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一個人的朝圣有感1500字

字號:


    每個人的一生在某種意義上都是一種朝圣,都要為自己犯過的錯負責。下面是由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一個人的朝圣有感150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一個人的朝圣有感1500字【一】
    關于朝圣,我從電視、電影中已經(jīng)有所了解,不過,這種了解只停留在鏡頭中。2014年我和家人一起去西藏,路途中遇到很多朝圣者,或獨自一人,或三兩成群。坐在車里仍感覺不太舒適的我,當親眼看到這種場面時,說實話,內(nèi)心仍有些許的不理解:這些人為什么千里迢迢,拋下妻兒子女、丈夫父母,要用自己的身體去丈量腳下的路,難道心中的佛是他(她)們唯一活著的精神支柱?看到大昭寺內(nèi)外那些虔誠朝圣者,看到布達拉宮周圍那些口中念念有詞且不停歇的轉(zhuǎn)經(jīng)者,除了佩服他(她)們的勇氣和堅韌,更加敬佩他們?yōu)樾闹械男叛霾晦o辛勞、矢志不渝的精神,我無語。也許這就是文化的差異。
    法國紀錄片《喜馬拉雅》中有這樣一句經(jīng)典“有信仰的人就是這樣翻越一座座群山的”。我不是一個有信仰的人,所以我對朝圣者的行為有些不理解吧。聽導游介紹,朝圣者在朝圣過程是道德和靈魂的另一場旅程,朝圣關乎者朝圣者的前世今生甚至來世。信徒們認為,在一生的修行中,至少要磕十萬次長頭,叩首時赤腳,才算是虔誠。導游還說,其實藏民是非常有錢的,每家有幾十頭甚至上百頭牦牛,身價上百萬甚至千萬呢!如果說,原來藏民生活不富足,需要精神寄托很正常,但是現(xiàn)在他(她)們這么有錢,為何依然如此,我想原因只有一個,為他(她)們心中的信仰。
    其實,第一次在書店見到《一個人的朝圣》這本書時,就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可能跟我曾經(jīng)西藏之旅經(jīng)歷有關吧??墒撬鼇碜砸粋€英國作家,難道國外的朝圣與我們一樣?,如果不一樣,他們又是怎樣呢?
    可是,從書名上看,故事似乎有點壓抑。上年齡的我現(xiàn)在喜歡看類似喜劇的東西,不太喜歡過于悲慘或者悲觀的書或者電視劇,只是不想有太多的思考或者感悟。于是,這本書,我拿起又放下,如此猶豫兩三次,最后告訴自己:要遵從第一感覺,果斷拿下!
    書中的哈羅德,他“沒有準備好就上路”了,只是為了感動上帝,讓患癌癥的奎妮出現(xiàn)奇跡。這就是他這么迫不及待進行朝圣的理由,再加上加油站的女孩善意的支持,更加堅定了哈羅德朝圣的信念:“如果有信念,你一定能把事情做成。”、“去爭取,去相信自己可以改變一些事情”。于是,帶著堅定的信念,相信他的朝圣能換回奎妮的生命,哈羅德開始了他朝圣之旅。在朝圣過程也是他思考人生的過程,包括與父親、母親、妻子、兒子及與同事奎妮相處時的點點滴滴。
    不善言辭的哈羅德在朝圣途中,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或慷慨解囊者,或免費提供食宿者,或跟隨者,當然還有嘲笑者。路人的經(jīng)歷和訴說讓哈羅德重新回想自己對兒子的愧疚,這是他塵封已久的痛,更是他跌入人生低谷之源,還是奎妮替他背黑鍋后離開的真正原因。懷著對奎妮無私付出的感恩,也覺得奎妮是因為自己才患有癌癥的,哈羅德更加堅定了突如其來朝圣的想法。雖然在朝圣過程中,也曾有放棄的念頭,但由于走出喪子之痛的妻子莫琳的鼓勵,他堅持住了。
    哈羅德的朝圣沒有換回奎妮的生命,但讓病入膏肓的奎妮帶著期待多延長了幾個月的生命,最后她很安詳?shù)仉x去了。這個結(jié)局背離了他朝圣的初衷,但是換回了哈羅德名存實亡二十年的夫妻感情,這不得不說也是哈羅德朝圣的另一個收獲吧!
    回歸自己,我也是曾有夢想的人,也有為夢想奮斗的念頭及實現(xiàn)夢想的條件。如今的我仍然躺在夢想的溫柔鄉(xiāng),遲遲沒有邁出第一步。之所以能一口氣讀完這本書,正是哈羅德勇敢為自己信念不停步的行為,!
    “三步兩步便是天堂,但很多人始終邁不出這一步。”記不清這句話出自哪里,我想很多人之所以沒有邁出這一步,與他信仰是否堅定有很大的關系,如我一般。
    BBC主持人愛德華.史提頓這樣評價:《一個人的朝圣》讓我們看見,即使是性格上的弱點也能帶來振奮和救贖。所以,你我不必擔心自己的弱點,更不必害怕自身裝備,也不必患得患失、瞻前顧后,從現(xiàn)在開始,向心中的信仰朝圣吧!
