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生物知識點歸納匯總

字號:


    中考生物地理的會考會記入考總成績,那么中考地理生物同學們好好總結過嗎。下面是由出國留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考地理生物知識點歸納匯總”,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考地理生物知識點歸納匯總
    中考地理必背知識點
    1我國位于東半球,北球;在亞歐大陸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2我國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共20個鄰國。(14個陸上鄰國,6個隔海相望的國家)
    3我國的行政區(qū)劃分省、縣、鄉(xiāng)三級。我國省級行政區(qū)劃中包括23省,5自治區(qū),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qū)。(共34個)
    4我國人口特點:人口數量多、人口增長快。
    5我國人口分布特點:不均,以黑河和騰沖一線為界,東多西少。
    6我國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東北地區(qū)。
    7填出下列民俗所屬的主要民族:那達慕大會蒙古族,潑水節(jié)傣族(孔雀舞、竹筒飯、高腳樓),長鼓舞朝鮮族,鍋莊舞藏族
    8我國地勢特點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9我國地形特點復雜多樣,山區(qū)面積廣大;
    10第一二級階梯界線: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第二三級階梯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11我國氣候特點: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
    12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特點:冬季南北溫差大我國夏季氣溫分布特點:除青藏高原,夏季南北普遍高溫
    13我國降水地區(qū)分布規(guī)律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14我國溫度帶劃分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及一個高原氣候區(qū)。
    15我國干濕地區(qū)分濕潤地區(qū)、半濕潤地區(qū)、半干旱地區(qū)、干旱地區(qū)
    16我國季風區(qū)和非季風區(qū)的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季風氣候最典型的特點是雨熱同期,十分有利于農業(yè)生產,但災害也較嚴重,如夏季風異常帶來水旱災害,冬季風異常帶來寒潮和凍雨。
    17我國南北方河流比較,南方河流流量大,汛期長,原因在于降水多,雨季長。
    18自然資源主要有可再生和非可再生兩類,如:水(土地、生物)資源屬于可再生資源,礦產資源屬于非可再生資源。
    19我國自然資源基本國情: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20我國土地資源基本國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21我國水資源分布特點:不均勻,地區(qū)分布:東多西少,南豐北缺時間分布:夏秋多,冬春少
    22解決我國水資源短缺的重要途徑:節(jié)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23解決我國水資源分布不均的途徑:修水利工程;解決時間分布不均,修水庫,試舉一例:三峽解決空間分布不均,跨流域調水,試舉一例:南水北調
    24在我國經濟發(fā)展中,交通運輸業(yè)是“先行官”,農業(yè)是“基礎”工業(yè)是“主導”
    25我國交通運輸業(yè)以鐵路運輸為主,大連的主要鐵路線是哈大線。
    26我國農業(yè)種植業(yè)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qū),又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分為北方旱田區(qū)和南方水田區(qū)
    27我國四大牧區(qū)主要有內蒙古牧區(qū)、新疆牧區(qū)、青海牧區(qū)、西藏牧區(qū)。
    28我國林區(qū)主要分布在東部季風區(qū)(東部季風區(qū)、西部非季風區(qū))三大林區(qū):東北林區(qū)(大小興安嶺長白山地),西南林區(qū)(橫斷山區(qū)),東南林區(qū)(人工林)
    29我國四大工業(yè)基地主要是遼中南、京津唐、滬寧杭、和珠江三角洲基地。(遼中南:著名的重工業(yè)基地;京津唐: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yè)基地;滬寧杭:全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yè)基地;珠江三角洲:以輕工業(yè)為主的綜合性工業(yè)基地)
    30我國最早發(fā)展高新技術產業(yè)的地區(qū)是北京中關村。大連計劃發(fā)展成為中國的“班加羅爾”(班加羅爾是印度國家的高新技術產業(yè)中心)以下我國部分之最
    31我國位置最北、緯度最高的省級行政區(qū):黑龍江省;我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q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鄰省最多的省級行政區(qū):內蒙古自治區(qū)、陜西省我國面積最大的平原:東北平原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地勢最低的盆地:吐魯番盆地最高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最長、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長江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黃河最長的內流河:塔里木河面積最大的湖泊(咸水湖):青海湖
    一、食物的消化與吸收(1)
    1、蛋白質:細胞生長及修補組織的主要原料。
    2、糖類:人體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
    3、脂肪:是生物體內儲存能量的物質。
    4、水:構成細胞的主要成分,體內的養(yǎng)分和廢物必須溶解在水中運輸。(水是細胞內的溶劑,水是生物體溫調節(jié)劑,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5、無機鹽:不能提供能量,維持正常生理活動的所需。
    6、維生素:參與人體內許多重要的生理活動,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7、粗纖維:促進腸道蠕動,有利于及時排便。
