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考試準備得怎么樣了?考試欄目組小編為你提供了2019年中考語文現代閱讀題三篇,來試試吧,看看有沒有難度,想知道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網站更新。
2019年中考語文現代閱讀題:我的空中樓閣
我的空中樓閣
①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點。我的小屋玲瓏地立于山脊一個柔和的角度上。
②世界上有很多已經很美的東西,還需要一些點綴,山也是。小屋的出現,點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風景的內容。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無際的水面飄過一片風帆,遼闊無邊的天空掠過一只飛雁,是單純的底色上一點靈動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點生氣,一點情調。
③小屋點綴了山,什么來點綴小屋呢?那是樹!山上有一片純綠色的無花樹;花是美麗的,樹的美麗也不遜于花。小屋后面有一棵高過屋頂的大樹,細而密的枝葉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濃的樹蔭把小屋籠罩起來。這棵樹使小屋給予人另一種印象,使小屋顯得含蓄而有風度。
④換個角度,近看改為遠觀,小屋卻又變換位置,出現在另一些樹的上面,這個角度是遠遠地站在山下看。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樹,那些樹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樹與樹之間露出一些建筑的線條,一角活潑翹起的屋檐,一排整齊的圖案式的屋瓦。一片藍,那是墻;一片白,那是窗。我的小屋在樹與樹之間若隱若現,凌空而起,姿態(tài)翩然。本質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勢上,卻象鳥一樣,蝶一樣,憩于枝頭,輕靈而自由!
⑤小屋之小,是受了土地的限制。論"領土",只有限的一點。在有限的土地上,房屋比土地小,花園比房屋小,花園中的路又比花園小,這條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園大道。和"領土"相對的是"領空",論"領空"卻又是無限的,足以舉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顧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綠野阡陌。適于心靈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說的游目騁懷。這個無限的"領空",是我開放性的院子。
⑥有形的圍墻圍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誕紅之類。天地相連的那一道弧線,是另一重無形的圍墻,也圍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狀有片狀,有紅,有白,有絢爛,也有飄落。也許那是上帝玩賞的牡丹或芍藥,我們叫它云或霞??諝庠谏缴咸貏e清新,清新的空氣使我覺得呼吸的是香!
⑦小屋的光線是明亮的,因為屋雖小,窗很多。例外的只有破曉或入暮,那時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靜,一片寧謐。小屋在山的懷抱中,猶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綻開了一些,好像群山后退了一些。山是不動的,那是光線加強了,是早晨來到了山中。當花瓣微微收攏,那就是夜晚來臨了。
⑧山上的環(huán)境是獨立的,安靜的。身在小屋享受著人間的清福,享受著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個美夢。出入的環(huán)境要道,是一條類似蘇花公路的山路,一邊傍山,一邊面臨稻浪起伏的綠海和那高高的山坡。山路和山坡不便于行車,然而便于我行走。我出外,小屋是我快樂的起點;我歸來,小屋是我幸福的終點。往返于快樂與幸福之間,哪兒還有不好走的路呢?我只覺得出外時身輕如飛,山路自動地后退;歸來時帶幾分雀躍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過了那些山坡。我替山坡起了個名字,叫幸福的階梯,山路被我喚做空中走廊!
⑨我把一切應用的東西當做藝術,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藝術品-------就是小屋。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朦朧的。每個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燦爛的萬家燈火,山上閃出疏落的燈光。山下的燈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燈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煙,淡如霧,山也虛無,樹也縹緲。小屋迷于霧失樓臺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煙霧之中、星點之下、月影之側的空中樓閣!
