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林語堂經(jīng)典語錄句子林語堂經(jīng)典語錄摘抄篇一
1.中國就有這么一群奇怪的人,本身是最底階層,利益每天都在被損害,卻具有統(tǒng)治階級的意識。在動物世界里找這么弱智的東西都幾乎不可能。
2.中國的農(nóng)民和生意人都落入王安石新政的陷阱里了。他們只有兩條路走:一是遇歉年,忍饑挨餓;一是遇豐年,鋃鐺入獄。
3.真誠的友誼永遠(yuǎn)不會特別表白的。真正的好朋友彼此不必通信,因為既是對彼此的友情信而不疑,誰也不須要寫什么。一年分別后,再度相遇,友情如故。
4.但仍有區(qū)別,因為中國街頭藝術(shù)家給你講催人淚下的故事。而倫敦的則給你些快樂以報答你向他帽子投入了兩便士。
6.他并沒有虛幻的憧憬,所以無所謂醒悟;他從來沒有懷著過度的奢望,所以無所謂失望。他的精神就是如此得了解放。
7.我想我和別人一樣是個有道德的人,如果上帝有我母親一半愛我,也就不會送我下地獄。如果我上不了天堂,地球就該死。
8.知道一個人,或是不知道一個人,與他是否為同代人沒有關(guān)系。主要的倒是是否對他有同情的了解。歸根結(jié)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了解自己真正喜愛的人。
9.一般來說,過著更富足、更完美生活的人,是那些有著豐富的需求和欲望的人,而不是隨遇而安、對周圍事物漠不關(guān)心的人。倫敦郊外的流浪漢對爐邊安樂不羨慕,不嫉妒,他一定不是高級動物。
10.人生有一個地方,有一個人,在這人面前,可以不必有出息,可以不必有形象,可以暴露弱點,可以是全身弱點,這是很大的解放。有此解放,人可以在解放一陣子之后,重拾勇氣,重披戲服,再次化妝,再次端架子,走到前臺去扮演好需扮演的角色,做一個人模人樣的人物,博得世俗的贊美。
11.說他是火性并無不當(dāng),因為他的一生都是精力旺盛的,簡單說來,他的氣質(zhì),他的生活,就猶如跳動飛舞的火焰,不管到何處,都能給人生命溫暖,但同時也會把東西毀滅。
12.每個人都知道女人的美麗,是在她們予人一種莫名其妙遍尋不著的感覺,古老的城市如巴黎與維也納所以耐人尋味,是因為你在那里住了十年以后,也不確知某一個小巷會有什么東西出現(xiàn)。一個圖書室也是同樣的道理。
13.蘇東坡去世后,另一個人,姓洪,接他的職位。他對自己的文采頗自期許,他問當(dāng)年侍候蘇東坡的老仆,他比蘇東坡如何?老仆回答說:“蘇東坡寫得并不見得比大人美,不過他永遠(yuǎn)不用查書。
14.一個強(qiáng)烈底決心,以攝取人生至善至美;一股殷熱的欲望,以享樂一身之所有,但倘令命該無??上?,則亦不怨天尤人。這是中國人“知足”的精義。
15.每個人都有一種感覺安全的希望,例如生病時有人看護(hù),憂慮時有人安慰,疲倦時有人服侍,結(jié)婚正可以滿足人類這種希望。結(jié)婚以后,夫婦兩人可以共同擬定目標(biāo),由理想、計劃、奮斗,使理想成為事實,而獲得無窮的樂趣。
16.理想的哲學(xué)家能夠了解女人的嫵媚而不流于粗鄙,能夠酷愛人生而不過度,能夠看見塵世的成功和失敗的空虛,能夠站在超越人生和脫離人生的地位,而不敵視人生。
17.藝術(shù)應(yīng)該是一種諷刺文學(xué),對我們麻木了的情感、死氣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種警告。它教我們在矯飾的世界里保持著樸實真摯。
18.我在《生活的藝術(shù)》里說,理想的人並不是完美的人,而只是一個令人喜歡而通情達(dá)理的人,而他也不過盡力做那么樣的一個人罷了。
19.因此我被迫重整旗鼓,為月亮辯護(hù),捍衛(wèi)她不致被消滅。因為我生怕中華民族一旦喪失欣賞朗月,享受清風(fēng)的能力,這個民族就會變得更加渺小粗俗、惟利是圖了。
20.凡善于幽默的人,其諧趣必愈幽隱;而善于鑒賞幽默的人,其欣賞尤在于內(nèi)心靜默的理會,大有不可與外人道之滋味。與粗鄙的笑話不同,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
林語堂經(jīng)典語錄句子林語堂經(jīng)典語錄摘抄篇二
1.每一個都喜歡。
2.詩歌為中國人的宗教。
3.天下有一知己,可以不恨。
4.智者閱讀群書,亦閱歷人生。
5.智慧的價值,就是教人笑自己。
6.寧為花中之萱草,勿為鳥中之杜鵑。
7.你知道不明了的事會使你夜夜睡不著。
8.你以為不要緊,便什么都不要緊了。
9.每個小事件都受到千百種前因的影響。
10.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
林語堂經(jīng)典語錄句子林語堂經(jīng)典語錄摘抄篇三
1、詩歌為中國人的宗教。
2、人約黃昏,偏偏不再少年路。
3、目光放的遠(yuǎn)了,你就不會悲傷了。
4、你以為不要緊,便什么都不要緊了。
5、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
6、人生目的即在純潔而健全地享受人生。
7、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
8、元?dú)饬芾旄挥猩鷻C(jī)的人總是不容易理解的。
9、敢于玩弄自己性命的人自然敢取別人的性命。
10、一個人的命運(yùn)是依他過去和現(xiàn)在的行為作決定。
11、一個人徹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12、看到秋天的云彩,原來生命別太擁擠,得空點。
13、父愛是人類文明的產(chǎn)物,母愛卻是與生俱來的。
14、平淡而有奇思妙想足以應(yīng)用之便可成天地間至文。
15、文明可以改變愛情的方式,卻永遠(yuǎn)不能扼殺愛情。
