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維護自身權益的時候,是時候對自己要進行的合同進行簽署了,可以更好的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為此,小編從網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合同法范本通用》,但愿對您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合同法范本通用(篇一)
??一、合同雙方
??出租方(下稱甲方): 承租方(下稱乙方):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相關規(guī)定,經雙方友好協商,就甲方將其擁有的___________ 店(淘寶店,旺旺名:_______________ )出租給乙方一事,達成如下協議:
??1、甲方將其擁有的 _____________ 店(淘寶店,旺旺名:_______________,店鋪域名:______________ 所綁定的支付寶賬戶:________________ )出租給乙方用于淘寶規(guī)定的范圍經營。
??2、甲方必須保證對其所出租的 ____________ 店(淘寶店,旺旺名:___________ 店鋪域名:______________ 所綁定的支付寶賬戶: ______________ )享有完全的所有權,并且保證該所在范圍內的商品、圖片空間、附屬功能使用權沒有用于抵押擔保。
??二、租賃
??1、乙方租賃 _____________ 店(淘寶店,旺旺名:_______________ 店鋪域名:______________ 所綁定的支付寶賬戶:_______________ )為商業(yè)店鋪使用。
??2、乙方向甲方承諾:在租賃期限內,未事先征得甲方的書面同意,乙方不得擅自改變淘寶的原有結構和用途。
??三、租賃期限
??本合同租賃期為 ________ 年,自______ 年______ 月______ 日起至______ 年______ 月 ______ 日止。
??四、租金及支付方式
??1、租金一年總額為 元(大寫 萬___ 仟___ 佰___ 拾___ 元整)。
??2、租金支付方式,按每半年支付一次,分為兩次支付。第一次支付租金 元(大寫 仟 佰 拾 元整),第二次支付租金 元(大寫 仟 佰 拾 元整)。第二次支付租金在 年 月 號之前須支付給甲方余下半年全部租金。
??3、為保證合同的履行,甲方收取乙方 _____ 元做為淘寶店鋪等押金,租賃期滿后,若乙方無違約行為,交清網店維護費外,其它全額退還。
??4、在租賃期內,因租賃淘寶店所產生的維護費用、空間費用、域名費用、商品交易稅收等由乙方自行承擔。
??五、甲方的權利與義務
??1、甲方應在乙方支付當月租金及押金之日將上述賬戶、密碼交付乙方。
??2、甲方必須保證出租給乙方的淘寶店鋪能夠從事網絡B2C商業(yè)經營。
??3、在租賃期間,甲方不得對所出租所在B2C范圍內的商品空間、淘寶商品安置空間使用權設定抵押。
??4、在本合同期滿后,乙方有優(yōu)先續(xù)租權;如未續(xù)租,甲方有權收回,所有可以移動、下架的數據在租賃期間歸乙方所有,租賃期滿后乙方必須歸還。
??六、乙方的權利與義務
??1、乙方按照本合同約定使用,不承擔淘寶店自然損耗的賠償責任。
??2、乙方經營過程中所產生的費用、稅收、債務均由乙方自行承擔。
??3、乙方不得利用上述從事非法經營及任何違法犯罪活動及破壞淘寶官方的交易規(guī)則的行為,如有違反此條列,一切法律責任要乙方自行承擔。
??4、乙方必須按本協議第四條約定支付租金。
??七、續(xù)租
??租賃期滿,甲方如有意續(xù)出租,則乙方在同等條件下有優(yōu)先租權,但必須在租賃期滿前的二個月向甲方提出書面申請。
??八、合同的變更和解除
??1、乙方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甲方有權解除合同;
??(1)乙方未按約定期限交付租金,超過 __7__ 天以上。
??(2)乙方在租賃期內,未經甲方書面認可或同意,擅自改變租賃的結構或用途,經甲方書面通知,在限定的時間內仍未修復。
??(3)在租賃期內,未經甲方書面認可或同意,乙方不得中途擅自轉租、轉讓、轉借他人,租賃時甲方沒有收取乙方任何轉讓費用,租賃到期后,店鋪的信譽度均屬于甲方所有,乙方不得附加任何條件和轉讓費,乙方也不得以任何形式影響甲方后續(xù)經營。合同到期后,甲方收回淘寶店鋪,如有續(xù)租,重新簽訂租賃合同。
??(4)乙方在淘寶店鋪上進行的裝修等,合同到期不再續(xù)簽的,商品數據打包下載帶走,原來數據資料無償退給甲方,不得故意損壞。
??(5)乙方在合同使用期間一定要注意遵循淘寶網經營規(guī)則,否則所造成的一切損失由乙方負責。
??(6)乙方不得從事非法經營及違法犯罪活動,否則所造成的一切法律后果由乙方負責。
??(7)在租憑期滿后,乙方必須無條件的歸還有關材料。
??2、甲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乙方有權解除合同:
??(1)甲方不交付或者遲延交付租賃的。
??(2)乙方承租期間,如因甲方范圍內的商品、商標等與第三方發(fā)生糾紛或甲方與第三人之間的糾紛涉及到該及范圍內的商品、商標,致使乙方無法正常營業(yè)的。
??(3)甲方未經乙方書面許可,擅自將出租的用于抵押或轉讓給第三方的。
??(4)租賃主體結構存在缺陷,危及安全的。
??3、在租賃期限內,有下列情況之一的,雙方均可變更或解除合同:
??(1)甲、乙雙方協商一致,書面變更或解除本合同。
??(2)因不可抗力因素致使及其附屬功能嚴重受損,致使本合同不能繼續(xù)履行的。
??九、違約責任
??甲乙雙方商店,在租憑期間,店鋪如因違規(guī)被處罰、封店、屏蔽等,由乙方承擔全部責任及賠償甲方經濟損失。
??十、其他約定
??1、甲乙雙方交還時:淘寶店鋪、淘寶賬號及密碼、支付寶支付密碼、押金等其他相關數據及材料。
??2、本合同未盡事宜,甲、乙雙方可以補充協議的方式另行約定,補充協議是本合同不可分割的部分,與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若有一方違反合同,按(合同法)規(guī)定承擔違約責任。
??3、本合同自甲乙雙方簽字或蓋章之日起成立,雙方不得反悔。 本合同一式二份,甲、乙雙方各執(zhí)一份。
??甲方代表人: 乙方代表人: 甲方身份證: 乙方身份證:
??甲方代表人聯系電話: 乙方代表人聯系電話:
??合同簽訂日期:
合同法范本通用(篇二)
??2012年12月28日,我國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表決通過關于修改勞動合同法的決定,國家主席胡錦濤簽署第73號主席令予以公布。
??修改后的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經營勞務派遣業(yè)務應當具備的條件包括注冊資本不得少于人民幣二百萬元、有與開展業(yè)務相適應的固定的經營場所和設施等。同時還規(guī)定,經營勞務派遣業(yè)務,應當向勞動行政部門依法申請行政許可。
??修改后的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用工單位應當按照同工同酬原則,對被派遣勞動者與本單位同類崗位的勞動者實行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
??修改后的勞動合同法還規(guī)定,勞動合同用工是我國的企業(yè)基本用工形式。勞務派遣用工是補充形式,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同時規(guī)定,用工單位應當嚴格控制勞務派遣用工數量,不得超過其用工總量的一定比例,具體比例由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規(guī)定。
??修改后的勞動合同法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七十三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決定》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于2012年12月28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
??2012年12月28日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決定
??(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作如下修改:
??一、將第五十七條修改為:經營勞務派遣業(yè)務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注冊資本不得少于人民幣二百萬元;
??(二)有與開展業(yè)務相適應的固定的經營場所和設施;
??(三)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勞務派遣管理制度;
??(四)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條件。
