘惑。近年來,頻頻發(fā)生一些黨政領導干部因貪污腐敗被查辦的事例。盡管警鐘敲響,仍有一些領導干部經不住誘惑,走向道德和法律的深淵。加強反腐倡廉建設,需要領導干部加強自身廉政教育。"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豐富的廉政文化遺產,幾千年來中國歷史上積累了大量的廉政理論,頒布了許多獎廉懲貪的律令,涌現了一大批清官廉吏,創(chuàng)作了無數的廉詩、廉文、廉戲和廉潔格言、警句,這些都為當今領導干部加強廉政教育提供了豐富的營養(yǎng)。
從學習傳統文化中修煉品行。儒家強調"仁、義、禮、智、信",具備了這五個方面修養(yǎng)的人,就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作為一個社會人,對世間萬物要有仁愛之心,對工作、對同事、對家庭、對社會、對群眾要充滿仁愛之心。俗話說,仁者無敵,黃金有價,情義無價。對社會有愛心、對群眾有感情的人肯定是受群眾歡迎的人,受群眾歡迎的人肯定是值得我們尊敬的人。為人處世除了仁愛之心,還要講道義、正義、骨氣,更要講民族大義。一個人若能講求正義、主持公道、做事公正、作風優(yōu)良,何愁事業(yè)不成呢?一個人是這樣,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也是這樣:一個不講道義、沒有正義、缺乏骨氣的民族是可悲的,也是長久不了的。全面深化改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我們講正義、講骨氣、講民族大義,提高道德品質修養(yǎng)。
在其位,謀其政。對于黨員領導干部來講,身在其位,就要為國所想,為民所系,報效國家,執(zhí)政為民,做出一番有益于社會的事業(yè)。黨員領導干部只有樹立遠大的理想,才會保持清醒的頭腦,才會身懷正氣、兩袖清風;把事業(yè)放在第一位,才會正確使用手中的權利,做到一心為公、一心為黨、一心為民;只有認真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才會"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才會舍小家顧大家,棄貪欲謀發(fā)展,才會做到"公正、公開、公平、公道"。我們對群眾、對黨紀國法要懷有敬畏之心,要把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想方設法增進人民福祉,胸懷國家,心系大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要傳統文化中習得奉獻精神。"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是一種很高的境界,要做到"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對領導干部來說,名和利是與黨和人民的事業(yè)聯系在一起的,無數革命先烈和先進模范人物,默默地為黨和人民奉獻,卻從不考慮索取,從而受到人民的尊敬和愛戴。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只有淡泊名利才能無私奉獻。我國正處于改革開放的關鍵時期,要求領導干部把個人的名利得失放在一邊,要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發(fā)揚共產黨員的崇高精神,努力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奉獻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領導干部要弘揚傳統文化"仁政"思想,樹立以民為本、甘于奉獻的意識,忠誠于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增強自己的責任感和事業(yè)心,胸懷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偉大理想,以"仁愛"之心對待老百姓,以黨和國家事業(yè)為重,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老百姓的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老百姓的利益作為第一考慮,把老百姓的滿意作為第一標準,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心中時刻銘記: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用實際行動筑好"甘于奉獻"這道領導干部在思想道德方面拒腐防變的"防火墻"。領導干部要警鐘長鳴,拒腐防變,清廉自守,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為私心所擾,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物欲所惑,堅持權與責的統一,牢固樹立責任意識,真正為人民掌好權、執(zhí)好政。
從傳統文化中學習建立健康人際關系。領導干部工作紛繁復雜,在處理本職工作的同時,還要面對一系列的"人情關"。"人情交往"是腐蝕領導干部的糖衣炮彈,一旦疏于防范,就會走向貪污受賄的深淵。領導干部一定要牢記自己手中的權利是黨和人民賦予的,必須始終用來為國家和人民謀利,絕不能把它變成謀取個人私利的工具。要把好"人情關",就要從意識上防微杜漸,建立健康的人際關系??鬃尤眨?quot;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債,損矣。"就是說在人際交往上要去交往正直、守信的人,而不要交往那些虛情假意、工于讒媚、巧言令色的人。領導干部要在工作中多結交"志于道"的朋友,摒棄任人唯親、攀附權貴的陳腐交際方式,近賢人、遠小人,把"君子之交淡如水"作為人際交往的基礎,不編織"關系網",通過平等、和諧的人際交往,密切黨群關系,樹立領導干部良好形象。同時,還要防止"禍起蕭墻",加強對家庭成員的教育管束,做好家人的思想工作,讓貪圖不義之財的不良念頭徹底消失,讓企圖用金錢撬開權力之門的行徑無孔可入,敢于同腐敗分子和腐敗行為作斗爭,經受住各種考驗,抵制住各種誘惑,過好權利關、金錢關、人情關。
