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刺秦王原文及翻譯賞析

字號:


    《荊軻刺秦王》通過對荊軻刺秦王的細致描寫,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情形,突出了荊軻的重情重義、勇敢的形象。下面是由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荊軻刺秦王原文及翻譯賞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荊軻刺秦王原文:
    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荊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誠能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碧釉唬骸胺畬④娨愿F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愿足下更慮之!”
    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曰:“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今聞購樊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軻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何如?”於期乃前曰:“為之奈何?”荊軻曰:“愿得將軍之首以獻秦,秦王必喜而善見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將軍豈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此臣之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遂自刎。
    太子聞之,馳往,伏尸而哭,極哀。既已,不可奈何,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預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淬之。以試人,血濡縷,人無不立死者。乃為裝遣荊軻。
    燕國有勇士秦武陽,年十二,殺人,人不敢與忤視。乃令秦武陽為副。
    荊軻有所待,欲與俱,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
    頃之未發(fā),太子遲之。疑其有改悔,乃復請之曰:“日以盡矣,荊卿豈無意哉?丹請先遣秦武陽!”荊軻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遂發(fā)。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fā)盡上指冠。于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既至秦,持千金之資幣物,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
    嘉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不敢興兵以拒大王,愿舉國為內臣。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謶植桓易躁悾敂胤镀陬^,及獻燕之督亢之地圖,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聞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聞之,大喜。乃朝服,設九賓,見燕使者咸陽宮。
    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次進。至陛下,秦武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北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懾,愿大王少假借之,使畢使于前。”秦王謂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
    軻既取圖奉之,發(fā)圖,圖窮而匕首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恐急,劍堅,故不可立拔。
    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諸郎中執(zhí)兵,皆陳殿下,非有詔不得上。方急時,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時,侍醫(y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軻。秦王方還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為。左右乃曰:“王負劍!王負劍!”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荊軻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復擊軻,被八創(chuàng)。
    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左右既前,斬荊軻。秦王目眩良久。
    翻譯:
    秦國的將軍王翦攻破趙國,俘虜趙王,大部分占領了趙國的國土,進軍向北侵占土地,到達燕國南部的邊界。
