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呼蘭河傳讀后感700字

字號:


    閱讀能夠讓我們體會到不同的人生,讓我們獲得更多的感悟,幫助我們增加自己的見識和閱歷。以下是由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呼蘭河傳讀后感70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中生呼蘭河傳讀后感700字(一)
    這是作者的故鄉(xiāng)——呼蘭河,一個不太繁華的小城市,一個一到冬天就將水缸凍裂、房子凍住的小城市,一個延續(xù)了多少年舊傳統(tǒng)卻依然不見改觀的小城市:靜靜地流淌在歷史的長河中。這里是蕭紅成長的地方,這里有她的喜悅,亦有她的悲傷。透過歷史的櫥窗,我仿佛看到年幼的蕭紅在大花園里忽而和蝴蝶、蜻蜓玩耍,忽而與祖父討論各種植物的名稱。
    她的快樂唯獨在這里得到釋放,這廣闊的天地,告別了房子里那狹小的世界,在她眼里這里的東西才那么鮮活富有生命力。她愛的是祖父,因為祖父愛她疼她,祖父陪她玩,給她念唐詩,于她跟家里其他人的表現(xiàn)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差別,難怪作者把許多筆墨和難得的回憶都放到祖父和后花園里,這里就是她唯一的樂土呀!可以想象,當作者經(jīng)歷了那么多的顛沛流離,世事變遷后,這段童年經(jīng)歷于她還是非常美好的。然而,時代帶來的不幸是難以抗拒的。每當看到那封閉落后的小城市上演的一幕幕荒唐至極的情節(jié)時,我想發(fā)笑,可每每此時,我的心頭就像壓著一塊大石頭似的,我笑不出來,甚至想流淚。為故事中人物的命運痛心,為那個時代痛心!
    馬路中間的大泥坑,害慘了多少途徑的車馬行人,甚至有一次有一個小孩跌進去,人們不找坑的原因,偏偏說學堂教壞了孩子,只因?qū)W堂老師告訴孩子們沒有龍王,人們便認為這是老天在懲罰他。即便如此,都沒有一個人想辦法把大坑填上,任由它害人。那專門為死去的人預備的扎彩鋪,讓死人在陰間盡享榮華富貴,這不是說笑么!還有通過跳大繩的方式來給人治病,多么的愚昧無知?。‘斎?,最讓人難受的要數(shù)小團圓媳婦和馮歪子嘴老婆的死,她們的死有那么多的共同之處,卻又各自有著各自的悲哀。小團圓媳婦,年紀輕輕嫁到婆家,只因身高太高不符合自己的年齡,只因走路快了點,吃飯多了點便被周圍的人說閑話,甚至遭到婆婆的暴打。才十二歲的小姑娘,便要忍受這般人世的痛苦,被奪去做自我的自由不說,最后竟被活活打死。再來看看馮歪子嘴的老婆,在她沒嫁給馮歪子嘴之前,人們都夸贊她是個好姑娘,是個興家立業(yè)的好手。
    可一得知她嫁給了馮歪子嘴,閑話便鋪天蓋地的來了,嫌她力氣太大的有,說她嗓門太高的有,總之之前的一切優(yōu)點都被否定,可受傷害的還是這可憐的女人,經(jīng)受著來自丈夫和周圍輿論的雙重折磨。她最終也得病而死。這生活于舊時代的兩位女性,本該享有自己自由的生活,卻偏偏被當時那些封建愚昧的世俗觀念套上枷鎖,她們不再是自己,而是周圍人茶余飯后極力批判的對象,她們沒有權(quán)利掌控自己的命運,任由婆婆和自己男人在自己肉體和精神上的雙重宰割,他們是時代的犧牲品!當我讀到這些的時候,我真的感覺好沉重,而故事的結(jié)局也同樣是悲慘的:我”的祖父去世了,有二伯去世了,老廚子也去世了,父親母親也不知去哪里了?;疑氖澜?,平凡的時代,單純的人們,落后的生活現(xiàn)狀,愚昧的精神狀態(tài)?這一個個慘淡的景象就是整個呼蘭河小鎮(zhèn)。但我想作者在成年之后才寫下這樣一部似自傳而非自傳的書時,我想她還是非常懷念那段對她來說還算是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的吧。
    讓我們重聽那“得得”的馬蹄聲,清脆的甩鞭聲,重看那讓大白狗變成紅色,小白豬變成小金豬的火燒云,重溫那灰色年代夾雜著的點點美好,也為作者的靈魂送去一絲慰藉。最后請允許我放飛作者的希冀: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無限的本領(lǐng),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都是自由的……對,但愿都是自由的!