弘揚傳統文化 學做合格黨員
“兩學一做”是每個黨員始終堅持的一項事業(yè)。要做合格黨員,先從學開始。學是基礎,做是關鍵。只有學得深、學得透,才能做得好。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開班講話中指出,“好學才能上進”,“要勤學,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學問”。學黨章、學系列講話,一定要下苦功夫,才能得其真諦。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后指出,我們這個時代,是歷史上最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的時代,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每一個中國人的中國夢。民族的復興,必然伴隨著民族文化的復興。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年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中,提倡學習、弘揚傳統文化?!饵h員紀律準則》也提到要努力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那么,什么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和做合格黨員有怎么樣的聯系?先從文化說起。
文是紋理、花樣,化是教化。文化就是以文化人。文化是自然孕育,各民族有各民族自己的文化和花樣,可以彼此學習借鑒。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中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天那么高,人這么低,天人怎么合一?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道法自然”的思想,道就是自然。自然中的一切,包括陽光、空氣、水等都是無私奉獻的,那么,做為自然的一部分的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學習無私奉獻呢?人一無私奉獻,不就“天人合一”了嗎?因為天也是公正的、無私的。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員是人民群眾的先鋒模范,帶頭踐行無私奉獻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和黨的宗旨是一致的。做合格黨員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努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無私奉獻,是對做合格黨員的有力支持。
中華傳統文化強調知行合一,即知即行;“兩學”一做也應該是學做合一,即學即做。知道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無私奉獻這個高標準、高境界在,但不去力行實踐,是永遠到不了的;或者到了以后,不再堅持,也會退步的。正如毛澤東同志說,“房子是應該經常打掃的,不打掃就會積滿了灰塵;臉是應該經常洗的,不洗也就會灰塵滿面。我們同志的思想,我們黨的工作,也會沾染灰塵的,也應該打掃和洗滌”。習近平總書記也說,“領導干部的黨性修養(yǎng)不會隨著黨齡的增長、職務的升遷而自然提高,需要終身努力。”那么,怎么樣才能永葆黨員的先進性呢?老子在他的《道德經》中指出,“為道日損”。道生萬物,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道。為了要修道,提升人生境界,老子給了我們一個好答案,每天減損自己不合理的欲望。吃飯、喝水,維持生命的正常不是欲望,但一頓飯吃10萬元就是欲望了。每天堅持、減損自己不合理的欲望,“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等有一天,真的一點私欲都沒有了,那個時候你的理想和信念就出來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的動搖和喪失是很可怕的,是精神上的“缺鈣”。為什么會有很多黨員走上腐化墮落之路,就是因為私欲太多,喪失理想、信念,而最終不能抵擋誘惑。常聽老一輩革命家說,他們最初沒有入黨前,因為沒有理想和信念和痛苦、徘徊,但當他們黨組織并入黨以后,他們的人生從此有了方向,并愿意為之犧牲一切?,F在,一些黨員入了黨之后,根本沒有理想和信念,這是很可怕的。我們只有每天像打掃屋子、洗臉一樣把自己的私欲掃掉,真正做到“為道日損”,那么那個時候,為共產主義奮斗的遠大理想就會真正根植在黨員的心中。
《黨員紀律準則》中提到廉潔修身、廉潔齊家?!洞髮W》中提到,“自天子以至于庶民一是以修身為本”。要想家治、國齊、天下平,就一定要修身。修身貴在自省,“吾日三省吾身”,每天要多次反省自己。其中,黨員要對照黨章時刻要求自己,反省自己。黨章要求的,要努力做到;黨章不準的,就一點不為。
上善若水,老子認為水是最無私、最美的,她滋養(yǎng)萬物不居功,她洗滌臟物無怨言。黨的優(yōu)秀干部焦裕祿、楊善洲、孔繁森等正是這樣無私無我的優(yōu)秀干部,值得我們學習?!叭》ê跎?,則得其中”。普通黨員沒有他們那么高的境界不要緊,但可以通過努力工作、學習、實踐來向他們學習,向他們看齊,從而最終成為合格黨員。
“人能弘道,非道能弘人”。通過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努力學習黨章、系列講話,相信成為合格黨員的一天,終會到來。
小編精心推薦
黨校學習心得體會 | 黨員心得體會 | 黨課心得體會 | 習近平總書記講話心得體會
小編精心推薦
黨校學習心得體會 | 黨員心得體會 | 黨課心得體會 | 習近平總書記講話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