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美術教案下冊人教版精選范文

字號: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使用教案來幫助教學,教案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下面是由出國留學網(wǎng)編輯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美術教案下冊人教版精選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本文。
    七年級美術教案下冊人教版精選范文(一)
    教學目標:
    1、通過啟發(fā)學生聯(lián)想,想象,指導學生用顏色水吹出色彩艷麗的圖畫,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及造型能力。三個好朋友 湘版美術4冊
    2、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向往未來的思想感情。學習“三個好朋友”
    教學重點:
    三個好朋友 湘版美術4冊。初步了解色彩水的用途,掌握吹色彩水的基本方法。
    教學難點:
    啟發(fā)學生在基本形的基礎上大膽想象,創(chuàng)作新穎奇特,富有兒童特色的圖畫。
    教學準備:
    紙張顏料等 。三個好朋友 湘版美術4冊
    學生活動:
    30分鐘。
    1、語言情景導入
    畫畫離不開各種顏色,各種顏色都是好朋友,在我們的畫面上經(jīng)常結伴在一起玩,但是有一天,這些伙伴里少了三個朋友,他們是:紅紅、藍藍和黃黃,可能是他們三個家伙在和其他的顏色捉迷藏,于是其他的顏色都要一起去找這三個朋友,怎么找呢?就要請同學們來幫忙,大家愿不愿意幫助他們呀?(善良、熱心的小朋友們肯定會說愿意幫忙,于是引出下一步)
    2、先請大家把紅、黃、藍三種顏色拿出來,藏起來。(學生操作)
    3、現(xiàn)在紅紅、藍藍和黃黃已經(jīng)藏好了,找朋友的游戲開始了:大家知道,顏色和顏色之間互相調和就可以調出另一種顏色,要大家?guī)偷拿褪前哑渌@些顏色進行調和,看看能不能發(fā)現(xiàn)紅紅、藍藍和黃黃。好了,開始吧!三個好朋友 湘版美術4冊
    4、學生開始操作,用除了紅、黃、藍三種顏色以外的其他各種顏色進行調和實驗。根據(jù)色彩原理,同學們不可能調出紅、黃、藍這三種顏色。(這個游戲似乎有點殘酷,注定同學們是不能幫其他顏色找到紅紅、藍藍和黃黃的。因為紅、黃、藍在色彩學上叫做“原色”。之所以叫做“原色”,就是因為這三種顏色通過彼此的反復調和,可以調出其他各種豐富的顏色。而反過來用其他各種顏色通過調和的方法,是無論如何都不能調出它們這三種顏色的。同學們進行多次的實驗,調出來的是各種各樣的“復色”,在這個過程中,大家雖然沒能幫助找出紅、黃、藍這三種顏色,卻得出了變化豐富的“復色”,也是一種體驗和收獲。)
    5、經(jīng)過一段色彩調和的實踐,我問大家:你們都調出了什么顏色?學生會展示出來,這個時候教師要及時地表揚、肯定同學們調出的顏色都很漂亮,并請同學之間相互交流調色實驗的心得: 比如某顏色是怎么調出來的等等。
    6、教師小結:老師知道你們調不出紅、黃、藍這三種顏色的。不是大家不行,是因為這三種顏色根本不能被用其他顏色調出來的! 因為他們是“原色”,意思是在顏色里原來就應該有的、最初的顏色,他們不能被調出來,但是它們三個相互調和卻可以調出其他任何顏色!
