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的分類及代理人的責任你掌握了多少?小編為大家提供公務員公共基礎法律知識:民法總則(代理),一起來看看吧!祝大家備考順利!
公務員公共基礎法律知識:民法總則(代理)
一、民法總則-代理知識點
代理的分類及代理人的責任
根據(jù)不同的分類標準,代理的類型及具體內容如下表所示:

代理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職責,造成被代理人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代理人和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被代理人合法權益的,代理人和相對人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二、民法總則-代理相關練習題
下列情形中,代理人與被代理人負連帶責任的是()。
A.代理人知道代理的事項違法仍為代理的
B.被代理人知道代理人的行為違法而不表示反對的
C.無權代理行為未經(jīng)被代理人追認的
D.代理人與第三人串通損害被代理人利益的
【解析】AB
公務員公共基礎法律知識:民事法律行為
一、民法總則-民事法律行為知識點
(1)可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
可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指基于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撤銷。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撤銷。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撤銷。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撤銷。一方利用對方處于危困狀態(tài)、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顯失公平的,受損害方有權請求撤銷。
有撤銷權的機構有人民法院和仲裁機構。
撤銷權消滅的情形主要有:①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重大誤解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三個月內沒有行使撤銷權;②當事人受脅迫,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③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放棄撤銷權。
當事人自民事法律行為發(fā)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
(2)民事法律行為的形式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采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約定采用特定形式的,應當采用特定形式。
二、民法總則-民事法律行為相關練習題
根據(jù)民事法律制度的規(guī)定,下列關于可撤銷的民事行為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可撤銷的民事行為亦稱 “效力待定的民事行為”
B.可撤銷的民事行為一經(jīng)撤銷,自始無效
C.自撤銷事由發(fā)生之日起 1年內當事人未撤銷的,撤銷權消滅
D.法官審理案件時發(fā)現(xiàn)民事行為具有可撤銷事由的,可依職權撤銷
【解析】B
小編精心為您推薦:
事業(yè)單位公共基礎法律知識:刑事處罰知識梳理
事業(yè)單位公共基礎法律知識:《監(jiān)察法》考點解析
事業(yè)單位公共基礎法律知識:關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相關知識點
公務員報考指南 | 公務員報考條件 | 公務員報名入口 | 行測專題 | 申論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