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知識點有多少同學們知道嗎?如果不知道請往下看。下面是由出國留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三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三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
九年級物理上冊知識點歸納一
能量與做功
1、做功
物理學中規(guī)定: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使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了一段距離,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機械功(簡稱“做功”)。
2、做功的兩個必要的因素:
(1)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2)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3、功的計算方法:
定義:力對物體做的功,等于力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
公式:功=力×距離,即 W=F·s
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功W的單位:?!っ?N·m)或焦耳(J)
1J的物理意義:1 N的力,使物體力的方向上通過1m的距離所做的功為1J。
即:1J=1N×1m=1 N·m
注意:在運算過程中,力F的單位:牛(N);距離s的單位:米(m);
4、機械功原理
⑴使用機械只能省力或省距離,但不能省功。
⑵機械功原理是機械的重要定律,是能量守恒在機械中的體現(xiàn)。
5、功率
⑴功率概念:物理學中,把單位時間里做的功叫做功率。
⑵功率的物理意義: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⑶功率計算公式:功率=功/時間
符號表達式:P=W/ t推導式p=Fv(F單位是N,V單位是m/s)
⑷功率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功的單位是焦耳,時間的單位是秒,功率的單位是焦耳/秒,它有一個專門名稱叫瓦特,簡稱瓦,符號是W,這個單位是為了紀念英國物理學家瓦特而用他的名字命名的。1W= 1 J / s
6、機械效率
⑴機械效率的定義:有用功與總功的比。
⑵公式:
⑶有用功(W有用):克服物體的重力所做的功 W=Gh。
⑷額外功(W額外):克服機械自身的重力和摩擦力所做的功。
⑸總功(W總):動力對機械所做的功W=FS。
⑹總功等于用功和額外功的總和,即W總=W有用+W額外。
7、“能量”的概念:物體具有做功的本領,就說物體具有能。
總結:在物理學中,能量和做功有密切的聯(lián)系,能量反映了物體做功的本領。一個物體能做的功越多,這個物體的能量就越大。
⑴動能: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
⑵重力勢能: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
⑶彈性勢能: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
質量相同時,速度越大的物體能做的功越多,表明它具有的動能越大;速度相同時,質量越大的物體能做的功越多,表明它具有的動能大。
物體被舉得越高,質量越大,它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物體具有的動能和勢能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8、內能與熱量
⑴內能: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內能。
⑵物體的內能與溫度有關:物體的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度越快,內能就越大。
⑶熱運動:物體內部大量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
⑷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做功和熱傳遞,這兩種方法對改變物體的內能是等效的。
⑸物體對外做功,物體的內能減小;外界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增大。
⑹物體吸收熱量,當溫度升高時,物體內能增大;物體放出熱量,當溫度降低時,物體內能減小。
⑺所有能量的單位都是:焦耳。
⑻熱量(Q):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能量的多少叫熱量。(物體含有多少熱量的說法是錯誤的)
⑼比熱(c ):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
⑽比熱是物質的一種屬性,它不隨物質的體積、質量、形狀、位置、溫度的改變而改變,只要物質相同,比熱就相同。
