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新聞類文段只看新聞眼來確定答案嗎

字號:


    遇見新聞眼的選項就是正確答案,但是事實并非如此!小編為大家提供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新聞類文段只看新聞眼來確定答案嗎,一起來看看吧!
    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新聞類文段只看新聞眼來確定答案嗎
    片段閱讀中的一個題型是標題添加題,這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主旨觀點類的題目。在這個題型中有一類特殊的文段類型——新聞文段,這類文段是之前的題型中所沒有涉及到的,較為特殊。對于解決新聞類文段的題目,我們的解題方法一方面是要抓住新聞中所主要闡述的重點,概括整個新聞所要闡述的內容,另一方面是要關注整個文段有沒有出現一些顯著性的字眼,在新聞中我們叫做“新聞眼”,例如:第一、首次這類詞。
    但是在做題的過程當中,很多人更喜歡僅僅去找新聞眼來解決問題,因為這個相對于概括整個新聞的主要內容來講是比較容易的。所以很多人在做題時會產生一個誤區(qū):遇見新聞眼的選項就是正確答案。但是事實并非如此,新聞眼對于標題添加題目來說只是一個錦上添花的作用,最重要的還是要找到整個新聞所要概括反映的主要內容。下面小編以一道例題進行一下講解。
    【例題】據悉,壽山石雕作品“春聲賦”將在上海世博會福建館展出?!按郝曎x”為傳統的花鳥題材,一鳳一凰與五十六只形態(tài)各異的小鳥或棲或飛,環(huán)繞在一棵不老松身邊,形成眾鳥朝鳳的歡樂圖景,寓意中國五十六個民族團結和睦與新中國繁榮富強。它是用整塊名貴高山雞母窩石歷時五年雕刻而成,是福建省壽山石雕最重要的優(yōu)秀作品之一,價值約一億三千萬人民幣。這是壽山石首次參展世博會,將向全球展示壽山石文化的深刻內涵和藝術成就,對提高壽山石在全球范圍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有著積極的意義。
    最適合這則新聞報道的標題是:
    A.壽山石借力世博會再上新臺階
    B.壽山石雕“春聲賦”將參展世博會
    C.壽山石雕“春聲賦”價值過億
    D.世博會首現壽山石雕“春聲賦”
    【解析】答案B。通過此題的問法,我們可以確定這是一道標題添加的題目,而且是新聞文段的標題添加題目。我們著重要去把握的就應該是整個新聞的核心內容,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概括文段的主要內容,在主要內容正確的前提下去看是否有體現新聞眼的標題。整篇文段的首句講的是“壽山石雕作品“春聲賦”將在上海世博會福建館展出”,第2、3、4句從“春聲賦”的寓意、價值以及意義方面進行了具體的闡述,所以整個來看,這是一篇總分的文段,首句即為論述的重點,那么首句的同義轉述即為正確的答案,所以選擇答案B。答案A、C都是非重點,很容易排除掉,關鍵是答案D,很多人一定覺得與B論述的內容是一樣的,并且有“首現”這樣抓人眼球的新聞眼,所以都會選擇D,但是我們需要看到整篇文段論述的主體是壽山石雕“春聲賦”,但是D論述的主體是世博會,所以看上去很完美的答案,實際上論述主體是與文段不符的,因此不能成為正確的答案。
    因此,當我們在做新聞類文段的標題添加題目時,一定要謹記,重點抓主要內容,重點內容正確的基礎上再去看新聞眼,重點一定要把握清楚。
    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主旨觀點的“顯”與“隱”
    在考試當中,我們做主旨觀點題應該以常規(guī)題不能丟分,機會題常得分為原則,這樣才能在真正的考試中拔得頭籌。但是正是這些可大可小,可難可不難的機會題卻很難有準確的把握,隱性主旨題屬于機會題的一種,那么下面小編主要來說一說什么情況下是隱性主旨的行文表現。
    其實隱性主旨題之所以在上課的過程中不花費大量的篇幅進行講解,是因為考試的過程中你會發(fā)現大部分我們考察的都是顯性主旨的題,顯性主旨題就是我們上課會涉及到的行文脈絡的呈現方式是轉折、因果、總分、分總、總分總、并列、順承等,這些顯性主旨題里行文脈絡是轉折、因果、總分、分總、總分總的主旨觀點題片段里的某一句或者兩句話是作者強調的主旨重點;并列或者順承雖然在整個行文中沒有哪句話可以直接同義轉換為主旨觀點,但是并列和順承作者在整個行文里可以歸納概括出其主旨意圖,也屬于顯性主旨題。而我們所說的隱形主旨當然就跟字面意思一樣,主旨觀點無法從原文中直接找出某幾句話,也無法歸納概括,而是需要從原文中的某些問題和時代發(fā)展的某些現象推斷出解決問題的對策,這個時候我們不算做過度推斷。接下來我們就來說一說隱形主旨題的幾大行文脈絡:
