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面試答題技巧:怎樣去“套路化”

字號:


    很多考生喜歡用學習網(wǎng)上答題套路,很容易千篇一律!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大家提供公務員面試答題技巧:怎樣去“套路化”,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公務員面試答題技巧:怎樣去“套路化”
    “套路化”答題也是我們面試中常聽見的一個詞,大家也都知道我們答題不能“套路化”、“模板化”,因為考官反感、不能得高分。那么到底什么是“套路化”答題呢?我們又該如何去“套路化”答題呢?小編在此進行解答。
    一、“套路化”的表現(xiàn)
    一是純粹沒有內容的框架。所謂純粹沒有內容的框架,就是說,在自己答題的過程當中,只要是一個類型的題目,都會用一個框架進行答案的架構,至于題目當中,不同人員的涉及、不同對象和內容的細化無法展開,答題沒有任何針對性,千篇一律。
    二是用爛了,也沒有多大用的話語和表述。這種套路化指的是,在某些題干當中,有些話語是可以說的。但是因為以前的考生,已經用了很多次、很泛濫了,考官也聽了很多次、覺得很惡心了,所以最好少用或者不用。譬如:領導將某某任務交給我是對我的信任;諸如一開頭就來“拾金不昧是中華名族的傳統(tǒng)美德”;“針對以上的原因,我提出的舉措是”;“我相信通過我的努力,小王一定會理解我”;結尾動不動就是這能夠實現(xiàn)小康社會、中國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等。
    二、如何去“套路化”
    一是要認真分析題干,審清楚題干中的信息、把握問題,將答題的內容細致化、生活化、可操作化。
    具體來說:
    1、計劃組織類題目的目的分析可以生活化一點,具體一點,可以分析做這樣一個活動的大背景是什么、以及做好這個活動的意義有什么?;顒诱归_時候的內容一定要細化到位,不能只是核心主題和詞匯代替、一定要有具體內容的列舉。在實施之前多思考方式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覆蓋的群體是否全面、開展的方式是否是多樣的,所以,答題本著的目標就是:給人一種感覺,你現(xiàn)場就能夠把這個事情給操辦下來。
    2、綜合分析類的題目在開頭破題的時候可以以自身的感受來出發(fā),不用一來就表明自己的看法是什么,而是先說”看到這樣一個舉動我感到……”再自然而然的引出自己的觀點態(tài)度,接下來分析影響原因等時也要盡量避免說這件事情的影響是……原因是……等比較生硬的銜接和轉折,而可以更加自然一些使自己的答題能夠一氣呵成。例如說影響時可用表述:某某現(xiàn)象不僅……而且……;小到……大到……都會受其波及等;分析原因時可用的表述為: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種現(xiàn)象的存在也并非是一日之功,而是長時間的積弊所致……;面對某某事件我們不能只是高高在上的道德譴責或者痛心疾首深深嘆息,而應該痛定思痛的反思,深挖埋在其后的原因……等等,這里不再一一例舉。所有的分析要給人一種感覺,就是我說的所有內容都是我自己最真實的看法、沒有任何套路的束縛,行云流水、一氣呵成。
    二是要不斷總結自己的答題經驗,打造自己答題的“套路”,自己固定的答題方式其實就不是“套路”,而是個性化答題了。
    一方面,要自己打造一下自己在不同題目當中的開頭或者銜接詞匯,自己背下來都可,即便自己快說吐了也無所謂,因為那僅僅是你自己的“套路”,比如我前面說的例子,其實那也是我自己答題的“套路”。另一方面,在說這些話的過程當中,把自己的口吻說的更生活化一點,隨和一點,自然一點、大方一點,不必追求表述多么官方和專業(yè)化的表述,其實這是很多同學答題時的誤區(qū),總認為越官方考官越喜歡,其實不然。
    小編提醒考生,在面試備考中要有自我學習的主動意識,個人的思考與探索更是必不可少的,要形成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才是最好的成果展示。
    公務員面試技巧:一招解決活動策劃題
    活動策劃題目是近些年各地公職類面試中經常出現(xiàn)的一種題型,而這類題型卻成了廣大考生的一大心病,考生在回答這類題目時往往是空有流程而欠缺實際內容,給考官一種模板化、套路化的印象,面試分數(shù)自然也不會太高。其實考生之所以回答不好這類題目,并不完全是大家邏輯思維差、沒有工作經驗等原因造成的,而是沒有建立起一種正確的思維模式。那么如何分析思考才能將這類題目回答的讓考官更加滿意呢?下面小編以一道題目為例,給大家進行示范講解。
    例題:你單位新入職一批工作人員,為了能讓他們盡快融入單位,領導打算對他們展開一次崗前培訓,假如此次培訓由你負責,請問你會怎么組織?
    針對于這類活動策劃類題目,我們可以按照以下三個步驟進行思考:
    第一步:明確清晰的工作目標
    任何一道活動策劃類題目都要先明確清晰的目標,只有找到明確的目標,才能讓我們接下來的思考更加有方向感,讓答題更加有針對性。而這恰恰是很多考生不看重,甚至會忽略的。以上題為例,很多考生在闡述目標時不加思考,只會簡單引用題干“組織好此次崗前培訓能讓新入職人員盡快融入我單位,如果領導讓我組織,我一定會認真負責”,如果只是這樣就失去了思考目標的意義。如果深入分析你會認識到此次針對于新員工的崗前培訓一定是希望通過這次培訓,讓新員工對單位情況、單位制度、崗位職責等能有個清晰的了解,并且讓他們基本具備崗位所需的專業(yè)技能,這樣才能達到讓新員工快速適應及勝任單位工作的目標。相信通過對工作目標深入地分析,你會對這次培訓有更深入的理解。
    第二步:結合目標并聯(lián)系實際思考“結果”
    這里面所說的“結果”是一個活動策劃成功時最終呈現(xiàn)出來的樣子。這個“結果”一方面要緊密結合上文所提到的工作目標,一定要能通過此次活動達成既定目標;另一方面要能夠聯(lián)系實際去思考現(xiàn)實中是怎么做好這類活動的,或者是怎么做好類似的活動的。以上題為例,通過目標,我們要對此次培訓活動最終的“結果”,也就是這次培訓中的樣子聯(lián)系實際進行一定的思考,比如,想讓新員工能適應崗位并且能勝任崗位,那就一定要給他們培訓單位文化、規(guī)章制度、崗位職責及工作技能等;可以請人事部門人員、科室領導及業(yè)務骨干等不同人員對新員工進行培訓;可以通過PPT展示、紙質版資料講解、實際操作、一對一指導等多種方式進行培訓;為保證達到最終的培訓目標,也要進行相對應的考核 。以上所思考出來的內容進行整合就可以形成活動過程中的答題內容。
    第三步:結合“結果”思考前期工作
    簡單解釋就是結合上文中的“結果”通過逆向思維往回思考,如果想做成“結果”前期要重點做好哪些事情。比如上述例題,如果想實現(xiàn)最終的樣子那很容易想到前期需要做好幾方面工作:提前邀請人事部門人員、各科室領導、各科室骨干擔任此次培訓講師,并提前做好培訓方案;準備好此次培訓過程中需要的PPT、紙質版材料等相關物資;短信通知每一個參訓新員工培訓的時間、地點、培訓流程安排等。
    通過以上三個步驟的分析,小編相信關于活動策劃類題型的思考過程大家已經明晰,接下來是整合內容形成最終答案有條理的闡述即可。當然,要想靈活運用此種思維方式,還需要多加練習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