    高中生呼蘭河傳讀后感700字(二)
    蕭紅的《呼蘭河傳》,以自身的童年回憶為引線,為我們描繪了20世紀20女作家年代xx小城呼蘭的種種人和事。
    呼蘭鎮(zhèn)是平凡、卑瑣、落后的;也是封建、愚昧、冷漠的。作者筆下的小鎮(zhèn)好似暗灰色的一張紗布,凄涼的暗灰色不知不覺籠罩著這個小鎮(zhèn),籠罩著那群愚昧的人們。它遮住了如陽光般燦爛的人的笑臉,只是偶爾有“陽光 ” 稀稀拉拉灑下來,但也是一逝而過。轉(zhuǎn)眼即來的,還是暗灰色的“烏云”色彩,平淡的敘述把人壓得喘不過氣來,但那就是當時扭曲的社會。
    作者更通過小城的精神“盛舉”——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燈、野臺子戲、四月十八娘報廟會;令人心碎的小團圓媳婦的慘死;有二伯的不幸遭遇;馮歪嘴子一家的艱辛生活……一個個鮮活的例子把扭曲的小鎮(zhèn)描繪得淋漓盡致。
    作者通過追憶各種人物和生活畫面,刻畫出長久以來被封建思想、封建習俗所控制的愚昧、悲慘的國人。這種迷信封建的舊社會整整影響了一代人,同時表達出作者對舊中國扭曲人性、損害人格的社會現(xiàn)實的否定。
    讀完《呼蘭河傳》這本書后,我感覺特別壓抑,特別的郁悶,為什么那時的人那么愚昧無知 ? 為什么因為無知而導致的一場場悲劇會一再上演?
    反觀如今的生活條件和環(huán)境,我們應該更加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更應該學會生活,懂得感恩。
    高中生呼蘭河傳讀后感700字(三)
    美和追求美人類固有的天性,人們欣賞自然的美,創(chuàng)造生活的美。而作家藝術(shù)家們開墾出人類美的藝苑,以自己的才華和心血培植出一株株千姿百態(tài)的藝術(shù)之花,為人類生活增添無比絢麗的色彩。
    “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边@是大作家xx先生對《呼蘭河傳》這部作品的評價。這部書是著名女作家蕭紅后期的重要作品。在中國三十年代文壇上,年輕的女作家蕭紅以她清新自然的筆融描繪了xx邊陲小鎮(zhèn)呼蘭河的風土人情,展示了女作家獨特的藝術(shù)個性,為世界文苑開出一朵美而不艷的奇葩。
    在這部溫婉如詩的小說里,蕭紅筆下的“我”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孩童,滿懷著對于廣闊世界的好奇和爛漫的童真,用一雙清澈的眼打量著四周的一切。祖父、后園和她自己,就成了全部的天地在小說的開篇,作者細細的描繪了小城呼蘭河的風俗人情,在她的眼里,這個小小的縣城里,有著心智未開的居民和鄉(xiāng)村應有的純凈生活,雖然不如大城市的繁華,但也別有一番風味。
    作者描寫童年時的愛玩的花園:花開了,就象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象飛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象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無限的本領(lǐng),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愿意開一個謊花就開一個謊花,愿意結(jié)一個黃瓜就結(jié)一個黃瓜。就是一個黃瓜也不結(jié),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玉米愿意長多高就長多高,他若愿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我特別喜歡這一段,童話般的意境,詩意的語言,又簡單活潑,寫得多么好!