16、人生在世,還不是有時笑笑人家,有時給人家笑笑。
17、讀書,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增學(xué)問,廣識見。
18、在藝術(shù)作品中,最富有意義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個性。
19、你只要說出你的真意,世界上似乎不會沒有與你同感的人。
20、延緩年老展長青春的第一條規(guī)矩,是避免一切情緒上的煩擾。
21、世界上的強(qiáng)盜,再沒有比劫奪我們思想自由的罪惡更大的了。
22、世上無人人必讀之書,只有在某時某地某種心境不得不讀之書。
23、婚姻猶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樣去欣賞它,又怎樣去駕駛它。
24、人生譬如一場滑稽劇,有時還是靜觀而微笑,勝于參與其中一份子。
25、人生的盛宴已經(jīng)擺在我們的面前,現(xiàn)在唯一的問題是我們的胃口怎么樣。
26、人世間如果有任何事值得我們慎重其事的,不是宗教,也不是學(xué)問,而是吃。
27、生活所需的一切不貴豪華,貴簡潔;不貴富麗,貴高雅;不貴昂貴,貴合適。
28、春則覺醒而歡悅,夏則在小憩中聆聽蟬的歡鳴,秋則悲悼落葉,冬則雪中尋詩。
29、悠閑的生活始終需要一個怡靜的內(nèi)心,樂天曠達(dá)的觀念和盡情欣賞大自然的胸懷。
30、生命是某種東西剎那之間的表現(xiàn),是永恒的精神在剎那之間存在軀殼之中的形式。
31、人類之足引以自傲者總是極為稀少,而這個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滿足者亦屬罕有。
32、出外旅行的人,極其所能,也只有把自己的安危委諸天命,因為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33、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角,不要總在別人的世界里充當(dāng)配角。
34、中國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個人不必逃避人類社會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的快樂。
35、做人也是如此:總是看別人眼色行事會淪為庸俗,為了彰顯個性而特立獨(dú)行也好不到哪去。
36、我總以為,不管何處,只要人道精神在,宗教即可再興。人道精神一死,宗教也隨之腐爛了。
37、我們用他自己的話說,他過去生活的態(tài)度,一向是嫉惡如仇,遇有邪惡,則“如蠅在食,吐之乃已”。
38、豁達(dá)的人生觀,率真無偽的態(tài)度,加上爐火純青的技巧,再以輕松愉快的方式表達(dá)出來,這便是幽默。
39、從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視人生,道家的簡化人生,這位詩人在心靈識見中產(chǎn)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觀。
40、向來中國人得意時信儒教,失意時信道教,所以來去出入,都有照例文章,嚴(yán)格地說,也不能算為真正的言志。
41、中國人“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不必逃避人類社會,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快樂。因此,“城中隱士實是最偉大的隱士”。
42、女人的美不是在臉孔上,是在姿態(tài)上。姿態(tài)是活的,臉孔是死的,姿態(tài)猶不足,姿態(tài)只是心靈的表現(xiàn),美是在心靈上的。
43、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44、中國的農(nóng)民和生意人都落入王安石新政的陷阱里了。他們只有兩條路走:一是遇歉年,忍饑挨餓;一是遇豐年,鋃鐺入獄。
45、男人就像這支筆,總想在一張白紙上揮灑丹青;而女人結(jié)了婚,就像白紙上有了痕跡,男人畫得不好,就怪這白紙有毛病。
46、我們最重要的不是去計較真與偽,得與失,名與利,貴與賤,富與貧,而是如何好好地快樂度日,并從中發(fā)現(xiàn)生活的詩意。
47、今日蘇堤橫臥湖上,此一小小仙島投入水中的影子,構(gòu)成了“三潭印月”,湖邊垂柳成行,足以證明蘇東坡在設(shè)計風(fēng)景方面的奇才。
48、一點癡性,人人都有,或癡于一個女人,或癡于太空學(xué),或癡于釣魚。癡表示對一件事的專一,癡使人廢寢忘食。人必有癡,而后有成。
49、讀書或書籍的享受素來被視為有修養(yǎng)的生活上的一種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機(jī)會享受這種權(quán)利的人們看來,這是一種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
50、中國人得意時信儒教,失意時信道教、佛教,而在教義與已相背時,中國人會說,“人定勝天”。中國人的信仰危機(jī)在于,經(jīng)常改變信仰。
51、此處,高在山巔,天與地互相接觸,風(fēng)與云交互鼓蕩,陰陽雌雄之氣,獲得會合凝聚,是以“巫山云雨”一詞,至今還留為男女交歡之稱。
52、在人的一生,有些細(xì)微之事,本身毫無意義可言,卻具有極大的重要性。事過境遷之后,回顧其因果關(guān)系,卻發(fā)現(xiàn)其影響之大,殊可驚人。
53、中國就有這么一群奇怪的人,本身是最底階層,利益每天都在被損害,卻具有統(tǒng)治階級的意識。在動物世界里找這么弱智的東西都幾乎不可能。
