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考試總是差那么一點點,是知識重點掌握不夠,還是方法用的不對?下面由出國留學網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2019年一級建造師考試《建筑實務》高頻考點匯總【一】”,持續(xù)關注本站將可以持續(xù)獲取更多的考試資訊!
2019年一級建造師考試《建筑實務》高頻考點匯總【一】
一級建造師建筑實務高頻考點:安全檢查標準,一級建造師《建筑實務》涉及考點比較多,記憶起來也比較困難。我們可以對這些知識點進行梳理。這樣備考,效果才能比較好。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一級建造師建筑實務高頻考點:安全檢查標準,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使建筑工程安全檢查由傳統(tǒng)的定性評價上升到定量評價,使安全檢查進一步規(guī)范化、標準化。安全檢查內容中包括保證項目和一般項目。
一、《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中各檢查表檢查項目的構成
(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評分匯總表》主要內容包括:安全管理、文明施工、腳手架、基坑工程、模板支架、高處作業(yè)、施工用電、物料提升機與施工升降機、塔式起重機與起重吊裝、施工機具10項,所示得分作為對一個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情況的綜合評價依據。
(2)《安全管理檢查評分表》檢查評定保證項目應包括:安全生產責任制、施工組織設計及專項施工方案、安全技術交底、安全檢查、安全教育、應急救援。一般項目應包括:分包單位安全管理、持證上崗、生產安全事故處理、安全標志。
(3)《文明施工檢查評分表》檢查評定保證項目應包括:現場圍擋、封閉管理、施工場地、材料管理、現場辦公與住宿、現場防火。一般項目應包括:綜合治理、公示標牌、生活設施、社區(qū)服務。
(4)腳手架檢查評分表分為《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檢查評分表》、《懸挑式腳手架檢查評分表》、《門式鋼管腳手架檢查評分表》、《碗扣式鋼管腳手架檢查評分表》、《承插型盤扣式鋼管腳手架檢查評分表》、《滿堂腳手架檢查評分表》、《高處作業(yè)吊籃檢查評分表》、《附著式升降腳手架檢查評分表》等8種腳手架的安全檢查評分表。
(5)《基坑工程檢查評分表》檢查評定保證項目包括:施工方案、臨邊防護、基坑支護及支撐拆除、基坑降排水、坑邊荷載。一般項目包括:上下通道、土方開挖、基坑工程監(jiān)測、作業(yè)環(huán)境。
(6)《模板支架檢查評分表》檢查評定保證項目包括:施工方案、立桿基礎、支架穩(wěn)定、施工荷載、交底與驗收。一般項目包括:立桿設置、水平桿設置、支架拆除、支架材質。
(7)《高處作業(yè)檢查評分表》檢查評定項目包括:安全帽、安全網、安全帶、臨邊防護、洞口防護、通道口防護、攀登作業(yè)、懸空作業(yè)、移動式操作平臺、物料平臺、懸挑式鋼平臺。
(8)《施工用電檢查評分表》檢查評定的保證項目應包括:外電防護、接地與接零保護系統(tǒng)、配電線路、配電箱與開關箱。一般項目應包括:配電室與配電裝置、現場照明、用電檔案。
(9)《物料提升機檢查評分表》檢查評定保證項目應包括:安全裝置、防護設施、附墻架與纜風繩、鋼絲繩、安拆、驗收與使用。一般項目應包括:基礎與導軌架、動力與傳動、通信裝置、卷揚機操作棚、避雷裝置。
(10)《施工升降機檢查評分表》檢查評定保證項目應包括:安全裝置、限位裝置、防護設施、附墻架、鋼絲繩、滑輪與對重、安拆、驗收與使用。一般項目應包括:導軌架、基礎、電氣安全、通信裝置。
