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數量關系技巧:工程問題

字號:


    掌握方法做事永遠都是事半功倍,國考的時候也是這樣的,下面由出國留學網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行測數量關系技巧:工程問題”,持續(xù)關注本站將可以持續(xù)獲取更多的考試資訊!
    行測數量關系技巧:工程問題
    行測數量關系工程問題考查點比較多,如何解決這類型問題呢?也是很多人頭疼的事情,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工程問題的解法。
    一、基本公式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二、解題方法
    1、已知完成工作總量的多個工作時間,設工作總量為1。
    2、已知各效率的比例關系,設工作效率為最簡比的數值。
    三、技巧應用
    例.甲工程隊與乙工程隊的效率之比為4:5,一項工程由甲工程隊先單獨做6天,再由乙工程隊單獨做8天,最后甲、乙兩個工程隊合作4天剛好完成,如果這項工程由甲工程隊或乙工程隊單獨完成,則甲工程隊所用的天數比乙工程隊所需天數多多少天?
    A.3 B.4 C.5 D.6
    【答案】C。解析:此題為工程問題,由題干描述甲工程隊與乙工程隊的效率之比為4:5,可設效率為最簡比,即甲的效率為4,乙的效率為5。已知效率,又由一項工程由甲工程隊先單獨做6天,再由乙工程隊單獨做8天,最后甲、乙兩個工程隊合作4天剛好完成可知,甲乙兩隊分三個階段完成這項工程以及每個階段所用的時間。階段一:甲單獨做6天,完成工作量為4×6=24;階段二:乙單獨做8天,完成的工作量為5×8=40;階段三:甲乙兩隊合作4天完成的工作量為(4+5)×4=36。工作總量為各階段的工作量之和:
    
