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說,孩子才肯學》讀后感

字號:


    與孩子溝通更是一門學問,多站在孩子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才更能有效地解決問題。下面是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如何說,孩子才肯學》讀后感,歡迎閱讀,僅供參考,更多內(nèi)容請關(guān)注出國留學網(wǎng)(liuxue86.com)。
    《如何說,孩子才肯學》讀后感(一)
    這本書是美國最著名“親子溝通專家”與“教育學博士”合力奉獻的一本書,它是《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的延續(xù),一本難得的好書。很多種原因可以令一本書成為好書,文字優(yōu)美、立論新穎、哲理深刻……而它則是因為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書中提到許多方法,吸引孩子合作、培養(yǎng)孩子自律、激發(fā)孩子創(chuàng)造力等等。但是令我最有感觸的是“接納孩子的情緒”。因為,我突然意識到,接納孩子的情緒是與孩子建立良好溝通的開始。書中講到“孩子的情緒直接影響他們的行為。當他們情緒良好的時候,他們的表現(xiàn)也好。如何幫助他們獲得良好的情緒?接納他們的情緒!”一邊讀書,我一邊在想,是否接納過孩子的情緒。有,但大多數(shù)是在無意中做出的,或者說是一種本能的驅(qū)使。更多的時候,我將孩子的情緒忽視掉或是否定掉了。 前幾天,看到一篇媽媽寫的博文,說如何培養(yǎng)孩子堅強與勇敢。文中提到,孩子摔倒了,媽媽走上前對孩子說,不要哭,要勇敢?!八さ沽?,不要哭”這是一句很老套的話。小的時候,每次摔跤,我媽就說,不許哭,摔倒了,爬起來就是了,哭有什么用。每次我都怯生生地看著她,強忍住哭,卻在心里想,摔倒了,一定不許哭,對小孩子是一件多么強人所難和殘忍的事呀。等到我長大,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摔倒之后號啕大哭。所以當我做了媽媽,女兒摔跤,我很少對女兒說不許哭。并且我不覺得摔倒了,哭幾聲就是不勇敢,就是不堅強,勇敢和堅強也不是靠摔倒了不哭培養(yǎng)出來的。人摔倒了,或輕或重都會感到疼痛,感到疼痛就要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出來,或齜牙咧嘴,或喊叫,甚至是哭,這些都是正常的情緒發(fā)泄,媽媽卻全然忽視掉,自然就更談不上接納了。
    雖然我的學生只是五年級,是我每天面對的學生。書中的那些卡通漫畫形象生動地展現(xiàn)出許多老師和家長對待孩子的錯誤方式時,我發(fā)現(xiàn),那些錯誤的方式不但是我常用,而且從前也沒有感覺有什么不對的。仔細想想,否認學生的情緒的教育效果確實不好,不僅打擊學生的自信,還會破壞師生間的感情。學生會認為老師不尊重他,從而產(chǎn)生對老師的畏懼感。平時只怨學生不聽話,不努力,不知道自己的良苦用心,卻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平時已經(jīng)用錯誤的方法打擊過多少學生了。看了這本書后我深刻體會到,只有當學生的負面情緒得到教師的認同和接受時,學生才會覺得受到鼓舞,才會繼續(xù)努力,還能促進師生間的感情?,F(xiàn)在的孩子,個性都特別強,不太服管,在家是“小皇帝”、“小公主”,在學校是“小霸王”。真是越來越能管教,尤其是“問題孩子”。他們往往是負面情緒得不到有效排遣,從而形成的一種報復(fù)性心理行為。如果從一開始就能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真正體會他們的痛苦、沮喪,而不是簡單粗暴的命令。讓他們對自己形成一種心理認同感,再和孩子一起商量解決問題的方法無疑才最能矯正孩子的行為,克服他們的壞習慣。看了這本書我才明白,“懲罰”也可以如此的簡單! 再來說說贊揚,教師要多用贊美的語言去評價學生,這樣能提升學生的自信心,達到鼓勵的效果。這已經(jīng)是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人都認可的。看了這本書后,我才意識到,有時候?qū)W生的贊美會讓學生產(chǎn)生依賴感,所以贊美的語言也是很有講究的……
