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行測數量關系技巧:如何求解不定方程組

字號:


    國考考試即將開始了,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備考,下面由出國留學網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公務員行測數量關系技巧:如何求解不定方程組”,持續(xù)關注本站將可以持續(xù)獲取更多的考試資訊!
    公務員行測數量關系技巧:如何求解不定方程組
    在行測數量關系當中,經常會遇到二元一次的不定方程,在求解過程中通常會用到整除法、奇偶性以及代入排除等方法,但對于不定方程組的求解很多考生比較陌生,為了讓各位考生更好的熟悉這類題的求解。下面小編就“如何求解不定方程組”進行詳細的介紹:
    一、不定方程組的形式
    
    求:x+y+z=( )
    A.1.05 B.1.4 C.1.85 D.2.1
    上面式子中含有3個未知量且只有2個等量關系,所以屬于不定方程組。
    二、3種方法
    1、線性組合
    
    求:x+y+z=( )
    A.1.05 B.1.4 C.1.85 D.2.1
    【解析】最終求解x+y+z等于多少,即想辦法把未知數前面的系數變成1,在求解過程中需要將第一個式子的3倍與第二個式子的2倍作減法,直接求得:x+y+z=1.05,選A。這種方法需要大家有一定的數學基礎,即通過兩個式子的線性組合得出最終的結果。
    2、換元法
    
    求:x+y+z=( )
    A.1.05 B.1.4 C.1.85 D.2.1
    【解析】因為要求解x+y+z等于多少,可以將上面兩個式子分別提出x+y+z,得出
    
    ,觀察這兩個式子都含有x+3y這個因子,進而可得
    
    ,令x+y+z為N,x+3y為M,原式轉換為
    
    ,變成了一個普通方程,經計算可得N=1.05,故選A。
    3、特值法
    
    求:x+y+z=( )
    A.1.05 B.1.4 C.1.85 D.2.1
    【解析】因為所求量是關于x、y、z的線性組合,選項的結果只有一個是正確的,即當確定其中一個未知量的時候,另外兩個未知量的數值也可以確定下來,x+y+z的整體不會變,此時可以另其中一個未知量為一個特值,不妨令y=0,上式可得
    
    ,進而得出x=1.05,z=0,最終x+y+z=1.05。故選A。
    用線性組合求解不定方程組比較快,但需要考生有一定的數學基礎并善于觀察式子的特點;換元法的求解比較常規(guī)做題速度相對較慢,但它可以提升大家善于觀察的能力,最終可以達到用線性組合求解的目的;特值法的求解適合大部分的考生,求解起來比較快捷無需考慮其他條件。通過以上3種方法的講解,小編希望大家對不定方程組的求解能有所提高。
    2021國考行測技巧:數量關系中常見的易錯選項分析
    從近幾年行測考試出題趨勢來看,數量關系這一部分題目內容越來越接近我們的生活,這樣更有利考查大家解決工作和生活實際中的問題。因此,大家在解題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跟生活緊密結合起來,不要單純的想成把這題解對就可以了,有時候題目經常會設置易錯選項,絕大部分考生會誤選。今天小編通過題目帶領大家一起來看看出題者都經常設置哪些易錯選項,以免以后我們遇到時誤選答案。
    例1.一項工程由甲、乙、丙三個工程隊共同完成需要15天,甲隊與乙隊的工作效率相同,丙隊3天的工作量與乙隊4天的工作量相當。三隊同時開工2天后,丙隊被調往另一工地,甲乙兩隊留下繼續(xù)工作。那么,開工22天后,這項工程:
    A.已經完工
    B.余下的量需甲乙兩隊共同工作1天
    C.余下的量需乙丙兩隊共同工作1天
    D.余下的量需甲乙丙三隊共同工作1天
    【解析】D。由于丙隊3天的工作量與乙隊4天的工作量相當,不妨假設丙隊每天的工作量為4,乙隊每天的工作量為3,則甲隊每天的工作量為3。這項工程總的工作量為(4+3+3)×15=150,則工作22天后,工程還剩下150-(4+3+3)×2-(3+3)×(22-2)=10的工作量,正好讓甲、乙、丙三隊共同工作1天,故選D。
    這道題的易錯點在于:很多考生誤認為開工22天后,工程一共完成(4+3+3)×2+(3+3)×22=152,因此這項工程已經完工,誤選A答案。在這里,注意開工22天應包括前面的三隊同時開工的2天。
    例2.某商場在進行“滿百省”活動,滿100省10,滿200省30,滿300省50。大于400的消費只能折算為等同于幾個100、200、300的加和。已知一位顧客買某款襯衫1件支付了175元,那么買3件這樣的襯衫最少需要:
