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誰

字號: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用過樂不思蜀這個(gè)成語,但是你知道它的出處嗎?下面由出國留學(xué)網(wǎng)小編為你精心準(zhǔn)備了“樂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誰”,本文僅供參考,持續(xù)關(guān)注本站將可以持續(xù)獲取更多的知識點(diǎn)!
    樂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誰
    樂不思蜀的主人公是劉禪。
    劉禪簡介
    劉禪(shàn),(207年-271年),即蜀漢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劉備之子,母親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國時(shí)期蜀漢第二位皇帝。幼年時(shí)多遭難,幸得大將趙云兩次相救,劉備定益州后入蜀,蜀漢建立后被立為太子。于公元223年繼位為帝,在位四十二年。期間拜諸葛亮為相父,并支持姜維北伐,在位后期寵信黃皓,致使蜀漢逐漸走向衰弱。公元263年鄧艾從陰平入,克綿竹,殺諸葛瞻父子,劉禪投降。蜀漢滅亡后,劉禪及一些蜀漢大臣被遷往洛陽居住,受封為安樂公,后在洛陽去世。
    樂不思蜀的近義詞
    (1)樂而忘返:1.快樂得忘記返回。極言留戀之意。
    (2)流連忘返:留戀不舍,忘了回去:美好的景致令游客流連忘返。
    (3)樂不可支:
    (4)流連忘反:1.留戀不舍,忘記返回。
    樂不思蜀文言文原文
    司馬文王與禪宴,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為之感愴,而禪喜笑自若。王謂賈充曰:“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他日,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郤正聞之,求見禪曰:“若王后問,宜泣而答曰‘先人墳?zāi)惯h(yuǎn)在隴、蜀,乃心西悲,無日不思’,因閉其目?!睍鯊?fù)問,對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語邪!”禪驚視曰:“誠如尊命?!弊笥医孕?。
    樂不思蜀文言文翻譯
    司馬文王同劉禪一起歡宴,特地為劉禪演唱?jiǎng)⒍U故國蜀地的樂音舞蹈,在旁的人們都為劉禪的亡國感到悲傷,而劉禪卻歡樂嬉笑,無動于衷。司馬昭看見這種情形就對賈充說:“想不到劉禪竟糊涂到了這種地步,即使諸葛亮活到這時(shí),也幫助不了這個(gè)昏庸的君主,何況是姜維呢!”賈充說:“他要是不這樣昏庸,殿下您又怎么能吞并他呢?!?BR>    又另一天,司馬文王問劉禪:“你很思念蜀國嗎?”劉禪說:“這里很快樂,我不思念蜀國?!敝懒诉@事,隨侍劉禪的郤正就指點(diǎn)他說:“如果司馬昭再問起時(shí),你應(yīng)哭泣著回說:‘先人的墳?zāi)苟荚嵩谑竦?,我是天天都在惦念著?!钡鹊胶髞硭抉R昭再次問他時(shí),劉禪便照著郤正教他的話回答,說完并閉上眼睛,想裝出要哭的樣子。司馬昭于是說:“為何你剛才所說的話,像是郤正的語氣呢?”劉禪聽了大驚,睜眼望著司馬昭說:“您的話確實(shí)沒有錯(cuò)?!弊笥业娜硕夹α?。
    拓展閱讀:樂不思蜀的故事由來
    三國時(shí)期,魏、蜀、吳三個(gè)國家各據(jù)一方,征戰(zhàn)不休,爭奪霸主的統(tǒng)治地位。其中,劉備管轄割據(jù)的地方稱為蜀。劉備死后將王位傳給了兒子劉禪,又稱劉阿斗。臨終前,劉備囑咐諸葛亮輔佐劉禪治理蜀國。劉禪是一位非常無能的君主,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做,整天就知道吃喝玩樂,將政事都交給諸葛亮去處理。諸葛亮在世的時(shí)候,嘔心瀝血地使蜀國維持著與魏、吳鼎立的地位,諸葛亮去世后,由姜維輔佐劉禪,蜀國的國力迅速走起了下坡路。
    公元263年,魏國大軍侵入蜀國,一路勢如破竹。姜維抵擋不住,終于失敗。驚慌不已的劉禪為了保命,便光著上身、反綁雙臂,叫手下捧著玉璽,出宮投降,做了魏國的俘虜。同時(shí)跟他一塊兒做了俘虜?shù)?,還有一大批蜀國的臣子。
    劉禪投降以后,魏王曹髦為了籠絡(luò)人心,封他一個(gè)食俸祿卻無實(shí)權(quán)的“安樂公”稱號,并將他遷居魏國京都許昌居住,使他和以前一樣養(yǎng)尊處優(yōu)。
    司馬昭雖然知道劉禪無能,但對他還是有點(diǎn)懷疑,怕他表面上裝成很順從,暗地里存著東山再起的野心,有意要試一試他。
    有一次,他請劉禪喝酒,席間叫人為劉禪表演蜀地樂舞。跟隨劉禪的蜀國人看了都觸景生情,難過得直掉眼淚。司馬昭看看劉禪,見他正咧著嘴看得高興,就故意問他:“你想不想故鄉(xiāng)呢?”劉禪隨口說:“此間樂,不思蜀。”意思是:“這里很快樂,我并不想念蜀國。”
    散席后,劉禪的近臣教他說:“下次司馬昭再這樣問,主公應(yīng)該痛哭流涕地說:‘蜀地是我的家鄉(xiāng),我沒有一天不想念那里?!@樣也許會感動司馬昭,讓他放我們回去呀!”
