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數(shù)量關系技巧:時鐘問題考點和解題方法總結

字號:


    在考場上人與人拉開差距的除了平常的知識點的積累,還有面對考試題型能夠有一個更好的解答思路,下面由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行測數(shù)量關系技巧:時鐘問題考點和解題方法總結”,持續(xù)關注本站將可以持續(xù)獲取更多的考試資訊!
    行測數(shù)量關系技巧:時鐘問題考點和解題方法總結
    在行測考試中,數(shù)量關系往往處于一個比較特殊的地位,有的同學覺得這部分性價比高有的覺得很低,根據(jù)數(shù)學能力的不同這部分得分差距也會拉開的比較明顯。細究數(shù)量關系的難點,主要為兩點,第一題型較多,第二思路難找。因此,善于總結各類題型解法顯得尤為重要。小編給大家總結一下,關于時鐘問題的常考類型以及解題思路,希望能對大家做題有所幫助。
    時鐘問題的??伎键c主要有兩類:鐘面問題和壞鐘問題。下面將從兩個方面分別講解這兩類考點。
    一、鐘面問題
    鐘面問題主要研究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的關系,通常圍繞時針與分針重合、垂直、呈多少度等提出問題。而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就是將其轉換為普通的追及問題。我們知道,時針和分針在鐘面上走的速度是固定的,記住這些速度其實就能夠將其轉化為普通的追及問題。總結如下:
    (1)時針每分鐘走0.5°。
    (2)分針每分鐘走6°。
    (3)分針每分鐘比時針多走5.5°。
    下面以一道習題實際講解。
    例1:小明開始做作業(yè)時,時針在6、7之間,時針和分針的夾角是110°,做完作業(yè)時,時針還在6、7之間,時針和分針的夾角仍是110°。問小明做作業(yè)耗時多少分鐘?
    A.20
    B.42
    C.36
    D.40
    解析:剛開始做作業(yè),在6點到7點中間,時針與分針夾角為110°的情況有兩種。一種時針在前分針在后,另外一種分針在前時針在后。因為“做完作業(yè)時,時針還在6、7之間,時針和分針的夾角仍是110°”如果是分針在前面的情況,當再次呈110°時,應該已經(jīng)超過了七點。因此分針在的情況不符合,本題為第一種時針在前的情況。分針一開始落后時針110°,后反超時針110°。在這一過程中,分針所走比時針多走220°。結合我們上面總結的分針和時針轉動的速度,“分針每分鐘比時針多走5.5°?!奔纯傻脮r間為220÷5.5=40分鐘。選擇D選項。
    二、壞鐘問題
    涉及壞鐘時間與標準時間的問題,統(tǒng)稱為壞鐘問題。解決這類問題的思路在于將其轉化為比例的換算。找出壞鐘時間與標準時間的比例關系。假設壞鐘每小時快N分鐘,則快鐘時間:標準時間=(60+N):60;如果壞鐘每小時慢M分鐘,則慢鐘時間:標準時間=(60-M):6。下面以一道習題實際講解。
    例2:一臺老鐘,每小時比標準時間慢4分鐘。下午3點鐘的時候和一只走的很準的手表對過時,現(xiàn)在那只手表正好指向晚上10點。老鐘還需要多久才能走到10點鐘?
    A.28分鐘
    B.30分鐘
    C.32分鐘
    D.35分鐘
    解析:“每小時比標準時間慢4分鐘”根據(jù)這一句話,我們可以得到慢鐘時間:標準時間=56:60,標準表走了7小時,老鐘會慢4×7=28分鐘。老鐘走28分鐘的時間,標準表能走30分鐘,所以老鐘還要30分鐘才能走到10點鐘。選擇B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