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為什么要吃西瓜
西北地區(qū)緯度高,立秋前后西瓜剛進入采摘期,立秋吃西瓜就是一種嘗鮮。而中部一些地區(qū),立秋時西瓜已經(jīng)進入末市,吃西瓜可以消除初秋之邪、潤養(yǎng)五臟。
吃西瓜啃秋的習俗在古時就有了。傳說明代時有一年,南京城里許多人長了癩痢瘡,有人便效仿廬州府崔相公之女食瓜讓“癩痢”落疤自愈的故事多吃西瓜,結(jié)果瘌痢瘡果真好了。因此人們就在入秋的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俗。民國時期出版的《首都志》記載:“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謂之啃秋?!币灿杏忧锾斓絹碇狻?BR> 人們相信立秋時吃瓜可免除冬天和來春的腹瀉。清朝張燾的《津門雜記·歲時風俗》中就有這樣的記載:“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鼻鍟r人們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湯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當日吃下,為的是清除暑氣、避免痢疾。
天津講究在立秋這天吃西瓜或香瓜,稱“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將其咬住。要是用現(xiàn)在的流行語來說,就叫hold住了。江蘇等地也在立秋這天吃西瓜以“咬秋”,據(jù)說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燒酒同食的生活*慣,民間認為可以防瘧疾。
立秋吃西瓜的習俗
我國民間有立秋之日“啃秋”的*俗,即在立秋之日啃吃西瓜,意用西瓜“啃”去余夏暑氣,“啃”下“秋老虎”,迎接涼爽的秋季。
立秋吃西瓜有“吃西瓜爛豬毛”的說法。從前科學知識不是太普及,大家認為平時吃豬肉,豬皮上的豬毛沒有辦法消化,會粘在胃和腸壁上,日子一長容易生病。而立秋這天吃的西瓜能夠把豬毛打去。
立秋西瓜怎么吃也頗有講究。從前在立秋之前,要預先買幾個大西瓜。立秋這天,把瓜洗干凈,先用小刀兒在西瓜上開一個三角形的口子,再灌幾調(diào)羹的白糖和幾滴燒酒進去,把口封好,讓白糖融化,滲到瓜瓤里頭,吃過了中飯再切開來大家吃。這樣的西瓜切開來是黑籽紅瓤,因為加了砂糖,吃起來是又甜又沙。
注意:有蛀牙和遇冷感到酸、痛的牙齒過敏者,以及胃腸功能不佳者,不宜吃冰西瓜。糖尿病人、腎功能不全者、感冒初期患者、口腔潰瘍病人,因身體機能較弱,也不宜“咬秋”吃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