    果然不久,司馬昭又問到這個(gè)問題,劉禪就裝著悲痛的樣子,照這話說了一遍,但又?jǐn)D不出眼淚來,只好閉著眼睛。司馬昭忍住笑問他:“這話是人家教你的吧?”劉禪睜開眼睛,吃驚地說:“是呀,正是人家教我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呀?”
    司馬昭徹底知道劉禪確實(shí)是個(gè)胸?zé)o大志的人,就不再提防著他了。
    人們根據(jù)這個(gè)故事,引申出“樂不思蜀”這個(gè)成語。
    樂不思蜀的造句
    1、人性的悲哀與矛盾,往往就是進(jìn)入一種或喜或悲的兩重天之中,快樂時(shí)我們或許盡情的享受,哪怕“得意忘形”或者“樂不思蜀”。痛苦悲傷時(shí),我們卻又“暗然神傷”或者“悲觀失望”,甚至對生活失去信心與希望。
    2、“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當(dāng)初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時(shí)代已不復(fù)存在,大江東去,浪花淘盡了往昔的英雄們。而曾經(jīng)的蜀國的繼承人阿斗也變得“樂不思蜀”了,天下已成為“司馬氏”的天下。
    3、其實(shí)多難的生活并不可怕,就怕你不思進(jìn)取,破罐破摔。失敗也并不可怕,就怕成功不是失敗的母親。奮斗路上走的慢一點(diǎn)還不可怕,就怕你停滯不前,樂不思蜀。
    4、樂不思蜀:很快樂,不思念蜀國。比喻在新環(huán)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huán)境中去。
    5、奧巴馬總統(tǒng)的演講是對這種樂不思蜀的樂觀主義當(dāng)頭一棒,他對澳大利亞領(lǐng)導(dǎo)人耳提面命,告訴他們一個(gè)令人不快的事實(shí):美國的確中國當(dāng)做主要戰(zhàn)略對象,而且雙方之間的角力正迅速升級。
    6、眼前景色如此優(yōu)美,我都有點(diǎn)樂不思蜀,不想回去了。
    7、這里一到秋天楓紅染遍群山,你休怪我滯留良久,樂不思蜀。
    8、世界最大的一個(gè)對沖基金的研究主管稱,最近是一個(gè)"樂不思蜀"的氛圍,主流基金和對沖基金都采取同樣的策略:從債券市場跳到股票市場,然后轉(zhuǎn)向外匯市場,再轉(zhuǎn)向新興市場。
    9、你到了國外,可別樂不思蜀,忘了我們。
    10、有的人一到城里,狠快沉迷于五光十色中,樂不思蜀,早忘故鄉(xiāng)事了。
    樂不思蜀的讀后感
    今天,我讀了故事《樂不思蜀》,這個(gè)故事給了我有很大感觸,這個(gè)故事講述了三國時(shí)期諸葛亮死后,蜀國大不如昔。不久,劉禪就被俘。司馬昭建議曹髦封他為安樂公,劉禪的隨行大臣隙正獻(xiàn)計(jì),告訴劉禪如果司馬昭問他是否想念蜀國應(yīng)對的一些話。幾天后,司馬昭在宴會上問劉禪想不想回蜀國,他居然把隙正教他的話一字不漏地背了下來,結(jié)果被司馬昭識破,劉禪很老實(shí)告訴了司馬昭。司馬昭見劉禪很誠實(shí),叫屬下好好招待,幾天后,在宴會上又問劉禪想不想回去,劉禪滿意地說:"這里很舒服,回蜀國有什么好?
    昏君不知亡國恨。劉禪的昏庸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劉禪的一番話不僅傷了大臣的心,恐怕九泉之下的劉備諸葛亮也會蒙羞。真叫人難以理解,諸葛亮當(dāng)時(shí)為什么不取而代之,或者另選良材,難道讓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斷送在阿斗的手里就是對劉備的忠義,讓蜀國在別人手里振興強(qiáng)大也是對先帝的背叛嗎?
    劉禪本來就不是什么將才帥才,甚至他比普通人都要遲鈍。只因?yàn)樗莿涞膬鹤?,所以就得?dān)起國家興亡的重任,也就注定他要在歷史上留下罵名。這不是他的錯(cuò)。如果他是個(gè)普通人,侍弄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他可能會滿意地說:"這樣很舒服,做主公有什么好?"
    由此看來,人的確應(yīng)該量力而行,做自己能夠勝任的事,做能夠使自己快樂的事。
    
勵(lì)志故事 愛情故事 兒童故事 搞笑故事 恐怖故事 哲理故事 神話故事 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