    通過這個游戲, 同學們對“原色”的理解就會很形象、很透徹,并在活動過程中不自覺地體驗了“復色”的概念,為以后的色彩知識學習打下感性的基礎。
    7、接下來,我們就只用紅、黃、藍這三種顏色來做游戲,有兩個游戲:
    ①分別把紅、黃、藍三種彩色水點在紙上用小管子(飲料吸管或圓珠筆的外管)從下向上吹,就會出現(xiàn)好像樹一樣的形狀(教師示范),看看你的樹會變成什么顏色。
    ②用紅、黃、藍三種顏色畫自由想像畫。
    七年級美術教案下冊人教版精選范文(二)
    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美術課程實驗教材七年級上冊《多彩的學習生活》第二部分:《校園伙伴——人體的結構與比例》。設計本單元的目的在于立足貼近學生生活的校園,培養(yǎng)學生對校園的感受,增強學生對學習生活、校園生活的熱愛。本課“校園伙伴”單個人物寫生,是為后面“在校園中健康成長”這一課題作美術知識技能儲備。
    學情分析
    學生能以線條的方式進行繪畫表現(xiàn),但在本課之前,對人物速寫知識所知甚少。有1/3學生剛從鄉(xiāng)下來到我校就讀,包括縣內的學生,在小學大多老師并沒有給他們上過“三停五眼”。故本課決定分解成四課時進行。第一課時重點讓學生了解人物頭部的比例,觀察人像頭部特征,感受優(yōu)秀作品中線條的表現(xiàn),然后臨摹老師黑板頭部畫或者根據(jù)人物攝影圖片作寫生(嘗試),第二課讓學生了解人體不同姿態(tài)的比例,學習“活動二”的內容。
    教學目標
    1、了解人物頭像比例,進行頭像繪畫練習。
    2、學會寫生觀察,提高學生的觀察和造型能力。
    3、興趣點:觀察表現(xiàn)性格特征各異的同伴。
    4、通過人物頭像寫生練習,感知人物頭像的臉部表情和特征,體驗生命的可愛!培養(yǎng)學生關愛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質。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學習繪畫的觀察方法,提高繪畫技巧。
    難點:如何改變不正確的觀察習慣,提高學生的藝術感受。
    教學過程:
    一、通過攝影與繪畫導入:(板書課題)(6分鐘)
    1、欣賞各種人物的不同表情特征(要求學生注意觀察男女老幼“不同伙伴”的特征。)
    2、欣賞學生和老師的速寫人物畫、藝術大師的人物速寫作品。
    讓學生談感受(主要是繪畫中,對線的藝術感受)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觀察各個大小伙伴的相貌,使學生了解人與人之間具有獨特的肖像特征,并敢于在觀察的前提下學習藝術大師及老師的繪畫方法和技巧去表現(xiàn)具體的人物形象?!?BR>    二、人頭比例學習(10分鐘)
    放人頭比例示意圖像
    學生活動:
    1、讓一個同學上講臺,班長以此同學做模特,帶領全班同學做“手量一半”(是眼睛部位)及“手量三停”操。(左手掌平蓋于頭頂,右手掐指量)
    2、讓每小組分別推薦一名同學上來畫找頭部一半的位置。
    3、另派一名同學上來畫找出“三?!钡奈恢?。
    (讓全體學生在下面觀察發(fā)現(xiàn),并找對錯。)
    4、請一個同學上來當模特,讓全班同學觀察模特和老師的“五眼”是否一樣?