⑾比熱的單位是:焦耳/(千克·℃),讀作:焦耳每千克攝氏度。
⑿水的比熱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每千克的水當溫度升高(或降低)1℃時,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4.2×103焦耳。
⒀熱量的計算:① Q吸=cm(t-t0)=cm△t升 (Q吸是吸收熱量,單位是焦耳;c 是物體比熱,單位是:焦/(千克·℃);m是質量;t0 是初始溫度;t是后來的溫度。)② Q放 =cm(t0-t)=cm△t降
⒁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會消滅,也不會創(chuàng)生,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而在轉化和轉移過程中,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
9、內能與熱機
⑴燃燒值q :1千克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叫熱值。單位是:焦耳/千克。
⑵燃料燃燒放出熱量計算:Q放 =qm或者Q放 =qv;(Q放是熱量,單位是:焦耳;q是熱值,單位是:焦/千克;m 是質量,單位是:千克。),有時候氣體的熱值可以用 Q放 =qv計算(Q放是熱量,單位是:焦耳;q是熱值,單位是:焦/立方米;v是體積,單位是:立方米。)
⑶利用內能可以加熱,也可以做功。
⑷內燃機可分為汽油機和柴油機,它們一個工作循環(huán)由吸氣、壓縮、做功和排氣四個沖程。一個工作循環(huán)中對外做功1次,活塞往復2次,曲軸飛輪轉2周。
⑸熱機的效率:用來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熱機的效率。熱機的效率是熱機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
⑹在熱機的各種損失中,廢氣帶走的能量最多,設法利用廢氣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電學初步
1、靜電現(xiàn)象:
⑴摩擦可以使物體帶電,帶電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
⑵摩擦起電實質: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使物體顯示出帶電的狀態(tài)。
⑶正電荷:與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相同,叫正電荷;負電荷:與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荷相同,叫負電荷。
⑷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⑸要知道物體是否帶電,可使用驗電器;驗電器的原理:同種電荷互相排斥。
⑹閃電是一種瞬間發(fā)生的大規(guī)模放電現(xiàn)象。
2、電路
電路:用導線把電源、用電器、開關等連接起來組成的電的路徑。
⑴各元件的作用:用電器:利用電來工作。電源:供電;開關:控制電路通斷;導線:連接電路,形成電流的路徑;
⑵短路:導線不經過用電器直接跟電源兩極連接的電路,叫短路。整個電路短路是指電源兩端短接,這時整個電路電阻很小,電流很大,電路強烈發(fā)熱,會損壞電源甚至引起火災。做實驗時,一定要避免短路;家庭用電時也要注意防止短路。
⑶畫的電路圖說明注意事項:⑴用統(tǒng)一規(guī)定的符號;⑵連線要橫平豎直;⑶線路要簡潔、整齊、美觀。
⑷通路是指閉合開關接通電路,電流流過用電器,使用電器進行工作的狀態(tài)。斷路是指電路被切斷,電路中沒有電流通過的狀態(tài)。
⑸串聯(lián)電路、并聯(lián)電路的區(qū)別
(識別串聯(lián)電路與并聯(lián)電路的方法:⑴路徑法⑵拆除法⑶支點法)
3、電流
電流是指電荷的定向移動。電流的大小稱為電流強度(簡稱電流,符號為I),國際單位是安培,符號為A。電流方向規(guī)定:正電荷運動的方向為電流方向,自由電子移動的方向與電流方向相反。
⑴電流表的讀數(shù):一看量程,二算分度值,三讀數(shù)。
⑵電流表的接法:①電流表必須串聯(lián)在電路中;②使電流從電流表的“+”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③通過電流表的電流不能超過其量程;④嚴禁將電流表與電源或用電器并聯(lián)。(注意:①在不超過最大測量值的情況下,應盡量使用較小的量程測量,對于同一個電流表來說,量程越小測量結果越精確;②在不能估計被測電流大小的情況下,可先用最大的量程試觸,根據(jù)情況選用合適的量程。)
⑶串聯(lián)電路的電流特點:串聯(lián)電路中的電流處處相等;并聯(lián)電路中的電流特點:并聯(lián)電路干路中的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
4、電壓
電壓的單位:伏、千伏、毫伏。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電壓使電荷定向移動形成電流原因.