??經營勞務派遣業(yè)務,應當向勞動行政部門依法申請行政許可;經許可的,依法辦理相應的公司登記。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勞務派遣業(yè)務。
??二、將第六十三條修改為: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用工單位應當按照同工同酬原則,對被派遣勞動者與本單位同類崗位的勞動者實行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用工單位無同類崗位勞動者的,參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
??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和與用工單位訂立的勞務派遣協議,載明或者約定的向被派遣勞動者支付的勞動報酬應當符合前款規(guī)定。
??三、將第六十六條修改為:勞動合同用工是我國的企業(yè)基本用工形式。勞務派遣用工是補充形式,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
??前款規(guī)定的臨時性工作崗位是指存續(xù)時間不超過六個月的崗位;輔助性工作崗位是指為主營業(yè)務崗位提供服務的非主營業(yè)務崗位;替代性工作崗位是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因脫產學習、休假等原因無法工作的一定期間內,可以由其他勞動者替代工作的崗位。
??用工單位應當嚴格控制勞務派遣用工數量,不得超過其用工總量的一定比例,具體比例由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規(guī)定。
??四、將第九十二條修改為:違反本法規(guī)定,未經許可,擅自經營勞務派遣業(yè)務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勞務派遣單位、用工單位違反本法有關勞務派遣規(guī)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以每人五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標準處以罰款,對勞務派遣單位,吊銷其勞務派遣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用工單位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本決定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本決定公布前已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和勞務派遣協議繼續(xù)履行至期限屆滿,但是勞動合同和勞務派遣協議的內容不符合本決定關于按照同工同酬原則實行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的規(guī)定的,應當依照本決定進行調整;本決定施行前經營勞務派遣業(yè)務的單位,應當在本決定施行之日起一年內依法取得行政許可并辦理公司變更登記,方可經營新的勞務派遣業(yè)務。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規(guī)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改,重新公布。
??現行有效的2008年1月1日勞動合同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2007年6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
合同法范本通用(篇三)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第535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已經2008年9月3日國務院第25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總理溫家寶
??二○○八年九月十八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勞動合同的訂立
??第三章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
??第四章勞務派遣特別規(guī)定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以下簡稱勞動合同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各級人民政府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行政等有關部門以及工會等組織,應當采取措施,推動勞動合同法的貫徹實施,促進勞動關系的和諧。
??第三條依法成立的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合伙組織和基金會,屬于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的用人單位。
??第二章勞動合同的訂立
??第四條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的用人單位設立的分支機構,依法取得營業(yè)執(zhí)照或者登記證書的,可以作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未依法取得營業(yè)執(zhí)照或者登記證書的,受用人單位委托可以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
??第五條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經用人單位書面通知后,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無需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但是應當依法向勞動者支付其實際工作時間的勞動報酬。
??第六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guī)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并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guī)定支付經濟補償。
??前款規(guī)定的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工資的起算時間為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截止時間為補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前一日。
??第七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至滿一年的前一日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guī)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并視為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的當日已經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應當立即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
??第八條勞動合同法第七條規(guī)定的職工名冊,應當包括勞動者姓名、性別、公民身份號碼、戶籍地址及現住址、聯系方式、用工形式、用工起始時間、勞動合同期限等內容。
??第九條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連續(xù)工作滿10年的起始時間,應當自用人單位用工之日起計算,包括勞動合同法施行前的工作年限。
??第十條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的,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計算為新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單位已經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新用人單位在依法解除、終止勞動合同計算支付經濟補償的工作年限時,不再計算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