    燕國的太子丹很害怕,就請求荊軻說:“秦軍馬上就要渡過易水,那么雖然我希望您長久的侍奉我,又怎么能夠做得到呢?”荊軻說:“即使太子不說,我也要請求行動。假如空手而去,沒有什么憑信之物,那就無法接近秦王?,F(xiàn)在的樊將軍,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萬戶人口的封地作懸賞來購取他的頭顱。果真能夠得到樊將軍的首級及燕國督亢一帶的地圖獻給秦王,秦王一定高興地召見我,我就有辦法來報答太子了?!碧诱f:“樊將軍因為走投無路,處境困窘而來歸附我,我不忍心由于自己個人的私仇而傷害長者的心意,希望您另外考慮對策吧!”
    荊軻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私下里會見樊於期,說:“秦國對待將軍,可以說是刻毒透頂了。父親、母親和同族的人都被殺死或沒收入官為奴?,F(xiàn)在聽說用一千斤金和一萬戶人口的封地作懸賞來購買將軍的首級,您將怎么辦?”樊將軍仰天長嘆,淚流滿面地說:“我每當想起這一點,常常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辦法罷了?!鼻G軻說:“現(xiàn)在有一個建議,可以用來解除燕國的憂患,報將軍的深仇大恨,怎么樣?”樊於期于是上前問道:“怎么辦?”荊軻說:“希望得到樊將軍的首級來獻給秦國,秦王一定高興而又友好地接見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膛。這樣,將軍的仇報了,燕國被欺侮的恥辱也除掉了。將軍是否有這個心意呢?”樊於期脫下一只衣袖露出一只胳膊,左手握住右腕,走近一步說:“這是我日日夜夜咬牙切齒、捶胸痛恨的事,今天才得到您的指教!”于是自殺。
    太子聽說了這件事,趕著馬車跑去,伏在樊於期的尸體上大哭,非常悲傷。事已至此,沒有辦法挽回了,于是就收拾安放樊於期的首級,用匣子裝好它。
    于是太子預先尋求世上鋒利的匕首,得到趙國徐夫人的匕首,用一百金把它買到,叫工匠在淬火時把毒藥浸到匕首上。用人來做實驗,血沾濕衣褸,沒有不立即死亡的。于是整理行裝,派遣荊軻上路。
    燕國有個勇士秦武陽,十二歲的時候就殺過人,人們不敢同他正眼相看,于是叫秦武陽做助手。
    荊軻等待著一個人,想同他一起去。那個人住得很遠,沒有來,因而停下等候他。
    過了一陣還沒動身,太子嫌荊軻走晚了,懷疑他有改變初衷和后悔的念頭,就又請求他說:“日子已經(jīng)沒多少了,您難道沒有動身的意思嗎?請允許我先遣發(fā)秦武陽!”荊軻發(fā)怒,呵斥太子說:“今天去了而不能好好回來復命的,那是沒有用的小子!現(xiàn)在光拿著一把匕首進入不可意料的強暴的秦國,我之所以停留下來,是因為等待我的客人好同他一起走?,F(xiàn)在太子嫌我走晚了,請允許我告別吧!”于是出發(fā)了。
    太子和他的賓客中知道這件事的人,都穿著白衣,戴著白帽給他送行。到易水上,祭過路神,就要上路。高漸離敲著筑,荊軻和著節(jié)拍唱歌,發(fā)出變徵的聲音,眾賓客都流著眼淚小聲地哭。荊軻又上前作歌唱道:“風聲蕭蕭悲鳴啊易水徹骨寒冷,壯士這一離去啊就永遠不再回還!”又發(fā)出悲壯激昂的羽聲。眾賓客都睜大了眼睛,頭發(fā)都向上豎起頂住了帽子。于是荊軻就上車離去,始終不曾回頭看一眼。
    到達秦國后,拿著價值千金的禮物,優(yōu)厚地贈送給秦王的寵臣中庶子蒙嘉。
    蒙嘉替他事先向秦王進言,說:“燕王確實非常懼怕大王的威勢,不敢出兵來抗拒,愿意全國上下都做秦國的臣民,排在諸侯的行列里(意為:燕國愿意同別的諸侯一起尊秦王為天子)像秦國的郡縣那樣貢納賦稅,俾能守住祖先的宗廟。他們誠惶誠恐,不敢自己來陳述,恭謹?shù)乜诚路镀诘念^顱和獻上燕國督亢一帶的地圖,用盒子封好,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禮送出來,派使者來稟告大王。一切聽憑大王吩咐?!?BR>    秦王聽了蒙嘉的話,非常高興。于是穿了上朝的禮服,安排下隆重的九賓大禮儀式,在咸陽宮接見燕國的使者。
    荊軻捧著裝了樊於期頭顱的盒子,秦武陽捧著地圖匣子,按次序進宮,到達殿前的臺階下,秦武陽臉色都變了,十分害怕,秦國的群臣對此感到奇怪。荊軻回過頭來對秦武陽笑了笑,上前替他向秦王謝罪說:“北方蠻夷地區(qū)的粗鄙人,沒有拜見過天子,所以害怕,希望大王稍微原諒他些,讓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鼻赝鯇ηG軻說:“起來,取來武陽所拿的地圖!”
    荊軻拿了地圖捧送給秦王,打開地圖,地圖全部打開,匕首就露了出來。于是荊軻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著匕首刺秦王。還沒有刺到秦王的身上,秦王非常驚駭,自己伸直身子站起來,掙斷了袖子。秦王拔劍,劍太長,就握住劍鞘。當時秦王心里又怕又急,劍插得很緊,所以不能立即拔出來。
    荊軻追逐秦王,秦王繞著柱子跑。秦國的君臣都驚呆了,事情突然發(fā)生,意料不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態(tài)。并且按照秦國的法律,臣子們侍立在殿上的,不能帶一點兵器;那些宮廷侍衛(wèi)握著武器,都排列在宮殿的臺階下面,沒有君王的命令不能上殿。當危急的時候,來不及召喚階下的侍衛(wèi),所以荊軻追逐秦王,大家倉猝間驚惶失措,沒有武器用來擊殺荊軻,僅僅用空手一起同荊軻搏斗。
    這時,秦王的隨從醫(yī)官夏無且(jū)用他手里捧著的藥袋投擊荊軻。秦王還正在繞著柱子跑,倉猝間驚惶失措,不知道怎么辦。侍臣們就說:“大王背著劍!大王背著劍!”秦王于是拔出劍用來攻擊荊軻,砍斷了荊軻的左大腿。荊軻倒下了,就舉起他的匕首投擊秦王,沒有擊中,擊中了柱子。秦王又砍擊荊軻,荊軻被砍傷了八處。
    荊軻自己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靠著柱子笑著,像撮箕一樣地張開兩腿坐在地上,罵道:“事情之所以沒有成功,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約契來回報燕太子??!”