⑴生活中常見的電壓值:一節(jié)干電池電壓1.5V;一節(jié)蓄電池電壓2V;我國生活用電電壓220V;對人體安全電壓≤36V。
⑵串聯(lián)電路中的電壓規(guī)律:串聯(lián)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壓之和;并聯(lián)電路中的電壓規(guī)律:并聯(lián)電路中各支路的電壓相等。
5、電阻
物理學中把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叫電阻。電阻的符號:R
⑴電阻的單位:歐姆;符號:Ω
⑵單位換算關系: 1MΩ=1000kΩ 1 kΩ=1000Ω
6、電阻相關特性
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有關
⑴長度相同、橫截面積相同,材料不同,電阻不同;
⑵材料相同、長度相同,橫截面積越大,電阻越小。
⑶材料相同、橫截面積相同,長度越長,電阻越大;
⑷對大多數(shù)導體來說,溫度越高,電阻越大。
7、電阻分類
保持阻值不變的電阻簡稱定值電阻??梢哉{節(jié)變化的電阻簡稱可變電阻
8、滑動變阻器的結構:
⑴金屬桿:金屬桿的電阻很小,其兩端接線柱間的電阻值幾乎為零,可以忽略不計;
⑵電阻絲:圓筒上纏繞的是表面涂有絕緣層的電阻絲,其阻值較大,標牌上所標的“50Ω”即指電阻絲兩端接線柱間的電阻值;
⑶滑片:滑片可以在金屬桿上左右移動,滑片的上部與金屬桿相連,下端通過電阻絲的接觸滑道(刮去絕緣層的部分)與電阻絲相連通。
⑷接線柱:有四個接線柱,一上一下接入電路時,能起到變阻作用。連接電路時,要斷開開關,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要調到阻值最大的位置
⑸滑動變阻器的原理:通過改變連入電路的電阻絲的長度來改變接入電路中電阻的大小。
9、歐姆定律:
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歐姆定律公式:I=U/R歐姆定律公式變形式:U=IR R=U/IR
10、歐姆定律意義
歐姆定律的物理意義:揭示了“導體中的電流由導體兩端的電壓和導體的電阻決定”這一制約關系。
11、伏安法測電阻:
把導體接入電路,使導體中通過電流,用電壓表測出燈泡兩端的電壓,用電流表測出通過燈泡的電流,再用歐姆定律公式算出燈泡的電阻。
電功和電功率
1. 電功(W):電流所做的功叫電功
2. 電功的單位:國際的單位:國際單位:焦耳。常用單位有:度(千瓦時),1度=1千瓦時=3.6×106焦耳。
3. 測量電功的工具:電能表(電度表)
4. 電功計算公式:W=UIt(式中單位W→焦(J);U→伏(V);I→安(A);t→秒)
5. 利用W=UIt計算電功時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電路;②計算時單位要統(tǒng)一;③已知任意的三個量都可以求出第四個量。
6. 計算電功還可用以下公式:W=I2Rt ;W=Pt;Q=It(Q是電量);
7. 電功率(P):電流在單位時間內做的功。單位有:瓦特(國際);常用單位有:千瓦
8. 計算電功率公式:P=W/t=UI(式中單位P→瓦(w);W→焦(J);t→秒(s);U→伏(V); I→安(A)
9. 利用計算時單位要統(tǒng)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則P的單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時、t用小時,則P的單位是千瓦。
10.計算電功率還可用右公式:P=I2R和P=U2/R
11.額定電壓(U0):用電器正常工作的電壓。
12.額定功率(P0):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
13.實際電壓(U):實際加在用電器兩端的電壓。
14.實際功率(P):用電器在實際電壓下的功率。
當U > U0時,則P > P0 ;燈很亮,易燒壞。
當U < U0時,則P < P0 ;燈很暗,
當U = U0時,則P = P0 ;正常發(fā)光。
(同一個電阻或燈炮,接在不同的電壓下使用,則有;如:當實際電壓是額定電壓的一半時,則實際功率就是額定功率的1/4。例“220V100W”是表示額定電壓是220伏,額定功率是100瓦的燈泡如果接在110伏的電路中,則實際功率是25瓦。)
15.焦耳定律: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跟通電時間成正比。
16.焦耳定律公式:Q=I2Rt ,(式中單位Q→焦;I→安(A);R→歐(Ω);t→秒。)
17.當電流通過導體做的功(電功)全部用來產生熱量(電熱),則有W=Q,可用電功公式來計算Q(如電熱器,電阻就是這樣的。)
拓展閱讀:初三物理上冊目錄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質世界
一、宇宙和微觀世界
二、質量
三、密度
四、測量物質的密度
五、密度與社會生活
第十二章 運動和力
一、運動的描述
二、運動的快慢
三、長度、時間及其測量
四、力
五、牛頓第一定律
六、二力平衡
第十三章 力和機械
一、彈力 彈簧測力計
二、重力
三、摩擦力
四、杠桿
五、其他簡單機械
第十四章 壓強和浮力
一、壓強
二、液體的壓強
三、大氣壓強
四、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五、浮力
六、浮力的利用
無處不在的能量
第十五章 功和機械能
一、功
二、機械效率
三、功率
四、動能和勢能
五、機械能及其轉化
第十六章 熱和能
一、分子熱運動
二、內能
三、比熱容
四、熱機
五、能量的轉化和守恒
第十七章 能源與可持續(xù)發(fā)展
一、能源家族
二、核能
三、太陽能
四、能源革命
五、能源與可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