(11)《塔式起重機檢查評分表》檢查評定保證項目應包括:載荷限制裝置、行程限位裝置、保護裝置、吊鉤、滑輪、卷筒與鋼絲繩、多塔作業(yè)、安拆、驗收與使用。一般項目應包括:附著、基礎與軌道、結構設施、電氣安全。
(12)《起重吊裝安全檢查評分表》檢查評定保證項目應包括:施工方案、起重機械、鋼絲繩與地錨、索具、作業(yè)環(huán)境、作業(yè)人員。一般項目應包括:起重吊裝、高處作業(yè)、構件碼放、警戒監(jiān)護。
(13)《施工機具檢查評分表》檢查評定項目應包括:平刨、圓盤鋸、手持電動工具、鋼筋機械、電焊機、攪拌機、氣瓶、翻斗車、潛水泵、振搗器、樁工機械。
二、檢查評分方法
(1)分項檢查評分表和檢查評分匯總表的滿分分值均應為100分,評分表的實得分值應為各檢查項目所得分值之和;
(2)評分應采用扣減分值的方法,扣減分值總和不得超過該檢查項目的應得分值;
(3)當按分項檢查評分表評分時,保證項目中有一項未得分或保證項目小計得分不足40分,此分項檢查評分表不應得分;
(4)腳手架、物料提升機與施工升降機、塔式起重機與起重吊裝項目的實得分值,應為所對應專業(yè)的分項檢查評分表實得分值的算術平均值。
(5)等級的劃分原則
施工安全檢查的評定結論分為優(yōu)良、合格、不合格三個等級,依據是匯總表的總得分和保證項目的達標情況。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評定的等級劃分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優(yōu)良
分項檢查評分表無零分,匯總表得分值應在80分及以上。
2)合格
分項檢查評分表無零分,匯總表得分值應在80分以下,70分及以上。
3)不合格
①當匯總表得分值不足70分時;
②當有一分項檢查評分表得零分時。
當建筑施工安全檢查評定的等級為不合格時,必須限期整改達到合格。
2019年一級建造師考試《建筑實務》高頻考點【二】
一級建造師建筑實務高頻考點:鋼筋混凝土預制樁,一級建造師《建筑實務》涉及考點比較多,記憶起來也比較困難。我們可以對這些知識點進行梳理。這樣備考,效果才能比較好。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一級建造師建筑實務高頻考點:鋼筋混凝土預制樁,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捶擊沉樁程序
確定樁位和沉樁順序→樁機就位→吊樁喂樁→校正→捶擊沉樁→接樁→再捶擊沉柱→送樁→收捶→切割樁頭
1)根據設計圖紙編制工程樁測量定位圖,并保證軸線控制點不受打樁時振動和擠土的影響,保證控制點的準確性。
2)工程施工前應根據施工樁的長度,在匹配的工程樁或樁架上畫出以米為單位的長度標記,并按從下至上的順序標明樁的長度,以便觀察樁入土深度及記錄每米沉樁捶擊數。
3)當基坑不大時,打樁應逐排打設或從中間開始分頭向四周或兩邊對稱進行。
4)對于密集樁群,從中間開始分頭向四周或兩邊對稱施打。
5)當一則毗鄰建筑物時,由毗鄰建筑物處向另一方向施打。
6)當基坑較大時,宜將基坑分為數段,然后在各段范圍內分別施打,但打樁應避免自外向內或從周邊向中間進行,以避免中間土體被擠密,樁難以打入,或雖勉強打入,但使鄰樁側移或上冒。
7)對基礎標高不一的樁,宜先深后淺,對不同規(guī)格的樁,宜先大后小、先長后短。
8)打樁宜采用重捶低擊,低捶重打
9)當樁需接長時,接頭個數不宜超過3個,盡量避免樁尖落在厚黏性土層中接樁。
10)對于承受軸向荷載的摩擦樁,以標高為主,貫入度作為參考,端承樁則以貫入度為主,以標高作為參考。
靜力壓樁法
確定樁位和沉樁順序→壓樁機就位→吊樁、插樁→樁身對中調直→靜壓沉樁→接樁→再靜壓沉柱→送樁→終止壓樁→轉移樁機
1)同一根樁應連續(xù)進行,待壓力表讀數達到預先規(guī)定值,便可停止壓樁。
2)壓樁過程中應檢查壓力、垂直度、接樁間歇時間、樁的連接質量及壓入深度。
3)壓樁用壓力表必須標定合格方能使用,壓樁時的入土深度和壓力表數值是判斷樁的質量和承載力的依據,也是指導壓樁施工的一項重要參數,必須認真記錄。
預制樁樁身斷裂的原因