⑩這座空中樓閣占了地利之便,可以省去許多室內設計和其他的裝飾。雖不養(yǎng)鳥,每天早晨有鳥語盈耳。無需掛畫,門外有幅巨畫--名叫自然。
11.結合全文,說說"空中樓閣"有哪些特點。(4分)(原創(chuàng))
12.下列句子生動形象,富有表現力。請作簡要評析。(4分)(原創(chuàng))
①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無際的水面飄過一片風帆,遼闊無邊的天空掠過一只飛雁,是單純的底色上一點靈動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點生氣,一點情調。
②我只覺得出外時身輕如飛,山路自動地后退;歸來時帶幾分雀躍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過了那些山坡。
13.第⑤寫"小屋之小",說"房屋比土地小,花園比房屋小,花園中的路又比花園小,這條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園大道",這樣寫有什么作用?(4分)(原創(chuàng))
14.文中第⑧段寫道:"往返于快樂與幸福之間,哪兒還有不好走的路呢?"這句話意蘊深厚,談談你的理解。(4分)
閱讀理解答案:
11.樹蔭籠罩、環(huán)境優(yōu)美,輕靈自由、光線明亮,依山傍水、安靜獨立,立于山脊、如立空中
(4分。意思符合即可)
12.①比喻手法,將小屋比作風帆、飛雁,化靜為動,生動描寫出小屋給無際的山上增添了生氣與情調,是山美麗的點綴,表達了作者對小屋的喜愛之情。
②用夸張手法,生動寫出從小屋出去和回到小屋時的輕快與快樂心情,突出小屋之、美與對小屋的喜愛之情。
(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3.以小屋領土之小反襯領空之無限,寫出小屋地勢之高與視野的開闊,從而寫作者心境的開闊自由與閑適愜意。
(4分,第二點2分,其余各1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4.小屋不僅僅是“物”,是作者理想境界的化身,是作者快樂與幸福的源泉,寄托了作者熱愛自己的小屋,熱愛自由快樂的生活,保持獨立的人格的思想感情?;蛘摺耙粋€人只要熱愛生活,熱愛自由,保持獨立的人格與思想感情,就能獲得幸福與快樂”。 (4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019年中考語文現代閱讀題:海洋石油的污染
海洋石油的污染
當前,海洋的污染正在日趨加劇,其中海洋的石油污染尤為嚴重。這是由于石油在工業(yè)化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全球石油分布的嚴重不均衡性,使石油的運輸顯得格外重要。由于大型油輪的營運成本較低,而經濟效益卻很高,因此,在現代技術所能達到的范圍內,建造的油輪噸位越來越大,往往在20萬噸以上。目前,世界所需石油的2/3經海路運輸,經常運行在航道上的油輪大約有7000艘之多。大型油輪失事以后,其中的原油部分或全部流人海洋中,從而造成嚴重的海洋石油污染。此外,近海采油平臺及輸油管的石油泄漏事故,也是造成海洋石油污染的重要原因。這些海洋石油污染給海洋生態(tài)帶來嚴重危害。
石油溢出后,使污染區(qū)內的甲殼類和魚類迅速死亡,海鳥也難以幸免。因為原油能損害羽毛的功能,使海鳥體溫降低,其游泳和飛翔能力降低,最后凍餓而死。據統(tǒng)計,每年死于石油污染的海鳥多達數十萬只,而甲殼類和魚類根本無法統(tǒng)計。不透明的油膜降低了光的通透性,使受污染海域藻類的光合作用受到嚴重影響,其結果一方面使海洋產氧量減少;另一方面,藻類生長不良也影響和制約了海洋動物的生長和繁殖,從而對整個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發(fā)生影響。海面浮油內的一些有毒物質會進入海洋生物的食物鏈,據分析,污染海域的魚蝦及甲殼類致癌物濃度明顯增高。海面浮油還可萃取分散于海水中的氯烴,如DDT、毒殺芬等農藥和聚氯聯(lián)苯等,并把這些毒物濃集到海水表層,對浮游生物、甲殼類動物和晚上浮上海面活動的魚苗產生有害影響,甚至直接觸殺。