    A.445元 B.475元 C.505元 D.515元
    【解析】B。由題意知這款襯衫原價是175+10=185元或175+30=205元。當原價為185元時,3件襯衫原價為185×3=555元>400元,所以將555元滿百的部分折算為200、300的加和,共省30+50=80元,故參加活動后需要支付555-80=475元。當原價為205元時,3件襯衫原價為205×3=615,參加活動后需要支付615-2×50=515元。比較475元和515元,故所求為475元,故選B。
    這道題的易錯點在于:出題者利用了生活中大部分人購物時愛貪便宜的心態(tài)或者是一種以為省錢最多的最劃算這樣一種慣性的思維,錯以為175元的襯衫原價只有205元這一種情況,漏算了原價為185元這種情況,導致最后計算結果為515元,誤選了D答案。
    例3.有一個水池,裝有甲、乙、丙三根水管,其中甲、乙為進水管,丙為出水管。單開甲管需15小時注滿水池,單開乙管需10小時注滿水池,單開丙池需9小時把滿池的水放完,現按甲、乙、丙的順序輪流開,每次1小時,問幾小時才能注滿水?
    A.47 B.38 C.54 D.46
    【解析】A。設水池的蓄水量為90,則甲的工作效率為6,乙的工作效率為9,丙的工作效率為-10,這樣一個循環(huán)下來水池就能蓄水5,15個循環(huán)之后蓄水量為15×5=75,接下來甲管和乙管各開一個小時共注水6+9=15,加上之前的75剛好注滿水池,故共需15×3+2=47小時注滿水池,故選A。
    這道題的易錯點在于:大部分考生直接認為一個循環(huán)下來,水池就能蓄水5,水池的蓄水量為90,共有90÷5=18個循環(huán),則共需18×3=54小時注滿水池,誤選了C答案。這道題其實是屬于正負效率交替完工的問題,當正效率完成整個工作量時,負效率就不用再工作了。
    行測考試巧避坑,解題技巧記心中
    行測試題千千萬,出題“挖坑”不間斷。在行測考試中,出題人總是喜歡在設置題目時挖出幾個“坑”,用來測查我們在高壓的考場環(huán)境下能否進行嚴謹細致的思考。那么我們在備考過程中該怎么避過這些“坑”呢?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了解一下,承接敘述題該怎么“避坑”。
    【例題】對于“支持和規(guī)范民辦教育”這一表述,可以從兩個角度進行解讀。首先是支持。這是立足于當前國情,幼兒園要普及普惠,義務教育要優(yōu)質均衡,高中階段要特色多樣……為了達到這些目的,如果光靠公辦力量是不夠的,同時公辦的體制機制也不夠靈活。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指出,辦好教育事業(yè),家庭、學校、政府和社會都有責任,這一論斷對調動全社會力量辦好教育提供了強大支撐。基于這些背景,確實有必要支持民辦教育的發(fā)展,讓民辦教育在各階段各層各類領域貢獻力量。
    這段文字接下來最可能談論的是:
    A.支持民辦教育發(fā)展的意義
    B.規(guī)范民辦教育的必要性
    C.民辦教育可促進教育公平
    D.民辦教育廣闊的發(fā)展前景
    這是一道典型的承接敘述問題。大多數考生對于承接敘述問題都很清楚,文段接下來要講的內容往往與文段的尾句有關,于是很多考生會直接抓住文段尾句進行分析,發(fā)現尾句強調了“確實有必要支持民辦教育的發(fā)展……”于是推測后文應該談“民辦教育廣闊的發(fā)展前景”,或者“支持民辦教育發(fā)展的意義”。但是殊不知,這樣正好掉進了出題人所挖的“坑”當中。
    在本題中,題干開頭明顯告訴我們“對于‘支持和規(guī)范民辦教育’這一表述,可以從兩個角度進行解讀。首先是支持?!苯酉聛矶荚谡撌鰹楹我С置褶k教育,在結尾進一步強調確實有必要支持民辦教育發(fā)展后,對于第一層面的表述已經完結。那么接下來作者最有可能講到的,應該是第二個層面“規(guī)范”了,所以答案應該選擇B項。
    這是在承接敘述題目中最常見的一個“坑”,出題人設置一個“總分”結構的文段,并且在后半部分重點描述其中一個分句內容,然后再問接下來會講什么。此時,我們只要能夠分析出來這是一個總分文段,做對題目也就很簡單了。
    行測常識大全:公務員常識
    21001、明四家,又稱吳門四家,是指四位著名的明代畫家:沈周、文征明、唐寅和仇英?;钴S于今蘇州(別稱吳門)地區(qū),所以又稱為“吳門四杰”或“天門四杰”。
    21002、沈周與文徵明,是吳派文人畫最突出的代表,以山水為主,無論淡雅的青綠,還是沉雄、文秀的水墨,大多描寫江南風光和文人園林。文征明以擅長文人畫聞名,代表作《桃源問津圖》。
    21003、風流才子唐伯虎(1470 - 1524)的瀟灑不羈家喻戶曉,其《溪山漁隱圖》所繪之物,也正是他想追求的逍遙人生。唐寅修養(yǎng)廣博,詩書畫俱佳,號稱“江南第一才子”。