    1.提出問題-分析危害
    2.背景介紹-提出問題
    3.重要性-缺陷
    4.全文都是問題
    5.重要性-危害
    當片段閱讀題是隱形主旨題的以上幾種行文脈絡的時候,切忌問題不是作者強調的重點,背景只是介紹,重要性是對問題的深層次理解,缺陷是想要強調彌補的對策。但是在此也要強調一點其實對于一些行文脈絡分析不清楚的人來說隱形主旨題并不算是簡單的題型,因為行文脈絡的分析和得出并不簡單,所以當選項既出現問題或者觀點,又出現對策的時候千萬不要首選對策,因為我們要先分析其行文脈絡,若是顯性主旨則需要找出主旨是強調觀點還是對策,若是觀點我們還要選擇觀點,但是若不是觀點,最后整個行文是隱性主旨的話,則要選擇解決問題或彌補缺陷的對策。
    例1.50年前,世界人口大約只有如今的一半,人類曾希望用所謂的“綠色革命”阻止迫在眉睫的糧食危機。雜交種子和化肥使用量的猛增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人類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態(tài)代價。統計顯示,與我們父輩生活的時代相比,當下全球的糧食產量翻了將近一番,但代價也是巨大的:農業(yè)生產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消耗增長了兩倍。
    I.請分析句義、句間關系并確定行文脈絡。
    II.請指出文段重點。
    III.請概括文段闡述的問題。
    IV.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人類對糧食危機的本質認識不足
    B.雜交種子和化肥并非“綠色革命”的本質
    C.解決問題不能以犧牲生態(tài)環(huán)境為代價
    D.“綠色革命”并非解決糧食危機的良藥
    【解析】C。這道題正確選項是C。前兩句話為當前的人類為了解決糧食危機和人類為了解決糧食危機所付出的慘重代價的背景分析。最后用數據結果揭示問題,當前為了解決糧食危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就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消耗問題。作者意在強調解決危機不能以環(huán)境犧牲為代價,故選擇C選項。
    例2.目前,流動人口雖然進入城市工作生活,但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社會。制度的隔離客觀上強化了人口的地緣、鄉(xiāng)緣、親緣關系,加劇社會分化,在城市內部出現了新的二元結構。一些城市流動人口與戶籍人口倒掛,外來人口與本地人口存在經濟利益沖突,極易激發(fā)社會矛盾。流動人口家庭成員長期分離,造成兒童監(jiān)護失責、情感缺失、婚姻不穩(wěn)定、留守老人和婦女受侵害等問題,影響家庭幸福和社會長治久安。
    I.請分析句義、句間關系,歸類語句并確定行文脈絡。
    II.請指出文段重點。
    III.請概括文段闡述的問題。
    IV.以上文段意在說明:
    A.制度的隔離使流動人口不可能融入城市社會
    B.流動人口的進入會導致城市內部出現二元結構
    C.讓流動人口真正融入城市,社會才能長治久安
    D.解決流動人口家庭成員分離問題是瓦解城市二元結構的關鍵所在
    【解析】C。文段中第一句話交代問題是流動人口當前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社會,第二句話是未能融入在制度隔離上所產生的二元結構問題;第三句話是未能融入后所激化的社會矛盾;最后一句話還是說流動人口長期分離所影響的社會長治久安的問題。分析上下文核心問題是流動人口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社會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故作者意在強調解決核心問題社會才能長治久安,所以只有讓流動人口真正融入城市,社會才能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