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

字號:


    出國留學高考網(wǎng)為大家提供2017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更多高考資訊請關注我們網(wǎng)站的更新!
    2017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
    上海軟科今日正式發(fā)布2017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這是該排名自2011年問世以來第七次發(fā)布,排名展示了我國大陸、臺灣地區(qū)、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和澳門特別行政區(qū)領先的100所研究型大學。
    三甲高校與去年保持不變,清華大學(北京)蟬聯(lián)兩岸四地第一名,北京大學高居第二名,排名第三的是臺灣的清華大學(新竹)。香港中文大學躍升至第四名,浙江大學上升四位排在第五名。其他排在前十名的高校依次是香港大學(6),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7),上海交通大學(8),復旦大學(9)和臺灣大學(9)。
    2017年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結(jié)果
    

    2017名次
    

    中文校名
    

    地區(qū)
    

    1
    

    清華大學(北京)
    

    大陸
    

    2
    

    北京大學
    

    大陸
    

    3
    

    清華大學(新竹)
    

    臺灣
    

    4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
    

    5
    

    浙江大學
    

    大陸
    

    6
    

    香港大學
    

    香港
    

    7
    

    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
    

    大陸
    

    8
    

    上海交通大學
    

    大陸
    

    9
    

    復旦大學
    

    大陸
    

    9
    

    臺灣大學
    

    臺灣
    

    11
    

    北京師范大學
    

    大陸
    

    12
    

    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
    

    13
    

    交通大學(新竹)
    

    臺灣
    

    14
    

    香港城市大學
    

    香港
    

    15
    

    南京大學
    

    大陸
    

    16
    

    中山大學(廣州)
    

    大陸
    

    17
    

    華中科技大學
    

    大陸
    

    17
    

    中國醫(yī)藥大學
    

    臺灣
    

    19
    

    陽明大學
    

    臺灣
    

    20
    

    西安交通大學
    

    大陸
    

    21
    

    武漢大學
    

    大陸
    

    22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
    

    大陸
    

    23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大陸
    

    24
    

    同濟大學
    

    大陸
    

    24
    

    香港理工大學
    

    香港
    

    26
    

    東南大學
    

    大陸
    

    27
    

    天津大學
    

    大陸
    

    28
    

    澳門科技大學
    

    澳門
    

    28
    

    成功大學
    

    臺灣
    

    28
    

    中央大學
    

    臺灣
    

    3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大陸
    

    32
    

    南開大學
    

    大陸
    

    33
    

    吉林大學
    

    大陸
    

    34
    

    四川大學
    

    大陸
    

    35
    

    廈門大學
    

    大陸
    

    36
    

    北京理工大學
    

    大陸
    

    36
    

    臺灣科技大學
    

    臺灣
    

    38
    

    中山大學(高雄)
    

    臺灣
    

    39
    

    華南理工大學
    

    大陸
    

    40
    

    山東大學
    

    大陸
    

    41
    

    中國人民大學
    

    大陸
    

    42
    

    澳門大學
    

    澳門
    

    43
    

    長庚大學
    

    臺灣
    

    44
    

    中南大學
    

    大陸
    

    45
    

    大連理工大學
    

    大陸
    

    46
    

    香港浸會大學
    

    香港
    

    47
    

    北京科技大學
    

    大陸
    

    48
    

    西北工業(yè)大學
    

    大陸
    

    49
    

    蘇州大學
    

    大陸
    

    50
    

    臺北醫(yī)學大學
    

    臺灣
    

    51
    

    華東理工大學
    

    大陸
    

    52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大陸
    

    53
    

    中興大學
    

    臺灣
    

    54
    

    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
    

    大陸
    

    55
    

    高雄醫(yī)學大學
    

    臺灣
    

    56
    

    華東師范大學
    

    大陸
    

    56
    

    中國海洋大學
    

    大陸
    

    58
    

    臺灣師范大學
    

    臺灣
    

    59
    

    電子科技大學
    

    大陸
    

    60
    

    蘭州大學
    

    大陸
    

    61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大陸
    

    61
    

    南京理工大學
    

    大陸
    

    63
    

    天津醫(yī)科大學
    

    大陸
    

    64
    

    臺北科技大學
    

    臺灣
    

    65
    

    東北師范大學
    

    大陸
    

    66
    

    中國地質(zhì)大學(武漢)
    

    大陸
    

    67
    

    湖南大學
    

    大陸
    

    67
    

    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
    

    大陸
    

    69
    

    北京交通大學
    

    大陸
    

    70
    

    中正大學
    

    臺灣
    

    71
    

    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
    

    大陸
    

    72
    

    重慶大學
    

    大陸
    

    73
    

    北京化工大學
    

    大陸
    

    73
    

    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
    

    大陸
    

    75
    

    北京工業(yè)大學
    

    大陸
    

    76
    

    北京郵電大學
    

    大陸
    

    77
    

    哈爾濱工程大學
    

    大陸
    

    7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大陸
    

    79
    

    東北大學
    

    大陸
    

    80
    

    高雄師范大學
    

    臺灣
    

    81
    

    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
    

    大陸
    

    82
    

    上海財經(jīng)大學
    

    大陸
    

    83
    

    暨南國際大學
    

    臺灣
    

    84
    

    臺灣海洋大學
    

    臺灣
    

    85
    

    華中師范大學
    

    大陸
    

    86
    

    中國礦業(yè)大學
    

    大陸
    

    87
    

    上海大學
    

    大陸
    

    87
    

    政治大學
    

    臺灣
    

    89
    

    西北大學
    

    大陸
    

    90
    

    南京師范大學
    

    大陸
    

    91
    

    東華大學(上海)
    