    二、食物的消化與吸收(2)
    1、消化與吸收的主要場所:小腸
    2、蛋白質的最終消化產物:氨基酸
    3、糖類的最終消化產物:葡萄糖
    4、脂肪的最終消化產物:脂肪酸和甘油
    5、食物中的水、無機鹽、維生素可以直接被消化吸收
    6、食物中的粗纖維不能被消化吸收(以糞便的形式排出體外)
    三、血液循環(huán)(1)
    血液組成
    1、血液:血漿和血細胞,血細胞中包含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
    2、紅細胞:沒有細胞核,所含血紅蛋白能運輸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3、白細胞:有細胞核,保護人體免受病患。
    4、血小板:沒有細胞核,是最小的血細胞,有加速血液凝固防止細菌入侵的作用。具有造血功能紅骨髓擔負著血細胞再生任務。
    四、血液循環(huán)(2)
    三種血管及判別依據
    1、動脈:運送血液離開心臟,含氧豐富,二氧化碳少,顏色鮮艷。
    2、靜脈:運送血液回心臟,含氧少,二氧化碳多,顏色暗紅。
    3、毛細血管:連接動脈與靜脈,紅細胞呈單行通過,血液流度緩慢。
    五、尿的形成
    1、腎臟:是人體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2、腎小球的過濾作用:血液流經腎臟時通過腎小球的過濾作用(過濾的是血細胞、蛋白質等)原尿。
    3、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經過腎小球的重吸收作用(重吸收所有葡萄糖、大部分水和無機鹽)形成尿液。
    拓展閱讀: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
    第一章 認識生物
    第一節(jié) 生物的特征
    一、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能排泄廢物
    4、有應激性 5、由細胞構成(病毒除外) 6、生長發(fā)育 7、能繁殖 8、遺傳變異
    二、 觀察法 P2
    第二節(jié) 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
    一、 調查的一般方法
    步驟:明確調查目的、確定調查對象、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記錄、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撰寫調查報告
    二、 生物的分類
    按照形態(tài)結構分:動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環(huán)境分:陸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寵物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節(jié) 生物圈
    一、 生物圈的范圍:大氣圈的底部: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
    水圈的全部:距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
    巖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二、 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yǎng)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第二節(jié) 環(huán)境對生物的影響
    一、 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光、水分、溫度等
    二、 光對鼠婦生活影響的實驗(中考卷子的題目理解掌握)
    三、 探究的過程:1、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 2、作出假設 3、制定計劃 4、實施計劃 5、得出結論 6、表達和交流
    四、 對照實驗 P15
    五、 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根據同種或異種的關系,生物因素可分為兩種:1、種內關系:種內互助(螞蟻搬食)、種內斗爭(兩豹爭奪羚羊、爭奪棲息地)
    2、種間關系:寄生(蛔蟲)、競爭(獅子和豹爭奪食物)、互助(犀牛和犀牛鳥)
    第三節(jié) 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和影響
    一、 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P19的例子
    二、 生物對環(huán)境的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調節(jié)空氣濕度、植物的枯葉枯枝腐爛后可調節(jié)土壤肥力、動物糞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第四節(jié) 生態(tài)系統(tǒng)
    一、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
    1、 生物部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2、 非生物部分:陽光、水、空氣、溫度
    二、 食物鏈和食物網:
    1、 食物鏈以生產者為起點
    2、 物質&能量沿著食物鏈&食物網流動
    3、 營養(yǎng)級越高,生物數量越少;營養(yǎng)級越高,有毒物質積聚更多,譬如日本的水吳病。
    三、 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jié)能力
    在一般情況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物的數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對穩(wěn)定的。但這種自動調節(jié)能力有一定限度,超過則會遭到破壞。
    第五節(jié) 生物圈是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一、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類型p29
    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城市生態(tài)系統(tǒng)等
    二、 生物圈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p30
    注意DDT的例子 (平時練習卷子的題目) 第二單元 生物和細胞
    第一章 觀察細胞的結構
    第一節(jié) 練習使用顯微鏡
    一、1. 顯微鏡的結構
    鏡座:穩(wěn)定鏡身;
    鏡柱:支持鏡柱以上的部分;
    鏡臂:握鏡的部位;