    師生活動
    1、教師同學共同總結出繪畫觀察的方法和步驟:(型先大后小,線先長后短……)
    2老師在黑板畫出一正面人物頭像(師在黑板上演示繪畫過程,讓學生看著并與師共同說出繪畫步驟。)
    【設計意圖:以游戲操的方式和老師演示,讓學生加深對人頭比例的理解和繪畫步驟的認識,通過觀察、討論、分析、概括人物頭像,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共同學習、相互促進的能力?!?BR>    三、作業(yè)練習(18分鐘)
    1、學生臨摹老師畫的人物頭部像。
    2、照課本人物圖片或自己及同學校卡頭像繪畫。
    【設計意圖:因學生繪畫人物基礎差,第一課時以臨摹的學習方式完成作業(yè)較好,基礎好的方畫同學的照片。關注伙伴,學會觀察方法后為下一節(jié)寫生作必要的儲存形象準備。】
    四、作品展示(3分鐘)
    學生互評,老師點評
    七年級美術教案下冊人教版精選范文(三)
    教學目的:
    1、通過欣賞中國民間泥玩具,了解和接觸一些民間泥玩具的知識。
    2、在欣賞過程中,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培養(yǎng)學生對中國民間美術的興趣和熱愛祖國民間藝術、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接受)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中國民間泥玩具的特點。
    教學難點:啟發(fā)學生認識、感受中國民間泥玩具的藝術風格和特點。
    教學準備:
    1、教具:計算機、CAI課件、大屏幕投影、實物展示臺、
    部分民間玩具實物。
    2、學具:各種民間玩具。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欣賞民間玩具實物,引入課題。
    2、出示課題
    二、欣賞泥玩具
    (注:所有圖片欣賞的玩具都通過電腦及大屏幕進行展示,部分比較小的實物玩具通過視頻展示臺欣賞。)
    1、導言:中國的民間玩具,歷史悠久。泥土是我們周圍最不起眼的東西,但千百年來,我們的民間藝術家卻用它雕塑出許許多多造型優(yōu)美、形象可愛的藝術品。
    2、欣賞《彩色羊》《大雞》《花小狗》《娃娃魚》《麒麟送子》
    小組討論:
    ①問:這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②問:這些是用來做什么的? 有什么特點?
    (玩具,樣子很可愛)
    ③問:它們主要用了哪些顏色?
    (紅、黑、黃、綠、藍)
    三、藝術實踐
    模仿民間泥玩具的造型特點和色彩,創(chuàng)作一個可愛的泥玩具。
    教師指導創(chuàng)作。
    四、小結
    同學們,勞動人民用自己勤勞的手創(chuàng)造了這么多好看又有趣的民間玩具,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美的享受和歡樂。我們該怎么做呢?
    七年級美術教案下冊人教版精選范文(四)
    教學目標:
    1、用點、線大膽組合成一張完整的畫面。
    2、運用不同的點線,自由表達自己想象中的畫面。
    3、引導學生把生活中常見的建筑、人物以及各種自然物體、用點、線、面概括成完整的畫面。
    教學重、難點:能否用點、線、面組合成一張完整的畫面。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教師出示多種工具描繪出的各種點、線、面。
    A、你覺得這些點、線、面有趣嗎?
    B、你在什么地方見過他們呢?
    2、揭示課題:彩線連彩點
    師:你覺得彩線和彩點連在一起會是怎樣的呢?
    二、欣賞作品
    1、教師展示大師康定斯基的作品:
    師:你從畫中看到了那些東西?他們是怎樣組合排列在一起的?
     2、展示兒童有關于“彩線連彩點”的繪畫作品和手工作品。
    三、造型和表現(xiàn)
    1、請學生思考:
    A、你想用點、線、面來表現(xiàn)畫面嗎?
    B、想一想,你準備用他們來表現(xiàn)哪些東西?
    2、分小組嘗試運用點、線、面來表現(xiàn)自己想表現(xiàn)的畫面。
    采用單線、涂色及剪貼等各種形式來表現(xiàn)自己對事物的感受。進一步了解線的組細、點的大小、色彩的變化、畫面的構圖……
    3、組織小組之間相互學習,并對創(chuàng)作的難點重點“畫面要完整”進行進一步講解。
    4、教師出示相關的作品幫助學生理解。
    四、練習和評價
    1、提出本節(jié)課練習的'要求。
    學生練習,利用手中的工具和喜歡的形式表現(xiàn)彩線連彩點的形象。
    2、組織學生進行自評、互評。
    3、教師適當評價,對課堂表現(xiàn)好的同學進行表揚和鼓勵。
    4、組織學生作好課堂結束的收拾和整理。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七年級美術教案 | 七年級美術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