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升高電阻怎么變化

字號:


    電阻在我們生活中處處發(fā)生,有些同學好奇溫度升高后電阻會怎么變化呢。下面是由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溫度升高電阻怎么變化”,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溫度升高電阻怎么變化
    那得看形成電阻的材料溫度特性怎樣。
    大部分材料,溫度升高時電阻增大,如金屬電阻等;
    有些材料,溫度升高時電阻減小,熱敏電阻;
    還有些材料在某些溫度段,電阻變化非常小,可認為不變,如氧化釘、氧化鉛。
    拓展閱讀:電阻單位換算公式
    電阻單位換算關(guān)系:
    ①1TΩ=1000GΩ;
    ②1GΩ=1000MΩ;
    ③1MΩ=1000KΩ;
    ④1KΩ=1000Ω
    ⑤1MΩ=1000000Ω
    電阻的定義
    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就叫該導體的電阻。電阻(Resistance,通常用“R”表示)是一個物理量,在物理學中表示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導體的電阻越大,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不同的導體,電阻一般不同,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zhì)。導體的電阻通常用字母R表示,電阻的單位是歐姆,簡稱歐,符號為Ω
    金屬導體中的電流是自由電子定向移動形成的。自由電子在運動中要與金屬正離子頻繁碰撞,每秒鐘的碰撞次數(shù)高達1015左右。這種碰撞阻礙了自由電子的定向移動,表示這種阻礙作用的物理量叫作電阻。不但金屬導體有電阻,其他物體也有電阻。導體的電阻是由它本身的物理條件決定的,金屬導體的電阻是由它的材料性質(zhì)、長短、粗細(橫截面積)以及使用溫度決定的[2] 。
    電阻是描述導體導電性能的物理量,用R表示。電阻由導體兩端的電壓U與通過導體的電流I的比值來定義,即:[3]
    所以,當導體兩端的電壓一定時,電阻愈大,通過的電流就愈小;反之,電阻愈小,通過的電流就愈大。因此,電阻的大小可以用來衡量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強弱,即導電性能的好壞。電阻的量值與導體的材料、形狀、體積以及周圍環(huán)境等因素有關(guān)[3] 。
    電阻率描述導體導電性能的參數(shù)。對于由某種材料制成的柱形均勻?qū)w,其電阻R與長度L成正比,與橫截面積S成反比,即:[3]
    式中ρ為比例系數(shù),由導體的材料和周圍溫度所決定,稱為電阻率。它的國際單位制(SI)是歐姆·米 (Ω·m)。常溫下一般金屬的電阻率與溫度的關(guān)系為:[3]
    式中ρ0為0℃時的電阻率; α為電阻的溫度系數(shù); 溫度t的單位為攝氏溫度。半導體和絕緣體的電阻率與金屬不同,它們與溫度之間不是按線性規(guī)律變化的。當溫度升高時,它們的電阻率會急劇地減小。呈現(xiàn)出非線性變化的性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