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數(shù)量關(guān)系答題技巧你掌握了多少?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大家提供行測數(shù)學運算不定方程的三種常用解法,一起來看看吧!祝大家備考順利!
行測數(shù)學運算不定方程的三種常用解法
在行測運算題當中,設(shè)方程是常用的技巧,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叫做方程。不定方程中未知數(shù)的個數(shù)多于獨立方程的個數(shù)。比如:x+y=5。在行測里也經(jīng)常列出不定方程,但是很多人都不會解。其實只要掌握好三種常用的方法,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1、整除法:利用不定方程中各數(shù)能被同一個數(shù)整除的關(guān)系來求解。
例1:小張的孩子出生的月份乘以29,出生的日期乘以24,所得的兩個乘積加起來剛好等于900。問孩子出生在哪一個季度?
A.第一季度 B.第二季度 C.第三季度 D.第四季度
【答案】D
【解析】關(guān)鍵詞:等于,所以找到等量關(guān)系。設(shè)出生月份為x,出生的日期為y。29x+24y=900,24與900的最大公約數(shù)為12,意味著24y能被12整除,900能被12整除,29為質(zhì)數(shù),所以x能被12整除,由于12表示的是月份,所以是第四季度。
2、奇偶性:未知數(shù)的系數(shù)奇偶性不同
例2:辦公室工作人員使用紅、藍兩種顏色的文件袋裝29份相同的文件。每個紅色文件袋可以裝7份文件,每個藍色文件袋可以裝4份文件。要使每個文件袋都恰好裝滿,需要紅色、藍色文件袋的數(shù)量分別為()個。
A.1、6 B.2、4 C.4、1 D.3、2
【答案】D
【解析】由題可知袋子的個數(shù)肯定是為整數(shù),設(shè)紅色袋子數(shù)量為x,藍色袋子數(shù)量為y,由題意可得7x+4y=29,此時未知數(shù)的系數(shù)為7和4,奇偶性不同。4y為偶數(shù),29為奇數(shù),則 7x為奇數(shù),得出x為奇數(shù),排除B、C。接下來代入A選項,x=1,y不是整數(shù),排除A,選擇D。驗證:x=3,y=2滿足題意。
3、尾數(shù)法:未知數(shù)的系數(shù)是5的倍數(shù)
超市將99個蘋果裝進兩種包裝盒,大包裝盒每個裝12個蘋果,小包裝盒每個裝5個蘋果,共用了十多個盒子剛好裝完。問兩種包裝盒相差多少個?
A.3 B.4 C.7 D.13
【答案】D
【解析】由題可知,大包裝盒的個數(shù)和小包裝盒的個數(shù)為整數(shù),設(shè)大包裝盒的個數(shù)為x,小包裝盒為y,可得到12x+5y=99,x+y>10。5y尾數(shù)只能是0、5,對應的12x的尾數(shù)只能是9、4,又因為12x為偶數(shù),所以尾數(shù)只能是4。當x=2時,y=15,x+y=17,滿足題意。15-2=13;當x=7,y=3,x+y=10,不滿足題意,選擇D。
行測數(shù)學運算答題技巧:就是對“你”有感覺
很多考生備考行測很長一段時間之后對數(shù)量關(guān)系還是把握不好技巧,今天教育專家就給大家總結(jié)一下,有些題型自帶特點,讓人沒有辦法對它沒感覺。帶領(lǐng)大家感受一下,如果大家在備考中遇到了,就不用繞道而行了。
1、和定最值問題題干特征:題目中出現(xiàn)最大、最小、極大、極小的字眼。
解題思路:問最大,其他項滿足盡量小;問最小,其他項滿足盡量大。
例題展示; 5名學生參加某科學競賽,共得91分,已知每個人的得分各不相同,最高得21分,則最低分最低是多少( )。
A.13 B.14 C.15 D.16
【解析】求最小值最小,原則是其他的盡可能大,各得21、20、19、18分,91-(21+20+19+18)=13,選A。
2、最不利問題題干特征:至少…才能保證
解題思路:最倒霉的情況+1
例題展示:某企業(yè)要從9名候選人中投票選舉企業(yè)的中層管理者。假定每個員工必須投票且只能投票選舉三位候選人,若要保證至少兩個的員工所投的票是相同的三名候選人,那么企業(yè)員工數(shù)至少有多少人?