??第十一條除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的情形外,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與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對勞動合同的內容,雙方應當按照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協商確定;對協商不一致的內容,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十八條的規(guī)定執(zhí)行。
??第十二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為安置就業(yè)困難人員提供的給予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的公益性崗位,其勞動合同不適用勞動合同法有關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規(guī)定以及支付經濟補償的規(guī)定。
??第十三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不得在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規(guī)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情形之外約定其他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
??第十四條勞動合同履行地與用人單位注冊地不一致的,有關勞動者的最低工資標準、勞動保護、勞動條件、職業(yè)危害防護和本地區(qū)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等事項,按照勞動合同履行地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用人單位注冊地的有關標準高于勞動合同履行地的有關標準,且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按照用人單位注冊地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的,從其約定。
??第十五條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于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的80%或者不得低于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準。
??第十六條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培訓費用,包括用人單位為了對勞動者進行專業(yè)技術培訓而支付的有憑證的培訓費用、培訓期間的差旅費用以及因培訓產生的用于該勞動者的其他直接費用。
??第十七條勞動合同期滿,但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的規(guī)定約定的服務期尚未到期的,勞動合同應當續(xù)延至服務期滿;雙方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第三章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
??第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的條件、程序,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的;
??(二)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的;
??(三)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3日通知用人單位的;
??(四)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五)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七)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八)用人單位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勞動者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九)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十)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強制性規(guī)定的;
??(十一)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
??(十二)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yè)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
??(十三)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第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的條件、程序,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解除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一)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的;
??(二)勞動者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三)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的;
??(四)勞動者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五)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六)勞動者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單位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七)勞動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八)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guī)定的醫(y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九)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十)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fā)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十一)用人單位依照企業(yè)破產法規(guī)定進行重整的;
??(十二)用人單位生產經營發(fā)生嚴重困難的;
??(十三)企業(yè)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的;
??(十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fā)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第二十條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的規(guī)定,選擇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解除勞動合同的,其額外支付的工資應當按照該勞動者上一個月的工資標準確定。
??第二十一條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
??第二十二條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因任務完成而終止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guī)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第二十三條用人單位依法終止工傷職工的勞動合同的,除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guī)定支付經濟補償外,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工傷保險的規(guī)定支付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yè)補助金。
