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留學申請需不需要準備套磁信

字號:


    德國名校的申請,除了會考核學生的學術(shù)能力,還會注重學生的綜合實力。今天就由出國留學網(wǎng)帶來德國留學申請需不需要準備套磁信?
    一、標題怎么???
    一個好的標題,能夠讓你在一堆同類文件中脫穎而出,牢牢抓住別人的眼球,能夠讓他在看到開頭之后,有往下讀的欲望,所以不能夠空泛和流于俗套。
    千萬不要使用頤指氣使的語氣,一定要謙虛謹慎,最好可以在開頭,就展示出自己的目的,而且能夠表現(xiàn)出自己的學術(shù)性,表示自己對教授的了解,以及自己的相關研究。
    二、內(nèi)容寫什么?
    內(nèi)容是套磁信的主體,在這里,你需要表述清楚兩件事情,一個是對教授的了解,另一個是自己的研究。
    在下筆寫信之前,需要提前對教授的背景和研究進行考察,可以去聽一聽教授的課,也可以申請旁觀實驗或者研究,此外,還可以去看看教授以往發(fā)表過的論文。
    這些東西,可以讓你的文章在論述前半部分的時候,更加的言之有物,可以讓你的文章更能夠引起教授的共鳴,看到你的努力,更能打動教授。
    當然僅僅是說別人是不夠的,在準備的時候,重點還是要落到自己的身上,需要介紹自己以往取得的成果,發(fā)表過的論文,以及未來的研究計劃,和教授的研究有哪些關系。
    三、原則是什么?
    一封好的套磁信,評判的原則有三個,一定要遵守這些原則。
    一個是不要套用模板,有不少學生初次接觸套磁信,不知道該怎樣下手,于是就借鑒網(wǎng)絡上的各種模板,這樣是絕對不可取的,因為模板是死的,難易打動人心,需要真情實感的東西才有用。
    二是不要列成就,有些學生,一上來就將自己的分數(shù)、GPA擺上來,顯示自己多么的厲害,殊不知教授早就閱卷無數(shù),根本不在意你的分數(shù),反而對這樣的行為很反感。
    三是空談,不論做什么,最忌諱的就是空談,尤其是在說自己未來的計劃的時候,不要說自己喜歡什么什么,想要什么什么,而應該表明自己能夠做到什么,會為之做哪些努力。
    四、套磁格式
    標題是什么---學術(shù)關聯(lián)性:
    單純的寫Hi或是hello professor,或是help,I want to join you  lab只會被當成垃圾郵件刪除掉,標題表現(xiàn)出學術(shù)性和目的性也是很重要的,較正式的寫法有以下兩種:
    About XXXXX;Re: (Regarding) XXXXXX。
    這個xxx可以是你感興趣的教授方向,也可以是教授的論文題目,也可以直接寫自己感興趣的方向,比如想學蛋白質(zhì)工程題目可以直接寫Re:protein  engineering。當然有許多人直接寫I am interested in pursuing Ph.D. degree in 具體方向 in your  research group也未嘗不可,只是效果因人而異了。
    內(nèi)容說什么---學術(shù)性,完完全全地表現(xiàn)出學術(shù)性:
    套辭之前,一定要看清楚對方的科研背景,以及最近正在進行的科研活動。比較有用的辦法是看publication里面&apossubmitted&apos或&aposto   appear&apos的論文,有機會的話下載下來仔細研讀一下也是非常有用的。很多申請者套辭信過去就是直接問是不是有錢,說到自己就是gpa多少,拿過多少獎,好一點地會介紹一下自己的科研經(jīng)歷以及發(fā)表過的論文等等,但是人家真正感興趣的是你可以在他的領域里面有多大的成就。不好好研究一下對方的背景就貿(mào)貿(mào)然套辭信過去,反而對你不利。因為教授看見這樣一封沒有絲毫針對性地套辭信,會認為你是在用一個通用的模板信批量發(fā)信。如果遇上較真一點的教授,會直接把你的email發(fā)給招生主任(通常也是系里的教授),那么你就別再指望這所學校了。