    秦王的侍臣上前,斬殺荊軻。事后,秦王還頭昏眼花了好長一段時間。
    注釋:
    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這是公元前年的事。荊軻刺秦王是在第二年。
    收:占領。北:向北(名詞用作狀語)。略:通掠,掠奪,奪取。
    荊卿:燕人稱荊軻為荊卿。卿,古代對人的敬稱。
    旦暮渡易水:早晚就要渡過易水了。旦暮,早晚,極言時間短暫。易水,在河北省西部,發(fā)源于易縣,在定興縣匯入南拒馬河。
    長侍:長久侍奉。
    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即使太子不說,我也要請求行動。微,假如沒有。謁,拜訪。
    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當下去卻沒有什么憑信之物,就無法接近秦王。信:憑信之物。親:親近,接近。
    樊將軍:即下文的樊於期,秦國將領,因得罪秦王,逃到燕國。
    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秦王用一千斤金(當時以銅為金)和一萬戶人口的封地做賞格,懸賞他的頭。購,重金征求。邑,封地。
    督亢:今河北省易縣,霸縣一帶,是燕國土地肥沃的地方。
    說:同“悅”,喜歡,高興。
    更慮之:再想想別的辦法。更,改變。
    遇:對待。深,這里是刻毒的意思。
    戮沒:殺戮和沒收。重要的人殺掉,其他人等收為奴婢。
    顧計不知所出耳:只是想不出什么辦法罷了。顧,不過,只是,表輕微轉折。
    善:好好地。
    把:握,抓住。
    揕:刺。
    見陵之恥:被欺侮的恥辱。見,被。陵,侵犯,欺侮。
    偏袒扼腕而進:脫下一只衣袖,握住手腕,走近一步。這里形容激動憤怒的樣子。偏袒,袒露一只臂膀。扼:握住。
    拊心:捶胸,這里形容非常心痛。
    盛:裝。
    函封之:用匣子封裝起來。函,匣子。
    徐夫人:姓徐,名夫人。一個收藏匕首的人。
    工:工匠。以藥淬之:在淬火時把毒藥浸到匕首上。淬,把燒紅的鐵器浸入水或者其他液體,急速冷卻,使之硬化。
    濡縷:沾濕衣縷。濡,浸濕,沾濕。
    忤視:正眼看。忤,逆。意思是迎著目光看。
    為副:做助手。
    荊軻有所待,欲與俱:荊軻等待一個人,想同他一起去。
    遲之:嫌荊軻動身遲緩。
    往而不反者,豎子也:去了而不能好好回來復命的,那是沒用的人。反,通“返”。豎子,對人的蔑稱。
    不測:難以預料,表示兇險。
    請辭決矣:我就辭別了。請,請允許我,表示客氣。辭決,辭別,告別。
    既祖,取道:祭過路神,就要上路。祖,臨行祭路神,引申為踐行和送別。
    高漸離:荊軻的朋友。
    為變徵之聲:發(fā)出變徵的聲音。古時音樂分為宮,商,角,徵,羽,變徵,變宮七音,變徵是徵音的變調,聲調悲涼。
    慷慨羽聲:聲調激憤的羽聲。
    瞋目:形容發(fā)怒時瞪大眼睛的樣子。
    終已不顧:始終不曾回頭。形容意志堅決。
    持千金之資幣物:拿著價值千金的禮物。幣,禮品。
    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以厚禮贈送給秦王的寵臣中庶子蒙嘉。遺:贈送。
    誠:確實。振怖:懼怕。振,通“震”。
    比:并,列。
    給貢職如郡縣:像秦國的郡縣那樣貢納賦稅。給,供。
    奉守先王之宗廟:守住祖先的宗廟。意思是保存祖先留下的國土。
    使使:派遣使者。
    唯大王命之:意思是一切聽大王的吩咐。唯,希望的意思。
    奉:兩手捧著。
