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公務員面試禮儀:身體語言與考官評價

字號:


    公務員面試題目很多時候題目類型都是比較貼近生活之間的細節(jié)瑣事,下面由出國留學網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2020公務員面試禮儀:身體語言與考官評價”,持續(xù)關注本站將可以持續(xù)獲取更多的考試資訊!
    2020公務員面試禮儀:身體語言與考官評價
    在公務員面試中,我們會絞盡腦汁去想到底該說些什么,在面試之前也主要會針對題目的回答進行學習,但實際上同一個答案不同的人說出來感覺不一樣,可能成績也不一樣。答題答得再好,沒有身體語言的輔助,沒有情感也會變成一個答題機器。面試時,一個簡單的微笑,一些禮貌性的動作,都會給考官留下一個深刻的好印象,所以在我們沒有說話的時候我們該如何表現呢?愈是沉默之時,考官愈加關注你的身體語言在“說”什么。
    一、進場問好時
    鞠躬時身體幅度特別大,動作夸張,東張西望,都不是好的身體“語言”。鞠躬是表示對考官的尊敬,但有的考生在鞠躬時,雙手會不自覺地前后擺動,還沒站穩(wěn)就走流程似的彎腰點頭坐下,這樣真的會顯示出自己的禮貌嗎?答案是否定的,在考官看來,這名考生有些隨便、不夠沉穩(wěn),且看起來套路滿滿。因此進場時不要有太多動作,站如松坐如鐘,簡單問好即可,不用刻意。
    二、坐下聽引導語時
    抬頭挺胸、雙腳放平,雙手擺放自然是面試時最基本的坐姿要求。但有些考生會誤認為自己坐下了,就十分放松,在一些看起來不那么明顯的地方犯下大錯。一是晃動雙腿,有的考生一坐下便開始晃動雙腿,或在回答問題時不自覺地晃動雙腿,不管是由于緊張還是平時養(yǎng)成的習慣,在面試考場上,這個動作只會讓考官產生反感,從而大失分數。二是交叉翹腳的坐姿,容易使考官產生不端莊或者不重視、怠慢這次考試的印象。三則是交叉手臂,在傾聽考官提問或在考官思考時,會有個別考生出現手臂交叉的姿勢,這種姿勢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是帶有防御感的,自我保護意識強,難以拉進與考官的距離。
    三、答題時
    有些考生會習慣在表達時加上一些手勢,或是一邊說一邊玩弄手指,或是在回答問題時,無意間的玩弄紙,將會給人一種十分緊張的感覺,同時會讓考官覺得你是一個思想不集中的人。另外有的考生在回答不出問題時,往往會撓頭,一方面會讓考官覺得你不夠冷靜,另一方面會影響你的整體形象和禮儀,在面試考場上需要避免。也存在女性面試者因為自己穿的裙子太短,坐下時怕曝光,而不斷地拉群擺,也容易讓考官覺得考生太過于浮躁。因此,為避免這種窘境的產生,女性面試者在面試前,應選擇合適長度的裙子。留著長發(fā)的人,為避免不自覺的撥弄頭發(fā)影響到面試的結果,最好將長發(fā)扎起來。
    整體來說,即避免太過于活潑、夸張的動作,不管什么樣的動作傳達出來的都應是平穩(wěn)、平實的態(tài)度。
    四、思考時
    一般來說因為緊張很少考生能做到面帶微笑,神情淡定自然,更多的考生不僅不自然,甚至在思考時會出現這樣的三個動作讓考官看在眼里,記在影響“評分”要素內。首先是咬嘴唇,這一動作傳遞出的信息,除了不夠自信,還會讓人覺得這些人是過于緊張根本就不知道如何應對眼前的事情。其次是縮頭、吐舌頭,有的考生有時說錯一句話或在回答完問題后,會不自覺的縮下頭,吐一下舌頭,這些動作在考官看來亦是極不成熟的表現。如果在回答過程中,有些語句需要改正,不要糾結說錯了什么,繼續(xù)把要表達的新觀點落落大方的講出來,考官會認為你是一個頭腦冷靜、反應敏捷的人。最后也是最嚴重的一個問題是眼神漂浮不定,在面試時,若兩眼到處亂瞄,容易讓考官覺得你是一位沒安全感、對任何事都抱著不信任態(tài)度的人,因此產生負面的印象。
    要避免這些問題,最重要的就是脫敏,對著鏡子觀察自己的問題亦或是以模擬的狀態(tài)錄一個完整的答題視頻,全面發(fā)現自身問題,再根據問題一個一個去改變,最好是有相應的小伙伴或者老師幫助及時指出問題,打斷切入式點評,才能盡可能讓自己的身體語言傳遞出最好的信號。面試的外在表現做好了不一定加分,但是不做好必定減分,而且動作是貫穿答題全程的,只有重視起來,才能在面試中錦上添花。
    公務員面試技巧:學習總書記講話 做時代有為青年
    近年來,有一檔節(jié)目走進了大家的生活,它的名字叫做《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這一節(jié)目,我們領悟到了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深沉情懷。從“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到“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總書記的這些傳統(tǒng)名句,不只是說說而已,而是展現大國領導人全心為民的風范,讓人備受感染。作為一名公職人員,習近平總書記的發(fā)言成為了我們日常談論的話題,也是公職人員、青年干部的學習重點,現在的各類公職考試面試對于總書記的系列講話考察比重也越來越大,所以中公教育特意針對于總書記講話做出答題梳理,讓同學們能夠在考試中把握重點。
    通常,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我們歸類為名言警句的題型,考生要明白名言警句的答題思路,結合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的重要意義在哪里,對于廣大青年,對于社會發(fā)展的啟示在哪里進行進一步的論述。今天我們以一道題目為例進行講解:習近平總書記說:“功崇惟志,業(yè)廣惟勤”,對青年一代有著重大的激勵作用。談談你的理解?