    看了這本書后,我深深意識到溝通是一門學問,與孩子溝通更是一門學問,多站在孩子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才更能有效地解決問題。
    《如何說,孩子才肯學》讀后感(二)
    《如何說孩子才肯學》這是一本美國兒童雜志,是一本實用性較強的書,書中列舉了很多切實可行的溝通技巧,實用的對話場景和令人一目了然的漫畫,讓老師們和家長們找到了如何面對孩子出現(xiàn)的問題時應(yīng)采取的方法。這本書讓我想起了自己當班主任的遇到的種種困難,當我的學生犯了錯誤的時候,我總會用自己方式來批評孩子,總是陷入了自己處理方法的思維定勢當中。
    閱讀完《如何說孩子才肯學》一書后,發(fā)現(xiàn)書中推薦的新方法往往既實用又靈驗,讓我忍不住立即仿效,我還中書中體會到了跟孩子溝通的重要性和難度。書中介紹了跟孩子溝通的方法,并用簡明的漫畫表現(xiàn)出來,生動易學。讀這本書讓我掌握了很多和孩子們溝通的小技巧,班主任工作更加容易開展了。
    首先,我們要處理干擾孩子的情緒。我們要關(guān)注孩子的情緒,并做出恰當?shù)姆磻?yīng)。對學生的消極情緒,應(yīng)該爭取說出學生的感受的同時不要隨意批評和忠告,而是應(yīng)該表示理解并接納。當孩子們的情緒被理解和接納之后,就會相應(yīng)地緩和下來,也不再執(zhí)著于情緒的影響,更容易自己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可以在此時給出一些建議。
    其次,我很贊同“懲罰的隱患與替代懲罰培養(yǎng)自律的方法”。孩子遭受懲罰時,他會暗下決心以后做壞事要小心,而不是要誠實和負責?,F(xiàn)在的孩子,個性都特別強,自尊心強,不太服管。對于調(diào)皮難管的孩子,教師仍需采用一些“懲罰”的手段對學生進行教育,以免影響到其他的學生。然而,這樣不痛不癢的“懲罰”往往起不了什么作用,不能有效地管理學生。
    再次,我們就要吸引孩子們和我們合作。我們有必要使用一些技巧來引導孩子或與我們合作,創(chuàng)建和諧的班級環(huán)境。當出現(xiàn)問題時,要用客觀的語言描述問題,這樣可以讓孩子們?yōu)樽约旱男袨樨撠?。用提示來幫助孩子們找到他們的問題所在,這樣孩子們更愿意改變自己的行為。老師表達自己的感受時不攻擊、不取笑,學生更容易傾聽,并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有必要時可以給學生寫字條,他們會感受到老師的尊重和信任,并回報以尊重和信任。還可以用游戲或比賽的方式請孩子們合作,對于低年級的孩子,這種方法非常有效。
    最后,我們還要經(jīng)常表揚孩子,也就是賞識教育。教師要多用贊美的語言去評價學生,這樣能提升學生的自信心,達到鼓勵的效果。最明顯的例子是我班上有一位叫小艾的學生,他早上總遲到,上課玩東西、搞前后的同學,下課就打同學,拿沙子灑同學,課堂作業(yè)老是讓老師催和守在旁邊才做,家庭作業(yè)有時做,有時不做,字寫得龍飛鳳舞,叫人看不清楚,學習成績時好時壞。對此,我非常惱火,每當他一犯錯誤,我就責備他,他一不完成作業(yè),我就留堂;他一打人,我就叫他家長來??墒撬坏桓?,反而有蔓延的趨勢,越發(fā)學壞,每天下課就找同學打架,一天一小打,三天一大打,全班同學都被他打遍了。每天我都接到家長的投訴電話,真是讓我苦惱不堪,拉他去校長那里也沒有用,依然不改。這時,正好學校組織學習周弘老師的“賞識教育”,我決定改變策略,對他寬容和贊美。第二天,他早上來得比昨天早,我立刻在全班面前表揚他;做早操的時候,他認真踏步,我摸摸他的頭,豎起大拇指表揚他;由于早上他得到老師的兩次表揚,心情愉快,所以他上課非常認真,不搞同學,這時我又在全班面前表揚他上課進步了,讓全班給他鼓掌,這一整天,他由“好心情”變成了“好孩子”,沒有打過一個人,在他回家的時候,我又表揚他,讓他每天堅持下去??吹接脤捜莺捅頁P的策略一天就效果顯著,我又打電話給他家長表揚他,平時我一打電話都是告狀,這次是表揚,他家長聽了心情也很高興。我再接再厲,每天都找一些機會表揚他,他也逐漸從一個不聽話的壞孩子變成好孩子,同學們也愿意跟他玩了,期末考試他的語文、數(shù)學總分在班上是第一名。
    讀書是為了“致用”?!度绾握f孩子才肯學》的實用性是其最突出的特點。我認為, 《如何說孩子才肯學》是一本教師必讀的書,因此我要推薦給我的同行們,希望我們都能在今后的實踐過程中尋求和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共同為培育人的工作奮斗!
