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司法考試即將開始,小編在這里為考生們整理了2018年司法考試《憲法學》復習考點,希望能幫到大家,想了解更多資訊,請關注出國留學網的及時更新哦。
2018年司法考試《憲法學》復習考點: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的制度
1.兩審終審制。一個案件經過任何連續(xù)兩級的人民法院的審判即告終結。最高人民法院審理的一審案件,其判決和裁定都是終審判決和裁定。另外,根據民事訴訟法特別程序審理的選民資格案件、宣告失蹤案件、宣告死亡案件、認定公民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案件、認定財產無主案件實行一審終審制。
2.合議制。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時,除一審案件中的簡單民事案件、輕微刑事案件和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案件可以由審判員獨任審判以外,一般應由3人以上單數的審判員或審判員與人民陪審員組成合議庭,采用少數服從多數原則,作出判決或者裁定。
3.審判委員會制度。審判委員會成員包括人民法院院長、副院長、各庭庭長及審判業(yè)務骨干,成員由人大常委會任命。主要任務是討論重大的或者疑難的案件;總結審判經驗,討論分析審判工作中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問題,檢查執(zhí)法情況,提出本院審判工作中的改進辦法;討論其他有關審判工作問題等。審判委員會以少數服從多數表決原則作出決定。
4.審判監(jiān)督制度。憲法第127條第2款規(guī)定:“最高人民法院監(jiān)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上級人民法院監(jiān)督下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边@表明上下級人民法院之間的關系不是領導關系,而是監(jiān)督關系。憲法這一規(guī)定的目的,是為了保障各級人民法院能夠依法獨立進行審判。
5.回避制度。在審判人員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的近親屬,或是自己或其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是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的代理人,或是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等情形下,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也可在這些情形下申請其回避。是否回避由院長或者審判委員會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