國考行測技巧:“主題詞”巧解主旨觀點題
    主旨觀點題在行測考試當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一方面是因為其題目數量較多,比重較大;另一方面是在很多其他題型中都會涉及到理解主旨和歸納概括的能力,例如:邏輯填空、可能性推理中的削弱與加強題型,甚至包括一些申論題目。所以如果我們能夠將主旨觀點題做好,不僅能使我們在言語與表達的題目中取得一個比較穩(wěn)定的分數,還可以在其他題型當中得到一定的提升。
    一、何為主旨觀點題?其特點是什么?
    我們主要是通過問法來識別題型,當我們看到了以下問法時就可以確定這道題目為主旨觀點題:1、這段文字的主旨是
    2、對于這段文字概括最準確的是
    3、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是
    4、這段文字主要說明了
    5、這段文字主要談論的是
    6、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7、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所以我們能夠發(fā)現主旨觀點題的第一特點是問法很多,但核心就是要學生理解并找出主旨。(這里小編提醒大家,我們不根據問法去篩選選項,以上所有問法都按照主旨觀點題型正常解題即可);第二特點就是文段較長,最短的題目在考試當中也有三行文字,多的則達七行,所以閱讀量較大。
    二、如何通過找“主題”去解決主旨觀點題?
    根據主旨觀點題的題型特點,我們不難發(fā)現主旨觀點題的本質就是歸納與概括:將一段文字概括為一句話(選項為一句話)。所以想要完成好概括這一過程,必須要提煉出整個文段的主題,所以在選項當中也應該包含整個文段的主題詞,由此我們可以先根據文段的主題詞進行選項的篩選。
    題目練習
    【例1】
    法國人談起中國人心目中的法國文學,總忍不住用一種輕蔑的口吻說:“你們喜歡《茶花女》?!痹诜▏搜劾铮矚g大仲馬還算有些品味,畢竟他有一部《基督山伯爵》,有《三個火槍手》。小仲馬有什么呢?只不過寫了一個交際花而已。法國文學是法國人的驕傲,在世界文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僅喜歡《茶花女》,顯而易見是對法國文學的不尊重?!恫杌ㄅ吩谥袊蔀橐环N流行,差不多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當時正趕上戊戌變法失敗,人心沮喪,改良的路行不通,大家只好將就著胡亂看小說?!安杌ㄅ痹谥袊就恋恼Q生,是生逢其時。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茶花女》在中國的流行有一定的社會背景
    B.對文學作品的喜好能反映出一個人的品味
    C.評價文學作品要結合其誕生的時代背景
    D.中國人和法國人的文學審美觀存在區(qū)別
    【解析】
    答案A。通讀完整個文段,不難發(fā)現整個文段都是在圍繞《茶花女》這一主題展開論述,觀察選項發(fā)現,在選項當中只有A選項包含主題詞《茶花女》,那么我們可以基本鎖定答案為A。通過行文分析,整個文段先為我們交代了法國人對國人喜歡《茶花女》這一作品表示不理解,在文段的最后為我們解釋了我們喜歡《茶花女》不單單是因為其文化價值、文化屬性,更是因為當下的時代背景。A選項中《茶花女》在中國的流行有一定的社會背景表述正確,也能概括文意。B、C、D三個選項由于不包含主題詞,導致范圍擴大,所以本題答案為A。
    【例2】
    玻璃幕墻大量在公共建筑中采用,是由特定歷史時期的審美所決定的,如今,這種墻體形式正在向著低成本、高普及的方向轉變。玻璃幕墻最初的現代感、國際化色彩與神秘光環(huán)正在漸漸褪去,能源危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這一過程,對于大多數地處亞熱帶和溫帶地區(qū)的城市而言,大面積的玻璃幕墻逐漸暴露出其光污染和高耗能的一面。
    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說明濫用玻璃幕墻會帶來城市污染和能源浪費
    B.闡述建筑之美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征
    C.評價能源危機對現代審美意識的影響
    D.介紹目前建筑材料發(fā)展的低能耗導向
    【解析】
    答案A。通讀完文段我們不難發(fā)現,整個文段就只有兩句話,每句話當中的主題詞都是玻璃幕墻,所以本文段的核心話題就是玻璃幕墻,那選項當中也包含玻璃幕墻這一主題詞。觀察選項發(fā)現只有A選項包含了主題詞玻璃幕墻,基本可以鎖定答案。分析整個行文,第一句話告訴我們玻璃幕墻發(fā)生了些轉變,而第二句為我們分析出現轉變的原因,是因為其污染高、能耗高的問題。所以重點應該是再后,我們提煉后文的主題詞,除了玻璃幕墻外,高耗能、高污染也是核心話題。所以A選項的表述沒有問題。B選項對應文段的第一句話中,而第一句話是非重點,且沒有提到主題詞,所以B排除。C選項的范圍擴大,D選項中的建筑材料也出現范圍擴大。所以本題選擇A選項。
    通過查找主題詞我們可以篩選選項,特別在我們糾結時給我們一個依據去進行選擇,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大家能夠掌握這種方法,將我們的主旨觀點題做得又快又準。
    行測資料分析中乘除11的速算
    資料分析是行測考試五大專項中比較重要的專項,很多同學說計算太慢,選擇答案很慢,往往在計算上浪費太多時間。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資料分析中用的比較多的計算——乘除11的計算。
    一、乘以11的計算
    資料分析中有效數字法,乘法的取舍最終保留的是前兩位有效數字,所以像個大家講解兩位數乘11的速算。如:23×11=253,怎么來的呢?本質來說是一種拆分之后進行錯位相加,即23×(10+1),可書寫成
    

    二、除以11的計算
    除以11的計算主要在于預估答案范圍,選項差距相對差距大,即可直接選擇答案。
    

    【小結】
    在資料分析經常涉及到乘除“1+增長率”的計算,而增長率經常是百分之十幾,所以乘除11經常遇到。
    乘以11的計算,要注意會涉及到進位的情況,而除以11的計算,計算時主要是保證分子的前兩位數字不變,通過第三位有效數字判斷計算結果的范圍。希望該計算技巧能在大家解題過程中起到幫助作用。
    行測資料分析中的貢獻率點
    資料分析一直以來都是行測考試的考察重點。資料分析中公式特別多計算也特別麻煩,許多考生對于資料分析的備考也有自己的一些理解。大家在備考的過程中對于增長和比重的知識點投入的精力很多,往往能夠掌握這兩塊知識,但是有些知識點大家在備考的過程中往往會忽略,在考試中一旦遇到這類題目就只能束手無策。這種知識點在資料分析中比較多,在考試中也占有很大的權重,今天就跟隨小編一起學習資料分析中的貢獻率。
    知識鋪墊
    貢獻率在考察中主要考察其基本公式,基本公式往往會結合增長的公式一起考察以增加題目的難度,接下來我們一起學習貢獻率的基本公式。
    

    對于貢獻率的公式看上去相當的復雜但是我們在記憶的時候相對來說比較簡單,記住最根本的定義式其他公式都是結合增長的公式進行變化而來,接下來我們通過幾個例題展示貢獻率公式的解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