    《如何說,孩子才肯學》讀后感(三)
    我是一位教師,而且還是一位班主任。原本以為除了孩子的父母,我就是最了解學生的人。但是我發(fā)現(xiàn)與他們相處的時間越多,我對他們的了解就越少。當突發(fā)事件降臨時,我的主場地位失控了,這時從我的心底里涌出一種莫名的恐慌。為了尋求正解,我再次走進“教師學?!瘪雎爩煹慕陶d。
    與閱讀《如何說孩子才會聽,如何聽孩子才肯說》的方式不同,我沒有從頭到尾通讀一遍,而是直奔主題尋找我需要的教育實例以尋求解決辦法。我最感興趣的一章是《懲罰的隱患與替代的懲罰培養(yǎng)自律的方法》、《如何使孩子從角色定型中解脫出來》和《吸引孩子合作的七個技巧》。利用零散的閑余時間匆忙讀完這三個章節(jié)后,感到意猶未盡,索性又將其余章節(jié)一氣讀完,大有茅塞頓開之感?,F(xiàn)將點滴心得攢字成文,與存有同樣困惑的各位同仁共享。
    一、懲罰不是教育的手段,而是傷害學生的利劍。
    當我們面對不服管教且屢次犯錯的孩子時,往往采取各種方式去懲罰他,比如罰站、罰抄寫、取消活動時間等,希望他們能痛定思痛,痛改前非。但是懲罰過后發(fā)現(xiàn),之前學生受懲罰的行為并未消除,甚至犯錯的頻率更加頻繁了。于是愚昧的教育者就會思考:“是不是懲罰的力度不夠?”他便開始琢磨更加嚴厲的懲罰措施,比如打手掌、打屁股等。在進行體罰之后發(fā)現(xiàn),學生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強大的抵抗力,他們面對教育者的體罰已經(jīng)習以為常,甚至麻木了。于是在對學生百般摧殘之后,失敗的教育者放棄了,他無奈的說:“這個學生沒救了!”
    是什么導致教育的無力?又是什么把學生推向了不可教育的邊緣?這不正是我們應(yīng)該深思和反省的嗎?《懲罰的隱患與替代的懲罰培養(yǎng)自律的方法》中發(fā)表了四位權(quán)威人士的觀點:
    海姆·吉諾特博士說:懲罰不能阻止不良行為,它只能能使罪犯在犯錯時變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飾罪行,更有技巧而不被察覺。孩子遭受懲罰時,他會暗下決心以后要小心,而不是要誠實和負責。
    埃文·海曼博士說:體罰教給孩子的是:暴力是解決問題的一種途徑,研究表明,遭受懲罰痛苦的人、受到懲罰的人以及看人受罰的人都會這樣認為。懲罰并不能幫助孩子形成民主社會所需要的自我約束力。
    魯?shù)婪颉さ氯鹂瞬┦空J為:現(xiàn)在的孩子讓父母和老師很難管理?,F(xiàn)實要求我采用新的方式去影響和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諸如打屁股、打手掌、剝奪權(quán)利、貶斥之類的懲罰都已過時,這都不能有效管理孩子們。
    阿爾伯特·班杜拉博士說:懲罰能控制不良行為,但是不能交給孩子正確行為,甚至不能減少他們做壞事的念頭。
    看到這些,親愛的家長和老師們,你還要用“懲罰”來教育您的孩子和學生嗎?如果你不想再懲罰您的孩子和學生,那么就嘗試替代懲罰的辦法吧。替代懲罰的辦法有:1、提出有幫助性的辦法。2、表達你強烈的不滿(不做人身攻擊)3、說出你的期望。4、告訴孩子如何改正。5、提供選擇。6、讓孩子體驗行為的后果。
    二、給學生角色定位,教育會誤入歧途。
    我剛剛把相處兩年的學生移交給了新的同事,自己又迎來了一批新的學生。在交接工作的時候,我們不可避免地談到了學生。我的同事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他們都怎么樣?”我回答說:“你問的是哪方面?”同事回答說:“我哪方面都想知道?!庇谑俏揖桶堰@些學生從生活到學習,從衛(wèi)生到紀律全面地向她作以介紹。我是這樣表述的:“全班學生都認真學習,你無需為此煩心。他們都很遵守學校的紀律,你無需費心。班級的衛(wèi)生你更不用擔心,學生們會幫助你打掃得妥妥當當?!蓖侣犃擞謫枺骸坝袥]有讓你操心的特殊學生?”我回答說:“有,他讓人操心的時候已經(jīng)過去了,現(xiàn)在他的進步很大?!彼詈髥栁遥骸凹议L怎么樣?”我回答說:“每位家長都很支持我的工作?!蔽业耐聨е荒樀睦Щ箅x開了,我看的出來她不十分相信我所說的。我的教育經(jīng)驗告訴我,不要給學生“貼標簽”,更不要把“標簽”傳遞給你的接班人,那樣會使你的同事和你的學生陷入尷尬的師生關(guān)系中。