54、女人是水,男人是泥,水滲進(jìn)泥里,把泥塑造了,泥吸收了水,使水有了形體的寄托,使水可以在這形體里流動著,生活著,獲得了豐富的生命。
55、一個強(qiáng)烈底決心,以攝取人生至善至美;一股殷熱的欲望,以享樂一身之所有,但倘令命該無福可享,則亦不怨天尤人。這是中國人“知足”的精義。
56、理想的哲學(xué)家能夠了解女人的嫵媚而不流于粗鄙,能夠酷愛人生而不過度,能夠看見塵世的成功和失敗的空虛,能夠站在超越人生和脫離人生的地位,而不敵視人生。
57、世界上的強(qiáng)盜,再沒有比劫奪我們思想自由的罪惡更大的了。如果我們失掉了思想自由,那還不如匍匐而行,承認(rèn)兩足走路是一個錯誤,而回返到三萬多年前的原來姿勢。
58、所以知道一個人,或是不知道一個人,與他是否為同代人沒有關(guān)系。主要的倒是是否對他有同情的了解。歸根結(jié)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了解自己真正喜愛的人。
59、爸爸常常告訴我,他曾親眼看見多少貧窮之家興起來,多少富貴之家衰下去,他告訴我說,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依賴著金錢,人應(yīng)當(dāng)享受財富,也要隨時準(zhǔn)備失去了財富時應(yīng)當(dāng)怎么過日子。
60、人之所以傷心,是因為看得不夠遠(yuǎn)。未來沒有來臨之前,怎么知道現(xiàn)在所謂的困境,不是一件好事呢。人要向前看,向前看。尤其是感情,根本是無須去糾結(jié)其中的對錯,因為是沒有對錯的。
林語堂經(jīng)典語錄句子林語堂經(jīng)典語錄摘抄篇四
歸根結(jié)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了解我們真正喜愛的人。
婚姻猶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樣去欣賞它,又怎樣去駕駛它。
既娶之,則愛之。既處之,則惜之
戀愛是情感的流露,本質(zhì)上控制著感覺,它可以成為內(nèi)心的微鳴。
女人的美不是在臉孔上,是在姿態(tài)上。姿態(tài)是活的,臉孔是死的,姿態(tài)猶不足,姿態(tài)只是心靈的表現(xiàn),美是在心靈上的。
一般人不能領(lǐng)略這個塵世生活的樂趣,那是因為他們不深愛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無聊。
一個女子最美麗的時候是在她立在搖籃的面前的時候;最懇切最莊嚴(yán)的時候是在她懷抱嬰兒或攙著四五歲小孩行走的時候;最快樂的時候則如我所看見的一幅西洋畫像中一般,是在擁抱一個嬰兒睡在枕上逗弄的時候。
一個人舉止有禮,有度量有耐心有教養(yǎng),這些都是在家庭中養(yǎng)成的。一個熱愛世界但卻無法與自己父母融洽相處的人,可說是一個很不適應(yīng)的人。因為他甚至于在最切身的關(guān)系中都無法學(xué)著適應(yīng)。
用愛情方式過婚姻,沒有不失敗的。要把婚姻當(dāng)飯吃,把愛情當(dāng)點心吃。
在灰燼里拾到一顆小珍珠,是比在珠寶店櫥窗內(nèi)看見一粒大珍珠更為快樂。
林語堂經(jīng)典語錄句子林語堂經(jīng)典語錄摘抄篇五
1、沒有女子的世界,必定沒有禮俗、宗教、傳統(tǒng)及社會階級。世上沒的天性守禮的男子,也沒的天性不守禮的女子。假定沒有女人,我們必不會居住千篇一律的弄堂,而必住在三角門窗八角澡盆的房屋,而且也不知飯廳與臥室之區(qū)別,有何意義。男子喜歡在臥室吃飯,在飯廳安眠的。
2、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現(xiàn)得正像中國的山水畫。在山水畫里,山水的細(xì)微處不易看出,因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這時兩個微小的人物,坐在月光下閃亮的江流上的小舟里。由那一剎那起,讀者就失落在那種氣氛中了。
3、享受悠閑生活當(dāng)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閑的生活只要一種藝術(shù)家的性情,在一種全然悠閑的情緒中,去消遣一個閑暇無事的下午。
4、只有快樂的哲學(xué),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學(xué);西方那些嚴(yán)肅的哲學(xué)理論,我想還不曾開始了解人生的真義哩。在我看來,哲學(xué)的唯一效用是叫我們對人生抱一種比一般商人較輕松較快樂的態(tài)度。
5、一個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個流浪者,經(jīng)歷著流浪者的快樂、誘惑,和探險意念。旅行必須流浪式,否則便不稱其為旅行。旅行的要點在于無責(zé)任、無定時、無來往信札、無嚅嚅好問的鄰人、無來客和無目的地。一個好的旅行家決不知道他往那里去,更好的甚至不知道從何處而來。他甚至忘卻了自己的姓名。
6、一本古書使讀者在心靈上和長眠已久的古人如相面對,當(dāng)他讀下去時,他便會想象到這位古作家是怎樣的形態(tài)和怎樣的一種人,孟子和大史家司馬遷都表示這個意見。
7、藝術(shù)應(yīng)該是一種諷刺文學(xué),對我們麻木了的情感、死氣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種警告。它教我們在矯飾的世界里保持著樸實真摯。
8、如果我們在世界里有了知識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評而不能欣賞,有了美而沒有愛,有了真理而缺少熱情,有了公義而缺乏慈悲,有了禮貌而一無溫暖的心,這種世界將成為一個多么可憐的世界??!
