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學綜合知識》復習考點匯總【二】

字號:


    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時間已經逐漸接近了,為了幫助考生在最后的備考階段更好記憶知識點,下面由出國留學網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2020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學綜合知識》復習考點匯總【二】”,持續(xù)關注本站將可以持續(xù)獲取更多的考試資訊!
    2020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學綜合知識》復習考點匯總【二】
    如何區(qū)分假劣藥
    假藥的認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假藥:
    1、藥品所含成份與國家藥品標準規(guī)定的成份不符的。
    2、以非藥品冒充藥品或者以他種藥品冒充此種藥品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藥品,按假藥論處:
    1、國務院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規(guī)定禁止使用的。
    2、依照本法必須批準而未經批準生產、進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須檢驗而未經檢驗即銷售的。
    3、變質的。
    4、被污染的。
    5、使用依照本法必須取得批準文號而未取得批準文號的原料藥生產的。
    6、所標明的適應癥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guī)定范圍的。
    劣藥的認定
    藥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國家藥品標準的,為劣藥。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藥品,按劣藥論處:
    1、未標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
    2、不注明或者更改生產批號的。
    3、超過有效期的。
    4、直接接觸藥品的包裝材料和容器未經批準的。
    5、擅自添加著色劑、防腐劑、香料、矯味劑及輔料的。
    6、其他不符合藥品標準規(guī)定的。
    2020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學綜合知識》復習考點【二】
    疼痛的性質特點及臨床意義
    1、脹痛:指疼痛兼有脹感或脹甚于痛。常表現(xiàn)為部位不固定,因情緒波動而加劇,噯氣、矢氣而減輕,是氣滯作痛的特點。如胸脅、脘腹脹痛,多是氣滯為患。但頭目脹痛,則多因肝火上炎或肝陽上亢所致。
    2、重痛:指疼痛兼有沉重感的癥狀。多因濕邪困阻氣機所致。由于濕性重濁黏滯,故有沉重而痛的感覺。重痛常見于頭部、四肢、腰部以及全身。
    3、剌痛:指疼痛如針刺或刀割,常表現(xiàn)為部位比較固定,夜間尤甚,是瘀血致痛的特點。如胸脅、脘腹等部位刺痛,多是瘀血阻滯,血行不暢所致。
    4、絞痛:指痛勢劇烈,如刀絞割的癥狀。多因有形實邪阻閉氣機,或寒邪凝滯氣機所致。如心脈痹阻所引起的“真心痛”,結石阻滯膽管所引起的上腹痛,寒邪犯胃所引起的胃脘痛等,皆具有絞痛的特點。
    5、灼痛:指疼痛有灼熱感而喜涼的癥狀?;鹦案Z絡所致者,為實證;陰虛火旺所致者,為虛證。
    6、冷痛:指疼痛有冷感而喜暖的癥狀。常見于腰脊、脘腹、四肢節(jié)等處。寒邪阻滯經絡所致者,為實證;陽氣虧虛,臟腑經脈失于溫煦所致者,為虛證。
    7、隱痛:指疼痛不劇烈,尚可忍耐,但綿綿不休的癥狀。多因陽氣精血虧虛,臟腑經脈失養(yǎng)所致。常見于頭、胸、脘、腹等部位。
    8、掣痛:指抽掣牽引作痛,由一處連及它處的癥狀。也稱引痛、徹痛。多因筋脈失養(yǎng),或筋脈阻滯不通所致。
    除此之外,一般而言,新病疼痛,痛勢劇烈,持續(xù)不解,或痛而拒按,多屬實證;久病疼痛,痛勢較輕,時痛時止,或痛而喜按,多屬虛證。
    2020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學綜合知識》復習考點【三】
    燥邪的性質及致病特點
    1、燥邪的基本概念
    凡致病具有干燥、收斂等特性的外邪,稱為燥邪。 燥為秋季的主氣。秋季天氣收斂,其氣清肅,氣候干燥,失于水分滋潤,自然界呈現(xiàn)一派肅殺景象。燥氣太過,傷人致病,則為燥邪。燥邪傷人,多自口鼻而入,首犯肺衛(wèi),發(fā)為 外燥病證。初秋尚有夏末之余熱,久晴無雨,秋陽以曝,燥與熱合,侵犯人體,發(fā)為溫燥; 深秋近冬之寒氣與燥相合,侵犯人體,則發(fā)為涼燥。
