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留學生經驗談 在國外飲食吃不慣怎么辦

字號:


    對于不少初到他國的小伙伴來說,留學時最大的收獲可能就是學會了獨立和做飯。初到海外 飲食習慣倍感差異,口味不適應,是大多學子談到飲食差異時提到的一點。和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一起來看看各國留學生經驗談 在國外飲食吃不慣怎么辦。
    呂家樂現(xiàn)在在東京學藝大學留學。
    他說:“大家印象中的日料是最典型且最具有日本特色的‘日本和食’,而平日里日本人也并不是每天都吃和食的,還有“洋食”和“中華料理”等其他分類。和食確實清淡,但價格偏高而且海鮮居多,營養(yǎng)并不是很均衡。洋食偏油膩,炸的食物居多,例如各種炸豬排、炸牛肉餅等。這就導致食物要么太清淡要么太油膩,反而是這個平衡不好掌握?!?BR>    李婷現(xiàn)在在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留學。
    她說:“這邊的口味比較奇怪。例如薯片,中國人可能就是吃咸的或者是甜一點的,而外國人會吃咸味的而且加醋的薯片?!?BR>    食物搭配的不同也是學子不太適應的一點。
    呂家樂說:“受日本的地理環(huán)境和氣候條件的限制,除了海產品之外,其他食材都不太豐富。牛肉價高,羊肉等基本是找尋不見的。水果亦是如此,國內常見的一些水果在日本價格高昂,有些更是有價無市,較為常見的也就是蘋果、香蕉、柿子等?!?BR>    李婷對此也是滿腹牢騷,她說:“食堂的飯很單一,早餐只有煮豆子、奶油雞蛋、香腸、面包;午飯就是西紅柿、豆子、香腸、面條、米飯?!?BR>    而且我們的飲食習慣也不相同,李婷補充說道:“外國人中午就休息不到一個小時,他們有時候只吃一份沙拉來維持下午的工作所需要的能量。”
    飲食不適應 總下館子也不是辦法呀
    王澤曾在巴西留學,他留學時也不太習慣當?shù)氐娘嬍场?BR>    關于自己對飲食不適應的解決方式,他說:“自己想吃了就做點,每周去幾次中餐館?!?BR>    從我們的采訪得知,自己做飯是學子調節(jié)飲食時較多的選擇。
    呂家樂說:“我所居住的宿舍附近沒有食堂,所以我會自己動手做飯吃。這樣既能自己控制飲食油膩或清淡,又能吃到地道的中國菜,一舉兩得。若是外出吃飯,就在點單的時候盡可能兼顧營養(yǎng)和油脂攝入。為了保證維生素等的攝入,還是要每天吃一些水果。若是希望省錢,則可以晚上去超市購物,會有許多折扣商品。”
    他也坦言,在日本適應一段時間后就基本習慣了當?shù)氐娘嬍沉晳T;;加上日本的食材新鮮,店家的烹飪也不偷工減料,有時可能比在國內吃得放心。
    李婷剛到國外的時候不會做飯,總是在外面吃。
    “在英國,不管是在學校食堂還是在外面,食物的可選擇性很少。所以我現(xiàn)在學會了在宿舍自己做飯?!?BR>    她還說,“在國外,中餐是奢侈品,例如一個魚香肉絲就要100元人民幣。后來慢慢學著做飯,可以就自己的口味調整,生活飲食方面才好一些?!?BR>    為了解決自己的不適應問題,李婷帶了一個電飯煲到英國,晚上就只喝粥或者不吃。
    在她看來,“飲食的不適應,就會讓你覺得人生好艱難。因為學習已經很累了,還不能吃到可口的飯菜,就會很難過。”
    體驗當?shù)仫嬍?也是留學生活的一部分
    出去不一定非要吃家鄉(xiāng)菜,需要更多體驗當?shù)仫L味。
    飲食方面的不適應并沒有影響呂家樂的學習,倒是讓他養(yǎng)成了晚上逛超市的習慣。
    他覺得,飲食差異也可以說是文化差異的一部分。
    體驗當?shù)氐娘嬍澄幕彩窍喈斨匾牧魧W內容。
    對于飲食不適應的情況,他說:“吃得習慣自然最好。吃不慣的話,就得好好學做飯啦!”
    李婷也同意要學會做飯這一觀點。
    她說:“對于即將出國的同學們來說,一定要學會做飯!即使不會做,也一定要帶很多調料來,比如拌飯醬之類的。那簡直就是神器!”
    談及自己做飯的經歷,她說:“每次信心滿滿地做,但做出來的時候感覺特別難吃。那種感覺就很無奈但又很想笑。不過開心的是我現(xiàn)在已經會做飯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