??第二十四條用人單位出具的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應當寫明勞動合同期限、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日期、工作崗位、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
??第二十五條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規(guī)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的規(guī)定支付了賠償金的,不再支付經濟補償。賠償金的計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計算。
??第二十六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了服務期,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guī)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不屬于違反服務期的約定,用人單位不得要求勞動者支付違約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約定服務期的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一)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的;
??(二)勞動者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三)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四)勞動者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單位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五)勞動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二十七條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第四章勞務派遣特別規(guī)定
??第二十八條用人單位或者其所屬單位出資或者合伙設立的勞務派遣單位,向本單位或者所屬單位派遣勞動者的,屬于勞動合同法第六十七條規(guī)定的不得設立的勞務派遣單位。
??第二十九條用工單位應當履行勞動合同法第六十二條規(guī)定的義務,維護被派遣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第三十條勞務派遣單位不得以非全日制用工形式招用被派遣勞動者。
??第三十一條勞務派遣單位或者被派遣勞動者依法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的規(guī)定執(zhí)行。
??第三十二條勞務派遣單位違法解除或者終止被派遣勞動者的勞動合同的,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的規(guī)定執(zhí)行。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三十三條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有關建立職工名冊規(guī)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四條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的規(guī)定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或者應當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而未支付的,勞動行政部門應當責令用人單位支付。
??第三十五條用工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和本條例有關勞務派遣規(guī)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情節(jié)嚴重的,以每位被派遣勞動者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標準處以罰款;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三十六條對違反勞動合同法和本條例的行為的投訴、舉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依照《勞動保障監(jiān)察條例》的規(guī)定處理。
??第三十七條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發(fā)生爭議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規(guī)定處理。
??第三十八條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合同法范本通用(篇四)
??目錄
??一、合同的訂立
??二、合同的效力
??三、合同的履行
??四、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
??五、違約責任
??六、附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已于2009年2月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62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9年5月13日起施行。
??二○○九年四月二十四日
??為了正確審理合同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guī)定,對人民法院適用合同法的有關問題作出如下解釋:
??一、合同的訂立
??第一條當事人對合同是否成立存在爭議,人民法院能夠確定當事人名稱或者姓名、標的和數量的,一般應當認定合同成立。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對合同欠缺的前款規(guī)定以外的其他內容,當事人達不成協議的,人民法院依照合同法第六十一條、第六十二條、第一百二十五條等有關規(guī)定予以確定。
??第二條當事人未以書面形式或者口頭形式訂立合同,但從雙方從事的民事行為能夠推定雙方有訂立合同意愿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是以合同法第十條第一款中的其他形式訂立的合同。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第三條懸賞人以公開方式聲明對完成一定行為的人支付報酬,完成特定行為的人請求懸賞人支付報酬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但懸賞有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guī)定情形的除外。
??第四條采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合同約定的簽訂地與實際簽字或者蓋章地點不符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約定的簽訂地為合同簽訂地;合同沒有約定簽訂地,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不在同一地點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最后簽字或者蓋章的地點為合同簽訂地。
??第五條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應當簽字或者蓋章。當事人在合同書上摁手印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具有與簽字或者蓋章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六條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對格式條款中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內容,在合同訂立時采用足以引起對方注意的文字、符號、字體等特別標識,并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格式條款予以說明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符合合同法第三十九條所稱采取合理的方式。
??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對已盡合理提示及說明義務承擔舉證責任。