    載物臺:放置玻片標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兩旁各有一個壓片夾,用于固定所觀察的物體。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圓孔,叫光圈。每個光圈都可以對準通光孔。光線用來調節(jié)光線的強弱:
    反光鏡:可以轉動,使光線經過通光孔反射上來。其兩面是不同的:
    鏡筒:上端裝目鏡,下端有轉換器,在轉換器上裝有物鏡,后方有準焦螺旋。
    準焦螺旋:粗準焦螺旋(又稱粗調):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大;細準焦螺旋(又稱細調)。
    轉動方向和升降方向的關系:順時針轉動準焦螺旋,鏡筒下降;反之則上升
    三、 顯微鏡的使用 P37-38 的圖要掌握
    1、 觀察的物像與實際圖像相反。
    2、 放大倍數=物鏡倍數X目鏡倍數
    3、 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的生物標本,應該薄而透明,光線能透過,才能觀察清楚。因此必須加工制成玻片標本。
    第二節(jié) 觀察植物細胞
    一、 切片、涂片、裝片的區(qū)別 P42
    二、 實驗過程P43-44
    三、 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1、 細胞壁:支持、保護
    2、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3、 細胞質:液態(tài)的,可以流動的
    4、 細胞核:貯存&傳遞遺傳信息
    5、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6、 液泡:細胞液
    7、 線粒體:呼吸的場所
    第三節(jié) 觀察動物細胞
    一、 觀察口腔上皮細胞實驗P47
    二、 動物細胞的結構
    1、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2、 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
    3、 細胞質:液態(tài),可以流動
    第二章 細胞的生活
    第一節(jié) 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
    一、 物質由分子組成,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以白糖融解的實驗為例說明。
    分子并不是構成物質的最小顆粒,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是構成物質的最小單位,而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單位。
    二、 細胞中的物質
    有機物(一般含碳,可燒):糖類、脂類、蛋白質、核酸,這些都是大分子
    無機物(一般不含碳):水、無機物、氧等,這些都是小分子
    三、 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對物質有選擇性,有用物質進入,廢物排出。
    四、 細胞內的能量轉換器: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是細胞內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并產生氧。
    線粒體:進行呼吸作用,是細胞內的“動力工廠”“發(fā)動機”。
    第二節(jié) 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
    一、 遺傳信息存在于細胞核中
    多莉羊的例子p55
    二、 細胞核中的遺傳信息的載體——DNA
    1、 DNA的結構像一個螺旋形的梯子
    2、 基因是DNA上的一個具有特定遺傳信息的片斷
    三、 DNA和蛋白質組成染色體
    1、 不同的生物個體,染色體的形態(tài)、數量完全不同
    2、 同種生物個體,染色體在形態(tài)、數量保持一定
    3、 染色體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
    4、 染色體數量要保持恒定,否則會有嚴重的遺傳病
    四、 細胞的控制中心是細胞核
    第三節(jié) 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一、 生物的由小長大是由于:細胞的生長和細胞的分裂
    二、 細胞的分裂
    1、染色體進行復制
    2、細胞核分成等同的兩個細胞核
    3、細胞質分成兩份
    4、植物細胞:在原細胞中間形成新的細胞膜和細胞壁
    動物細胞:細胞膜逐漸內陷,便形成兩個新細胞. 第三章 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
    第一節(jié) 動物體的結構層次
    一、細胞分裂、細胞分化概念
    三、 經細胞分化形成的各種各樣的細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這些形態(tài)結構相似、功能相同的細胞聚集起來所形成的細胞群叫做組織。
    四、 幾種組織按一定的順序排列在一起,相互聯系,構成一個具有一定形狀,能夠完成多種功能的結構才能夠滿足植物體某一方面生命活動的需要,這樣的結構叫做器官。
    五、 動物和人的基本組織可以分為四種: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
    六、 四種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構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種組織為主,形成器官。
    七、 動物或人體內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構成了系統(tǒng)。
    八、 動物和人的基本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動物體和人體
    九、 P65題3
    十、 八大系統(tǒng)的名稱
    第二節(jié)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一、 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1、 養(yǎng)器官:根、莖、葉 2、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
    二、 植物的組織
    分生組織、保護組織、營養(yǎng)組織、輸導組織等
    第三節(jié) 只有一個細胞的生物體
    一、單細胞生物:酵母菌、草履蟲、衣藻、眼蟲、變形蟲
    二、草履蟲
    結構:纖毛、表膜、收集管、收縮泡、胞肛、口溝、食物泡、細胞質、細胞核(大核、小核)
    功能:筆記
    三、 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
    1、 有益方面:筆記
    2、 有害方面:筆記
    
中考政策 中考狀元 中考飲食 中考備考輔導 中考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