1)制作樁時,樁身彎曲超過規(guī)定;
2)樁入土后,遇到大塊的堅硬障阻物,把樁尖劑向一側;
3)穩(wěn)樁不垂直,壓入地下一定深度后,再用走架的方法校正,使樁產生彎曲;
4)兩節(jié)樁或多節(jié)樁施工時,相接的兩節(jié)樁不在一軸線上。
5)制樁的混凝土強度不夠,樁在堆放、吊運過程中產生裂紋或斷裂;
2019年一級建造師考試《建筑實務》高頻考點【三】
一級建造師建筑實務高頻考點:建筑業(yè)十項新技術,一級建造師《建筑實務》涉及考點比較多,記憶起來也比較困難。我們可以對這些知識點進行梳理。這樣備考,效果才能比較好。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一級建造師建筑實務高頻考點:建筑業(yè)十項新技術,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1.地基基礎和地下空間工程技術。它包括:灌注樁后注漿技術、長螺旋鉆孔壓灌樁技術、水泥粉煤灰碎石樁(CFG樁)復合地基技術、真空預壓法加固軟土地基技術、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復合土釘墻支護技術、型鋼水泥土復合攪拌樁支護結構技術、工具式組合內支撐技術、逆作法施工技術等16個子技術。
2.混凝土技術。它包括:高耐久性混凝土、高強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實混凝土技術、輕骨料混凝土、纖維混凝土、混凝土裂縫控制技術、超高泵送混凝土技術、預制混凝土裝配整體式結構施工技術等8個子技術。
3.鋼筋及預應力技術。它包括:高強鋼筋應用技術、鋼筋焊接網應用技術、大直徑鋼筋直螺紋連接技術、無粘結預應力技術、有粘結預應力技術、索結構預應力施工技術、建筑用成型鋼筋制品加工與配送技術、鋼筋機械錨固技術等8個子技術。
4.模板及腳手架技術。它包括:清水混凝土模板技術、鋼(鋁)框膠合板模板技術、塑料模板技術、組拼式大模板技術、早拆模板施工技術、液壓爬升模板技術、大噸位長行程油缸整體頂升模板技術、貯倉筒壁滑模托帶倉頂空間鋼結構整體安裝施工技術、插接式鋼管腳手架及支撐架技術、盤銷式鋼管腳手架及支撐架技術、附著升降腳手架技術、電動橋式腳手架技術等16個子技術。
5.鋼結構技術。
6.機電安裝工程技術。
7.綠色施工技術。它包括:基坑施工封閉降水技術、基坑施工降水回收利用技術、預拌砂漿技術、外墻自保溫體系施工技術、粘貼式外墻外保溫隔熱系統(tǒng)施工技術、現澆混凝土外墻外保溫施工技術、硬泡聚氨酯外墻噴涂保溫施工技術、工業(yè)廢渣及(空心)砌塊應用技術、鋁合金窗斷橋技術、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應用技術、供熱計量技術、建筑外遮陽技術、植生混凝土、透水混凝土等14個子技術。
8.防水技術。它包括:防水卷材機械固定施工技術、地下工程預鋪反粘防水技術、預備注漿系統(tǒng)施工技術、遇水膨脹止水膠施工技術、丙烯酸鹽灌漿液防滲施工技術、聚乙烯丙綸防水卷材與非固化型防水粘結料復合防水施工技術、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技術等7個子技術。
9.抗震、加固與改造技術。
10.信息化應用技術。它包括:虛擬仿真施工技術、高精度自動測量控制技術、施工現場遠程監(jiān)控管理及工程遠程驗收技術、工程量自動計算技術、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實施集成應用及基礎信息規(guī)范分類編碼技術、建設項目資源計劃管理技術、項目多方協(xié)同管理信息化技術、塔式起重機安全監(jiān)控管理系統(tǒng)應用技術等8個子技術。
2019年一級建造師考試《建筑實務》高頻考點【四】