    當學生的某個行為在教育者的頭腦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時候,教育者就很容易將學生框定在某個角色中。就像導演在一部電影里安排角色一樣,有正面人物也有反面人物。在教育者的眼中反面人物往往是“行為不端的學生”,某位學生的某種不良行為在教育者的頭腦中留下深刻印象之后就不斷地被負強化,不斷地被擴大,以致于這位學生的正確行為擺在他的面前,都無動于衷,視為不見。這種角色定型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長此以往,教育者對這類學生就產(chǎn)生了“狹隘的意想的偏見”。導致在解決這類學生的問題時,采取極端的甚至不公平的方式。不給學生貼標簽,是維護教育公平性,維持良好師生關(guān)系,維系學生間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的必要做法。使學生從角色定型中解脫出來,是每位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職責,同時也是提升教育者教育素養(yǎng)的必修課。書中提到了集中使孩子從角色定型中解脫出來的幾種做法,僅供參考:1、找機會讓孩子展示他新的一面。2、將孩子置身于使他能看到自身某種能力的情景中。3、讓孩子聽到你的言談話語中對他的肯定。4、以身作則。5、指出孩子曾取得的成績。6、說出你的感受和期望。
    書中的有些技巧和做法我已經(jīng)在教育實踐中使用,有些我即將投入使用。有了強大的精神導師無微不至地指導,我相信我會走出一條正確的教育之路。
    《如何說,孩子才肯學》讀后感(四)
    《如何說,孩子才肯學》是一本有趣而有意義的書。它既適合家長同樣也適合教師。中間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在我的教育教學中也時常出現(xiàn)。當發(fā)現(xiàn)自己的處理方式與之相同時,心中一陣欣喜。當發(fā)現(xiàn)自己的解決方法完全錯誤時,在反思的同時更慶幸自己找到了科學的解決辦法。我突然發(fā)現(xiàn)孩子與大人的世界是那樣的不同,主觀的將自己的想法強加與孩子顯得是那樣愚蠢與低效。我讀書的心得體會如下:
    第一章,接納孩子的情緒在全書中最為重要,是后續(xù)溝通的基礎(chǔ)。它提出了幾個觀點:1. 不要否定學生的情緒(當情緒被否定的時候,學生容易失去勇氣)2. 不要隨意批評和忠告(老師出于好意,但學生在批評的環(huán)境中很難去考慮問題并承擔責任)3. 不要概括和解釋(當孩子情緒低落的時候,你的解釋他很難聽進去,也就很難奏效) 4. 不要忽視學生的情緒,即便制止不能接受的行為時,也要先接納學生的情緒、愿望并作出反應(yīng)。第二章,合作更詳細說明了吸引孩子合作的七個技巧。
    書中體現(xiàn)出的: “無論孩子什么地方做的不好或者不對,甚至有侵犯性的行為,他的行為我們可以制止,但他的情緒,或者說感情需要被接納。但我們接納的只是他的情緒,并非他的行為。”這一觀點我印象很深刻。因為在我自己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常常不顧及他們的感受,劈頭蓋臉的就是批評。雖然短時間內(nèi)出現(xiàn)的不良現(xiàn)象減少。但這是一個指標不治本的做法。孩子畢竟是孩子,單方面的批評很難引導孩子自我反省。只有孩子自己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問題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們要設(shè)身處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去聽一聽,去安撫他們的情緒,這樣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你對他的關(guān)心而不僅僅只是冰冷的命令。