9、最懇切最莊嚴(yán)的時候是在她懷抱嬰兒或攙著四五歲小孩行走的時候;最快樂的時候則如我所看見的一幅西洋畫像中一般,是在擁抱一個嬰兒睡在枕上逗弄的時候。
10、凡是談到真理的人,都反而損害了它;凡是企圖證明它的人,都反而傷殘歪曲了它;凡是替它加上一個標(biāo)識和定出一個思想派別的人,都反而殺害了它:而凡是自稱為信仰它的人,都埋葬了它。所以一個真理,等到被豎立成為一個系統(tǒng)時,它已死了三次,并被埋葬了三次了。
11、那些有能力的人、聰明的人、有野心的人、傲慢的人,同時,也就是最懦弱而糊涂的人,缺乏幽默家的勇氣、深刻和機(jī)巧。他們永遠(yuǎn)在處理瑣碎的事情。他們并不知那些心思較曠達(dá)的幽默家更能應(yīng)付偉大的事情。
12、一位現(xiàn)代中國大學(xué)教授說過一句詼諧語:老婆別人的好,文章自己的好。在這種意義上說來,世間沒有一個人會感到絕對的滿足的。大家都想做另一個人,只要這另一個人不是他現(xiàn)在的現(xiàn)在。
13、古教堂、舊式家具、版子很老的字典以及古版的書籍,我們是喜歡的,但大多數(shù)的人忘卻了老年人的美。這種美是值得我們欣賞,在生活是十分需要。我以為古老的東西,圓滿的東西,飽經(jīng)世變的東西才是最美的東西。
14、作家的筆正如鞋匠的錐,越用越銳利,到后來竟可以尖如縫衣之針。但他的觀念的范圍則必日漸廣博,猶如一個人的登山觀景,爬得越高,所望見者越遠(yuǎn)。
林語堂經(jīng)典語錄句子林語堂經(jīng)典語錄摘抄篇六
1、洋畫像中一般,是在擁抱一個嬰兒睡在枕上逗弄的時候。
3、智者閱讀群書,亦閱歷人生。
4、在這樣的地方你不能不想到賦詩:在此地作詩人只需要心平氣和,凝神致志,然后將詩意融入自己的思想,而不是急于去尋章摘句。
5、婚姻猶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樣去欣賞它,又怎樣去駕駛它。
6、文明可以改變愛情的方式,卻永遠(yuǎn)不能扼殺愛情。
7、愛春天,但是太年輕。我愛夏天,但是太傲氣。所以我最愛秋天,因為秋天的葉子的顏色金黃、成熟、豐富,但是略帶憂傷與死亡的預(yù)兆。
8、享受悠閑生活當(dāng)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閑的生活只要一種藝術(shù)家的性情,在一種全然悠閑的情緒中,去消遣一個閑暇無事的下午。
9、林黛玉太柔弱,寶釵太能干,寶玉哥哥太女人氣,人嘛,很少有完美的。做人太完美了,在生活里不是留下缺憾,就是留下虛假。
10、一個人的命運(yùn)是依他過去和現(xiàn)在的行為作決定。
11、女人是水,男人是泥,水滲進(jìn)泥里,把泥塑造了,泥吸收了水,使水有了形體的寄托,使水可以在這形體里流動著,生活著,獲得了豐富的生命。
12、你對情感自私,情感是最能傷人的一把利劍,傷到最后只能傷到自己。
13、詩歌為中國人的宗教。
14、人生在世,還不是有時笑笑人家,有時給人家笑笑。
15、一般人不能領(lǐng)略這個塵世生活的樂趣,那是因為他們不深愛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無聊。
16、女孩子知道自己有人對她癡情,對大家會更文雅、更和藹、更同情,因為她在愛人的眼光中找到了自己。
17、大概英國式的陶養(yǎng),性格越養(yǎng)越剛,中國式的陶養(yǎng),越養(yǎng)越柔,到了優(yōu)柔寡斷的地步,已經(jīng)德高望重了。
18、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遠(yuǎn)是自己的主角,不要總在別人的戲劇里充當(dāng)著配角。
19、人類之足引以自傲者總是極為稀少,而這個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滿足者亦屬罕有。
20、一個學(xué)者是像一只吐出所吃的食物以飼小鳥的老鷹;一個思想家則像一條蠶,他所吐的不是桑葉而是絲。
21、靈魂之自在確與身體之自在有關(guān)聯(lián)。人若不能控制身心,便不能控制靈魂。
22、一個女子最美麗的時候是在她立在搖籃的面前的時候。
23、春則覺醒而歡悅,夏則在小憩中聆聽蟬的歡鳴,秋則悲悼落葉,冬則雪中尋詩。
24、依常例而言,好的談天等于一篇好的通俗文章。
25、你以為不要緊,便什么都不要緊了。
26、享受悠閑的生活決不需要金錢。有錢的階級不會真正領(lǐng)略悠閑生活的樂趣。
27、一個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個流浪者,經(jīng)歷者流浪者的快樂、誘惑和探險意志。旅行必須流浪式,否則便不成其為旅行。
28、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
29、許多女人喜歡模仿男人的行動舉止,這正是女人受到束縛的象征。只有當(dāng)她以生為女性為榮時,才真正偉大。
30、你知道不明了的事會使你夜夜睡不著。
31、敢于玩弄自己性命的人自然敢取別人的性命。
32、一個人徹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33、他并沒有虛幻的憧憬,所以無所謂醒悟;他從來沒有懷著過度的奢望,所以無所謂失望。他的精神就是如此得了解放。
34、生活所需的一切不貴豪華,貴簡潔;不貴富麗,貴高雅;不貴昂貴,貴合適。
35、所以人類是一種好奇的、夢想的、幽默的、任性的動物。
36、你只要說出你的真意,世界上似乎不會沒有與你同感的人。
37、每個小事件都受到千百種前因的影響。
38、豁達(dá)的人生觀,率真無偽的態(tài)度,加上爐火純青的技巧,再以輕松愉快的方式表達(dá)出來,這便是幽默。
39、人約黃昏,偏偏不再少年路。
40、胸藏邱壑,城市不異山林;興寄煙霞,閻浮有如蓬島。
41、一點癡性,人人都有,或癡于一個女人,或癡于太空學(xué),或癡于釣魚。癡表示對一件事的專一,癡使人廢寢忘食。人必有癡,而后有成。
42、紅樓夢我也看了,可是我不喜歡,尤其不喜歡那個林黛玉,成天病怏怏的,無病也呻吟。可是紅玉偏偏把自己活成個林黛玉,看上去有幾分別扭。