一級建造師建筑實務高頻考點:大體積混凝土工程,一級建造師《建筑實務》涉及考點比較多,記憶起來也比較困難。我們可以對這些知識點進行梳理。這樣備考,效果才能比較好。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一級建造師建筑實務高頻考點:大體積混凝土工程,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一、澆筑方案
澆筑方案可以選擇整體分層連續(xù)澆筑或推移式連續(xù)澆筑方式,保證結構的整體性?;炷翝仓藦牡吞庨_始,沿長邊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進行。當混凝土供應量有保證時,亦可多點同時澆筑;
二、振搗
應采取振搗棒振搗。在振動界限以前對混凝土進行二次振搗,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鋼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與鋼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現裂縫,減少內部微裂,增加混凝土密實度,使混凝土抗壓強度提高,從而提高抗裂性;
三、養(yǎng)護
應進行保溫保濕養(yǎng)護,在每次混凝土澆筑完畢后,除按普通混凝土進行常規(guī)養(yǎng)護外,尚應及時按溫控技術措施的要求進行保溫養(yǎng)護。保濕養(yǎng)護的持續(xù)時間不得少于14d,應經常檢查塑料薄膜或養(yǎng)護劑涂層的完整狀況,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
四、防裂技術措施
宜采取以保溫保濕養(yǎng)護為主體,抗放兼施為主導的大體積混凝土溫控措施。
1.溫控指標符合下列規(guī)定:混凝土入模溫度不宜大于30℃,混凝土澆筑體最大溫升值不宜大于50℃;覆蓋養(yǎng)護或帶模養(yǎng)護階段,混凝土澆筑體表面以內40~100mm位置處的溫度與混凝土澆筑體表面溫度差值不應大于25℃,結束覆蓋養(yǎng)護或拆模后,混凝土澆筑體表面以內40~100mm位置處的溫度與環(huán)境溫度差值不應大于25℃;混凝土澆筑體內部相鄰兩側溫度差值不應大于25℃;混凝土的降溫速率不宜大于2.0℃/d,當有可靠經驗時,降溫速率要求可適當放寬。
2.大體積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除應符合工程設計所規(guī)定的強度等級、耐久性、抗?jié)B性、體積穩(wěn)定性等要求外,尚應符合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工藝特性的要求,并應符合合理使用材料、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絕熱溫升值的要求;
3.在確定混凝土配合比時,應根據混凝土的絕熱溫升、溫控施工方案的要求等,提出混凝土制備時粗細骨料和拌合用水及入模溫度控制的技術措施。如降低拌合水溫度(拌合水中加冰屑或用地下水);骨料用水沖洗降溫,避免暴曬等;
4.在混凝土制備前,應進行常規(guī)配合比試驗,并應進行水化熱、泌水率、可泵性等對混凝土控制裂縫所需的技術參數的試驗;必要時其配合比設計應當通過試泵送驗證;
5.大體積混凝土應選用中、低熱硅酸鹽水泥或低熱礦渣硅酸鹽水泥,大體積混凝土所用水泥其3d的水化熱不宜大于240kJ/kg,7d的水化熱不宜大于270kJ/kg;
6.大體積混凝土配制可摻入緩凝、減水、微膨脹的外加劑,及時覆蓋保溫保濕材料進行養(yǎng)護,并加強測溫管理;超長大體積混凝土應選用留置變形縫、后澆帶或采取跳倉法施工,控制結構不出現有害裂縫;結合結構配筋,配置控制溫度和收縮的構造鋼筋;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宜采用二次振搗工藝,澆筑面應及時進行二次抹壓處理,減少表面收縮裂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