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賞析一篇文章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去學會概括。其次就是要學會賞析,這樣的學習會更有效!下面是由出國留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父親的病》主要內容及賞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父親的病》主要內容
作者用諷刺的筆調寫了庸醫(yī)誤人,以兩個“名醫(yī)”的藥引一個比一個獨特,表現了某些中醫(yī)的故作高深,通過他們的相繼借故辭去,體現出父親的病一步步惡化,通過家庭的變故表達了對名醫(yī)們庸醫(yī)誤人、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深切的痛恨,在感嘆中讓人體會人生的傷悲。
《朝花夕拾》是魯迅所寫的唯一一部回憶散文集,原名《舊事重提》,一向得到極高的評價。作者說,這些文章都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回憶文”。本書為魯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憶散文的結集,共十篇。前五篇寫于北京,后五篇寫于廈門。
魯迅的回憶性散文,也就是魯迅的往事。它是一本家喻戶曉的散文集,是一本必讀的散文集,是一本如良師益友的散文集?!冻ㄏκ啊凡恢皇菫樯倌陜和瘜懙模珜懥嗽S多關乎少年兒童的事,讀起來興味盎然,而且隨著年歲的增加,我們總能從中讀出不同的味道來,這就是魯迅作品的魅力所在。這本書是魯迅回憶童年、少年、和青年時期,不同生活經歷和體驗的文字。
《父親的病》內容賞析
“我有四年多,曾經常?!獛缀跏敲刻欤鋈胗谫|鋪和藥店里,年紀可是忘卻了,總之是藥店的柜臺正和我一樣高,質鋪的是比我高一倍,我從一倍高的柜臺外送上衣服或手飾去,在侮蔑里接了錢,再到一樣高的柜臺上給我久病的父親去買藥”?!@是魯迅1922年12月3日在《〈吶喊〉自序》里寫的話。4年以后的1926年10月7日,他在《父親的病》這篇散文中,具體、形象地記敘了父親生病被庸醫(yī)所誤致死的過程。魯迅通過事實,暴露了清末紹興所謂的“名醫(yī)”們敲詐病人錢財的惡劣行徑,勾劃出他們的丑惡靈魂;更以洞察底蘊的剖析和生動形象的藝術描繪,揭示了嚴重阻礙中國社會進步的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的腐朽性。
文章一開頭,便敘述了一個十多年前城盛傳過的有關‘名醫(yī)”的故事:“他出診原來是一元四角,特拔十元,深夜加倍,出城又加倍。有一夜,一家城外人家的閨女生急病,來請他了,……便非一百元不去”。去后只是“草草一看”,隨便開了藥方就走了。第二天又被請去,經主人“彬彬有禮”的暗示和自己的按脈,知道病人已死,最后是付出英洋二百元給死者家屬了事。這事充分揭露了這位“名醫(yī)”的貪婪和昏庸。接著,作者由此轉引到在這故事發(fā)生之前,也就是這位“名醫(yī)”給自己父親治水腫的經過。那時候他要的診金就已經是一元四角,這在當時已是巨款,何況是隔日一次?!斑@樣有兩年,漸漸地熟識,幾乎是朋友了”,但診金卻未稍減。魯迅嚴厲地控訴了“名醫(yī)”乘人之危,敲詐病人的卑劣行徑。不言而喻,在這種情況下,何止魯迅一家出入當鋪,貧病交加,傾家蕩產!“名醫(yī)”的醫(yī)治,沒有使魯迅父親的病康復,反而逐日加重。而這位已經吸飽了私囊的“名醫(yī)”竟然厚著臉皮說道:“我所有的學問,都用盡了。這里還有一位陳蓮河先生,本領比我高”,“病是不要緊的,不過經他的手,可以格外好得快”。就這樣,“名醫(yī)”“等到危急時候,便薦一個生手自代,和自己完全脫了干系”。
