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不能錯過哪些特色美食

字號:


    東南亞旅游這幾年非常火熱,其中馬來西亞就是個不錯的選擇之一。大家一定很好奇馬來西亞都有哪些好吃的,下面就讓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給各位介紹一下吧。
    椰漿飯
    椰漿飯(馬來文:Nasi Lemak,諧音有些像"辣死你媽"),是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文萊最常見的美食之一,以飯混合椰漿蒸煮而成,加入香蘭葉、辣醬、椰油等,又甜又辣,佐料有咖喱雞、牛肉、黃瓜切片、魷魚、雞蛋、小魚干、炸花生等,散發(fā)著椰子的清香。在馬來一般以芭蕉葉包裹,當作早餐出售,不過現(xiàn)在也有店鋪為了吸引游客在其他時段賣的。
    叻沙
    叻沙也叫喇沙,是地道的峇峇/娘惹文化(華人和馬來人混合文化,當年下南洋的華人與當?shù)赝林Y(jié)合生下的男孩叫峇峇,女孩叫娘惹)的產(chǎn)物,是一種極其美味的面食,以濃郁的湯底拌入面條食用,主要材料有蝦羔、蝦米、干蔥等。大致分為兩種:亞三叻沙及咖哩叻沙。亞三叻沙 (Assam Laksa)就是用魚熬出來、略帶酸味的濃湯,其用料包括切碎的鯖魚絲,黃瓜、蔥、紅辣椒、菠蘿、生菜、一般薄菏、叻沙薄菏,通常配以米線或米粉上碟. 并且冠上"petis udang"或"hae ko ",濃的蝦味甜醬,美味非常,其湯料主要的成份是:辣椒、香茅、羅望子、檸檬酸、叻沙花、叻沙葉、甘望魚(ikan kembung)、鹽、水、淀粉。較于咖喱叻沙,亞參叻沙的味道較酸也較辣。湯底主要是由淡水魚所熬制,其中羅望子和亞參果片是酸味的主要來源。
    咖喱叻沙將椰奶和咖喱煮成湯,再加入雞肉、豆芽、豆卜、蝦、米粉等,味道香辣、椰漿湯汁味甘醇。
    海南雞飯
    海南雞飯(Hainanese Chicken Rice)起源于中國海南島的文昌市。海南人會以文昌當?shù)氐陌浊须u做法,同時配以雞油和浸雞水烹煮的米飯,所以在海南島俗稱為文昌雞飯。20世紀初期,隨著移民潮,這個菜式傳至東南亞,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及泰國等地發(fā)揚光大,成為當?shù)氐膰酥?。香嫩多汁的雞肉,蘸上蒜蓉、黑醬油,辣醬等食用,配合同樣美味的米飯,再加上黃瓜絲、香料葉等佐料,保證令你胃口大開。
    啰惹
    啰惹(Rojak,大雜燴的意思)是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常見傳統(tǒng)水果和蔬菜沙拉拉盤,以鳳梨、甜蘿卜、芒果等混合豆腐干、蝦片、墨魚等,拌上蝦醬食用,是當?shù)刂〕?,廣受歡飲,價格低廉。
    在馬來西亞,有一種Mamak啰惹(部分地區(qū)也叫Pasembur,吉隆坡叫做啰惹),包含油炸的面團油條、豆腐、煮土豆、蝦油條、水煮雞蛋,豆芽、墨魚和黃瓜,混合著甜厚的辣味花生醬。傳統(tǒng)上以摩托車小販來兜售,是一種路邊小吃。此外檳城還有一種Rojak Penang。它類似于水果rojak,但添加蓮霧、番石榴、魷魚、油條和蜂蜜等,強調(diào)使用新鮮水果,如生芒果和青蘋果,通常省略豆芽和炸豆腐泡芙。
    沙嗲
    沙嗲(satay)是印尼爪哇的著名菜式,在東南亞一帶很受歡迎。在馬來西亞東岸,沙嗲是早餐,但是在馬來西亞其他地方卻當作晚餐。它是一種南洋風格的烤肉串,將肉塊浸泡在黃姜、辣椒、大蒜、洋蔥、茴香、亞參果果汁、羅望果果汁組合而成的香料汁里腌制,串好后烘烤,蘸上沙嗲醬食用,外加切片的黃瓜、洋蔥和馬來飯團,一起擺盤端上。沙嗲醬由花生醬、椰醬、幼蝦等調(diào)制而成,香醇無比,令人入口難忘。
    肉骨茶
    肉骨茶(閩南語:Bak-Kut-Teh)是一種骨肉兼飲茶的飲食方式 ,風味享譽海內(nèi)外。肉骨茶是以肉與骨配合中藥煲成的湯,并沒有茶葉或茶的成份,但是由於食用時多會泡茶解湯肉的肥膩,所以一般都習稱肉骨茶。分為新加坡的海南派及馬來西亞的福建派,海南肉骨茶較重胡椒味,福建肉骨茶較重藥材味,以馬來西亞的雪蘭莪巴生肉骨茶最為著名。在馬來西亞,肉骨茶是一道典型的早點菜式,通常伴白飯或以油條蘸湯來吃,以醬油、碎紅椒和蒜蓉一起調(diào)味。
    炒馃條
    炒馃條(Char Kway Teow)也叫"炒粿條",潮州人的小吃,現(xiàn)在也成為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美食。炒粿條是用黑甜油、豆芽、魚餅、雞蛋、蛤肉以及中式臘腸一起炒的寬扁粿條。炒粿條,貌似簡單,其實分秒都必須掌握得當,尤其火侯,才能炒出一盤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嗜辣者可要求加辣椒醬拌炒,甜咸中帶點辣,讓人一吃上癮。
    煎蕊
    煎蕊(Cendol),也叫娘惹精露,它是地道的娘惹甜品,以椰醬、綠色細粉條和椰糖做成的美味刨冰。不同冰店會有不同配料,例如粟米粒、紅豆等。在馬來西亞酷熱的天氣下吃一碗娘惹精露,格外消暑。它的特別之處在于綠色的粉條,雖然看上去有點奇怪,但確實非常美味,是來馬來西亞的必點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