    以次進:按先后順序進來。
    陛:殿前的臺階。
    顧笑武陽:回頭沖武陽笑。顧,回頭看。
    少假借之:稍微原諒他些。少:通“稍”。假借,寬容,原諒。
    使畢使于前:讓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發(fā):打開。
    自引而起,絕袖:自己掙著站起來,袖子斷了。引,指身子向上起。絕:掙斷。
    操其室:握住劍鞘。室,指劍鞘。
    劍堅:劍插得緊。
    還:通“環(huán)”,繞。
    卒起不意,盡失其度:事情突然發(fā)生,沒意料到,全都失去常態(tài)。卒,通“猝”,突然。
    尺兵:尺寸之兵,指各種兵器。
    郎中:宮廷的侍衛(wèi)。
    提:擲擊。
    負劍:負劍于背。
    廢:倒下。
    引:舉起。
    被八創(chuàng):荊軻受了八處劍傷。被,受。創(chuàng),傷。
    箕踞:坐在地上,兩腳張開,形狀像箕。這是一種輕慢傲視對方的姿態(tài)。
    劫:強迫,威逼(其訂立盟約)。
    賞析:
    《荊軻刺秦王》節(jié)選自《史記·刺客列傳》。司馬遷在荊軻身上傾注了真摯而深沉的感情,在這段選文里真實而曲折地再現(xiàn)了荊軻刺秦王的壯烈場面,贊揚了荊軻為反抗強秦不惜自我犧牲的俠義精神。選文分為四個層次。先寫荊軻獻圖。咸陽宮內氣氛莊嚴,秦王著朝服、設九賓,以最隆重的外交禮節(jié)迎接荊軻。荊軻捧著裝有樊於期頭顱的匣子,秦舞陽捧著燕國督亢的地圖,三拜九叩,依次而進。朝廷上下金鼓齊鳴,山呼萬歲。秦王自然樂不可支,因為樊於期是他用“金千斤、邑萬家”懸賞的叛將,督亢又是燕國南部肥沃富饒的地方。而今,全憑自己的赫赫威勢,就令燕國派特使奉上,這是何等的威風!他正陶醉在勝利之中,哪里想到會風云突變,危在旦夕。這個場面對荊軻也非常有利,一切都照計劃進行。就在勝利在望之際,頓生不測風云。秦舞陽在秦王的臺階前“色變振恐”。秦舞陽原也是燕國的一名勇士,十三歲時就敢殺人,因此,被太子丹選為荊軻的副手。舞陽臨戰(zhàn)前的恐懼,引起了朝廷上下的懷疑,群臣“怪之”。形勢萬分危急,不僅秦舞陽性命難保,更重要的是謀刺秦王的計劃面臨危機。危急關頭,荊軻先是對秦舞陽回頭一笑,這一笑,使緊張的氣氛為之一轉。接著,荊軻又沉著地上前一步,向秦王謝罪:“北蕃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慴?!边@是解釋舞陽色變振恐的原因,因為是下賤之人,沒有見過天子,言下之意是天子的聲威使舞陽見之而色變。這解釋之中帶有恭維,使秦王聽之聲聲順耳。然后又說:“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畢使于前!”秦舞陽手中捧著的可是富甲一方的寶圖?。∏G軻對秦王的心理早就了如指掌,三言兩語就巧妙地把他的注意力吸引到地圖上來。秦王果然上當,不再深究舞陽的色變振恐,命荊軻獻上圖來。荊軻從容地從舞陽手中取過地圖,順利地獻給了秦王。至此,危急的形勢徹底緩解,事態(tài)又順著荊軻的計劃發(fā)展。面對如狼似虎的秦王,氣象森嚴的咸陽宮,勇士秦舞陽色變振恐,荊軻以其從容鎮(zhèn)定隨機應變,化兇為吉。兩相對比,鮮明地表現(xiàn)了荊軻的勇敢機智。特別是一“笑”和一“謝”兩個細節(jié),更是充分地表現(xiàn)了荊軻臨危不亂、大智大勇的英雄氣度。