    大陸
    

    91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大陸
    

    93
    

    云林科技大學
    

    臺灣
    

    93
    

    彰化師范大學
    

    臺灣
    

    95
    

    北京林業(yè)大學
    

    大陸
    

    96
    

    暨南大學
    

    大陸
    

    96
    

    云南大學
    

    大陸
    

    98
    

    江南大學
    

    大陸
    

    99
    

    河海大學
    

    大陸
    

    100
    

    武漢理工大學
    

    大陸
    

    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的對象是兩岸四地高校中以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為目標,并且面向兩岸四地招生的大學。2017年排名的對象有152所,其中內(nèi)地103所、臺灣40所、香港7所、澳門2所。
    與去年相比,大陸高校中,天津大學、蘇州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北京中醫(yī)藥大學、中國地質(zhì)大學(武漢)、北京化工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中國礦業(yè)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暨南大學今年均有超過10個位次的排名提升,展示了內(nèi)地高校強勁的發(fā)展勢頭。中國礦業(yè)大學首次入榜百強高校,今年排在86位。臺灣中國醫(yī)藥大學和高雄醫(yī)學大學排名有顯著提升。香港各高校表現(xiàn)趨于穩(wěn)定。澳門地區(qū)上榜的兩所高校均位列50強,排名均有提升,澳門科技大學從去年的32位上升到今年的28位,澳門大學上升三位排在42位。
    兩岸四地大學排名采用了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師資質(zhì)量和學校資源4大類13項指標的指標體系。兩岸四地上榜高校在具體指標表現(xiàn)上也各具優(yōu)勢。
    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的指標體系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權(quán)重
    

    人才培養(yǎng)(35%)
    

    1.1研究生比例
    

    5%
    
 
    1.2留學生比例
    

    5%
    
 
    1.3師生比
    

    5%
    
 
    1.4博士學位授予(總量/師均)
    

    10%
    
 
    1.5校友獲獎(總量/生均)
    

    10%
    

    科學研究(35%)
    

    2.1科研經(jīng)費(總量/師均)
    

    5%
    
 
    2.2頂尖論文(總量/師均)
    

    10%
    
 
    2.3國際論文(總量/師均)
    

    10%
    
 
    2.4國際專利(總量/師均)
    

    10%
    

    師資質(zhì)量(25%)
    

    3.1博士學位教師比例
    

    5%
    
 
    3.2教師獲獎(總量/師均)
    

    10%
    
 
    3.3高被引科學家(總量/師均)
    

    10%
    

    學校資源(5%)
    

    4.1辦學經(jīng)費(總量/生均)
    

    5%
    

    人才培養(yǎng)方面,“研究生比例”單指標表現(xiàn)上,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位列第一;“留學生比例”上,澳門科技大學居于首位,港澳高校整體優(yōu)勢明顯;“師生比”上,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得分最高?!安┦繉W位授予數(shù)”上,北京大學名列榜首?!靶S勋@獎”上,北京師范大學和臺灣清華大學分別在總量和生均表現(xiàn)上脫穎而出。
    科學研究方面,“科研經(jīng)費”指標表現(xiàn)上,清華大學在總量上領先一眾高校;香港大學在科研經(jīng)費的師均值上居于首位。“頂尖論文”指標總量得分以及師均得分最高的均為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的“國際論文”指標總量排名第一,臺灣陽明大學在師均表現(xiàn)上得分最高?!皣H專利”指標上,清華大學總量得分第一,臺灣清華大學師均得分第一。
    師資質(zhì)量方面,“博士學位教師比例”指標上,臺灣暨南國際大學和中正大學并列第一;“教師獲獎”方面,香港中文大學仍是兩岸四地唯一有教師在本校獲得諾貝爾獎的大學。臺灣中國醫(yī)藥大學成為今年“高被引科學家”總量和師均表現(xiàn)最好的高校。
    學校資源方面,清華大學在“辦學經(jīng)費”總量上居于兩岸四地大學首位;香港中文大學在生均辦學經(jīng)費上名列榜首。
    小編精心為您推薦:
    校友會:2017年中國體育類雙一流大學排行榜
      2017年中國藝術(shù)類雙一流大學排行榜
      校友會:2017中國語言類雙一流大學排行榜
      2017中國政法類雙一流大學排行榜(校友會)
      校友會:2017中國農(nóng)林類雙一流大學排行榜
      2017中國民族類雙一流大學排行榜
      校友會:2017中國醫(yī)藥類雙一流大學排行榜
      2017年中國師范類雙一流大學排行榜
      校友會:2017中國財經(jīng)類雙一流大學排行榜
      2017年中國理工類雙一流大學排行榜
      校友會2017年中國綜合類雙一流大學排行榜
    
理科大學排名 文科大學排名 一本大學排名 二本大學排名 三本大學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