    文中出現(xiàn)的很多案例都在我的日常教學中出現(xiàn)過,但我的做法往往是不科學的那種。讀著讀著我不禁冒出一身冷汗。在我認為很好的處理了一些事情的時候,我其實已經(jīng)傷害了這些孩子的感情。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很容易習慣性地去否定孩子的情緒。其實,孩子有情緒是客觀存在的,所以,我們要正視這個事實,首先認同他有這個感受,孩子才可能接納我們后續(xù)的建議。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一定要多從孩子的角度接納他們的情感,這樣才能引發(fā)孩子的共鳴。獲得更加有效的教育效果。
    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會時刻關(guān)注自己的教育行為及其有效性。多思考自己有沒有先接納孩子的情緒,其實孩子有時候只是為了宣泄情緒,簡單粗暴的壓制只能換來日后更大的問題。唯有讓自己成為孩子的傾訴表達的對象,才能真正走到孩子的心里,才能給孩子積極的反饋,告訴孩子老師了解你的感受,知道你的困難,有什么話就盡管說吧!這樣盡量引導孩子自己去尋找解決的辦法而不是被動的接受一些強制的命令。比如有同學講話時,我們可以不用厲聲喝道:xx,閉嘴。嘗試著說:“有些同學有什么有趣的事情要告訴大家,等會下課我們來分享一下?!苯Y(jié)果可能會好的多.改變不能一蹴而就,但我相信只要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留心觀察,多想,多研究,努力實踐,必然會找到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
    《如何說,孩子才肯學》讀后感(五)
    因為兒子的不出色,到書店中去挖掘教子經(jīng),不經(jīng)意中這本書映入我的眼簾。粗粗地一翻,便如獲至寶一般的往家趕,一邊后悔自己怎么不早點去書店呢?如果早一點或許自己的兒子也不會如此難教了。不過,還是很幸運,我發(fā)現(xiàn)了它。越讀這本書越覺得每一個要和孩子們相處的人都必須讀這本書,否則,我們枉為人師,更枉為人母、人父了。書中每個章節(jié)都有很多例子,這些例子和真實的生活非常貼近,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書中提到許多方法,吸引孩子合作、培養(yǎng)孩子自律、激發(fā)孩子創(chuàng)造力等等。但是令我最有感觸的是“接納孩子的情緒”。我們想要讓孩子行為正確,首先必須接受他們的感受。當看到書中的那些卡通漫畫形象生動地展現(xiàn)出許多老師和家長對待孩子的錯誤方式時,我笑了,這是一種慚愧的笑,因為那些錯誤的方法我?guī)缀醵加眠^。仔細想想,否認學生的情緒的教育效果確實不好,不僅打擊學生的自信,還會破壞師生間的感情。學生會認為老師不尊重他,從而產(chǎn)生對老師的畏懼感??戳诉@本書后我深刻體會到,只有當學生的負面情緒得到教師的認同和接受時,學生才會覺得受到鼓舞,才會繼續(xù)努力,還能促進師生間的感情。現(xiàn)在流行一種賞識教育,教師要多用贊美的語言去評價學生,這樣能提升學生的自信心,達到鼓勵的效果。我也運用過,但是怎么就沒有效果呢?看了這本書后, 在加上近來的學習,我才意識到,有時候?qū)W生的贊美會讓學生產(chǎn)生依賴感,所以贊美的語言也是很有講究的。正如專家談到的必須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誠的語言,要具體的,而不是籠統(tǒng)的贊美。比如:一個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在一次考試中有飛躍性的進步,作為教師有可能會給予該學生這樣的表揚:“××同學的進步太大了,我為你驕傲!”這句評價語,或許學生聽了很高興,但實際上這樣的評價掌握著控制權(quán)的仍然是教師。教師有權(quán)利決定是給予贊揚還是收回贊揚。因此,將這句評價語巧妙妙地改一改:“你這一次的進步體現(xiàn)出你的努力,你一定為自己感到自豪吧,加油!孩子!”這樣的贊揚能讓孩子發(fā)自內(nèi)心地肯定自己,從而更加自信,更加努力。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拙見,還望各位同仁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