    以上一段寫獻圖,這是荊軻刺秦王的前奏,也是刺秦王的先決條件。下一段開始敘寫荊軻刺秦王。只見秦王得意洋洋地打開地圖,不料“圖窮而匕首見”。這把匕首太子丹用百金購得,并“使工以藥焠之。以試人,血濡縷,人無不立死者?!笔虑槠鹩谝凰仓g,秦王還沒有反應過來,荊軻“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因,表示時間的副詞,“就”的意思,暗含“立即”之義,可見荊軻動作敏捷。左手右手各有分工,可見荊軻沉著機靈,手腳麻利。一手抓秦王之袖,一手持匕首刺之,將天下至尊置于股掌之間,持刀相刺,足見其不畏強暴、舍生忘死??上?,沒有刺中?!扒赝躞@,自引而起,袖絕。”秦王這一驚非同小可,立即抽身直跳起來,竟將衣袖扯斷,從荊軻之手逃脫。秦王立即拔劍還擊,然而,由于“惶急”,加之劍長,劍鞘又套得緊,一下子不可能從腰間拔出來。荊軻一刺未中并不罷休,緊緊追逐秦王不放,秦王只好“環(huán)柱而走”。荊軻的壯舉,把咸陽宮內的群臣嚇得魂飛魄散。作者用“群臣皆愕”、“盡失其度”八個字,活脫脫地畫出了這群酒囊飯袋,在突起事變面前一個個呆若木雞、驚慌失措的丑態(tài)。接著,作者抽出筆墨,交代了荊軻如入無人之境、朝廷上下竟然束手無策的原因:“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諸郎中執(zhí)兵,皆陳殿下,非有詔召不得上。方急時,不及召下兵。”近君者無兵器,執(zhí)兵器者又不近君,即使手中有兵器,無詔令不論情況如何緊急也不能上殿。秦王制法本為保護自己生命安全,結果作繭自縛,真正遇到不測,卻兵在眼前救不得,豈不是絕妙的諷刺。群臣惶急之余,一個個手忙腳亂。蜂擁而上七手八腳地“共搏”者有之,用所捧藥囊投擊者有之,在殿下高聲叫嚷“王負劍”者有之。咸陽宮內亂成了一鍋粥,作者卻能夠條理清晰地一一寫來。朝廷上下的驚恐萬狀,有力地烘托了荊軻的形象。由于一刺未中,形勢對荊軻越來越不利。在左右的提醒下,秦王把劍鞘推到背上,把劍拔了出來。于是,用劍擊荊軻,“斷其左股”,荊軻被廢,不能再追逐秦王,當然也無法再接近秦王行刺。但是,他決不束手待斃,毅然高高舉起匕首,用盡全身的力量向秦王狠狠地擲去。可惜,這二刺又不中,雪亮的匕首高高地釘在咸陽宮銅柱之上?!稇?zhàn)國策》里本只有“中柱”二字,司馬遷加了一個“銅”字。有人認為,“中銅柱”太夸張了,因此,將“銅”改為“桐”。于是,在《史記》不同的版本里“中銅柱”、“中桐柱”二說并行?!爸秀~柱”成為荊軻的一個壯舉,成為荊軻勇猛無畏精神的見證。荊軻二刺又不中,而且丟了匕首,秦王長劍在握,加上秦臣群起而攻之,形勢對荊軻更加不利?!扒赝鯊蛽魟ΓV被八創(chuàng)?!鼻赝跸葦嗥渥筮叺拇笸龋^而又砍傷他八處,表現(xiàn)出報復時的十倍的仇恨,百倍的瘋狂,充分暴露了兇殘狠毒的本質?!拜V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這里通過人物心理、動作、語言的描寫,完成了對荊軻形象塑造的最后一筆,集中表現(xiàn)了他視死如歸舍生取義的精神。難怪左右殺死荊軻后,秦王仍然心驚肉跳惶惶不安,“不怡者良久”。
    司馬遷懷著對荊軻十分贊賞的心情,通過荊軻獻圖、一刺秦王、二刺秦王、視死如歸四個層次的敘寫,生動地再現(xiàn)了公元前三世紀中葉咸陽宮里發(fā)生的一幕壯烈的悲劇,細致地刻畫了舍生取義的刺客荊軻的形象。荊軻的形象有這樣幾個顯著的特征:首先,荊軻是一個有一定的政治頭腦的刺客。他對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有足夠的認識,他知道“此國之大事也”,成敗與否直接影響到燕國的生死存亡。他對“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的危險性也有清醒的預見。易水送別時,荊軻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悲壯的歌聲說明他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其次,“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先是田光以死相激,他才勉強去見太子丹。