那么,隨之而來的陳蓮河又怎么樣呢?通過敘述,我們方知他的醫(yī)術也并不高明,而搜刮錢財的手段比前者更見狡猾和兇狠:病人處于垂危之中,他卻蓄意推銷所謂的“點舌丹”來詐取銀錢;病人終于躺著喘氣了,他仍然“泰然的開了一張方”,但“這回是特拔,大洋十元”。多么令人發(fā)指!就是通過這些冷酷無情的人際關系的描述,有力地撕開了封建庸醫(yī)的假面,揭露了兩個“名醫(yī)”和病人之間實際上存在的只不過是金錢關系。讀者從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所謂的“名醫(yī)”。其實是一伙唯利是圖的市儈。
醫(yī)學,是診斷和治療疾病的科學,理應實事求是,尊重事物內在的客觀規(guī)律。而那些“名醫(yī)”們卻是滿腦子的“天命”和“天意”?!懊t(yī)”有一回說,他用的藥“不大見效”,可能是病人有什么“冤愆”;還胡說什么“醫(yī)能醫(yī)病,不能醫(yī)命”。魯迅憤慨地指出:“這就是中國人的‘命’,連名醫(yī)也無從醫(yī)治的”。在這短短的話語中,蘊含著多么強烈的控訴啊!他們信奉“醫(yī)者,意也”的唯心教條,在診治中往往憑主觀意測,用藥也千奇百怪,尤其奇特的是“蟋蟀一對”,規(guī)定“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魯迅無情地嘲諷道:“似乎昆蟲也要貞節(jié),續(xù)弦或再醮,連做藥資格也喪失了”。這說明封建意識的毒汁,早已浸透了“名醫(yī)”的靈魂。在“名醫(yī)”的處方中,還有一處特別的丸藥,叫敗鼓皮丸,是用打破的舊鼓皮做成的。既是鼓皮,也就是加工過的牛皮,用科學方法分析其化學構成,顯然對水腫病的治療毫無作用,但依照“醫(yī)者。意也”的道理來解釋,“水腫一名鼓脹,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伏他”。對此,魯迅作了個生動的類比:清朝的剛毅(按:應是載漪,似為作者誤記)因為憎恨“洋鬼子”,預備打他們,練了些兵稱作“虎神營”,取虎能食羊,神能伏鬼的意思。兩者在做諧音游戲、自欺欺人方面何其相似乃爾!虎神營未能打敗“洋鬼子”,敗鼓皮丸當然也治不好水腫。從敗鼓皮丸聯(lián)想到虎神營,真是一箭雙雕,既批判了庸醫(yī)的無知妄說,又揭露了封建統(tǒng)治者的腐敗昏庸,顯得十分深刻有力。
在魯迅筆下,所謂“名醫(yī)”,因循守舊、自我封閉的思想極其嚴重?!败庌@時候是巫醫(yī)不分的,所以直到現在,他的門徒就還見鬼”。這就證明封建迷信是我國醫(yī)學發(fā)展的嚴重障礙,而腐朽的封建勢力則在頑強地保護著落后、愚昧的思想意識。魯迅尖銳地諷刺道:陳蓮河“現在還康健,一面行醫(yī),一面還做中醫(yī)什么學報,正在和只長于外科的西醫(yī)奮斗哩”。這就進一步勾劃出了庸醫(yī)的丑態(tài)。
作者以切身的慘痛體會,批判了我國醫(yī)學界的落后現象。但這不等于他輕視乃至否定中醫(yī)。對祖國醫(yī)藥學的豐富遺產,他是熱情肯定的。1933年他在《南腔北調集·經驗》一文中,就贊揚了《本草綱目》一書“含有豐富的寶藏”,其中記載的“大部分的藥品的功用,卻由歷久的經驗,這才能夠知道到這程度”。魯迅批判的是庸醫(yī)的醫(yī)道,是傳統(tǒng)醫(yī)學中的糟粕,他樂意接受先進的、科學的醫(yī)學,這是完全正確的。因為只有徹底揚棄一切錯誤的、落后的東西,祖國醫(yī)藥才能健康發(fā)展。