??第七條下列情形,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強制性規(guī)定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為合同法所稱交易習慣:
??(一)在交易行為當地或者某一領域、某一行業(yè)通常采用并為交易對方訂立合同時所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做法;
??(二)當事人雙方經常使用的習慣做法。
??對于交易習慣,由提出主張的一方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
??第八條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經批準或者登記才能生效的合同成立后,有義務辦理申請批準或者申請登記等手續(xù)的一方當事人未按照法律規(guī)定或者合同約定辦理申請批準或者未申請登記的,屬于合同法第四十二條第(三)項規(guī)定的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和相對人的請求,判決相對人自己辦理有關手續(xù);對方當事人對由此產生的費用和給相對人造成的實際損失,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二、合同的效力
??第九條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當事人違反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關于提示和說明義務的規(guī)定,導致對方沒有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條款,對方當事人申請撤銷該格式條款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
??第十條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當事人違反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并具有合同法第四十條規(guī)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格式條款無效。
??第十一條根據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的規(guī)定,追認的意思表示自到達相對人時生效,合同自訂立時起生效。
??第十二條無權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訂立合同,被代理人已經開始履行合同義務的,視為對合同的追認。
??第十三條被代理人依照合同法第四十九條的規(guī)定承擔有效代理行為所產生的責任后,可以向無權代理人追償因代理行為而遭受的損失。
??第十四條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規(guī)定的強制性規(guī)定,是指效力性強制性規(guī)定。
??第十五條出賣人就同一標的物訂立多重買賣合同,合同均不具有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guī)定的無效情形,買受人因不能按照合同約定取得標的物所有權,請求追究出賣人違約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三、合同的履行
??第十六條人民法院根據具體案情可以將合同法第六十四條、第六十五條規(guī)定的第三人列為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但不得依職權將其列為該合同訴訟案件的被告或者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
??第十七條債權人以境外當事人為被告提起的代位權訴訟,人民法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一條的規(guī)定確定管轄。
??第十八條債務人放棄其未到期的債權或者放棄債權擔保,或者惡意延長到期債權的履行期,對債權人造成損害,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條的規(guī)定提起撤銷權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
??第十九條對于合同法第七十四條規(guī)定的明顯不合理的低價,人民法院應當以交易當地一般經營者的判斷,并參考交易當時交易地的物價部門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結合其他相關因素綜合考慮予以確認。
??轉讓價格達不到交易時交易地的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百分之七十的,一般可以視為明顯不合理的低價;對轉讓價格高于當地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視為明顯不合理的高價。
??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高價收購他人財產,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債權人的申請,參照合同法第七十四條的規(guī)定予以撤銷。
??第二十條債務人的給付不足以清償其對同一債權人所負的數筆相同種類的全部債務,應當優(yōu)先抵充已到期的債務;幾項債務均到期的,優(yōu)先抵充對債權人缺乏擔?;蛘邠殿~最少的債務;擔保數額相同的,優(yōu)先抵充債務負擔較重的債務;負擔相同的,按照債務到期的先后順序抵充;到期時間相同的,按比例抵充。但是,債權人與債務人對清償的債務或者清償抵充順序有約定的除外。
??第二十一條債務人除主債務之外還應當支付利息和費用,當其給付不足以清償
合同法范本通用(篇五)
??一、買賣合同的成立及效力
??第一條當事人之間沒有書面合同,一方以送貨單、收貨單、結算單、發(fā)票等主張存在買賣合同關系的,人民法院應當結合當事人之間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以及其他相關證據,對買賣合同是否成立作出認定。
??對賬確認函、債權確認書等函件、憑證沒有記載債權人名稱,買賣合同當事人一方以此證明存在買賣合同關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的除外。
??第二條當事人簽訂認購書、訂購書、預訂書、意向書、備忘錄等預約合同,約定在將來一定期限內訂立買賣合同,一方不履行訂立買賣合同的義務,對方請求其承擔預約合同違約責任或者要求解除預約合同并主張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三條當事人一方以出賣人在締約時對標的物沒有所有權或者處分權為由主張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出賣人因未取得所有權或者處分權致使標的物所有權不能轉移,買受人要求出賣人承擔違約責任或者要求解除合同并主張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四條人民法院在按照合同法的規(guī)定認定電子交易合同的成立及效力的同時,還應當適用電子簽名法的相關規(guī)定。
??二、標的物交付和所有權轉移
??第五條標的物為無需以有形載體交付的電子信息產品,當事人對交付方式約定不明確,且依照合同法第六十一條的規(guī)定仍不能確定的,買受人收到約定的電子信息產品或者權利憑證即為交付。
??第六條根據合同法第一百六十二條的規(guī)定,買受人拒絕接收多交部分標的物的,可以代為保管多交部分標的物。買受人主張出賣人負擔代為保管期間的合理費用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買受人主張出賣人承擔代為保管期間非因買受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七條合同法第一百三十六條規(guī)定的提取標的物單證以外的有關單證和資料,主要應當包括保險單、保修單、普通發(fā)票、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產品合格證、質量保證書、質量鑒定書、品質檢驗證書、產品進出口檢疫書、原產地證明書、使用說明書、裝箱單等。
??第八條出賣人僅以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及稅款抵扣資料證明其已履行交付標的物義務,買受人不認可的,出賣人應當提供其他證據證明交付標的物的事實。
??合同約定或者當事人之間習慣以普通發(fā)票作為付款憑證,買受人以普通發(fā)票證明已經履行付款義務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的除外。
合同法范本通用(篇六)
??一、法律適用
??第一條融資租賃合同包括直接租賃、回租賃、轉租賃合同以及當事人約定的其他租賃方式。
??回租賃合同是指承租人將自有物件出賣給出租人,同時與出租人簽定一份融資租賃合同,再將該物件從出租人處租回的出賣人與承租人為同一人的融資租賃合同。