    2、燥邪的性質和致病特點
    (1)燥性干澀,易傷津液:燥邪為干澀之病邪,侵犯人體,最易損傷津液,出現(xiàn)各種干燥、澀滯的癥狀,如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膚干澀,甚則皸裂,毛發(fā)不榮,小便短少, 大便干結等。
    (2)燥易傷肺:肺為嬌臟,喜清潤而惡燥。肺主氣司呼吸,直接與自然界大氣相通, 且外合皮毛,開竅于鼻,燥邪多從口鼻而入,故最易損傷肺津,從而影響肺氣之宣降,甚或 燥傷肺絡,出現(xiàn)干咳少痰,或痰黏難咯,或痰中帶血,甚則喘息胸痛等。由于肺與大腸相表 里,肺津耗傷,大腸失潤,傳導失司,可現(xiàn)大便干澀不暢等癥。
    2020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學綜合知識》復習考點【四】
    特殊煎藥方法
    1)先煎:生蛤殼、生龍骨、生磁石、生牡蠣、生石膏、生赭石、自然銅、生川烏、生草烏或制附子。
    2)后下:沉香、薄荷、砂仁、白豆蔻、魚腥草、苦杏仁、徐長卿、生大黃、番瀉葉等。
    3)包煎:車前子、葶藶子、旋覆花、枇杷葉、蒲黃、海金沙、蛤粉、六一散等。
    4)烊化(溶化):阿膠、鱉甲膠、鹿角膠、龜鹿二仙膠等。
    5)另煎:人參、西洋參、西紅花、羚羊角、水牛角
    6)沖服:如雷丸、蘄蛇、羚羊角、三七、琥珀、鹿茸、紫河車、沉香、金錢白花蛇等。
    2020執(zhí)業(yè)藥師《中藥學綜合知識》復習考點【五】
    體質的分類
    1、陰陽平和質
    陰陽平和質是機能較為協(xié)調的體質類型。體質特征為:身體強壯,胖痩適度;面色與膚色雖有五色之偏,但都明潤含蓄;食量適中,二便通調;舌紅潤,脈象緩勻;目光有神,性格開朗、隨和;夜眠安和,精力充沛,反應靈活,思維敏捷,工作潛力大;自身調節(jié)和對外適應能力強。
    具有這種體質特征的人,不易感受外邪,較少生病。即使患病,多為表證、實證,且易于治愈,康復亦快,有時則不藥而愈。如果后天調養(yǎng)得宜,無暴力外傷、慢性疾患及不良生活習慣,其體質不易改變,易獲長壽。
    2、偏陽質
    是指具有代謝相對亢奮、身體偏熱、多動、好興奮等特性的體質類型。體質特征為:形體適中或偏瘦,但較結實;面色多略偏紅或微蒼黑,或呈油性皮膚,皮膚易生瘡癤;食量較大,消化吸收功能健旺,大便易干燥,小便易黃赤;平素畏熱喜冷,耐冬不耐夏,或體溫略偏高;動則易出汗,口渴喜冷飲;精力旺盛,動作敏捷,反應靈敏,性欲較強,喜動好強;性格外向,易急躁;唇、舌偏紅,苔薄易黃,脈象多數或細弦。
    具有這種體質特征的人,陽氣偏亢,多動少靜,對風、暑、熱、燥等陽邪具有易感性,外感發(fā)病后多表現(xiàn)為熱證、實證,易從陽化熱傷陰。容易發(fā)生眩暈、頭痛、心悸、失眠及出血等病癥。在用藥上宜涼潤,忌用辛香燥熱。
    3、偏陰質
    是指具有代謝相對抑制、身體偏寒、喜靜少動等特征的體質類型。體質特征為:形體適中或偏胖,但肌肉不壯;面色偏白而欠華,口唇色淡;毛發(fā)易落;食量較小,消化吸收功能一般;平時畏寒喜熱,手足不溫,耐夏不耐冬,或體溫偏低;大便溏薄,小便清長;精力偏弱,容易疲勞,睡眠偏多;動作遲緩,反應較慢,喜靜少動,性欲偏弱;性格內向,或膽小易驚;舌質偏淡,脈多遲緩。
    具有這種體質類型的人,對寒、濕等陰邪具有易感性,受邪發(fā)病后多表現(xiàn)為寒證、虛證;容易發(fā)生濕滯、水腫、痰飲、瘀血等病癥。在用藥上宜溫,忌用苦寒。
    體質學說的應用——指導養(yǎng)生防病
    善于養(yǎng)生者,就要修身養(yǎng)性,形神共養(yǎng),以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增進身心健康。調攝時就要根據各自不同的體質特征,選擇相應的措施和方法。
    中醫(yī)學的養(yǎng)生方法,貫穿于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主要有順時攝養(yǎng)、調攝精神、起居有常、勞逸適度、飲食調養(yǎng)及運動鍛煉等,無論在哪一方面的調攝,都應兼顧體質特征。例如,在食療方面,體質偏陽者,進食宜涼而忌熱;體質偏寒者,進食宜溫而忌寒;形體肥胖者多痰濕,食宜清淡而忌肥甘;陰虛之體,飲食宜甘潤生津之品,忌肥膩厚味、辛辣燥烈之品;陽虛之體宜多食溫補之品。在精神調攝方面,要根據個體體質特征,采用各種心理調節(jié)方法,以保持心理平衡,維持和增進心理健康。如氣郁質者,精神多抑郁不爽,神情多愁悶不樂,性格多孤僻內向,多愁善感,氣度狹小,故應注意情感上的疏導,消解其不良情緒,以防過極。陽虛質者,精神多萎靡不振,神情偏冷漠,多自卑而缺乏勇氣,應幫助其樹立起生活的信心。陰盛體質宜溫忌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