    21004、仇英(1494 - 1552)是油漆工出身的職業(yè)畫家,《文姬歸漢圖》中艷麗的色澤,正是有別于文人畫的另一種風格。仇英文化修養(yǎng)不博,專畫傳統(tǒng)題材,但摹古功底深厚,尤擅長工筆重彩人物與青綠山水,作風嚴謹不拘。
    21005、四僧:明末清初時期中國繪畫史上名噪一時的繪畫流派,由于畫派成員石濤、八大山人、髡殘和弘仁皆為僧侶,故名四僧。
    21006、清初畫壇可謂一派繁榮景象。此時,由明入清的遺民畫家 “四僧” 突破當時主流的摹古畫風,以新穎大膽的畫風寄托亡國之痛?!八纳敝坏陌舜笊饺耍?626 - 1705)達到中國水墨“極簡”的高峰,而《河上花圖》是他一生中僅見的長篇巨制。
    21007、“四僧”中的石濤(1642 - 1708)最勇于創(chuàng)新,喊出 “筆墨當隨時代” 的口號?!妒⒘_應真圖》中畫石頭那種回旋的線條,完全不是大自然應有的。
    21008、揚州八怪是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躍于揚州地區(qū)的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總稱,美術史上也常稱其為“揚州畫派”。 在中國畫史上說法不一,較為公認指:金農、鄭燮、黃慎、李鱔、李方膺、汪士慎、羅聘、高翔。
    21009、鄭板橋一生只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jié)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圖》《清光留照圖》《蘭竹芳馨圖》《甘谷菊泉圖》《叢蘭荊棘圖》等,著有《鄭板橋集》。
    21010、一、茅盾的《農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
    21011、從《春蠶》寫蠶絲業(yè)蕭條所引起的農村破產,到《秋收》寫農民在饑餓中的搶糧風潮,到《殘冬》寫農民在一年生計完全絕望以后,終于自發(fā)起來進行武裝斗爭的故事。
    21012、《春蠶》最初發(fā)表于1932年11月《現代》第2卷第1期,寫的是清明節(jié)后所發(fā)生的事情——老通寶在這一個月時間里,經過“大緊張,大決心,大奮斗,同時又是大希望”,好不容易獲得了蠶繭大豐收,可是賣繭所得卻還“不夠償還買青葉所借的債”,結果氣得生了病。
    21013、《秋收》發(fā)表于1933年4月、5月的《申報月刊》第2卷第4期、第5期,主要寫到 六月底,“春蠶時期的幻想,又在老通寶的頭腦里蓬勃發(fā)長”;他設法賒來豆餅施肥,全家沒日沒夜地車水灌溉。又經歷了許多緊張和奮斗,到秋天,終于見到稻下垂,又獲得了一個好收成,可是結果米價飛跌,又白辛苦了一陣子,又背了一身債。
    21014、《殘冬》發(fā)表于1933年《文學(上海1933)》第1卷第1期。寫的是老通寶的兒子多多頭,他早知道父輩們想靠苦干來改善處境只不過是幻想,在那個社會里“規(guī)規(guī)矩矩做人就活不了命”,他和六寶的哥哥陸福慶等人,在一個夜晚,摸進反動武裝保衛(wèi)團“三甲聯(lián)合隊”的駐地,繳了他們的槍,走上了武裝革命斗爭的道路。
    21015、茅盾的《蝕》三部曲:《幻滅》、《動搖》、《追求》
    21016、《幻滅》描寫女大學生章靜感情脆弱喜歡幻想,對讀書和愛情都感到幻滅。20世紀20年代,在革命形勢的鼓舞下,她來到革命中心武漢。她覺得到處是混亂和丑惡,換了次工作,結果都徒然增加了悲哀。她結識了強連長并與他結了婚,然而蜜月之中強連長接到命令要上前線,章靜又重新陷入幻滅的苦之中。
    21017、《動搖》描寫中國國民黨縣黨部負責人方羅蘭在革命形勢變化時,被異性弄得魂不守舍。他在工作中動搖、猶豫、妥協(xié),助長了反革命的氣焰。在革命的危急關頭,特派員李克冒險去說服被欺騙的群眾。革命失敗后,他把武裝力量帶到南鄉(xiāng)去繼續(xù)戰(zhàn)斗。
    21018、《追求》描寫張曼青、王仲昭、章秋柳、史循等一群青年,在革命高潮時有過積極的作為。在革命處于低潮時,他們不肯與反動派同流合污,又看不到正確的道路,結果各自的追求都以失敗而告終。
    21019、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是中國現代著名的小說家、散文家、翻譯家巴金的早期代表作。其中《家》的藝術成就最高?!都ち魅壳肥前徒鸷粲踝杂?、民主、尊重人格、人性解放的最鮮明的一面旗幟。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和起著巨大的作用。
