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推薦信是留學申請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盡管它通常被認為沒有A level成績或理工文憑那么重要,但實際上推薦信是很有價值的,因為它們幫助招生委員會對申請人做出評價,而不只是簡單地看他或她的學習成績。
不同的大學對推薦信有不同的要求。有些只接受老師或者教授的推薦信,有些則需要現(xiàn)任或前任雇主的推薦信。推薦信對那些希望攻讀MBA課程的學生來說尤為重要。
然而,也有一些大學,比如哥倫比亞大學,經(jīng)常會向申請者的同事或其工作以外的人索要推薦信。因為這將幫助大學評估申請者的社交技能。
無論你選擇寫誰的推薦信,都有可能決定你能否進入那所夢想中的大學。所以記住要明智地選擇。出國留學網(wǎng)知道推薦信或推薦信對確保成功申請大學有多重要,所以小編列出了10條推薦信準備小貼士,如下,一起來看看吧。
1. 你選擇的人應該很了解你。教授對你作為學生和個人的各個方面了解的越多,對你的推薦就會越真實、越好。
2. 在你要求你的同事、雇主或教授作為你的推薦人之后。與他們深入交談,解釋你選擇深造的動機。如果你心中已有一所目標的大學或?qū)W院,向你的推薦人詳細說明你的選擇,以及你為什么認為自己會是那所大學的一名優(yōu)秀申請人。討論你的選擇并征求意見。
3. 向你的推薦人提供關(guān)于你成就、簡歷或任何你認為重要的信息。
4. 請保持獨特。美國招生顧問威廉·陳(William Tran)在接受采訪時說:“推薦信越私人、越具體越好。我們讀到的一大堆推薦信中都會包括有一些通用形容詞,如“conscientious”或“intelligent”。這些修飾辭藻對我來說毫無意義,因為我希望每個學生都很聰明,能在課堂上積極提問,或者對學習充滿熱情。”
5. 不要將你的成就長長列出。陳說,那些包含了個人深刻的、其他學生所不具備的獨特經(jīng)歷,才會引起學術(shù)委員會的興趣。
6. 不要泛泛而論。一個帶有普通形容詞的字母既沒有幫助也沒有傷害,因為大多數(shù)學生都會使用這些形容詞,但在多數(shù)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性格平淡的學生處于劣勢。
7. 不要從“大人物”那里得到推薦信,除非你和他們共事過,而且他們對你的成就有第一手的了解。杰伊·巴蒂在他的文章《深入了解商學院殘酷的招生過程》中評論道:我們也有從參議員、首席執(zhí)行官和世界領(lǐng)導人那里得到推薦信。除非申請人直接為這些推薦人工作過,否則這些推薦信通常是非常模糊和缺乏洞察力的。最好從對你有直接監(jiān)督責任的人那里得到推薦信,他可以用對你的第一手了解來談論你的成就。
8. 給你的推薦人足夠的時間來寫你的信。將裝著所有必要表格的文件袋給到推薦人,記住,每一份表格都要附上一個貼有郵票的、有地址的、商業(yè)大小的信封,以及一份學校和截止日期的清單。每份表格的截止日期必須絕對清楚。
9. 真誠感謝為你寫推薦信的推薦人。
10. 把你的大學申請結(jié)構(gòu)告知給申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