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3年的春月起,十多年了,每一年的“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我都堅持收看,認真地聆聽著那些感人的故事。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了《2018感動中國觀后感》,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如果想了解更多的相關(guān)信息,請繼續(xù)關(guān)注我們出國留學(xué)網(wǎng)。
2018感動中國觀后感【一】
“16年的時間里,總會有很多新的詞匯和新的故事,不斷地走進我們的生活當中,在第16次《感動中國》的盛典上,我們向他們致敬?!卑它c左右,隨著主持人的開場白,2017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頒獎盛典也終于開始了。
兩個小時的盛典在十點左右結(jié)束了,而留給我的,僅僅是震撼二字。盧麗安、黃大發(fā)、謝海華夫婦、王玨、黃大年、劉銳、西藏玉麥人、楊科璋、廖俊波、盧永根榮獲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
讓我影響最深,最感動的是——黃大年——他是一位用生命叩開地球之門的海歸教授。
“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边@是黃大年在大學(xué)畢業(yè)時寫給同學(xué)的一句話。那一年,他24歲。
26年后,黃大年成為了航空地球物理領(lǐng)域的頂級科學(xué)家,他主持研發(fā)的許多成果都處于世界領(lǐng)先地位,那一年,他50歲。
就在這一年,我國開始實施****,得知這個消息后,黃大年說服妻子賣掉經(jīng)營的診所,留下還在讀書的女兒,回到了母校吉林大學(xué)。
回國后的第6天,黃大年就與吉林大學(xué)簽下全職教授合同,成為第一批回到東北發(fā)展的國家“****”專家。
從零開始的黃大年,帶著研究團隊日夜奮戰(zhàn)。他出差始終趕最晚的那一程,這樣就不耽誤白天工作;同事經(jīng)常兩三點鐘接到他的信息,得知新的任務(wù)。
黃大年帶領(lǐng)400多名科技人員,成功研制我國第一臺萬米科學(xué)鉆——“地殼一號”,自主研制綜合地球物理數(shù)據(jù)分析一體化的軟件系統(tǒng),提高國家深部探測關(guān)鍵儀器的制造能力。
2016年12月8日,黃大年因膽管癌住進醫(yī)院。即便在病床上,打著吊瓶的黃大年還在改方案,給學(xué)生答疑解難。
2017年1月8日,黃大年因病逝世。眾多師生帶著傷痛和懷念,默默垂淚,悼念送別。
“人的生命相對歷史的長河不過是短暫的一現(xiàn),隨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騰,呼嘯加入獻身者的滾滾洪流中,推動人類歷史向前發(fā)展,我覺得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薄S大年。
黃大年教授可以為了中國的發(fā)展而放下家庭,拋下了以前的成果,從頭開始。甚至為了中國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為什么?因為他是中國人,他熱愛自己的祖國,他可以為了自己的祖國拋頭顱灑熱血,可以放下自己的一切。
而我們也是中國人,可我們沒有他那么熱愛祖國。從現(xiàn)在開始,我們要熱愛中國,熱愛這個給了我們家的國家。
2018感動中國觀后感【二】
天上的月亮圓了,地上的星星現(xiàn)了,讓人分不清天上、地下。
奶奶說好人離世的時候,天上就多了一顆星。
月圓之夜,2017年度感動中國人物揭曉。
王玨,溫州的一名鄉(xiāng)村醫(yī)生,化名“蘭小草”,給急需幫助的孤兒寡母捐款,每年2萬,已經(jīng)堅持了15年,并承諾希望能捐夠33年。慈善機構(gòu)收到了捐款,想要尋找到這位好人,多次聯(lián)絡(luò),王玨都沒有現(xiàn)身。2017年10月20日,年僅48歲的“蘭小草”因肝癌去世。
頒獎詞:碧草之芬,幽蘭之馨;有美一人,在海之濱。留下豐碑,芳香無盡。每年的十一月十七,獅子座流星雨如期而至,那一刻,映亮了夜空中你最美的背影。
王玨,人間普通的一棵小草,天上璀璨的一顆星星。踐行諾言,躬身疾苦,經(jīng)年累月,清風一縷。
王玨說:“希望用33年時間,每年捐獻2萬元“星雨心愿”善款,以報答國家社會的培養(yǎng)之恩,報答農(nóng)民“粒粒皆辛苦”的養(yǎng)育之情……”做為一名普通百姓,王玨何以有如此遙接天地之心?
生命來自于天地,最終回歸虛無,只有高尚的靈魂化作滿天的繁星。
一顆生長在崖畔的小草,沐甚雨,櫛疾風,感念陽光溫暖,心懷山河滋潤。
王玨,像一面鏡子照出我們的慚愧,如一縷清風凈化我們的心靈。別說對陌生人,就是對親人、朋友和同事始終懷有一顆感恩的心,那么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2018感動中國觀后感【三】
今天,我觀看了感人肺腑的《感動中國》,我的心就像陣陣潮水般涌動。我想,其實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動著別人,他們用樸實、善良、純真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令人矚目的奇跡。
在杭州,一位平凡的媽媽用自己愛的雙手創(chuàng)造了一個生命的奇跡——一個2歲的孩子妞妞即將從10樓墜落的那一瞬間,她出現(xiàn)了。甩去腳下的高跟鞋,張開雙臂。啪!孩子落在了她的左臂膀上,而她左臂膀也嚴重骨折。她就是譽為中國的“最美媽媽”吳菊萍。
為何說她是“最美媽媽”呢?因為她有著平凡而又真摯的母愛,有著樸實無華的真情,有著真實可親的人格。她曾經(jīng)用澹澹的語氣說過這樣的一句話:“這是我的第一反應(yīng),當時就只想著去救人……”聽,多么簡單、樸實的語言,可它又是那么彌足珍貴,它折射出的是一顆金子般寶貴的心。在危急關(guān)頭把自己的安危置身于外,卻毫不猶豫地伸出了自己愛的雙手,救起了一個與自己素不相識的孩子。
啊!吳菊萍,我會永遠敬仰你!盡管你的身影嬌小,可在我心中你卻是那么的偉大。你讓我深深感動。
孟佩杰,從小就失去了父親。在5歲那年,母親也因病去世。寄托哺養(yǎng)孟佩杰的養(yǎng)母在三年后也不幸癱瘓。面對這一連串的不幸遭遇,孟佩杰沒有退縮,8歲的她承擔起家中所有的活:上街買菜;放學(xué)回家給養(yǎng)母做飯;幫養(yǎng)母做健身運動……她用自己弱小的身軀譜寫了一支動人的歌,她也被大家稱贊為“孝女當家”。
我總在想:“在貧困中,她任勞任怨,樂觀開朗,用青春的朝氣驅(qū)趕種種不幸;在艱難里,她無怨無悔,堅守清貧,讓傳統(tǒng)的孝道充滿每個細節(jié)?!边@種不屈不撓,永不向困難低頭的精神又是多么值得我們當今青少年學(xué)習(xí)??!
這兩小時的《感動中國》令我思緒萬千。它告訴我這個世界有著許多觸及人心令人感動的事情,我們應(yīng)該歌頌,更應(yīng)該發(fā)揚,在被別人感動的同時,也能感動別人。
2018感動中國觀后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