    21020、1.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學分型,目前已被公認的有甲、乙、丙、丁、戊五種肝炎病毒,分別寫作HAV、HBV、HCV、HDV、HEV,除乙型肝炎病毒為DNA病毒外,其余均為RNA病毒。主要的傳播途徑有:糞——口傳播,母嬰傳播,血液、體液傳播。
    21021、麻疹是兒童最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之一,其傳染性很強,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種疫苗的地區(qū)易發(fā)生流行,2~3年一次大流行。麻疹病毒屬副黏液病毒,通過呼吸道分泌物飛沫傳播。
    21022、水痘及帶狀皰疹水痘和帶狀皰疹是由同一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所引起的兩種不同表現的疾病。原發(fā)感染為水痘,潛伏在感覺神經節(jié)的VZV再激活引起帶狀皰疹。水痘為小兒常見急性傳染病,特征是分批出現的皮膚粘膜的斑、丘皰疹及結痂、全身癥狀輕微。帶狀皰疹多見于成人,其特征為沿身體單側感覺神經相應皮膚階段出現簇的皰疹,常伴局部神經痛。
    21023、.登革熱是登革病毒經蚊媒傳播引起的急性蟲媒傳染病。登革病毒感染后可導致隱性感染、登革熱、登革出血熱,登革出血熱我國少見。
    21024、艾滋病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種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tǒng)的病毒。它把人體免疫系統(tǒng)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細胞作為主要攻擊目標,大量破壞該細胞,使人體喪失免疫功能。其主要的傳播途徑有:性接觸、血液、母嬰傳播。
    21025、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引發(fā)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 71)最為常見。其主要傳播途徑有:糞——口傳播,呼吸道飛沫傳播,通過污染的手、日常用品及醫(yī)療器具等傳播。多發(fā)生于5歲以下兒童,感染途徑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密切接觸傳播。
    21026、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病。結核菌可能侵入人體全身各種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臟,稱為肺結核病。其主要傳播途徑為呼吸道飛沫傳播。
    21027、破傷風是破傷風梭菌經由皮膚或黏膜傷口侵入人體,在缺氧環(huán)境下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引起肌痙攣的一種特異性感染。
    21028、抑郁癥又稱抑郁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征,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每次發(fā)作持續(xù)至少2周以上、長者甚或數年,多數病例有反復發(fā)作的傾向,每次發(fā)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癥狀或轉為慢性。
    21029、光的直線傳播(光的直射):這一物理現象的詩句比較好掌握,??嫉拇笾路譃閮深惉F象:一類是詩句中涉及到影子的,比如:“對影成三人”、“綠樹陰濃夏日長”(樹陰就是樹木枝葉的影子)等等;另一類是詩句中涉及遮擋的,比如:“峰多巧障日”(山峰多了,遮擋了太陽光)、“排云數峰出,漏日半江明”(推開山腰的浮云,才能看到峰頂,陽光只能從云縫中穿出照亮江面。都是云遮擋住了光線。)
    21030、光的反射:這一類詩句是試題中考得最多的,只要詩句中出現倒影、鏡子,就都屬于光的反射(鏡面反射),比如:“樓臺倒影入池塘”、“寶釵好耀首,明鏡可鑒形”等等。
    21031、光的折射:這一類詩句特別少,大家記住兩句就夠了:“潭清疑水淺”、“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看到的“落日”并不是實際的太陽,而是光經過不均勻的大氣時發(fā)生了折射形成的虛像,太陽的實際位置在地平線以下。)