文章的結尾部分,作者回憶了父親臨終時的情景這樣,從結構上講是對“父親的病”作了完整的交代;然而,作者的深刻用意在于以此揭露封建禮教給病人及其家屬帶來的莫大的痛苦。“父親喘氣頗長久,連我也聽得很吃力”,“我有時竟至于電光一閃似的想道:‘還是快一點喘完了罷……’。立刻覺得這思想就不該,就是犯了罪;但同時又覺得這思想實在是正當的,我很愛我的父親。便是現在,也還是這樣想”。作者從內心抒發(fā)的對父親的愛,撕開了封建的“孝道”的虛偽性、殘酷性和欺騙性。中國的孝子們在父母病危時總希望他們能多喘幾口氣。在精通禮節(jié)的行太太的催促下,少年魯迅大聲叫喊著行將斷氣的父親,給掙扎著喘氣的父親增添了痛苦?!拔椰F在還聽到那時的自己的這聲音,每聽到時,就覺得這卻是我對于父親的最大的錯處”。作者在這里所表達的沉痛的自悔,正是對封建禮教的深沉控訴。
本文標題為《父親的病》,但它不是單純地寫父親的病況,而是通過庸醫(yī)誤人的事實,剖析中國封建社會的病根。作者善于選取平凡的生活片斷,深入開掘,廣泛聯(lián)系,從而達到了以小見大、含意深刻的藝術效果。
一般說來,散文并不要求象小說那樣細膩地塑造人物。而這篇散文通過樸素、平實的描述,以事實本身勾勒兩個“名醫(yī)”的形象,毫發(fā)畢現,栩栩如生,令人難忘。如寫他們在病人危急之時找人自代而溜之大吉的卑劣行徑;推銷“點舌丹”時那付貪婪的騙子的嘴臉;束手無策時大談“冤愆”的慌亂丑態(tài)等等,有似一幅幅簡潔傳神的肖像畫,寥寥數筆,神情畢肖。
這篇散文敘述語言樸實自然,而幽默辛辣的諷刺使它顯得文采斐然。如“老媽子便將病人的手拉出帳外來。他一按,冷冰冰的,也沒有脈,于是點點頭道:‘唔!這病我明白了。’從從容容走到桌前,取了藥方紙,提筆寫道:‘憑票付英洋壹佰圓正’。下面是署名,畫押……”又如“他有一天來診,問過病狀,便極誠懇地說:‘……我薦他來看一看,……病是不要緊的,不過經他的手,可以格外好得快’”。再如“他仍然泰然的開了一張方,……灌下去,卻從口角上回了出來”。在所有這些敘述中,作者不置一字評論,然而對庸醫(yī)的輕蔑、厭惡的感情深深地感染著讀者,使讀者產生共鳴。
《父親的病》好句好段
1. 又何況是隔日一次,他大概的確有些特別,據輿論說,用藥就與眾不同。
2. 其時是秋天,而梧桐先知秋氣。其先百藥不投,今以秋氣動之,以氣感氣,所以。
3. 我雖然并不了然,但也十分佩服,知道凡有靈藥,一定是很不容易得到的,求仙的人,甚至于還要拼了性命,跑進深山里去采呢。
4. 正在這時候,他有一天來診,問過病狀,便極其誠懇地說:——“我所有的學問,都用盡了。
5. 這里還有一位陳蓮河先生,本領比我高。我薦他來看一看,我可以寫一封信??墒?,病是不要緊的,不過經他的手,可以格外好得快……”
6. 這一天似乎大家都有些不歡,仍然由我恭敬地送他上轎,進來時,看見父親的臉色很異樣,和大家談論,大意是說自己的病大概沒有希望的了。
7. 我不知道藥品,所覺得的,就是“藥引”的難得,新方一換,就得忙一大場。
8. 前回的名醫(yī)是一個人還可以辦的,這一回卻是一個人有些辦不妥帖了,因為他一張藥方上,總兼有一種特別的丸散和一種奇特的藥引。