??轉租賃合同是指以同一物件為標的物的多次租賃的融資租賃合同。在轉租賃中,上一租賃合同的承租人同時又是下一租賃合同的出租人,稱為轉租人。轉租人從其他出租人處租入租賃物件再轉租給第三人,轉租人以收取租金差為目的的租賃形式。租賃物件的所有權歸第一出租人。
??第二條融資租賃合同中的承租人與租賃物的實際使用人不一致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將實際使用人列為案件的當事人。
??轉租賃合同糾紛案件中,第一出租人僅以轉租人為被告的,人民法院應當允許。
??第三條融資租賃合同的當事人可以協議選擇與爭議有實際聯系地點的法院管轄。當事人未選擇管轄法院的,應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轄。租賃物的使用地點為融資租賃合同的履行地。
??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有多個被告的,原告可以選擇其中一個被告的所在地法院作為管轄法院。
??第四條依照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六條的規(guī)定,涉外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的當事人沒有協議選擇處理合同爭議所適用的法律的,適用承租人所在地的法律。
??第五條當事人因融資租賃合同租金欠付爭議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其權利的期限適用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一五條的規(guī)定,自承租人欠付租金應付日的次日起計算。
??融資租賃合同履行期不超過四年的,出租人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其權利的期限自承租人欠付的最后一期租金到期日的次日起計算。
??二、合同的效力
??第六條除依照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的規(guī)定外,出租人未經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取得融資租賃經營范圍,與承租人簽訂的融資租賃合同或其相關條款無效:
??第七條出租人雖未經批準取得融資租賃經營范圍,但以出售本企業(yè)產品為目的簽訂的融資租賃合同有效。
??第八條取得融資租賃經營范圍的融資租賃公司簽訂的回租賃合同有效。
??回租賃合同的出賣人出賣他人財產,在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經權利人追認或者出賣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回租賃合同有效。
??以監(jiān)管物為回租賃物的,在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經監(jiān)管部門批準的,回租賃合同有效。
??第九條以不動產為租賃物的融資租賃合同無效,但租賃物成為土地的附著物或已經嵌入土地內不在此限。
??第十條租賃物從境外購買,合同當事人約定用外幣支付租金的,應認定有效。出賣人、出租人和承租人是中國的法人、其他組織或者自然人,租賃物在境內購買,約定使用外匯支付租金并經外匯管理部門批準的,應認定有效。
??第十一條商業(yè)銀行及其分支機構為境內融資租賃合同提供的外匯擔保有效。
??第十二條依照合同法第五十八條的規(guī)定,融資租賃合同被確認無效后,應區(qū)分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因承租人的過錯造成合同無效,出租人有權要求返還租賃物,或者請求承租人支付出租人所承擔的全部購置成本及法定利息;
??(二)因出租人的過錯造成合同無效,承租人有權要求退還租賃物,承租人要求出租人賠償因其過錯給承租人造成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三)因雙方的共同過錯造成合同無效的,可以返還租賃物,并根據過錯大小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四)回租賃合同被確認無效的,出租人無權要求返還租賃物。因承租人的過錯造成回租賃合同無效的,出租人有權要求承租人償還購置租賃物的款項及法定利息;因出租人的過錯造成回租賃合同無效的,承租人應當償還出租人購置租賃物的款項,但有權要求出租人賠償其因回租賃合同無效造成的損失。
??第十三條承租人未經出租人書面同意將租賃物進行抵押、轉讓、轉租或投資入股,其行為無效。出租人有權收回租賃物,并要求承租人賠償損失。因承租人的行為給第三人造成損失的,第三人有權要求承租人賠償。
??三、權利和義務
??第十四條承租人妥善保管、使用租賃物,以使租賃物保持交付時的狀態(tài)為標準,但合理損耗及當事人商定的對設備的任何改裝除外。
??第十五條出租人有權將其對租賃物的所有權或其在融資租賃合同中的全部或部分權利轉讓給第三方,但以不減損承租人在該融資租賃合同中的任何權利為條件。
??第十六條出賣人交付租賃物以后,出租人干預承租人對租賃物的占有和使用,或者擅自取回租賃物,因此造成承租人財產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十七條回租賃合同的承租人應當保證出租人對租賃物的所有權沒有瑕疵,并在租賃物的買賣合同成立后對租賃物所有權轉移進行公示。
??第十八條買賣合同出賣人不履行義務,出租人無過錯的,對義務人的索賠方案、索賠證據、索賠要求由承租人提出,索賠的費用和結果,均由承租人承擔和享有。
??第十九條出租人未違反合同義務的,對出賣人的索賠不影響出租人向承租人行使收取租金的權利。
??第二十條出租人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索賠逾期或索賠失敗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一)利用自己的技能為承租人選擇租賃物的;
??(二)利用自己的經驗和判斷為承租人選擇出賣人的;
??(三)擅自變更承租人已經選定的租賃物的;
??(四)擅自變更承租人已經選定的出賣人的;
??(五)明知或者應當知道租賃物有瑕疵卻不告知承租人的;
??(六)未轉讓對出賣人的索賠權,怠于行使索賠權的;
??(七)已經轉讓對出賣人的索賠權,在承租人行使索賠權時不予協助的。
??第二十一條由于承租人未按合同約定支付租金出租人要求收回租賃物的,應當對租賃物評估作價或拍賣,租賃物的價值不能彌補租金的部分,出租人有權要求承租人賠償;租賃物的價值超過剩余租金以及其他費用的部分,承租人有權要求返還。
??四、當事人的破產
??第二十二條承租人破產的,出租人可以取回租賃物,并可以作為債權人申報債權。出租人取回租賃物的,應當對租賃物評估作價或拍賣,租賃物價值不足出租人債權的,出租人可以就剩余債權作破產債權進行申報;租賃物價值超過出租人債權的,超過部分應當作為破產財產。
??第二十三條出租人在參加承租人破產程序后,其債權未能全部清償的,可就不足部分向保證人追償。
??第二十四條承租人破產的,出租人的債權有第三人提供保證的,出租人可以不參加破產程序,而要求保證人履行保證責任。出租人決定不參加破產程序的,應及時通知承租人的保證人,保證人可以就保證債務的數額申報債權參加破產分配;保證人在法定期限以內不申報的,不影響其依法應當承擔的保證責任。
??第二十五條出租人破產,融資租賃合同尚未到期的,破產清算組可以要求承租人支付全部租金,并將收回的租金作為破產財產。承租人不能支付全部租金的,破產清算組可以取回租賃物,但應當對租賃物評估作價或拍賣;租賃物的價值超過剩余租金以及其他費用的部分,承租人有權要求返還。收回的租賃物或拍賣價款作為出租人的破產財產。
??第二十六條融資租賃合同約定合同期滿后租賃物歸出租人所有或對租賃物的歸屬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出租人在融資租賃合同履行期滿后破產的,破產清算組可以逕行取回租賃物作為破產財產。
合同法范本通用(篇七)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三)》已于2010年12月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04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1年2月16日施行。
??二○一一年一月二十七日
??法釋〔2011〕3號
??(2010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04次會議通過)
??為正確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結合審判實踐,就人民法院審理公司設立、出資、股權確認等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作出如下規(guī)定。
??第一條為設立公司而簽署公司章程、向公司認購出資或者股份并履行公司設立職責的人,應當認定為公司的發(fā)起人,包括有限責任公司設立時的股東。