    21032、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最有代表性的詩句是蘇軾的“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問君何不指上聽?”和韋應物的“水性自云靜,石中本無聲。如何兩相激,雷轉空山鳴?”這兩首詩的疑問部分都是在探究聲音的產生。但這類詩句在試題中往往考得不會那么貼切,只要和聲音有關,都可以說涉及到“聲音是物體振動產生的”這一物理現象,比如“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等。
    21033、聲音的反射(回聲):酈道元的《三峽》中有“空谷傳響,哀轉久絕”的描寫,這就是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發(fā)生反射現象,產生回聲。
    21034、 彈性勢能轉換為動能:凡是詩句中涉及到弓的都可以說“彈性勢能轉換為動能”,比如:“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等。
    21035、重力勢能轉換為動能:凡是詩句中有物體從高處落下,都可以說“重力勢能轉換為動能”,比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等。
    21036、 分子的熱運動(擴散現象):這一類知識對于沒做過歷年試題的同學來說容易被忽視,也不容易想到,但只要做過類似的試題,這一類知識就非常好理解了,凡是涉及到氣味(試題中常常是香味)的詩句,都屬于分子的熱運動。比如:“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滿架薔薇一院香”、“弄花香滿衣”等等。
    21037、物態(tài)變化:這一類其實和考詩詞關系不大,主要考的是物理知識,記住幾種常見的自然現象:露、霧是液化,霜、霧凇、冰花是凝華,再通過詩句中的相關字來判斷體現的物理現象。比如:“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液化)、“月落烏啼霜滿天”(霜的形成-凝華)等。
    21038、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yè)精神,它是職業(yè)道德、職業(yè)能力、職業(yè)品質的體現,要求我們從業(yè)者要做到“執(zhí)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的敬業(yè)態(tài)度 ,要精益求精、追求極致的精益品質、有心無旁騖的專注態(tài)度、要有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創(chuàng)新內蘊。
    21039、第一位工匠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廚師,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庖丁,在《莊子·養(yǎng)生主》里面講述了庖丁為梁惠王宰牛,技藝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書中這樣記載:“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為什么技藝能夠如此好?就在于庖丁對解牛非常熟練,掌握了牛身體的規(guī)律,才能夠做到游刃有余。這里的考點就在于成語游刃有余。在哲學上體現了尊重規(guī)律。
    21040、歐冶子是春秋末期到戰(zhàn)國初期鑄劍大師,少年時代,他從母舅那里學會冶金技術,開始冶鑄青銅劍和鐵鋤、鐵斧等生產工具,他在鑄劍的過程中,善于觀察,動腦筋和創(chuàng)新,冶鑄出第一把鐵劍“龍淵”(后改名“龍泉劍”),開創(chuàng)中國冷兵器之先河。為越王允常鑄五劍,名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巨闕。后因風胡子之邀,與干將夫婦赴楚為楚王鑄龍淵、泰阿、工布三劍。其中劍以湛盧劍最為有名,稱為“天下第一劍”。在很多古詩中經常看到湛盧劍,比如唐朝詩圣杜甫有詩詠道:“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盧”。
