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申論有不同的題型,你都有準備好嗎,綜合分析是往屆申論考試中的難重點,考生們需要多多重視哦,本網(wǎng)今天帶來了2019國考申論輔導:綜合分析題作答技巧,希望能助大家破解此類題型。
2019國考申論輔導:綜合分析題作答技巧
一、解釋型綜合分析題破題——注意題干難易程度
解釋型綜合分析題幾乎貫穿于近3年的國家公務(wù)考試中,作答任務(wù)多為“談‘理解’、談‘含義’”——要求考生以“下定義”的方式作為答案開頭,通過“解釋”對象來讓閱卷人知曉考生已然明確好作答對象,即將加以分析。
但如何解釋?“下定義”即類似于“A是B”的表述形式,但“A”究竟應當如何在冗長的對象中選?。坷?018副省第四題:“根據(jù)給定資料4,談?wù)勀銓Α跋胂罅?jīng)濟”的理解?!薄襁@樣言簡意賅的對象可以直接選取,但大多數(shù)的解釋型綜合分析的題干并沒有這樣簡單,多數(shù)類似于2018副省第三題:“根據(jù)給定資料3,請你根據(jù)劃線句子“借用人的‘慧’,打造物的‘智’”加以分析?!边@樣略顯復雜的題干——那么,解釋的對象,重點究竟是“慧”?還是“智”?
二、解釋型綜合分析題破題——了解對象分析難點
在這里有一個解釋技巧:面對較為復雜的解釋對象,不妨去重點解釋“正常認知之外”的部分:“借用人的‘慧’,打造物的‘智’”——“人”固然有“慧”,這點我們能夠理解,但是“物”不會像人一樣擁有“智慧”,這是“正常認知之外”的范疇,所以這樣的設(shè)計我們不難理解,它是出題人故意設(shè)計,想讓考生們重點分析的部分。
再例如2017年國考市地真題:“依據(jù)“給定資料 2”,闡述劃線句子“城市的水系就像城市的指紋”的意思?!狈治龅闹攸c——應當從“指紋”出發(fā)——“指紋”是人類所特有,代表了一個人與眾不同的層面——而不是“城市”應當擁有的,這屬于“正常認知之外”的部分,所以,在“下定義”時,應當將“指紋”作為解釋的重點,而不是給閱卷人解釋“城市水系”的本質(zhì)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