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獎詞怎么寫?2022年頒獎詞寫作指導

字號:


    很多地方都能用到頒獎詞,頒獎詞是對獲獎人事跡的描述,用最簡潔的筆墨勾勒豐富的人物形象。那如何寫好一篇頒獎詞呢?出國留學網(wǎng)的小編再這里為大家整理了2022年頒獎詞寫作指導,供大家參考,祝愿大家學習順利!
    一、頒獎詞一般由兩部分組成:
    標題和正文:
    (一)標題 頒獎詞的標題無字數(shù)限制,只要能夠高度概括獲獎者的事跡或揭示獲獎者的精神就是最好的頒獎詞。如2007年“感動中國” 欄目表彰的為救落水者犧牲的年輕軍人孟祥斌的頒獎詞標題是《義無反顧》。也可以在題目后面寫明被頒獎者的姓名,用 破折號相隔。如2009年“感動中國”人物頒獎詞有這樣一個標題《點燃生命―吉吉》。
    (二)正文 頒獎詞正文的寫法多種多樣。
    主要有以下幾種:
    1.寫意法。指從大處著眼,抓住人物最主要的令人欽敬的事跡,簡要概述人物的事跡,力求用最簡潔的筆墨勾勒出豐滿的 筆下之物。不要求詳盡地交代人物事跡的來龍去脈或是細枝末節(jié),而是將人物事跡點到為止,讓人們自然心領神會。如“感 動中國”組委會授予孟祥斌的頒獎詞: 風蕭蕭,江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同樣是生命,同樣有親人,他用一次輝煌的隕落,挽回另外一個生命。別去問值還是 不值,生命的價值從來不是用交換體現(xiàn)。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給我們一個溫暖的啟示。我們常常追問自己人生的意義,也許意義不在于追問,而在于行動。而孟祥斌用縱身一躍放大了自己生命的價值。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紀寶成在推薦孟祥斌的時候這樣寫道: 真的仁者視他人的生命如自己的生命,真的勇者愿為他人的生命付出自己的生命。 這段文字對孟祥斌不顧江水寒冷跳水救人事跡的介紹,是用簡潔的“他用一次輝煌的隕落,挽回另外一個生命”一句話闡釋 的,至于孟祥斌救人的具體過程,則沒有詳細交代,但是英雄的俠義之舉卻如在眉睫之前。這種大筆寫意的手法,筆法簡 潔;描人繪物非常傳神,顯得氣勢宏大、撼人心魄。
    2.開掘法。通過人物的事跡,引出對人物精神的評價。在頒獎詞中,要體現(xiàn)出人物的閃光心靈、人格魅力,或是人物的堅 強意志、思想品質(zhì)等。要體現(xiàn)一定的哲理。如“感動中國”2008年度人物獲獎者方永剛的頒獎詞《踐行信仰》是這樣寫的: 一個真正的戰(zhàn)士,在和平年代也能找到自己的方向;一個忠誠的戰(zhàn)士,在垂危的時候,不會忘記自已的使命。他是一位滿 懷激情的理論家,更是敢于奉獻生命的實踐者。在信仰的戰(zhàn)場上,他把生命保持在沖鋒的姿態(tài)。 這段文字對方永剛的精神與責任感提煉得很到位。方永剛之所以是一個真正的戰(zhàn)士,就在于他把生命始終保持在沖鋒的姿 態(tài)上。方永剛以自己的行動讓我們感動,這種感動源自于我們對他人格精神的欽敬。他是一個真正的戰(zhàn)士,他是一個忠誠 的戰(zhàn)士;他是位滿懷激情的理淪家,更是敢于奉獻生命的實踐者。他的行為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體現(xiàn)了他的人生價值取向。通 過該段文字,我們看到了方永剛崇高的品質(zhì)、閃光的心靈和忘我的人生境界。
    3.綜合法。綜合表達頒獎主旨,使事、理、情有機融合。頒獎詞的表達方式,主要是敘述、議論、抒情。這三種表達方式 可以綜合運用,將人物的事跡、精神以及對人物的贊美之情有機融合在一起,做到水乳交融,自然成趣。
    二、頒獎詞范文
    頒獎詞范文 1
    我們好奇春天,她便為我們解答春天,連帶著夏天、秋天、冬天,滔滔不絕。這一個四季,耳邊時 常響起她的聲音,從一日之計的清晨到燈火通明的晚上。她就是我們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吳玉芳老師。 她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仿佛超人一般,將枯燥的文學畫成一幅水墨畫,或是賦予那文字靈動的生命。 她不僅會創(chuàng)造美,也會鼓勵我們發(fā)現(xiàn)美、熱愛美。
    頒獎詞范文2
    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字跡彰顯您的功績,分析問題時擺動的手臂調(diào)動了我們的積極性,設置問題時您 那“狡黠”的目光似乎要將我們推入問題的陷阱。您于三尺講臺之上忙忙碌碌十幾載,為求知的我們奉 上最美的年華。得數(shù)學之奧秘,傾其全能,不遺余力照亮每個人的夢,卻最終歸于人群。學海無涯,您 是浪尖上的指航人;風雨過后,您是數(shù)學文明的傳承者。
    頒獎詞范文3
    恍惚之間,記憶停留在剎那。您帶著書本,向我們走來。講臺上,映著您巧倩的身姿。黑板上,是 您為我們描摹的生命畫卷。億萬年前,生命的出現(xiàn)與進化,仿佛在我的頭腦中一次次上演。執(zhí)筆之手, 為我們留下了課上美妙絕倫的圖畫。三言兩語,道不盡您的教導與關(guān)懷。您是世間最神圣的天馬,保留 蹄印化作絕世名畫。
    頒獎詞范文 4
    執(zhí)筆半生,歲月在您臉上留下刻痕。但刀光劍影,卻攔不住您心底對化學的熱情。嘔心瀝血,一萬 次起早貪黑,一萬次風雨無阻。三十余載的崢嶸歲月,您總會在鈴響前拿起粉筆。是誰拾起明燈化作北 斗,照亮無數(shù)人的黑暗?又是誰化作園丁,灌溉無數(shù)人的人生?年長卻不失魅力,嚴厲而不失體貼,是 您啊,我們敬愛的譚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