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判斷推理技巧:小心“真假話”問題中的小陷阱

字號:


    做了許多行測模擬題還是沒有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分數(shù)?那是你沒有掌握一些技巧和重點,下面由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行測判斷推理技巧:小心“真假話”問題中的小陷阱”,持續(xù)關(guān)注本站將可以持續(xù)獲取更多的考試資訊!
    行測判斷推理技巧:小心“真假話”問題中的小陷阱
    行測邏輯判斷中的“真假話”題目尤其是關(guān)于找矛盾的真假話題目相對較多,大多數(shù)同學還不能夠準確做出題目,那問題究竟出在哪兒呢?今天就來講解一下邏輯判斷中真假話問題。
    當我們遇見一道真假話題目的時候,我們先去看題目的問法,確定到底問的是誰說真話還是哪項為真,因為問法不一樣最后推出的結(jié)果也是不一樣的。接下來,我們通過看一道例題具體理解一下。
    例:家里有四個孩子,分別是甲、乙、丙和丁。一天,放在餐桌上的糖果少了幾顆,母親問是誰偷吃了糖果,四個孩子各有說辭:
    甲說:我們中有人偷吃糖果;
    乙說:我們四個都沒有偷吃糖果;
    丙說: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沒有偷吃糖果;
    丁說:我沒有偷吃糖果。
    如果四個孩子中有兩個說的是真話,有兩個說的是假話,則說真話的是:
    A.說真話的是甲和丙
    B.說真話的是甲和丁
    C.說真話的是乙和丙
    D.說真話的是乙和丁
    【解析】答案:A。首先“一找、二繞、三回”指找矛盾,然后繞開矛盾去看剩余信息,最后回到矛盾去解題。我們發(fā)現(xiàn)甲和乙說的話互為矛盾,所以為一真一假,則剩余丙和丁的話也就一真一假,但是我們發(fā)現(xiàn)丙和丁的話并不是矛盾關(guān)系,這時候就需要做假設,假設丁的話為真時,則丙的話也為真,故假設錯誤,即丁的話為假,丙的話為真,則丁偷吃了糖果,乙沒有偷吃糖果,由“某個是”推出“有些是”,則有人偷吃了糖果,所以甲說的話作為真,乙說的話為假,所以說真話的為甲和丙,說假話的為乙和丁。故答案選A。但是若此題如果問誰偷吃了糖果,則答案又是另一個內(nèi)容,所以大家在備考中看到這種題目不要覺得很簡單而掉以輕心,一定要看清楚所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