后來太子丹竟疑他改悔,逼他上路,令其大為不快。但是,既與太子約定,也就舍生忘死去辦,即使赴湯蹈火,依然義無反顧。第三,不但有勇而且有謀。他反抗強暴,勇敢頑強,敢笑敢罵,臨危不懼,寧死不屈,敢于刀刃相見。同時,他又沉著機警,善于審時度勢,隨機應變,逢兇化吉。這三個特征說明荊軻并非為知己賣命的有勇無謀的一介莽夫,盡管他也使用了毫不足取的普通刺客的個人冒險手段,但是他與普通的刺客相比,具有明顯的高下之別。荊軻是失敗了,然而,我們不能以成敗來論英雄,正如太史公所說:“此其義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豈妄也哉!”(《刺客列傳》)他反抗強暴的壯烈行動,千百年來激勵了無數(shù)的仁人志士為反抗強權推翻黑暗統(tǒng)治而英勇斗爭。
    司馬遷寫荊軻全靠“實錄”,決不虛構夸張。本篇史實主要據(jù)《戰(zhàn)國策》,除此而外,司馬遷還親自調查了曾與夏無且交游的具知其事的公孫季功、董生等人,獲得了第一手資料,互相參照驗證,糾正了一些流傳的妄說。實錄精神還表現(xiàn)為純客觀的敘述,作者把主觀感情灌注在字里行間,而不直接發(fā)一句議論。荊軻的光彩照人的形象正是通過荊軻的“笑”、“謝”、“揕”、“逐”、“擿”、“罵”等具體的語言、行動表現(xiàn)出來的。再如:選文中三次用“惶急”一詞,寫秦王和群臣的忙亂,用“不知所為”寫秦王的失魂落魄,用“皆愕”寫群臣呆若木雞,用“盡失其度”寫群臣倉皇失措,無不傳神精到,在客觀敘述中明顯地帶有譏刺。
    “荊軻刺秦王”,事情本身就很驚險,再加之這一切全發(fā)生在極短的時間之中,更有秦舞陽見虎而色變在前,荊軻兩刺不中在后,真是危機四伏,險象叢生。作者卻從容不迫,按事情先后順序一一道來,逼真地再現(xiàn)了這個緊張而又壯烈的場面。在“荊軻逐秦王,秦王環(huán)柱而走”之際,作者巧妙地運用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的寫法,騰出手來寫群臣的反映,接著又插敘秦法,寫完群臣又回到環(huán)柱而走,既講清了事實,又注意到文章的起伏跌宕。
    作者還善于調節(jié)語言的節(jié)奏以適應文章表達的需要。“北蕃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慴。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畢使于前?!边@段話婉曲而悠長,不但使秦王聽之順耳,而且也表現(xiàn)了荊軻的坦然沉著?!拔粗辽恚赝躞@,自引而起,袖絕。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惶急,劍堅,故不可立拔。”這一段用詞簡練,語句短促,令人感到形勢的緊迫性,并且透過這急促的語句也不難看出秦王的驚慌失措。
    在歷代統(tǒng)治者眼里,荊軻與所有的游俠、刺客都是擾亂社會的暴徒。南宋鮑彪為《戰(zhàn)國策》作注時說:“軻不足道也”。朱熹更認為:“軻匹夫之勇,其事無足言?!倍抉R遷卻專設《刺客列傳》、《游俠列傳》,對他們舍生取義的俠義精神倍加贊賞,特別是在本篇中,運用眾多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精心刻畫了“磊落殊不倫”的荊軻的形象,熱情歌頌荊軻不畏強暴、舍生取義的精神,表現(xiàn)了司馬遷深刻的人民性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