    印象最深刻的,莫過于小團圓媳婦那一章,看得讓人透不過氣來!和蕭紅同樣大的一個女孩,也就12歲。12歲一個天真爛漫的年齡,本該在父母面前撒嬌,卻千里迢迢到這里當童養(yǎng)媳,因為活潑,不像媳婦,所以受到婆婆的打,叫她變得更懂事更聽話,這打持續(xù)一個冬天,不管白天黑夜,“一天打八頓,有幾回,我是把她吊在大梁上,叫她叔公公用皮鞭子狠狠地抽了她幾回。我也用燒紅過的烙鐵烙她的腳心……”她婆婆這樣說,打她是為了讓她懂規(guī)矩!后來女孩子給他們折磨得快發(fā)瘋了,他們就聽跳大神的話請人給她洗熱水澡,滾水,昏過去用冷水澆醒再洗,洗了三回,就這樣活活把人折磨死了!愚昧,可悲!
    整篇小說樸素流暢,宛如你與作者在一個美麗的繁星當空的夜晚,聽她娓娓講述著呼蘭河—她美麗的家鄉(xiāng)。盡管凄婉,盡管優(yōu)郁,卻仍然美麗得動人。恰如茅盾所言,比象一部小說更為誘人。
    看完這本書,我在想,每個人的童年竟然如此的不一樣,作者童年生活的地方盡管那里充滿著無知、愚昧、苦難、悲涼,甚至絕望。但是她還是用最平和的語氣描述著一切,以一顆包容的心將一切的不美好都包容了,讓我們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吧,將來再來回味這份屬于自己的美好童年。
    高中生呼蘭河傳讀后感700字(四)
    看完了《呼蘭河傳》這本書,我留下了無限的思考?!逗籼m河傳》講了蕭紅小時候和祖父的故事,這本書的語言并不華麗,但樸素的語言,平凡的人和事同樣動人。
    蕭紅的童年是快樂的,因為有了一個疼愛她的祖父。祖父帶著他在菜園里,摘黃瓜、澆水,給她點燈籠,讓蕭紅玩得不亦樂乎。讓我難以忘懷的還是祖父給蕭紅點燈籠了,蕭紅在房間中翻箱倒柜,找出了一個陳舊的、落滿灰塵的燈籠,祖父細心地把燈籠擦拭干凈,點上蠟燭,給蕭紅玩,直到壞了為止,但祖父依然笑瞇瞇的。這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可是祖父卻有著驚人的耐心和寬容。首先,蕭紅翻箱倒柜,家里一定翻得七零八落的,一般家長見了都要大罵。其次,蕭紅找到了一個破舊的燈籠,一般的家長一定沒有耐心擦干凈,點上蠟燭給孩子玩。更重要的是蕭紅把燈籠打壞了,祖父沒有把她臭罵一頓,居然還笑瞇瞇的。正因為有了這樣一位慈祥的祖父,蕭紅才有了一個快樂的童年。
    蕭紅的童年是快樂的,因為有了一個不平凡的村子。這個村子里有一個作惡多端的大泥坑,這泥坑經(jīng)常弄翻馬車,淹死人、牲畜,還阻擋了許多人的前進道路。有了這個泥坑,村里里頓時熱鬧非凡,翻了馬車抬馬車,人掉下去了救人,擋住了人從旁邊的墻上面爬過去。沒有一個人覺得累,更沒有一個人要把這個“無惡不作”的泥坑填平。我想,假如填平了這個坑,村子就恢復了冷清,變得寂寞,大家沒事可干,失去了抬車的樂趣……當然了,這個泥坑也給村里人帶來了“福利”,當牲畜淹死的時候,許多人都去搶豬肉吃,殺豬的撿了回去,就會以半價賣出去。在艱苦的鄉(xiāng)村生活中,處處閃耀著人性的真、善、美的光輝。
    蕭紅的童年是快樂的,因為有了許多人陪她玩耍。馮歪嘴子啊,她們家的廚師啊,都是她的“尋樂工具”,團圓媳婦只有十幾歲,她很樂意陪著蕭紅玩,樂此不疲,但她最終命運多舛。