A.84 B.85 C.86 D.87

行測數(shù)量關(guān)系行程問題模擬題及答案
1、小陳騎車自A地往B地,先上坡后下坡,到達B地后立即返回A地,共用19分鐘。已知小陳的上坡速度為350米/分鐘,下坡速度為600米/分鐘,則A地距離B地( )米。
A.3600 B.4200 C.4600 D.5400
【解析】小陳從A到B,然后又從B返回A,這說明在這樣一個過程中,他們所走的路程是相等的,那么根據(jù)正反比,速度之比是7:12,所以得出時間之比就是12:7,這樣我們就能知道上坡的時間是12分鐘,S=VT,所以S=350×12=4200,答案選B。
2、兩輛汽車同時從兩地相向開出,甲車每小時行駛60千米,乙車每小時行駛48千米,兩車在離兩地中點48千米處相遇,則兩地相距( )千米。
A.192 B.224 C.416 D.864
【解析】從題干中我們發(fā)現(xiàn)兩者的速度之比是5:4,因為他們所走的時間是相同的,所以,路程之比同樣是5:4,這樣,甲比乙多走一份,所以中間部分是距離端點4.5份,即0.5份對應的路程是48千米,所以S=48×18=864,答案選D。
3、甲乙兩車同時從A、B兩地相向而行,在距B地54千米處相遇,它們各自到達對方車站后立即返回,在距A地42千米處相遇。請問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A.120 B.100 C.90 D.80
【解析】甲從A出發(fā),乙從B出發(fā),第一次相遇,在距離B點54千米處,說明乙走了54千米,而第二次相遇。距離A點42千米,說明乙到達A點后返回時,距離A點42千米,所以對于乙而言總共走了54×3=162,全程等162-42=120,答案A。
4、一片草場上草每天都均勻地生長,如果放24頭牛,則6天吃完牧草;如果放21頭牛,則8天吃完牧草。問如果放16頭牛,幾天可以吃完牧草?
A.12 B.14 C.16 D.18

5、 甲、乙兩地鐵路線長1880千米,從甲地到乙地開出一輛動車,每小時行駛160千米,3小時后,從乙地到甲地開出一輛高鐵,經(jīng)4小時后與動車相遇,則高鐵每小時行駛:
A.180千米 B.190千米
C.200千米 D.210千米
【解析】動車3小時行駛了160×3=480千米,則4小時高鐵和動車共行駛了1880-480=1400千米,每小時共行駛1400÷4=350千米,高鐵每小時行駛350-160=190千米,選擇B。
6、甲、乙兩人沿直線從A地步行至B地,丙從B地步行至A地。已知甲、乙、丙三人同時出發(fā),甲和丙相遇后5分鐘,乙與丙相遇。如果甲、乙、丙三人的速度分別為85米/分鐘、75米/分鐘、65米/分鐘。問A、B兩地距離為多少米?
A.8000米 B.8500米 C.10000米 D.10500米
【答案】D。解析:甲、丙相遇時,甲比乙多走了的距離為乙、丙相距的(75+65)×5=700米,所以此時三人都已步行了700÷(85-75)=70分鐘,故A、B兩地距離為(85+65)×70=10500米。
7、甲乙兩人早上10點同時出發(fā)勻速向?qū)Ψ降墓ぷ鲉挝恍羞M,10點30分兩人相遇并繼續(xù)以原速度前行。10點54分甲到達乙的工作單位后,立刻原速返回自己單位。問甲返回自己單位時,乙已經(jīng)到了甲的工作單位多長時間了?( )
A.42分 B.40分30秒
C.43分30秒 D.45分
【答案】B。解析:由題意知,乙30分鐘的路程,甲需要10點54分-10點30分=24分走完,故甲、乙相同路程所需的時間比為24∶30=4∶5,可得乙從相遇到甲的工作單位需要30×5÷4=37.5分。甲從相遇到返回自己單位共用時24+24+30=78分,所求為78-37.5=40.5分=40分30秒,選B。
小編精心為您推薦:
行測數(shù)學運算備考輔導:特殊計數(shù)問題
行測數(shù)量關(guān)系備考輔導:速解抽屜問題
行測邏輯判斷備考輔導:假言命題之從屬關(guān)系
行測真題 | 行測答案 | 行測答題技巧 | 行測題庫 | 模擬試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