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詩兩首有哪些呢?想要了解的小伙伴趕緊過來看看吧!下面由出國留學網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李商隱詩兩首原文翻譯”,本文僅供參考,持續(xù)關注本站將可以持續(xù)獲取更多的資訊!
李商隱詩兩首原文翻譯
李商隱詩兩首原文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馬嵬(其二)》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李商隱詩兩首翻譯
《錦瑟》
這錦瑟毫無來由,具備了五十根絲弦,每根弦,每根弦,都使我想起逝去的華年。
地莊周在清晨的夢中,變成蹁躚的蝴蝶,是望帝將傷春的心事,寄托給哀鳴的杜鵑。
明月臨大海,閃爍著晶瑩的珠淚,藍田的日光和暖,升騰起美玉的輕煙。
往日的那些情事,又何必今天追憶!就是在那時候,我也已經不勝惘然。
《馬嵬》
徒然聽到傳說,海外還有九州,來生未可預知,今生就此罷休。
空聽到禁衛(wèi)軍,夜間擊打刀斗,不再有宮中雞人,報曉敲擊更籌。
六軍已經約定,全都駐馬不前,遙想當年七夕,我們還嗤笑織女耕牛。
如何歷經四紀,身份貴為天子,卻不及盧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
李商隱詩兩首的中心意思
《錦瑟》
這首詩的主旨隱藏得很深,我認為是作者追憶心中思念的親人。眾說紛壇,莫衷一是,可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妨自己品味。
《馬嵬》
啟發(fā)世人記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廢朝政,致使國家陷于動蕩、人民飽受戰(zhàn)亂之苦的歷史悲劇。
拓展閱讀:李商隱詩兩首的鑒賞
1.《錦瑟》鑒賞
(1)象征:這首詩主要運用了象征的手法來表達情感。象征與比喻有共同之處,但也有不同之處。比喻重在“形”的相似,象征重在“神”的相似。《錦瑟》一詩的“錦瑟”、“蝴蝶”、“杜鵑”、“珠”、“玉”等,它們表現的情調可以猜想出來,但一追究其具體所指,就如墜人五里云霧了,給人以意蘊深厚的朦朧美。
(2)用典:李商隱的詩,素以用典工整適切著稱。這兩首詩,尤其是《錦瑟》用了很多典故。用典可以加大詩句的內涵,提高詩句的品位,鑄造出詩歌典雅、厚重的意韻;還可以借題發(fā)揮、“借尸還魂”,為我所用,創(chuàng)出古典新義來。,莊周夢蝶,傳達出詩人對自我認定的迷惘;望帝啼血,表現出那種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死不渝的情感。
(3)結構:這首詩首聯以“思華年”引起全篇,尾聯用“追憶”二字與首聯呼應,用“情”“惘然”三字概括頷聯和頸聯的內容,首尾兩聯表達的內容清晰而且確定,根本沒有朦朧的意味。但是頷聯和頸聯“憶”的是什么“情”呢?詩人卻只用“莊周夢蝶”、“杜帝化鵑”、“鮫人泣珠”、“藍玉生煙”四個典故來表達,又讓讀者墜入了五里霧中。這種又清醒又迷糊、又明白又混沌的結構,正可以很好地表現詩中那如夢似幻、朦朧恍惚的意境。形式和內容配合到了極致。
2.《馬嵬》鑒賞
(1)巧對
從對偶上看,這首詩也是頗為后人稱道。中間兩聯,僅僅四句28字,卻呼雞驅虎,駐馬牽牛,信手拈來,自然流利;妙趣橫生,而又無穿鑿之嫌。另外,以“六軍”對“七夕”;以“駐馬”對“牽牛”,都是借對的妙用。(所謂借對,是指形式上相對,內容上不屬于一類、而且往往相去甚遠的對語。如“駐馬”是指軍隊停滯不前,而“牽牛”卻是指牽牛星,不是牽著牛走的意思。)
(2)倒敘
從章法上看,這首詩采用了倒敘的手法。先說唐玄宗“召魂之舉”的荒唐,再追述馬嵬之變后的凄涼,最后點出問題的實質,尺幅之間,可謂一波三折,曲折幽深。另外,五、六兩句,也是“倒行逆施”:“當時七夕笑牽?!笔掳l(fā)在前,反而置后說;“此日六軍同駐馬”事發(fā)在后,反而先著筆。頗似杜詩的“頓挫”:如水流遇阻,回環(huán)幽咽,蓄勢待發(fā),波瀾起伏。
詩 | 詩句 | 詩詞鑒賞 | 詩詞 | 散文詩 | 現代詩 | 打油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