石油一旦泄漏而流入海洋后應及時采取的措施,目前主要仍是采用圍欄將海洋表面的泄油圍住,以避免再進一步大面積的擴展,然后要盡快地用清污船將石油收集起來。進入海洋的石油,一部分可直接揮發(fā)而進入空氣;一部分受紫外線作用可發(fā)生光極慢地化學分解,而絕大部分石油污染都要依靠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來凈化。能降解石油的微生物種類很多,目前已經知道細菌、放線菌、真菌中有70個屬,約200多個種能氧化降解石油。在近海、海灣等處,因海水中含有豐富的N、P等營養(yǎng)物質,石油降解菌的數量較多,石油流入此海域后,較容易被氧化分解掉。然而,由于外洋海水中N、P等營養(yǎng)物質的缺乏,石油降解菌的增殖受到制約,那里的石油降解菌很少,一旦污染,很不容易很快消除。
15.第一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16.指出下列說法的錯誤,并簡述理由。(4分)
①文中說"死于石油污染的海鳥多達數十萬只"與"甲殼類和魚類根本無法統(tǒng)計"作比較,是說明石油污染對魚類造成的危害遠遠勝過對鳥類。
②文中說海水中"約200多個種能氧化降解石油",這里用數字是為了更準確說明海洋自身有很強的凈化能力,可以消除石油污染,人們可以完全不必擔心它的危害。
17.文中出現的"據調查""據統(tǒng)計""據分析"這些文字,具有怎樣的表達作用?(3分)
18.本文圍繞海洋石油污染,具體說明了哪幾方面的內容?請分點簡要回答。(4分)
閱讀理解答案:
15.說明海洋石油污染日趨嚴重的原因,引出下文石油污染對海洋生態(tài)造成巨大嚴重危害的科學分析。
(3分,第一點2分,第二點1分。意思符合即可)
16.①文中這里并不是比較兩者的受害程度大小,而只是舉例說明石油污染對海洋生物的危害十分巨大,達到了令人觸目驚心的地步,更說明要盡快遏制這種現象的加劇。
②這里列數字不是為了說明人們不必擔心海洋石油污染,而只是說明近海石油相對容易凈化,而外海更難消除污染,進一步說明人們更應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海洋。
(4分,各2分。指出錯誤1分,簡述理由1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7.說明所寫內容是有科學依據和事實數據的,并不是隨便說說,增強文章的說服力和內容的可信度。
(3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8.①造成當前海洋石油污染的原因;②石油污染導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的原因;③石油污染嚴重影響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④人們對石油流入海洋后應及時采取的補救措施。
(4分,答對一點1分,答對四點及以上得4分。意思符合即可)
2019年中考語文現代閱讀題:感覺
馮驥才
①黃昏時聽音樂是一種特殊享受。那當兒,暮色濃深,屋里的一切都迷蒙模糊,沒有什么具體清晰的形象映入眼簾,攪亂心腦,心靈才能讓聽覺牽著夢游一般地飄入音樂的境界中去。哎,你是不是也有此同感?
②我這感覺既強烈又奇妙,以至我懷疑自己有點神經質。記得那次絕對是個黃昏,大概聽舒曼的《夢幻曲》吧!家里只我自己,靜靜的空間灌滿了那深沉而醉心的琴音。屋子的四角都黑了,窗前的東西變成一堆分不清的影子,只有窗玻璃上還依稀映著一點淡淡的橘色的夕照。
③我的心像被這音樂洗過一樣圣潔。不知是心沉浸在琴音里,還是琴音充滿我的心里,一股潛流似的婉轉回旋。于是我被感動起來,隨之而來,便是動心的感覺漸漸加強,心里的潛流形成一個疾轉的漩渦,到了感動的潮頭卷起,我忽然不能自已。好像有根無形的攪棒,把沉淀心底的亂七八糟的東西全都翻騰起來。說不出是什么難忘的事或感受過的情緒,也說不出是什么滋味,甜蜜?憂傷?思念?委屈?已經落空的企盼?留不住的甜美……一下子,大滴大滴的淚珠子竟然自個兒奪眶而出,衣襟很快就濕了一片。我完全不能自制,也不想自制,因為這絕不是一種痛苦,而是一種異常的、令人顫栗的幸福的感覺。平日里,偶然給什么意外的事物觸發(fā),也會生出這樣一種感覺,卻總是一掠而過,從來沒有凝聚起來,這樣有力地撞擊我的心扉。
④然而我不明白,這感覺是怎樣來的,是那琴音引來的?到底是哪個旋律、哪個和聲打動?奇怪的是,以后,多少次,黃昏時,我設法支開家里的人,依舊在這光線晦暗、陰影重重的安寂的小屋里,獨自倚門傾聽這支曲子,但再也不曾出現那種忍俊不禁、苦樂交加的感覺了。琴音像一陣微弱的風,難得再在我心中吹起浪頭。怎么回事?
