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行測資料分析技巧:求解比重變化量

字號:


    公務員行測考試主要是考量大家的數(shù)學推理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下面由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2020行測資料分析技巧:求解比重變化量”,持續(xù)關注本站將可以持續(xù)獲取更多的考試資訊!
    2020行測資料分析技巧:求解比重變化量
    資料分析一直以來都是行測考試中眾多考生非常重視的一個部分,主要在于其難度不大,也好拿分。但也令大部分考生頭疼:材料長且繁雜,數(shù)據(jù)難找;概念多,公式難記;特別是對于多年沒有動手計算的同學來說,式子復雜,難以計算。而在資料分析中,比重往往是一個必考的概念。在這里小編將給大家介紹比重的一個重要知識點——比重變化量。對于這個知識點,只要掌握了公式和結論,大多數(shù)情況下能快速選出答案,非常輕松地就可以跟你的對手拉開差距了!話不多說,我們先來看下這個考點。
    例. 2015年12月份,安徽省全社會用電量153.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2%,增幅比上月低0.9個百分點。其中,工業(yè)用電量112億千瓦時,由上月增長1.2%轉為下降1.1%。問:與上年同期相比,2015年12月份,安徽省工業(yè)用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
    A.上升2.4個百分點 B.下降2.4個百分點
    C.上升3.5個百分點 D.下降3.5個百分點
    【解析】答案:B。問的是2015年12月份,安徽省工業(yè)用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比上年同期的變化,即比重變化量。材料中給出了現(xiàn)期值和增長率,根據(jù)結論可以先找部分增長率-整體增長率,-1.1%-2.2%,結果為負,即比重下降,排除A、C選項。再根據(jù)數(shù)值上是3.3,最終結果比3.3小,答案直接選擇B。
    通過這兩道題目,大家可以看到在求解比重變化量時,利用結論做題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各位考生在之后的練題中也可以去善于應用這些方法,讓自己的解題思維和速度再提升一個層次!
    2020公務員考試行測資料分析:指數(shù)問題
    在公考行測中,資料分析是考生們比較容易得分的一項。備考資料分析,掌握必備的公式和理論尤為重要,在??几拍钪校瑥V大考生重點都放在了增長、比重等??几拍钌?,但一些不??嫉母拍?,也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考試時能輕松搞定。這其中,指數(shù)就是一個需要考生掌握的概念,今天小編跟考生們分享一下資料分析中指數(shù)的理論知識點都有什么。
    定義:
    指數(shù):將上期值看作100,按照本期實際值與上期實際值的比值,計算出本期值相當于多少,此數(shù)據(jù)即為指數(shù)。
    

    注意事項:
    通過定義我們發(fā)現(xiàn)指數(shù)的兩個特點:1、指數(shù)沒有單位;2、指數(shù)的大小不代表實際值的大小。
    考點:
    

    根據(jù)以上題目信息,判斷下列說法正確與否。
    問題1、2008年玉米產量大于2009年玉米產量。
    問題2、2009年玉米產量與2010年玉米產量保持平衡。
    問題3、從2008年至2012年,玉米產量呈現(xiàn)先上升后下降再不變趨勢。
    1、【錯誤】解析:2009指數(shù)103,即將2008年指數(shù)看作100,得出2009年指數(shù)103,103>100,則2009年玉米產量>2008年玉米產量,所以錯誤。
    2、【錯誤】解析:2010指數(shù)103,103>100,則2010年玉米產量>2009年玉米產量,所以錯誤。
    3、【正確】解析:2008年指數(shù)130,130>100,則2008年玉米產量>2007年玉米產量,由問題1和問題2,得2008年-2010年產量呈上升趨勢;2011年指數(shù)83<100,則2011年玉米產量<2010年產量,此時開始下降;2012年指數(shù)100,則2012年玉米產量=2011年,此時產量保持不變,故呈現(xiàn)先上升后下降再不變趨勢,說法正確。
    2020行測備考:妙用矛盾法解決假言命題中的“真假話”
    在行測邏輯判斷中,想必有一種題必讓大家“談虎色變”,沒錯,這就是假言命題中的“真假話問題”。很多同學遇到這類題的時候往往盲目去假設,最后把自己繞來繞去,也沒弄出個所以然來,正所謂“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那么今天小編就教大家另辟蹊徑,看看矛盾法在假言命題“真假話問題”中的應用。
    一、什么是“矛盾關系”?
    所謂矛盾關系,指的是兩個命題“永遠一真一假”。比如生和死,是非此即彼的,這就是矛盾;反之胖和瘦就不算矛盾,因為除了胖瘦之外,還存在“不胖不瘦,中等身材”等等。
    那么矛盾關系最重要的性質也就是“一真一假”了,且看我們如何用矛盾解決真假話問題。先來個小例子:
    甲、乙、丙在一起討論今天是禮拜幾。甲說:今天是禮拜一。乙說:今天不是禮拜六。丙說:今天不是禮拜一。已知甲乙丙中只有一人說了真話。問:今天是禮拜幾?誰說真話?
    這是一道典型的真假話問題,我們首先注意到甲和丙的話是矛盾關系,所以甲丙“一真一假”,又因為題干告訴我們只有一句真話,所以真話必出現(xiàn)在甲丙中,因此乙的話是假話,對乙的話取反,所以我們就能斷定今天是禮拜六。今天是禮拜六,然后代入到甲丙矛盾中,可知甲是假話,丙是真話。
    可見,這類題目的思路就是三步走:一找二繞三返回。一找,找矛盾,二繞,繞開矛盾看別的話,三返回,返回矛盾中驗證。
    二、假言命題中的矛盾關系
    我們再來看假言命題中的矛盾關系。有人這么對你說:只要你努力學習,就一定能考上北大。那什么時候能說明這個人在撒謊、讓你白忙活一陣呢?顯然是努力學習也沒考上北大。所以我們就知道,對假言命題而言,A→B其矛盾命題為A且非B。
    例:四位球迷在某球賽的晉級賽開始之前對幾個隊伍的賽況進行預測,他們比較關注其中的兩支球隊,分別作了如下預測:
    方某說:如果甲隊不能晉級,那么乙隊也不能晉級。
    白某說:不管甲隊能不能晉級,乙隊都不能晉級。
    夏某說:乙隊能晉級,但甲隊不能晉級。
    鄧某說:我看這幾支球隊都不能晉級。
    比賽結果證明,四位球迷中只有一位的預測是正確的。
    根據(jù)上述情況,以下哪項一定為真?
    A.白某預測是正確的
    B.鄧某預測是正確的
    C.如果甲隊能夠晉級,那么方某的預測是正確的
    D.如果甲隊不能晉級,那么方某的預測是正確的
    【答案】C。
    解析:閱讀完題目,能迅速確定出本題為真假話問題,那么這時自然想到我們的口訣“一找二繞三返回”。首先找到矛盾,方:非甲→非乙;夏:非甲且乙。所以方某和夏某一真一假。題干又告訴我們只有一位預測正確,所以真話出現(xiàn)在方某和夏某里面,因此白某的話和鄧某的話是假話,首先排除A、B。白某的話是假話,我們可以確定乙隊晉級了。但是甲隊有沒有晉級呢?我們不知道,需要分類討論:①當甲隊晉級時,此時是甲乙都晉級了,可見夏某預測錯了。而方某和夏某是矛盾,所以方某預測對了。②當甲隊沒晉級時,此時是乙隊晉級,甲隊沒晉級,可見夏某預測對了。而方某和夏某是矛盾,所以方某預測錯了。結合①②,可知C正確。故本題答案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