43、悠閑的生活始終需要一個怡靜的內(nèi)心,樂天曠達(dá)的觀念和盡情欣賞大自然的胸懷。
44、沒有幽默滋潤的國民,其文化必日趨虛偽,生活必日趨欺詐,思想必日趨迂腐,文學(xué)必日趨干枯,而人的心靈必日趨頑固。
45、讀書或書籍的享受素來被視為有修養(yǎng)的生活上的一種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機(jī)會享受這種權(quán)利的人們看來,這是一種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
46、智慧的價值,就是教人笑自己。
47、蘇東坡說:“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則忘其身,必不仕則忘其君?!边@是孟子對孔夫子參政態(tài)度的概要結(jié)語。
48、所有科學(xué)的進(jìn)步,都在乎這好奇心。好奇心,就是趣,科學(xué)發(fā)明,就是靠這個趣字而已。
49、人生的大騙子不是兩個,而是三個:名、利、權(quán)。
50、生命是某種東西剎那之間的表現(xiàn),是永恒的精神在剎那之間存在軀殼之中的形式。
林語堂經(jīng)典語錄句子林語堂經(jīng)典語錄摘抄篇一
1.中國就有這么一群奇怪的人,本身是最底階層,利益每天都在被損害,卻具有統(tǒng)治階級的意識。在動物世界里找這么弱智的東西都幾乎不可能。
2.中國的農(nóng)民和生意人都落入王安石新政的陷阱里了。他們只有兩條路走:一是遇歉年,忍饑挨餓;一是遇豐年,鋃鐺入獄。
3.真誠的友誼永遠(yuǎn)不會特別表白的。真正的好朋友彼此不必通信,因為既是對彼此的友情信而不疑,誰也不須要寫什么。一年分別后,再度相遇,友情如故。
4.但仍有區(qū)別,因為中國街頭藝術(shù)家給你講催人淚下的故事。而倫敦的則給你些快樂以報答你向他帽子投入了兩便士。
6.他并沒有虛幻的憧憬,所以無所謂醒悟;他從來沒有懷著過度的奢望,所以無所謂失望。他的精神就是如此得了解放。
7.我想我和別人一樣是個有道德的人,如果上帝有我母親一半愛我,也就不會送我下地獄。如果我上不了天堂,地球就該死。
8.知道一個人,或是不知道一個人,與他是否為同代人沒有關(guān)系。主要的倒是是否對他有同情的了解。歸根結(jié)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了解自己真正喜愛的人。
9.一般來說,過著更富足、更完美生活的人,是那些有著豐富的需求和欲望的人,而不是隨遇而安、對周圍事物漠不關(guān)心的人。倫敦郊外的流浪漢對爐邊安樂不羨慕,不嫉妒,他一定不是高級動物。
10.人生有一個地方,有一個人,在這人面前,可以不必有出息,可以不必有形象,可以暴露弱點,可以是全身弱點,這是很大的解放。有此解放,人可以在解放一陣子之后,重拾勇氣,重披戲服,再次化妝,再次端架子,走到前臺去扮演好需扮演的角色,做一個人模人樣的人物,博得世俗的贊美。
11.說他是火性并無不當(dāng),因為他的一生都是精力旺盛的,簡單說來,他的氣質(zhì),他的生活,就猶如跳動飛舞的火焰,不管到何處,都能給人生命溫暖,但同時也會把東西毀滅。
12.每個人都知道女人的美麗,是在她們予人一種莫名其妙遍尋不著的感覺,古老的城市如巴黎與維也納所以耐人尋味,是因為你在那里住了十年以后,也不確知某一個小巷會有什么東西出現(xiàn)。一個圖書室也是同樣的道理。
13.蘇東坡去世后,另一個人,姓洪,接他的職位。他對自己的文采頗自期許,他問當(dāng)年侍候蘇東坡的老仆,他比蘇東坡如何?老仆回答說:“蘇東坡寫得并不見得比大人美,不過他永遠(yuǎn)不用查書。
14.一個強(qiáng)烈底決心,以攝取人生至善至美;一股殷熱的欲望,以享樂一身之所有,但倘令命該無??上?,則亦不怨天尤人。這是中國人“知足”的精義。
15.每個人都有一種感覺安全的希望,例如生病時有人看護(hù),憂慮時有人安慰,疲倦時有人服侍,結(jié)婚正可以滿足人類這種希望。結(jié)婚以后,夫婦兩人可以共同擬定目標(biāo),由理想、計劃、奮斗,使理想成為事實,而獲得無窮的樂趣。
16.理想的哲學(xué)家能夠了解女人的嫵媚而不流于粗鄙,能夠酷愛人生而不過度,能夠看見塵世的成功和失敗的空虛,能夠站在超越人生和脫離人生的地位,而不敵視人生。
17.藝術(shù)應(yīng)該是一種諷刺文學(xué),對我們麻木了的情感、死氣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種警告。它教我們在矯飾的世界里保持著樸實真摯。
18.我在《生活的藝術(shù)》里說,理想的人並不是完美的人,而只是一個令人喜歡而通情達(dá)理的人,而他也不過盡力做那么樣的一個人罷了。
19.因此我被迫重整旗鼓,為月亮辯護(hù),捍衛(wèi)她不致被消滅。因為我生怕中華民族一旦喪失欣賞朗月,享受清風(fēng)的能力,這個民族就會變得更加渺小粗俗、惟利是圖了。
20.凡善于幽默的人,其諧趣必愈幽隱;而善于鑒賞幽默的人,其欣賞尤在于內(nèi)心靜默的理會,大有不可與外人道之滋味。與粗鄙的笑話不同,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
林語堂經(jīng)典語錄句子林語堂經(jīng)典語錄摘抄篇二
1.每一個都喜歡。
2.詩歌為中國人的宗教。
3.天下有一知己,可以不恨。
4.智者閱讀群書,亦閱歷人生。
5.智慧的價值,就是教人笑自己。
6.寧為花中之萱草,勿為鳥中之杜鵑。
7.你知道不明了的事會使你夜夜睡不著。
8.你以為不要緊,便什么都不要緊了。
9.每個小事件都受到千百種前因的影響。
10.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
林語堂經(jīng)典語錄句子林語堂經(jīng)典語錄摘抄篇三
1、詩歌為中國人的宗教。
2、人約黃昏,偏偏不再少年路。
3、目光放的遠(yuǎn)了,你就不會悲傷了。
4、你以為不要緊,便什么都不要緊了。
5、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
6、人生目的即在純潔而健全地享受人生。