??第二條發(fā)起人為設立公司以自己名義對外簽訂合同,合同相對人請求該發(fā)起人承擔合同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公司成立后對前款規(guī)定的合同予以確認,或者已經實際享有合同權利或者履行合同義務,合同相對人請求公司承擔合同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三條發(fā)起人以設立中公司名義對外簽訂合同,公司成立后合同相對人請求公司承擔合同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公司成立后有證據證明發(fā)起人利用設立中公司的名義為自己的利益與相對人簽訂合同,公司以此為由主張不承擔合同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相對人為善意的除外。
??第四條公司因故未成立,債權人請求全體或者部分發(fā)起人對設立公司行為所產生的費用和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部分發(fā)起人依照前款規(guī)定承擔責任后,請求其他發(fā)起人分擔的,人民法院應當判令其他發(fā)起人按照約定的責任承擔比例分擔責任;沒有約定責任承擔比例的,按照約定的出資比例分擔責任;沒有約定出資比例的,按照均等份額分擔責任。
??因部分發(fā)起人的過錯導致公司未成立,其他發(fā)起人主張其承擔設立行為所產生的費用和債務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過錯情況,確定過錯一方的責任范圍。
??第五條發(fā)起人因履行公司設立職責造成他人損害,公司成立后受害人請求公司承擔侵權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公司未成立,受害人請求全體發(fā)起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公司或者無過錯的發(fā)起人承擔賠償責任后,可以向有過錯的發(fā)起人追償。
??第六條股份有限公司的認股人未按期繳納所認股份的股款,經公司發(fā)起人催繳后在合理期間內仍未繳納,公司發(fā)起人對該股份另行募集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募集行為有效。認股人延期繳納股款給公司造成損失,公司請求該認股人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七條出資人以不享有處分權的財產出資,當事人之間對于出資行為效力產生爭議的,人民法院可以參照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的規(guī)定予以認定。
??以貪污、受賄、侵占、挪用等違法犯罪所得的貨幣出資后取得股權的,對違法犯罪行為予以追究、處罰時,應當采取拍賣或者變賣的方式處置其股權。
??第八條出資人以劃撥土地使用權出資,或者以設定權利負擔的土地使用權出資,公司、其他股東或者公司債權人主張認定出資人未履行出資義務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當事人在指定的合理期間內辦理土地變更手續(xù)或者解除權利負擔;逾期未辦理或者未解除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出資人未依法全面履行出資義務。
??第九條出資人以非貨幣財產出資,未依法評估作價,公司、其他股東或者公司債權人請求認定出資人未履行出資義務的,人民法院應當委托具有合法資格的評估機構對該財產評估作價。評估確定的價額顯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價額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出資人未依法全面履行出資義務。
??第十條出資人以房屋、土地使用權或者需要辦理權屬登記的知識產權等財產出資,已經交付公司使用但未辦理權屬變更手續(xù),公司、其他股東或者公司債權人主張認定出資人未履行出資義務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當事人在指定的合理期間內辦理權屬變更手續(xù);在前述期間內辦理了權屬變更手續(xù)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已經履行了出資義務;出資人主張自其實際交付財產給公司使用時享有相應股東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出資人以前款規(guī)定的財產出資,已經辦理權屬變更手續(xù)但未交付給公司使用,公司或者其他股東主張其向公司交付、并在實際交付之前不享有相應股東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一條出資人以其他公司股權出資,符合下列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出資人已履行出資義務:
??(一)出資的股權由出資人合法持有并依法可以轉讓;
??(二)出資的股權無權利瑕疵或者權利負擔;
??(三)出資人已履行關于股權轉讓的法定手續(xù);
??(四)出資的股權已依法進行了價值評估。
??股權出資不符合前款第(一)、(二)、(三)項的規(guī)定,公司、其他股東或者公司債權人請求認定出資人未履行出資義務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該出資人在指定的合理期間內采取補正措施,以符合上述條件;逾期未補正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未依法全面履行出資義務。
??股權出資不符合本條第一款第(四)項的規(guī)定,公司、其他股東或者公司債權人請求認定出資人未履行出資義務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本規(guī)定第九條的規(guī)定處理。
??第十二條公司成立后,公司、股東或者公司債權人以相關股東的行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損害公司權益為由,請求認定該股東抽逃出資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將出資款項轉入公司賬戶驗資后又轉出;
??(二)通過虛構債權債務關系將其出資轉出;
??(三)制作虛假財務會計報表虛增利潤進行分配;
??(四)利用關聯交易將出資轉出;
??(五)其他未經法定程序將出資抽回的行為。
??第十三條股東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公司或者其他股東請求其向公司依法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公司債權人請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在未出資本息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已經承擔上述責任,其他債權人提出相同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股東在公司設立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依照本條第一款或者第二款提起訴訟的原告,請求公司的發(fā)起人與被告股東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公司的發(fā)起人承擔責任后,可以向被告股東追償。
??股東在公司增資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依照本條第一款或者第二款提起訴訟的原告,請求未盡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八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義務而使出資未繳足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承擔相應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承擔責任后,可以向被告股東追償。