    21041、魯班是中國建筑鼻祖木匠鼻祖,春秋時期魯國人,公輸氏,字依智。人稱公輸盤、公輸般、班輸,木工師傅們用的手工工具,如鉆、刨子、鏟子、曲尺,劃線用的墨斗,據說都是魯班發(fā)明的,這些工具都不是偶然發(fā)明的,而是在大量的實踐當中,經過反復的研究才獲得的。與魯班有關的故事也是非常多,在考試中也經常會遇到,比如在野外手被一種野草的葉子劃破了,滲出血來,他摘下葉片輕輕一摸,原來葉子兩邊長著鋒利的齒,他用這些密密的小齒在手背上輕輕一劃,居然割開了一道口子。他的手就是被這些小齒劃破的,魯班就從這件事上得到了啟發(fā)發(fā)明了鋸子這個工具。除了這些日常生活所用的工具,魯班也發(fā)明了很多兵器,比如《墨子·魯問》記魯班將鉤改制成舟戰(zhàn)用的“鉤強”,楚國軍隊用此器與越國軍隊進行水戰(zhàn),越船后退就鉤住它,越船進攻就推拒它。《墨子·公輸》則記他將梯改制成可以凌空而立的云梯,用以攻城。
    21042、圭表是我國最古老的一種計時器,古代典籍《周禮》中就有關于使用土圭的記載,可見圭表的歷史相當久遠。圭表是利用太陽射影的長短來判斷時間的。它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測日影的標桿或石柱,叫做表(一般高八尺);一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叫做圭。它利用了立竿見影的道理來測量日影長度。主要功能是測定冬至日所在,并進而確定回歸年長度。此外,通過觀測表影的變化可確定方向和節(jié)氣。既然日影可以用長度單位計量,那么光陰之“陰”,及時間的長短,用“分”、“寸”表達就順理成章了。
    21043、日晷也是通過觀測日影計時的儀器,主要是根據日影的位置以確定當時的時辰或刻數。從出土文物來看,漢以前已使用日晷,在機械鐘表傳入中國之前,日晷一直是通常使用的計時器。日晷的主要部件是由一根晷針和刻有刻線的晷面組成,通常由銅制的指針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銅制的指針叫做“晷針”,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使用時,觀察日影投在盤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時間,日晷的計時精度能準確到刻(十五分鐘)。隨著太陽在天空運行,晷針的投影像鐘表的指針一樣在晷面上移動,就可以指示時辰。
    21044、漏刻:圭表和日晷都是用太陽的影子計算時間的,然而遇到了陰雨天或黑夜便失去作用了,于是一種白天黑夜都能計時的水鐘便應運而生,這就是漏刻。漏,是指漏壺;刻,是指刻箭。箭,則是標有時間刻度的標尺。漏刻是以壺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觀測壺中刻箭上顯示的數據來計算時間。作為計時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為普遍。我國古代諸多文人騷客留下了許多有關漏刻的富有詩情畫意的章句。如唐代詩人李賀:似將海水添宮漏,共滴長門一夜長?!彼未K軾:“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在機械鐘表傳入中國之前,漏刻是我國使用最普遍的一種計時器。
    21045、布衣之交:通常表示普通老百姓之間交朋友;用來形容最為普通但非常真誠的友誼;出自:《戰(zhàn)國策·齊策三》:“衛(wèi)君與文布衣交,請具車馬皮幣,愿君以此從衛(wèi)君游?!?。
    21046、車笠之交:通常表示有錢人與沒錢人之間的友誼;經常用來形容與金錢、物質沒有關系的友誼;出自:《太平御覽》卷四0六引周處《風土記》:“越俗性率樸,意親好合,即脫頭上手巾,解腰間五尺以與之為交,拜親跪妻,定交有禮……祝曰:‘卿雖乘車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車揖;我雖步行卿乘馬,后日相逢卿當下?!?BR>    21047、患難之交:通常表示逆境中形成的朋友;也是現在常用的表示共同經歷過磨難的朋友;明·東魯古狂生《醉醒石》第十回:“浦肫夫患難之交,今日年兄為我們看他,異日我們也代年兄看他?!?BR>    21048、總角之交:通常表示幼年時結交的朋友;現代人常說的發(fā)小也表示相同的意思;出自:《禮記·內則》:“拂髻,總角?!编嵭ⅲ骸翱偨?,收髻結之?!薄稌x書·何劭傳》:“邵字敬祖,少與武帝同年,有總角之好。”
    21049、莫逆之交:通常表示情投意合的朋友;用來形容志同道合非常要好的朋友,與現代人所說的死黨含義接近;出自:《莊子·大宗師》:“四人相視而笑,莫逆于心,遂相與為友。”
    21050、八拜之交:通常表示舊時結拜的兄弟姐妹;用來形容世代有交情的兩家謁見長輩時的禮節(jié),也用來形容異性結交為兄弟,表示非常深厚的友誼,已經相當于兄弟姐妹;出自:邵伯溫《聞見前錄》:“公至北京,李稷謁見,坐客次,久之,公著道服出,語之曰:‘而父吾客也,只八拜?!⒉猾@已,如數拜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