7、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
8、元?dú)饬芾旄挥猩鷻C(jī)的人總是不容易理解的。
9、敢于玩弄自己性命的人自然敢取別人的性命。
10、一個人的命運(yùn)是依他過去和現(xiàn)在的行為作決定。
11、一個人徹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12、看到秋天的云彩,原來生命別太擁擠,得空點。
13、父愛是人類文明的產(chǎn)物,母愛卻是與生俱來的。
14、平淡而有奇思妙想足以應(yīng)用之便可成天地間至文。
15、文明可以改變愛情的方式,卻永遠(yuǎn)不能扼殺愛情。
16、人生在世,還不是有時笑笑人家,有時給人家笑笑。
17、讀書,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增學(xué)問,廣識見。
18、在藝術(shù)作品中,最富有意義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個性。
19、你只要說出你的真意,世界上似乎不會沒有與你同感的人。
20、延緩年老展長青春的第一條規(guī)矩,是避免一切情緒上的煩擾。
21、世界上的強(qiáng)盜,再沒有比劫奪我們思想自由的罪惡更大的了。
22、世上無人人必讀之書,只有在某時某地某種心境不得不讀之書。
23、婚姻猶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樣去欣賞它,又怎樣去駕駛它。
24、人生譬如一場滑稽劇,有時還是靜觀而微笑,勝于參與其中一份子。
25、人生的盛宴已經(jīng)擺在我們的面前,現(xiàn)在唯一的問題是我們的胃口怎么樣。
26、人世間如果有任何事值得我們慎重其事的,不是宗教,也不是學(xué)問,而是吃。
27、生活所需的一切不貴豪華,貴簡潔;不貴富麗,貴高雅;不貴昂貴,貴合適。
28、春則覺醒而歡悅,夏則在小憩中聆聽蟬的歡鳴,秋則悲悼落葉,冬則雪中尋詩。
29、悠閑的生活始終需要一個怡靜的內(nèi)心,樂天曠達(dá)的觀念和盡情欣賞大自然的胸懷。
30、生命是某種東西剎那之間的表現(xiàn),是永恒的精神在剎那之間存在軀殼之中的形式。
31、人類之足引以自傲者總是極為稀少,而這個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滿足者亦屬罕有。
32、出外旅行的人,極其所能,也只有把自己的安危委諸天命,因為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33、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角,不要總在別人的世界里充當(dāng)配角。
34、中國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個人不必逃避人類社會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的快樂。
35、做人也是如此:總是看別人眼色行事會淪為庸俗,為了彰顯個性而特立獨(dú)行也好不到哪去。
36、我總以為,不管何處,只要人道精神在,宗教即可再興。人道精神一死,宗教也隨之腐爛了。
37、我們用他自己的話說,他過去生活的態(tài)度,一向是嫉惡如仇,遇有邪惡,則“如蠅在食,吐之乃已”。
38、豁達(dá)的人生觀,率真無偽的態(tài)度,加上爐火純青的技巧,再以輕松愉快的方式表達(dá)出來,這便是幽默。
39、從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視人生,道家的簡化人生,這位詩人在心靈識見中產(chǎn)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觀。
40、向來中國人得意時信儒教,失意時信道教,所以來去出入,都有照例文章,嚴(yán)格地說,也不能算為真正的言志。
41、中國人“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不必逃避人類社會,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快樂。因此,“城中隱士實是最偉大的隱士”。
42、女人的美不是在臉孔上,是在姿態(tài)上。姿態(tài)是活的,臉孔是死的,姿態(tài)猶不足,姿態(tài)只是心靈的表現(xiàn),美是在心靈上的。
43、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44、中國的農(nóng)民和生意人都落入王安石新政的陷阱里了。他們只有兩條路走:一是遇歉年,忍饑挨餓;一是遇豐年,鋃鐺入獄。
45、男人就像這支筆,總想在一張白紙上揮灑丹青;而女人結(jié)了婚,就像白紙上有了痕跡,男人畫得不好,就怪這白紙有毛病。
46、我們最重要的不是去計較真與偽,得與失,名與利,貴與賤,富與貧,而是如何好好地快樂度日,并從中發(fā)現(xiàn)生活的詩意。
47、今日蘇堤橫臥湖上,此一小小仙島投入水中的影子,構(gòu)成了“三潭印月”,湖邊垂柳成行,足以證明蘇東坡在設(shè)計風(fēng)景方面的奇才。
48、一點癡性,人人都有,或癡于一個女人,或癡于太空學(xué),或癡于釣魚。癡表示對一件事的專一,癡使人廢寢忘食。人必有癡,而后有成。
49、讀書或書籍的享受素來被視為有修養(yǎng)的生活上的一種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機(jī)會享受這種權(quán)利的人們看來,這是一種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
50、中國人得意時信儒教,失意時信道教、佛教,而在教義與已相背時,中國人會說,“人定勝天”。中國人的信仰危機(jī)在于,經(jīng)常改變信仰。
51、此處,高在山巔,天與地互相接觸,風(fēng)與云交互鼓蕩,陰陽雌雄之氣,獲得會合凝聚,是以“巫山云雨”一詞,至今還留為男女交歡之稱。