??第十四條股東抽逃出資,公司或者其他股東請求其向公司返還出資本息、協助抽逃出資的其他股東、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或者實際控制人對此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公司債權人請求抽逃出資的股東在抽逃出資本息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協助抽逃出資的其他股東、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或者實際控制人對此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抽逃出資的股東已經承擔上述責任,其他債權人提出相同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五條第三人代墊資金協助發(fā)起人設立公司,雙方明確約定在公司驗資后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將該發(fā)起人的出資抽回以償還該第三人,發(fā)起人依照前述約定抽回出資償還第三人后又不能補足出資,相關權利人請求第三人連帶承擔發(fā)起人因抽回出資而產生的相應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六條出資人以符合法定條件的非貨幣財產出資后,因市場變化或者其他客觀因素導致出資財產貶值,公司、其他股東或者公司債權人請求該出資人承擔補足出資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十七條股東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或者抽逃出資,公司根據公司章程或者股東會決議對其利潤分配請求權、新股優(yōu)先認購權、剩余財產分配請求權等股東權利作出相應的合理限制,該股東請求認定該限制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八條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未履行出資義務或者抽逃全部出資,經公司催告繳納或者返還,其在合理期間內仍未繳納或者返還出資,公司以股東會決議解除該股東的股東資格,該股東請求確認該解除行為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在前款規(guī)定的情形下,人民法院在判決時應當釋明,公司應當及時辦理法定減資程序或者由其他股東或者第三人繳納相應的出資。在辦理法定減資程序或者其他股東或者第三人繳納相應的出資之前,公司債權人依照本規(guī)定第十三條或者第十四條請求相關當事人承擔相應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九條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即轉讓股權,受讓人對此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公司請求該股東履行出資義務、受讓人對此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公司債權人依照本規(guī)定第十三條第二款向該股東提起訴訟,同時請求前述受讓人對此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受讓人根據前款規(guī)定承擔責任后,向該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追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二十條公司股東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或者抽逃出資,公司或者其他股東請求其向公司全面履行出資義務或者返還出資,被告股東以訴訟時效為由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公司債權人的債權未過訴訟時效期間,其依照本規(guī)定第十三條第二款、第十四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請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或者抽逃出資的股東承擔賠償責任,被告股東以出資義務或者返還出資義務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為由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二十一條當事人之間對是否已履行出資義務發(fā)生爭議,原告提供對股東履行出資義務產生合理懷疑證據的,被告股東應當就其已履行出資義務承擔舉證責任。
??第二十二條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確認其股東資格的,應當以公司為被告,與案件爭議股權有利害關系的人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第二十三條當事人之間對股權歸屬發(fā)生爭議,一方請求人民法院確認其享有股權的,應當證明以下事實之一:
??(一)已經依法向公司出資或者認繳出資,且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強制性規(guī)定;
??(二)已經受讓或者以其他形式繼受公司股權,且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強制性規(guī)定。
??第二十四條當事人依法履行出資義務或者依法繼受取得股權后,公司未根據公司法第三十二條、第三十三條的規(guī)定簽發(fā)出資證明書、記載于股東名冊并辦理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當事人請求公司履行上述義務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二十五條有限責任公司的實際出資人與名義出資人訂立合同,約定由實際出資人出資并享有投資權益,以名義出資人為名義股東,實際出資人與名義股東對該合同效力發(fā)生爭議的,如無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guī)定的情形,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合同有效。
??前款規(guī)定的實際出資人與名義股東因投資權益的歸屬發(fā)生爭議,實際出資人以其實際履行了出資義務為由向名義股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名義股東以公司股東名冊記載、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為由否認實際出資人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實際出資人未經公司其他股東半數以上同意,請求公司變更股東、簽發(fā)出資證明書、記載于股東名冊、記載于公司章程并辦理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二十六條名義股東將登記于其名下的股權轉讓、質押或者以其他方式處分,實際出資人以其對于股權享有實際權利為由,請求認定處分股權行為無效的,人民法院可以參照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的規(guī)定處理。
??名義股東處分股權造成實際出資人損失,實際出資人請求名義股東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二十七條公司債權人以登記于公司登記機關的股東未履行出資義務為由,請求其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在未出資本息范圍內承擔補充賠償責任,股東以其僅為名義股東而非實際出資人為由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名義股東根據前款規(guī)定承擔賠償責任后,向實際出資人追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二十八條股權轉讓后尚未向公司登記機關辦理變更登記,原股東將仍登記于其名下的股權轉讓、質押或者以其他方式處分,受讓股東以其對于股權享有實際權利為由,請求認定處分股權行為無效的,人民法院可以參照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的規(guī)定處理。
??原股東處分股權造成受讓股東損失,受讓股東請求原股東承擔賠償責任、對于未及時辦理變更登記有過錯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或者實際控制人承擔相應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受讓股東對于未及時辦理變更登記也有過錯的,可以適當減輕上述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或者實際控制人的責任。
??第二十九條冒用他人名義出資并將該他人作為股東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冒名登記行為人應當承擔相應責任;公司、其他股東或者公司債權人以未履行出資義務為由,請求被冒名登記為股東的承擔補足出資責任或者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部分的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小編精心推薦
合同法解釋 | 合同法解釋1 | 合同法解釋2 | 合同法解釋3 | 合同法解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