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安徽高考作文題目預測及范文

字號:


    高考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考試,大家有沒有做高考作文預測呢。以下是由出國留學網編輯為大家整理的“2021安徽高考作文題目預測及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2021安徽高考作文題目預測:以“禮”正國
    閱讀以下材料,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以此為背景寫一篇文章。
    家國情懷,民族信仰,是近年中高考作文題不變的底色,今年中高考也不會例外。
    尤其是近來眾多的熱議話題,都跟這個主題相關。
    中華民族歷來崇尚家國大義,在家盡孝、為國盡忠,“小家”同“大國”同聲相應。
    從“兩彈一星”、國產航母等國之重器躍然于世,到雜交水稻、青蒿素等重大突破造福世人,再到新時代的歷史性成就和變革,正因為有許許多多以身許黨許國、報黨報國的俠之大者,中國脊梁得以挺立,中國精神得以弘揚,中國富強得以厚積薄發(fā)。
    范文:以“禮”正國
    《論語》中說:“不學禮,無以立?!蔽倚N拿鞫Y貌月活動開展在即,在此,我向大家發(fā)出倡議:踐行文明禮儀,從我做起。
    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瑰寶之一,文明禮儀不僅關乎著個人的德行修養(yǎng),社會的和諧安寧,也關乎著國家的形象和尊嚴。為了個人、社會與國家的長遠發(fā)展,文明禮儀應是我們每個人的處事信條,應是每個人具有的優(yōu)秀品質。
    人無禮則不生,文明禮儀展示個人品德風貌。
    古人有言:“克己復禮,是為君子也?!蔽拿鞫Y儀曾是古代中國每個君子的人生信念,它包含了尊老愛幼、舍生取義、尊師重道等多個行為要求,內涵豐富。孔融稚子讓梨奏鳴了尊老愛幼的悠悠琴音;孟子“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與我何加焉”震響了舍生取義的黃鐘大呂;韓昌黎一篇《師說》喚醒了尊師重道的悠久傳統(tǒng)……我們的先人以文明禮儀為尺度,丈量出蒼竹般的有節(jié)品格。因此,我倡議從個人角度出發(fā),踐行文明禮儀。
    事無禮則不成,文明禮儀團結社會力量。
    講文明、有禮儀不僅是堅守個人行為規(guī)范,更表現(xiàn)在以禮待人,即對待他人的文明有度上。身處于社會這個大集體中,禮儀讓我們每個人都找到自己的坐標,文明讓一個個坐標點匯集,繪成和諧的圖案。試想一下,若沒有文明禮儀,公共禮堂不再肅穆,喧鬧成市場;公共設施不再被公民愛護,而成為任意霸占的對象。正是有了文明禮儀,我們社會的各種力量才能有序匯集,推動整個社會發(fā)展,因此,我倡議從社會角度出發(fā),踐行文明禮儀。
    國家無禮則不寧,文明禮儀彰顯大國氣度。
    “暮色蒼茫看勁松,亂云飛渡仍從容。”從古代鐘聲悠揚的禮儀之邦,到現(xiàn)代社會和平發(fā)展新秩序的有利推動者,中國一直是文明對外、以禮待國的大國形象。
    親愛的同學們,展示文明禮儀不能坐而論道,只能起而行之。我希望每個同學都能規(guī)范個人的行為習慣,文明律己;遵守社會公共秩序,文明待人;向國際展示禮儀風采,文明立國。因此,我倡議從個人、社會、國家角度踐行文明禮儀,從你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