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家學習了《求是》上發(fā)表的《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文章后,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大家紛紛認為感受頗豐,受益匪淺,感悟深厚,以下是出國留學網小編整理的“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學習心得體會,歡迎參考,更多詳細內容請點擊出國留學網查看。
“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學習心得體會。大家表示,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是我們黨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思想政治寶庫,是我們黨不斷取得勝利不可或缺的思想之源,我們每一個黨員都應該好好學習,切實貫徹到礦業(yè)建設的各項實踐當中去。
一、明白“為了誰”是宗旨問題
人民群眾是黨和國家決策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點,這是我們學習、工作、辦事的目標指向,也是“為了誰”的真正歸屬。這個目標指向和真正歸屬是由黨的宗旨決定的,是由人民群眾歷史和現實地位決定的。
我們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來自人民為了人民的馬克思主義主義政黨,我們黨的宗旨就是為人民服務。為人民服務這個鮮明的口號,銘記在心中,落實在行動,檢驗在群眾。無論是革命時期,還是建設和改革時期,無數的鐵一般的事實證明了這個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只要是為人民服務的事情,我們都堅持干下去。只要是涉及到群眾的利益,我們都堅持去維護。一切為了人民群眾,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忘掉這個根本。黨員干部無論 分工怎樣,職務有何不同,其出發(fā)點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了群眾服務群眾。黨的力量源泉就是人民群眾。一切為了群眾、真心服務群眾,引導動員群眾為實現自己的利益而奮斗。只有這樣,我們黨才能夠成為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強核心。
二、明白“依靠誰”是方法問題
人民群眾是黨和國家生存與發(fā)展的力量源泉。這是我們學習黨史、分析現狀、預示未來的一大法寶?!耙揽空l”就是要銘記我們所要依靠的力量,就是要從這個群體中去汲取智慧,就是要在這個群體中推動社會的進步。離開了這個“依靠”,黨和國家的發(fā)展就成為無水之魚,得不償失。
為什么我們黨能夠執(zhí)政到現在,就在于我們始終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離開群眾,我們將一事無成。人民群眾始終是我們黨的堅強的后盾,始終是我們奮進不竭動力和力量源泉。離開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執(zhí)政地位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能否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對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執(zhí)政地位最根本的考驗。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這是為人類社會發(fā)展所反復證明了的真理。黨性和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統一的,堅持黨性就是堅持人民性,堅持人民性就是堅持黨性。沒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就不會有改革大業(yè)的順利進行,同樣,如果沒有人民群眾的真心 擁護、真誠執(zhí)行、真正支持,黨和國家的各項事業(yè)也不會順利進行。
三、明白“我是誰”是立場問題
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務于人民。共產黨員原本是人民的普通一員,是人民的一部分。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都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自己是中國共產黨黨員,是自愿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是受中國共產黨組織領導的人,是經黨教育、培養(yǎng)、考驗,由預備黨員轉為正式黨員,舉過拳頭、宣過誓的人,是勞動人民中的一名先進分子,宣誓“對黨忠誠”的人,是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的一名隊員,宣誓“永不叛黨”的人。
“我是誰”就是要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是由誰賦予的,自己的使命和責任是由什么決定的,自己的根基和歸宿又是向著什么對象的。答案就是由人民群眾賦予的、決定的,又向著人民群眾這個群體。明白了這一點,就能體驗到人民群眾四個字的分量和涵義。黨員干部的前身都是人民群眾,所以黨員干部的根基在人民群眾。成為黨員干部之后,責任更加重大,但仍然流著與人民群眾一樣的血液,這就說明了黨員干部要終身服務與自己流相同血液的親人。黨員干部的學習和工作又要在具體的實踐工作中來體現其價值。具體的實踐工作都是與人民群眾相聯系的。黨員干部要想實現自己的價值、完成自己的任務、實踐黨的宗旨,就必須再次回到人民群眾這個群體中,了解百姓冷暖,體味百姓情懷,才能讓“價值”不斷增大,讓“任務”圓滿完成,讓“宗旨”順利踐行。
正確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歸根到底,是為了增強對人民群眾的感情,增強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增強踐行黨的宗旨的主動性、自覺性。切實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明白“為了誰”,才會知道我們施行方針、政策、路線的目標指向;明白“依靠誰”,才會知道我們施行方針、政策、路線的力量源泉;明白“我是誰”,才會視群眾為親人、把群眾當主人,始終擺正同人民群眾的關系。群眾路線是黨的“法寶”,群眾工作是黨的“生命工程”。我們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減少官僚主義,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增強公仆意識。讓我們少點私心,多點愛心、公心、細心和關心,盡量讓周圍的人開心。
小編精心推薦
心得體會范文 | 心得體會怎么寫 | 心得體會格式
小編精心推薦
心得體會范文 | 心得體會怎么寫 | 心得體會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