    原則有三個:一不要抄模板,二不要多寫硬件的分數(shù)(有很多教授并不在意GPA或是GT有多高),三是空談特別喜歡是沒有用的,要套一個教授,最少的要求是把他主頁上的介紹都仔仔細細的吃透,正常的要求是把他的代表性paper仔細研讀一遍。而且第一封套辭信不要太長,講一下重點就可以了。以后保持一個星期   1-2次就可以了,不要間斷,并不時的向他匯報一下自己最近在做的實驗或最新發(fā)表或已發(fā)表的論文,同時還要記得諸如節(jié)日問候之類的細節(jié)。這要求申請者的學術(shù)背景很強,能談得長久。
    首先當然是簡要的自我介紹,然后就該談談你對他的研究的看法了,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問題,一般情況下教授都會樂于與你討論的。如果已經(jīng)處于申請期,大可直接就問有沒有position,很正常的。
    比方說,先找了教授的幾個主要的研究項目的資料,大都很簡要的那種,有個初步了解。仔細地去研究一下,會發(fā)現(xiàn)他在選擇一些項目時總有一根主線貫穿著,很多   project其實是相同的方法或理論在不同問題或環(huán)境上的應用。當然幾個方向中,你還要注意觀察,那些是理論背景很強的(實驗室傳統(tǒng)課題),那些是跟著前沿脈搏跳動的,然后和教授說自己對哪個最感興趣,這個會給他一個很好的最初印象。接下來,去上查他所有的論文,,并對應著那幾個主要方向加以分類。找出自己最感興趣的,來細研究一番。這時,你就要找個本校和他研究相近的導師來幫你了,這個極其重要,尤其對本科生來說。導師會告訴你很多類似的參考文獻和輔助資料,也會告訴你最新的研究動態(tài),還有就是對方學校老板的項目中哪個”最有利可圖“。你甚至可以讓導師幫你看看教授論文里最有new  idea的地方,以此作為你套辭的插入點。
    而在介紹自己論文的時候,除了談你在這片論文中的contribution后,也可以詳細說一下通過研究這個論文所涉及的題目,你懂得了哪些東西,尤其是掌握了哪些方法,當然如果你真的對其很有研究,你可以提出你個人對這個論文研究題目的修改性意見,這會使得你在教授心目中的位置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如果學術(shù)沒有那么雄厚,那么背景和基礎就是要強調(diào)的地方,這就是從potential和match方面來發(fā)展了,目的是要讓教授相信你有為他打工的能力,尤其是在這個背景單一已經(jīng)有礙發(fā)展的interdisciplinary的時代。   比如某學生是EE的屬于電子類,卻申請了其中一個program是偏環(huán)保的就可以說自己有很好的數(shù)學、編程和電子的基礎,同時還在自學環(huán)境工程,很希望用電子的背景來為環(huán)保服務。然后就具體談教授的項目,如他曾經(jīng)做過用電子辦法解決環(huán)境問題的,是這兩者的結(jié)合,這就非常地有效果。
    拿到AD的申請人套辭又相對簡單一些,首先說明自己已經(jīng)拿到AD(說明自己已經(jīng)合格了,剩下就差錢了);其次,對該學校很感興趣;然后,對該教授的研究相當感興趣,并且有決心做好(參照以上論述)。只要教授看上你了,自然會提及funding。實在不行,直接寫信把困難說說,再問問funding的事
    收到正面或者中立態(tài)度的回信后應該立即回一封熱情洋溢的信,即使收到負面態(tài)度的回信也最好禮貌地表達遺憾和等待他回心轉(zhuǎn)意的決心。最后要注意這個過程中保持充實獨特的內(nèi)容、誠摯合作的意向和不卑不亢的風度。畢竟這就像是個找工作的過程,雙贏的結(jié)果才是最好的。
    形式-簡明為上:
    第一封信言簡意賅地說明來意,100~300字足夠,不必寫萬言書;可以附帶簡歷,PS可免。如果簡歷不長,建議放在郵件正文里,因為某些教授的郵箱已經(jīng)設置成有附件直接刪除的。退一步說,如果他對你有興趣就會主動要你發(fā)簡歷過來。一定要放在附件里的話,最好事先轉(zhuǎn)換成PDF文檔,以避免教授為防止病毒而不打開的問題。之后就是兩個人互相的交流和聯(lián)系了,注意措辭的準確和沒有簡單語法錯誤就可以了,不用追求太華麗的辭藻。
    通過上面對美國研究生申請?zhí)状判鸥袷浇榻B,相信對于很多計劃申請美國研究生的人來說,可以根據(jù)上述的信息來撰寫適合自己的美國研究生申請?zhí)状判排c美國大學教授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