    一、解釋含義,揭示道理
    這句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中引用的。說的是,取得偉大的功業(yè),是由于有偉大的志向;完成偉大的功業(yè),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意在勉勵青年:要想做出一番成績,需要有遠大的志向和勤奮工作的態(tài)度。
    二、分析道理重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隨著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qū),社會轉型加快,利益固化潛藏下的社會矛盾問題凸顯,生活不確定性增加。身處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當代青年,成長的社會環(huán)境更趨復雜,面對的價值選擇也更加多元。引導青年做出正確的價值選擇,關系到政治穩(wěn)定和社會安全運行。
    不管是國家要實現振興,還是個人要成就事業(yè),都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為立志,二為勤勉。立志是前提,勤勉為保障,無志不足以行遠,無勤則難以成事。正因此,我們更需苦干實干,以務實作風、踏實態(tài)度,“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一步一個腳印朝前走。而在這一過程中,每個人也能找到人生舞臺、收獲出彩機會,以志為方向、以勤為動力,與國家、民族一起前行。
    三、結合實際談踐行
    第一,樹立遠大志向,把個人理想同國家前途、民族命運緊密結合起來,作對人民利益有益的事。
    第二,勤奮務實,努力學習科學知識,錘煉過硬本領,常懷本領不夠的危機感,堅持好學上進。
    以上就是對于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的解題思路,希望廣大考生學習并運用到實踐答題中去,學會運用、分析總書記講話,提升答題水平,面試中獲得更高的分數。
    公務員面試備考如何事半功倍
    經過筆試的洗禮,大家來到了面試階段,備考無疑成為當前的最重要的任務。為了真正的事半功倍,中公教育專家建議大家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一、面試到底考什么?
    面試其實上沒有大家想的那么可怕,更直觀的說面試就是我們在入職前和領導的一次面對面的談話,通過這次談話,從而通過大家的言行舉止來判斷大家是否符合未來公務員的要求,比如:語言表達能力,對于問題的分析能力,以及你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還有你的心理素質和外在的形象等。這些方面都是公務員所必需具備的條件,而此次面試就是為了通過溝通選擇相對比較優(yōu)秀的人才,所以,我們需要的是全方位的努力和堅持不懈的提升,只有這樣,才能在面試考場上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給考官,最終有所得。
    二、怎么復習才有效果?
    方向已經明確了,那么關鍵的問題就來了,我們到底該如何做才能更為優(yōu)秀呢?第一個需要去提升的就是你的表達能力,對于公務員來說,如何將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清楚地傳達給對方至為重要,而這個能力是需要經過系統(tǒng)性的學習和訓練才能夠有所提升的,所以,我們一開始就要重視。第二個是提升你的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這一點看著很是抽象,然而對于大家來說,就是思考問題的方式和方法,如果經過不斷地學習和練習,是可以盡快提升的。
    三、如何保持一個好的狀態(tài)
    其實以上已經給大家說了幾個方向了,接下來如何嚴格要求自己,如何有條不紊的執(zhí)行下去就是關鍵。作為一名準公務員,大家必須從思想上和行動上高度重視,古人云: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所以,能夠做到才是最關鍵的,要抓緊時間行動起來,開始跑步,開始看書,開始早起練習表達,才能真正做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