9. 蘆根和經霜三年的甘蔗,他就從來沒有用過。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對”,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BR> 10. 似乎昆蟲也要貞節(jié),續(xù)弦或再醮,連做藥資格也喪失了,但這差使在我并不為難,走進百草園,十對也容易得,將它們用線一縛,活活地擲入沸湯中完事。
11. 先前有一個病人,百藥無效;待到遇見了什么葉天士先生,只在舊方上加了一味藥引:梧桐葉。只一服,便霍然而愈了?!搬t(yī)者,意也?!?BR> 12. 這一天似乎大家都有些不歡,仍然由我恭敬地送他上轎。進來時,看見父親的臉色很異樣,和大家談論,大意是說自己的病大概沒有希望的了。
13. 他因為看了兩年,毫無效驗,臉又太熟了,未免有些難以為情,所以等到危急時候,便薦一個生手自代,和自己完全脫了干系。
14. 但另外有什幺法子呢?本城的名醫(yī),除他之外,實在也只有一個陳蓮河了。
15. 陳蓮河的診金也是一元四角。但前回的名醫(yī)的臉是圓而胖的,他卻長而胖了:這一點頗不同。
16. 先前有一個病人,百藥無效;待到遇見了什么葉天士先生,只在舊方上加了一味藥引:梧桐葉。只一服,便霍然而愈了。
17. 這樣有兩年,漸漸地熟識,幾乎是朋友了。父親的水腫是逐日利害,將要不能起床;我對于經霜三年的甘蔗之流也逐漸失了信仰,采辦藥引似乎再沒有先前一般踴躍了。
18.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BR> 19. 起碼是蘆根,須到河邊去掘;一到經霜三年的甘蔗,便至少也得搜尋兩三天。
20. 可是說也奇怪,大約后來總沒有購求不到的,據輿論說,神妙就在這地方。
21. 我薦他來看一看,我可以寫一封信??墒?,病是不要緊的,不過經他的手,可以格外好得快……。”
22. 他因為看了兩年,毫無效驗,臉又太熟了,未免有些難以為情,所以等到危急時候,便薦一個生手自代,和自己完全脫了干系。但另外有什么法子呢?本城的名醫(yī),除他之外,實在也只有一個陳蓮河了。
23. 蘆根和經霜三年的甘蔗,他就從來沒有用過。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對”,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彼坪趵ハx也要貞節(jié),續(xù)弦或再醮,連做藥資格也喪失了。但這差使在我并不為難,走進百草園,十對也容易得,將它們用線一縛,活活地擲入沸湯中完事。
《父親的病》讀后感
《父親的病》選自魯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礃祟}時內心本以為是只寫出魯迅對他父親的悔恨,可魯迅寫的“病”不只是對于他的父親更是對這一整個封建社會的迷信。
文中最后的‘他已經平靜下去的臉,忽然緊張了,將眼微微一睜,仿佛有一些苦痛?!瘜懗鲷斞笧橄挛牡陌没诼裣铝烁畹姆P,但若少年時的魯迅沒有叫喚他的父親,讓他的父親擁有片刻的寧靜的話也會改變魯迅的一生。
再來看看“名醫(yī)”陳蓮河,他只用抓住人們心中的一絲希望和人們心中的不死渴念,便會開始無限的利用。一開始他是以一個出診的方式來無限的詐取金錢,再一來不知不沉中又將誤命的事倒扣在少年時的魯迅的頭上,又喚來了一個衍太太來誤導少年時的魯迅。這一來誤會了全部。
用我的語言來說就是:陳蓮河只用抓信人們的心里和思維就可以干出一場“完美的‘犯罪’”。
魯迅知所以要寫出《父親的病》是為讓人走出迷信,不再讓陷入‘犯罪’了讓人們清醒,讓社會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