52、在人的一生,有些細(xì)微之事,本身毫無意義可言,卻具有極大的重要性。事過境遷之后,回顧其因果關(guān)系,卻發(fā)現(xiàn)其影響之大,殊可驚人。
53、中國就有這么一群奇怪的人,本身是最底階層,利益每天都在被損害,卻具有統(tǒng)治階級的意識。在動物世界里找這么弱智的東西都幾乎不可能。
54、女人是水,男人是泥,水滲進(jìn)泥里,把泥塑造了,泥吸收了水,使水有了形體的寄托,使水可以在這形體里流動著,生活著,獲得了豐富的生命。
55、一個強(qiáng)烈底決心,以攝取人生至善至美;一股殷熱的欲望,以享樂一身之所有,但倘令命該無福可享,則亦不怨天尤人。這是中國人“知足”的精義。
56、理想的哲學(xué)家能夠了解女人的嫵媚而不流于粗鄙,能夠酷愛人生而不過度,能夠看見塵世的成功和失敗的空虛,能夠站在超越人生和脫離人生的地位,而不敵視人生。
57、世界上的強(qiáng)盜,再沒有比劫奪我們思想自由的罪惡更大的了。如果我們失掉了思想自由,那還不如匍匐而行,承認(rèn)兩足走路是一個錯誤,而回返到三萬多年前的原來姿勢。
58、所以知道一個人,或是不知道一個人,與他是否為同代人沒有關(guān)系。主要的倒是是否對他有同情的了解。歸根結(jié)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了解自己真正喜愛的人。
59、爸爸常常告訴我,他曾親眼看見多少貧窮之家興起來,多少富貴之家衰下去,他告訴我說,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依賴著金錢,人應(yīng)當(dāng)享受財富,也要隨時準(zhǔn)備失去了財富時應(yīng)當(dāng)怎么過日子。
60、人之所以傷心,是因為看得不夠遠(yuǎn)。未來沒有來臨之前,怎么知道現(xiàn)在所謂的困境,不是一件好事呢。人要向前看,向前看。尤其是感情,根本是無須去糾結(jié)其中的對錯,因為是沒有對錯的。
林語堂經(jīng)典語錄句子林語堂經(jīng)典語錄摘抄篇四
歸根結(jié)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了解我們真正喜愛的人。
婚姻猶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樣去欣賞它,又怎樣去駕駛它。
既娶之,則愛之。既處之,則惜之
戀愛是情感的流露,本質(zhì)上控制著感覺,它可以成為內(nèi)心的微鳴。
女人的美不是在臉孔上,是在姿態(tài)上。姿態(tài)是活的,臉孔是死的,姿態(tài)猶不足,姿態(tài)只是心靈的表現(xiàn),美是在心靈上的。
一般人不能領(lǐng)略這個塵世生活的樂趣,那是因為他們不深愛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無聊。
一個女子最美麗的時候是在她立在搖籃的面前的時候;最懇切最莊嚴(yán)的時候是在她懷抱嬰兒或攙著四五歲小孩行走的時候;最快樂的時候則如我所看見的一幅西洋畫像中一般,是在擁抱一個嬰兒睡在枕上逗弄的時候。
一個人舉止有禮,有度量有耐心有教養(yǎng),這些都是在家庭中養(yǎng)成的。一個熱愛世界但卻無法與自己父母融洽相處的人,可說是一個很不適應(yīng)的人。因為他甚至于在最切身的關(guān)系中都無法學(xué)著適應(yīng)。
用愛情方式過婚姻,沒有不失敗的。要把婚姻當(dāng)飯吃,把愛情當(dāng)點心吃。
在灰燼里拾到一顆小珍珠,是比在珠寶店櫥窗內(nèi)看見一粒大珍珠更為快樂。
林語堂經(jīng)典語錄句子林語堂經(jīng)典語錄摘抄篇五
1、沒有女子的世界,必定沒有禮俗、宗教、傳統(tǒng)及社會階級。世上沒的天性守禮的男子,也沒的天性不守禮的女子。假定沒有女人,我們必不會居住千篇一律的弄堂,而必住在三角門窗八角澡盆的房屋,而且也不知飯廳與臥室之區(qū)別,有何意義。男子喜歡在臥室吃飯,在飯廳安眠的。
2、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現(xiàn)得正像中國的山水畫。在山水畫里,山水的細(xì)微處不易看出,因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這時兩個微小的人物,坐在月光下閃亮的江流上的小舟里。由那一剎那起,讀者就失落在那種氣氛中了。
3、享受悠閑生活當(dāng)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閑的生活只要一種藝術(shù)家的性情,在一種全然悠閑的情緒中,去消遣一個閑暇無事的下午。
4、只有快樂的哲學(xué),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學(xué);西方那些嚴(yán)肅的哲學(xué)理論,我想還不曾開始了解人生的真義哩。在我看來,哲學(xué)的唯一效用是叫我們對人生抱一種比一般商人較輕松較快樂的態(tài)度。
5、一個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個流浪者,經(jīng)歷著流浪者的快樂、誘惑,和探險意念。旅行必須流浪式,否則便不稱其為旅行。旅行的要點在于無責(zé)任、無定時、無來往信札、無嚅嚅好問的鄰人、無來客和無目的地。一個好的旅行家決不知道他往那里去,更好的甚至不知道從何處而來。他甚至忘卻了自己的姓名。
6、一本古書使讀者在心靈上和長眠已久的古人如相面對,當(dāng)他讀下去時,他便會想象到這位古作家是怎樣的形態(tài)和怎樣的一種人,孟子和大史家司馬遷都表示這個意見。
7、藝術(shù)應(yīng)該是一種諷刺文學(xué),對我們麻木了的情感、死氣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種警告。它教我們在矯飾的世界里保持著樸實真摯。
8、如果我們在世界里有了知識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評而不能欣賞,有了美而沒有愛,有了真理而缺少熱情,有了公義而缺乏慈悲,有了禮貌而一無溫暖的心,這種世界將成為一個多么可憐的世界??!