    我們再也體驗不到蕭紅的童年生活了,但書中字里行間流露的人性的至純至美,仍然使我的內(nèi)心暖暖的。
    讀了《呼蘭河傳》,讀了一個凄美的故事,讀出了童年的珍貴。
    高中生呼蘭河傳讀后感700字(五)
    在這個寒假中,我有幸閱讀到了蕭紅的《呼蘭河傳》,不愧是名家的大作,這部作品雖然只是追憶家鄉(xiāng)的各種人物和生活畫面,來表達她對舊中國扭曲人性的社會現(xiàn)實的譴責。接下來,讓我們進入到蕭紅童年所生活的小鎮(zhèn),來一探究竟《呼蘭河傳》與傳統(tǒng)的回憶性質(zhì)作品有些不同,它雖然寫了人物,但沒有主角;雖也敘述故事,卻沒有主線,全書雖分為各章,但又像描寫一個整體。
    本文從一個大泥坑寫起,這坑中常有動物和小孩喪命,但是當時的民眾都在以事不關(guān)己的冷漠態(tài)度看熱鬧般的圍觀。盡管把這個坑填平并不難,可卻沒有一個人愿意出一把力。這正體現(xiàn)出了愚昧舊中國公民的冷漠態(tài)度。殊不知只要不小心。下一個喪命的就可能是他自己!
    在小城中舉行盛舉的日子同樣熱鬧。有各種各樣的活動,體現(xiàn)出人民的日常休閑活動多種多樣。在本作中描寫了作者的祖父,那是一個慈祥又溫暖的老人,在這里不得不說下作者的童年,母親早逝,父親生性暴躁,只有在祖父那里作者才能得到溫暖和快樂。作者十分喜歡祖父,他交給作者讀詩,還帶她去后花園里玩,祖孫倆相伴,十分歡樂。
    又是一章,這章是描寫幾家鄰居,有喂豬的,有開粉坊的,他們在一起工作,一起唱歌。這里不得不說粉坊旁的一個小偏房,里面住著趕大車的胡家,胡家養(yǎng)了一個童養(yǎng)媳,她是一個十二歲的小姑娘,挺樂觀的,可胡家偏偏愛面子,想維持自己的威嚴,總是沒有理由的打她,小姑娘生病了,胡家聽了跳大神的人的話,讓小姑娘用滾燙的開水洗澡,被燙了三次,不幸的小姑娘便徹底了離開了人世??蓯旱呐f社會!
    又有一部分是描寫個人的,一個親戚名叫“有二伯”,性情古怪,喜歡與石頭,動物等物談話,他雖性情古怪,但卻是個漢子,多虧有了他,在日俄戰(zhàn)爭時多虧有二叔在,才守住了這個脆弱的家,他最怕人罵他“絕后”,只要聽到有人這樣罵他,就會傷心的大哭。還有那個拉磨的人叫馮歪嘴子,他會拉磨,還會做年糕。他成家成的極為不易,但是鄰居看到他和王大姐的幸福生活便十分嫉妒,都詆毀王大姐馮歪嘴子受盡了人們的冷嘲熱諷。過了兩三年,王大姐在生下第二個孩子后因難產(chǎn)死去,馮歪嘴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只有在兒子身上 ,他不在絕望,看到了希望。
    故事講到這里,我們已經(jīng)可以看到作者抒情詩的散文風格、渾重而又輕盈的文筆,表達出作者對于舊中國的扭曲人性損害人格的社會現(xiàn)實的否定。借xx的話說:它是一篇敘事詩,一片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不少研究者提出的作品所流露的那種“孤寂與苦悶”的情懷,其實也可以從這一角度予以理解。
    高中讀后感 | 讀一本好書讀后感 | 好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