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留學申請的錄取過程 這些小細節(jié)提高申請通過率哦

字號:


    知道美國留學申請的錄取過程的話可以更加輕松準備申請哦!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順便來和大家分享一下美國留學申請時候的小細節(jié)。
    美國大學招生辦錄取過程
    1. 閱讀每份申請不超過30分鐘
    對很多家庭來說,美國大學的錄取都是一個捉摸不定的過程。不同招生辦間可能存在細微差異,但大部分知名美國大學都設有一支10~30人組成的招生團隊,負責以下工作:開展宣講會、答復咨詢郵件/電話、審核申請材料。此外,大部分的招生辦會按照地區(qū)細分,就是說每個成員負責一個特定的地區(qū)(或者國家),也相應會對那個地區(qū)的學校有相對深入全面的了解。
    2. 做出最終的錄取決定
    學生的申請材料次會由負責這個地區(qū)的校方來審閱,校方會看學生提交的所有信息,包括分數(shù)、成績單、標化考試、課外活動、寫作水平,也會看他是否嚴謹;如果有面試,我們也會看面試的情況。個人審閱完材料后會給出意見,過或者不過,并給出原因,再由第二個人審閱個人的意見。
    通常,兩個人不能做出決定時,校方便會來負責那些旗鼓相當?shù)暮蜻x人。委員會大約有5到6個人,專門負責研究討論這類申請材料,最后會投票決定是否錄取。如果兩個招生專員都覺得這個學生不足夠優(yōu)秀,他的材料就不會遞交到委員會面前;但是如果兩個招生專員認為有兩個學生都非常出類拔萃,但只能從中擇一,那么這時候委員會就出來發(fā)揮功效了。
    每個申請者都有一個為他負責的校方,這些老師由學校按照地區(qū)指定任命。他們是個審讀申請的,他們做記錄,通讀所有東西,看成績單,對所有問題都想一遍之后,做一些記錄。接下來,會有另外一個人來審讀,他不會看之前的記錄,而是自己做記錄,然后和之前的記錄做比較。常常這時候就會有建議提出來,第三或第四個人會給出一個最終決定。
    三月份,校方就已經(jīng)讀完了所有的申請,要做錄取決定了。并且把所有的錄取決定都留到某一個時間點,因為校方想在做出決定前看到所有的申請學生是什么樣的。如果對這個學生無法做出決定,校方會讓兩位老師一起看,最后由整體來決定是否錄取。
    3. 不會為一個錄取決定爭論超過1小時
    有些學生非常明確,每個人都同意,沒有什么要更多討論的。但是大部分人,可能都需要花費幾分鐘討論。但校方也不會為了一個學生激烈爭論一個小時。
    不管怎樣,校方會從成堆的簡歷里挑出一個印象最深刻的,而并非一定是分數(shù)最高的。有可能這個學生學術表現(xiàn)驚人,也有可能學術表現(xiàn)非常一般但有其他方面的成就。
    4. 學校需求決定能否從等待名單中被錄取
    如果學校的入學率不夠的話,他們就會從等待名單里找。如果他們收到最初申請的時候沒有的信息,他們很可能就會考慮錄取而不是讓你在等待名單上。很多時候這不由得學生控制,不要從策略上過于關注等待名單這件事,因為你會不會被錄取多半是要看學校的需要,而不取決于你自己。
    留學申請小細節(jié)提高申請通過率
    1. 成績單和推薦信:推薦折三折,而不是對折再對折。折三折是美式的折法,比較專業(yè)。
    2. 雖然這一點是老生常談了,但是別寄亂七八糟的額外包裹給大U的AO辦公室(文理學院可以,但是請保證你寄的東西質(zhì)量很高)。除非你是莫扎特或者莫奈。
    3.  托福成績不到其實還是可以申的。比如你98分,沒有到100分。但如果差太多的話難度就比較大了。
    4. 美國招生辦(特別那些經(jīng)常來中國的)已經(jīng)有所了解中國幾個出國大城市的高中排名了。在首師大、南外、上中、上外、復旦附中這樣的學校還是蠻有優(yōu)勢的。但是學校不知名也沒有關系,反正國內(nèi)高中的GPA并沒有那么重要。關鍵的分數(shù)還是sat。
    5. Commonapp上面自報的成績(GPA、SAT等)、排名(如果有的話)一定要真實準確!AO辦公室有人專門核對的(比如說一群便宜的學生assistants就是做這個事情)。有出入的話,很有可能就悲劇。
    6. AO也是放假的,圣誕、感恩節(jié)都不在辦公室。所以要盡量在之前把要傳真的東西傳給他們。
    7. Commonapp填好之后一定一定要Preview一下PDF,因為有的時候你的小作文格式在填表格的時候很好,但轉成PDF(也就是給AO看到的時候)會整個messed up。
    8. 紙制的材料(比如Financial Statement),在每一張紙上都要寫上自己的名字和基本信息。AO助手一不小心把你的材料弄亂了就可能對不上號了。
    9. 有什么事情,直接打電話給辦公室。Email的回復慢得無法忍受。打電話的時候注意不要打得太過于頻繁。AO也是有脾氣的。
    10. 問你要兩張推薦信,就只寄兩張推薦信。第三張很可能是不讀的,特別是如果AO沒有讀你最想讓他讀的兩張推薦信,那就得不償失了。
    11. 所有人都知道推薦信一定要找熟悉你的老師寫,但什么樣的人是“熟悉你”的呢?我個人建議找那些不但能夠談論你的學術,但還知道你EC的老師。不然整篇文章只談論你的學術能力,無聊透頂,無法讓人通過Rec真正了解你。
    12. 自己寫推薦信的,道理同上。
    13. Commonapp里的Additional Information可以上傳你的簡歷,但是嚴格控制在一頁。
    14. 看清楚學校的Financial Statement的遞交deadline。有些學校是錄取之后才需要,但非常多的學校是要求你把Financial statement也放在申請材料中的,沒有收到的話可能會因為材料不齊,而不閱讀你的申請!
    15. 個人陳述必須在段就牢牢吸引住閱讀的人,不要拖到中間才開始精彩。一個精彩的開頭和有趣的主題能確保招生官員會繼續(xù)讀完通篇,這樣可以助你增加錄取機會;而開頭不精彩的PS基本上就是整篇文章被飛速Skim掉然后扔到Reject pile中的。
    16. 讀你PS的多為比你大沒多少歲的畢業(yè)生。不要寫得太沉悶。幽默的文章會加分很多,畢竟人家一天數(shù)十份甚至近百份的申請材料,再看到一篇你的無聊文章肯定會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