9、最懇切最莊嚴(yán)的時候是在她懷抱嬰兒或攙著四五歲小孩行走的時候;最快樂的時候則如我所看見的一幅西洋畫像中一般,是在擁抱一個嬰兒睡在枕上逗弄的時候。
10、凡是談到真理的人,都反而損害了它;凡是企圖證明它的人,都反而傷殘歪曲了它;凡是替它加上一個標(biāo)識和定出一個思想派別的人,都反而殺害了它:而凡是自稱為信仰它的人,都埋葬了它。所以一個真理,等到被豎立成為一個系統(tǒng)時,它已死了三次,并被埋葬了三次了。
11、那些有能力的人、聰明的人、有野心的人、傲慢的人,同時,也就是最懦弱而糊涂的人,缺乏幽默家的勇氣、深刻和機(jī)巧。他們永遠(yuǎn)在處理瑣碎的事情。他們并不知那些心思較曠達(dá)的幽默家更能應(yīng)付偉大的事情。
12、一位現(xiàn)代中國大學(xué)教授說過一句詼諧語:老婆別人的好,文章自己的好。在這種意義上說來,世間沒有一個人會感到絕對的滿足的。大家都想做另一個人,只要這另一個人不是他現(xiàn)在的現(xiàn)在。
13、古教堂、舊式家具、版子很老的字典以及古版的書籍,我們是喜歡的,但大多數(shù)的人忘卻了老年人的美。這種美是值得我們欣賞,在生活是十分需要。我以為古老的東西,圓滿的東西,飽經(jīng)世變的東西才是最美的東西。
14、作家的筆正如鞋匠的錐,越用越銳利,到后來竟可以尖如縫衣之針。但他的觀念的范圍則必日漸廣博,猶如一個人的登山觀景,爬得越高,所望見者越遠(yuǎn)。
林語堂經(jīng)典語錄句子林語堂經(jīng)典語錄摘抄篇六
1、洋畫像中一般,是在擁抱一個嬰兒睡在枕上逗弄的時候。
3、智者閱讀群書,亦閱歷人生。
4、在這樣的地方你不能不想到賦詩:在此地作詩人只需要心平氣和,凝神致志,然后將詩意融入自己的思想,而不是急于去尋章摘句。
5、婚姻猶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樣去欣賞它,又怎樣去駕駛它。
6、文明可以改變愛情的方式,卻永遠(yuǎn)不能扼殺愛情。
7、愛春天,但是太年輕。我愛夏天,但是太傲氣。所以我最愛秋天,因為秋天的葉子的顏色金黃、成熟、豐富,但是略帶憂傷與死亡的預(yù)兆。
8、享受悠閑生活當(dāng)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閑的生活只要一種藝術(shù)家的性情,在一種全然悠閑的情緒中,去消遣一個閑暇無事的下午。
9、林黛玉太柔弱,寶釵太能干,寶玉哥哥太女人氣,人嘛,很少有完美的。做人太完美了,在生活里不是留下缺憾,就是留下虛假。
10、一個人的命運(yùn)是依他過去和現(xiàn)在的行為作決定。
11、女人是水,男人是泥,水滲進(jìn)泥里,把泥塑造了,泥吸收了水,使水有了形體的寄托,使水可以在這形體里流動著,生活著,獲得了豐富的生命。
12、你對情感自私,情感是最能傷人的一把利劍,傷到最后只能傷到自己。
13、詩歌為中國人的宗教。
14、人生在世,還不是有時笑笑人家,有時給人家笑笑。
15、一般人不能領(lǐng)略這個塵世生活的樂趣,那是因為他們不深愛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無聊。
16、女孩子知道自己有人對她癡情,對大家會更文雅、更和藹、更同情,因為她在愛人的眼光中找到了自己。
17、大概英國式的陶養(yǎng),性格越養(yǎng)越剛,中國式的陶養(yǎng),越養(yǎng)越柔,到了優(yōu)柔寡斷的地步,已經(jīng)德高望重了。
18、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遠(yuǎn)是自己的主角,不要總在別人的戲劇里充當(dāng)著配角。
19、人類之足引以自傲者總是極為稀少,而這個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滿足者亦屬罕有。
20、一個學(xué)者是像一只吐出所吃的食物以飼小鳥的老鷹;一個思想家則像一條蠶,他所吐的不是桑葉而是絲。
21、靈魂之自在確與身體之自在有關(guān)聯(lián)。人若不能控制身心,便不能控制靈魂。
22、一個女子最美麗的時候是在她立在搖籃的面前的時候。
23、春則覺醒而歡悅,夏則在小憩中聆聽蟬的歡鳴,秋則悲悼落葉,冬則雪中尋詩。
24、依常例而言,好的談天等于一篇好的通俗文章。
25、你以為不要緊,便什么都不要緊了。
26、享受悠閑的生活決不需要金錢。有錢的階級不會真正領(lǐng)略悠閑生活的樂趣。
27、一個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個流浪者,經(jīng)歷者流浪者的快樂、誘惑和探險意志。旅行必須流浪式,否則便不成其為旅行。
28、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
29、許多女人喜歡模仿男人的行動舉止,這正是女人受到束縛的象征。只有當(dāng)她以生為女性為榮時,才真正偉大。
30、你知道不明了的事會使你夜夜睡不著。
31、敢于玩弄自己性命的人自然敢取別人的性命。
32、一個人徹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33、他并沒有虛幻的憧憬,所以無所謂醒悟;他從來沒有懷著過度的奢望,所以無所謂失望。他的精神就是如此得了解放。
34、生活所需的一切不貴豪華,貴簡潔;不貴富麗,貴高雅;不貴昂貴,貴合適。
35、所以人類是一種好奇的、夢想的、幽默的、任性的動物。
36、你只要說出你的真意,世界上似乎不會沒有與你同感的人。
37、每個小事件都受到千百種前因的影響。
38、豁達(dá)的人生觀,率真無偽的態(tài)度,加上爐火純青的技巧,再以輕松愉快的方式表達(dá)出來,這便是幽默。
39、人約黃昏,偏偏不再少年路。
40、胸藏邱壑,城市不異山林;興寄煙霞,閻浮有如蓬島。
41、一點癡性,人人都有,或癡于一個女人,或癡于太空學(xué),或癡于釣魚。癡表示對一件事的專一,癡使人廢寢忘食。人必有癡,而后有成。
42、紅樓夢我也看了,可是我不喜歡,尤其不喜歡那個林黛玉,成天病怏怏的,無病也呻吟。可是紅玉偏偏把自己活成個林黛玉,看上去有幾分別扭。
43、悠閑的生活始終需要一個怡靜的內(nèi)心,樂天曠達(dá)的觀念和盡情欣賞大自然的胸懷。
44、沒有幽默滋潤的國民,其文化必日趨虛偽,生活必日趨欺詐,思想必日趨迂腐,文學(xué)必日趨干枯,而人的心靈必日趨頑固。
45、讀書或書籍的享受素來被視為有修養(yǎng)的生活上的一種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機(jī)會享受這種權(quán)利的人們看來,這是一種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
46、智慧的價值,就是教人笑自己。
47、蘇東坡說:“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則忘其身,必不仕則忘其君?!边@是孟子對孔夫子參政態(tài)度的概要結(jié)語。
48、所有科學(xué)的進(jìn)步,都在乎這好奇心。好奇心,就是趣,科學(xué)發(fā)明,就是靠這個趣字而已。
49、人生的大騙子不是兩個,而是三個:名、利、權(quán)。
50、生命是某種東西剎那之間的表現(xiàn),是永恒的精神在剎那之間存在軀殼之中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