⑤感覺是找不到的,只有它來找你。
⑥兩年后,我早已忘掉尋覓這感覺的念頭,卻意外碰到了它。
⑦那是個深秋時節(jié),剛剛下過一場蒙蒙小雨,天色將暮,人在戶外,臉頰和雙手都感到微微涼意。我才辦完一件事回家,走在一條沿河的小道上。小河在左邊,蜿蜒又清亮,緩斜的泥坡三三五五坐著一些垂柳;右邊是一面石砌的高墻,不知當年是哪家豪門顯貴的宅院。這石墻很長,向前延長很遠。院內一些老楊樹把它巨大的傘狀的樹冠伸出來。樹上的葉子正在脫落,地上積了厚厚一層,枝上的不多。雖然無風,不時有一片巴掌大的褐色葉子,自個兒脫開枝頭,從半空中打著各式各樣的旋兒忽悠悠落下來,落在地上的葉子中間,立時混在一起,分不開來。大樹也就立刻顯得輕松一些似的。我踏著這落葉走,忽然發(fā)現一片葉子,異常顯眼,它比一般葉子稍小,嶄新油亮,分明是一片新葉,可惜它生不逢時,沒有長足,沒有脹滿它每一個生命的細胞,散盡汁液與幽香,就早早隨同老葉一同飄落??墒牵笞匀灰呀洸豢赡娴氐搅寺淙~時節(jié),誰又管它這一片無足輕重的葉子呢!我看見這涂了一層蠟似的翠綠的葉面上注著幾滴晶亮的水珠,興許是剛才的雨滴,卻正像它無以言傳的傷心的淚。它多么熱愛這樹上的生活--風里的喧嘩,雨里的喧鬧,陽光里閃動的光華,它多么渴望在這樹上多多留連一刻。生活,盡管給生命許許多多折磨、苦澀、煩惱、欺騙和不幸,誰愿意丟棄它?甚至依舊甘心把一切奉獻給它。生活,你拿什么償還一切生命對你的奉獻?永遠是希望嗎?
⑧我憐惜地拾起這片綠葉,抬眼一望,驀然發(fā)現高高的、被雨淋濕發(fā)暗的墻頭上,趴著一只雪白的貓,呆呆瞧著我;楊樹深處,有兩扇玻璃窗反映著雨后如洗的藍天,好像躲在暗處的一雙美麗的眼睛……突然,就是這突然的一下,我被莫名地感動起來。那次聽音樂時所產生的異樣的感覺,又一次涌入我的心中,在我心里翻江倒海地攪動起來,視覺又一次被止不住的大股熱淚遮擋住了。我站在滿地褐黃斑駁的落葉中間,貪婪地享受這又甜又苦的情感,并讓這情感盡情宣泄和延長,多留它一些時候。誰知它只是這一小陣子,轉眼竟然霧一般漸漸消散。好似一下子都擁聚與凝結起來的事物,又一下子分散開來,抓都抓不著。咦,這是怎么回事?
⑨我手里拈著這片閃光而早落的葉子,癡呆呆地站著。
18.文章開頭寫"黃昏時聽音樂"的情景有何特點?有什么樣的作用?(3分)
19.文章第③段畫線的句子有什么用意?(2分)
20.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你對"生活,你拿什么償還一切生命對你的奉獻"這句話含義的理解。(3分)
21.文章第⑧段中寫"這片綠葉"、"藍天"有什么寓意?作者想借此表達對生活的什么樣的看法?(3分)
22.作者在文中寫道了兩次不同尋常的感覺,聯(lián)系全文說說作者的兩次感覺有什么異同。(3分)
閱讀理解答案:
18.特點:暮色深濃、視線迷蒙、環(huán)境寂靜(內心寧靜)。
作用:設置情境、創(chuàng)設氛圍,引領讀者進入意境;突出感受產生的基礎,為下文作鋪墊。
19.這里用一連串短句,五個問號、一個省略號,突出表達了“我”在“感動的潮頭”那種激動、復雜的心緒和異常的“不能自已”的感受。
20.生活盡管給生命許多折磨、苦澀、煩惱、欺騙和不幸,但任何生命都是熱愛生活的,甚至甘心奉獻一切給生活;生活不能只給生命帶來希望,還要給生命以感動和幸福。
21.作者寫一片嶄新油亮、沒有長足而過早飄落的新葉,意在形象地說明生活往往有諸如折磨、不幸;“藍天”,則象征美麗的希望。作者借此表達生活“又甜又苦的”;當我們遭遇生活不幸的時候,還要看到美麗的希望。
22.同:兩次都是莫名的,來得突然;都很強烈,有翻江倒海的感覺;都讓“我”感動得熱淚盈眶。
異:(感覺的緣起)第一次是由音樂所帶來的內心幸福情感的翻騰,第二次是由一片落葉、貓和藍天所引起的對生命在生活中的價值和意義的思考;(感覺的特點)第一次是婉轉回旋、凝聚心扉,并非一掠而過,第二次只是一小陣就消散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