    讀一個人的朝圣有感1500字【二】
    《一個人的朝圣》是英國資深劇作家蕾秋·喬伊斯的處女作。講述的是一個平凡的六十歲老人,在一個寧靜的上午,收到了一封來自多年前的一位朋友的來信,隨即踏上了徒步的旅行,開啟了改變他人生的一趟旅程。
    在我第二次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才讀懂了這本書的名字。第一次讀的時候,是在讀一個故事,讀到一個叫做哈羅德·弗萊的六十歲老人,為了讓他多年前一個名叫奎妮的朋友能跟癌癥抗爭到底,他決定徒步從英國最西南一路走到最東北,橫跨整個英格蘭,去看她。第二次讀的時候,是在讀一段人生,是哈羅德的一生,從他離開家去寄信開始的。
    年近六十的哈羅德是大多數(shù)人的翻版,他們有著普通的人生經(jīng)歷,碌碌無為的多年工作經(jīng)歷,經(jīng)過慘痛的失去后波瀾不驚的退休生活。他們存在著,但是好像沒有真正的活過。
    在暮年時,沒有可以回顧的豪情壯舉,沒有刻骨銘心的經(jīng)歷,沒有不顧一切的追求,沒有朋友,沒有敵人,人生似乎就要這么過去了。但是,哈羅德又是極少數(shù)人的翻版,因為他最終沒有在他以為的人生里走向滅亡,而是改變了他的一生。
    在哈羅德收到奎妮的信的時候,這段友誼勾起了他深深的歉意,于是他決定給她寄去一封關懷的信。在去寄信的路上,他回憶著他和奎妮的友誼以及對奎妮的愧疚,于是他想走的遠一點,以此安慰自己能為奎妮做的多一點。剛開始他并沒有堅定徒步去貝克里郡看奎妮,在遇到加油站女孩兒之后,他才堅定這個信念:只要他走,老友就會活下去。
    在路上,哈羅德就像重新活過來一樣。他能用心看周圍的路、花、草,遇見各種不同的人,從不觀察日夜的變化、植物生長到熟識各類野生植物,懂得野外生存,從不善于接觸陌生人到與陌生人交流,聆聽他們的經(jīng)歷,他漸漸地走出他曾經(jīng)的人生圈,融入這個眼前的世界。在漫長的公路上,他把他的人生從頭回顧了一次。他沉默的童年、離去的媽媽、沒有愛的父親以及他的那些阿姨們,再到愛上莫琳、與兒子戴維的點點滴滴過往等等,這些回憶都是由他與奎妮的友誼引起的,他走在拯救奎妮的路上,同時也走在拯救自己的路上。
    六十歲的哈羅德是活著還是從沒有活過呢?在他的童年,他沒有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與關懷,他不懂愛,也不懂如何去愛。莫琳是第一個愛他的人,也是給他一個家的人,所以莫琳對他而言一直是最不可或缺的人。那么曾經(jīng)的甜蜜生活到暮年的沉默不語之間都發(fā)生了什么?哈羅德從來沒有認真想過這個問題,但是在這段旅途中,他把那些遺忘的、忽略的過往一一翻出來回想。
    戴維是他和莫琳唯一的兒子,他的出生并沒有讓哈羅德和莫琳更相愛,而他的死摧毀了哈羅德與莫琳之間的愛。哈羅德愛著他的兒子,但是在旅途前,他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么愛他。對于他的死,莫琳埋怨著他,而他也深深地自責著。他想要彌補兒子曾經(jīng)缺失的父愛,但他明白過來時已經(jīng)沒有機會了。他想要修復他與莫琳之間的感情,可是他并不知道怎么做。在這段旅途中,一切都發(fā)生著改變,哈羅德通過不斷地回憶去找尋他曾丟失的那些美好,也不斷地正視他的過錯,原諒他的過錯。他拯救了他自己。莫琳也在這段旅途中看清了她與哈羅德、戴維之間的問題,她曾把不能承受的過錯都放到了哈羅德身上,而她又何嘗沒有過錯呢。最后,她看清了問題,注意到哈羅德曾經(jīng)細微的付出,原諒了哈羅德,并挽回了他們之間的愛。愛,又重新回到了這個家,也許比之前的愛更充實,因為這份愛里有了他們對戴維深信不疑的愛。
    哈羅德克服身體和精神上的困難,在長達87天的徒步旅途后,終于見到了奎妮??輿]有因為他的堅持而活下去,但是他堅持了對這段友誼的最后付出,也為這段友誼以及奎妮的人生畫上了美好的句號。從他的旅途結(jié)束、奎妮的離去到他和莫琳和好如初,他的人生才算完整。接下來的人生還有很多困難和未知,但是他的心終于找到了平靜,愛、寬容、信念以及美好的周圍事物找到了他,幸福是未來的生活。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時常想,我們每個人是不是都該有這樣一場旅程呢?有的人正在路上,有的人還沒開始,但是不管怎樣,我們都會經(jīng)歷這樣一程,回顧自己的人生,原諒那些無法彌補的遺憾,丟下不能重來的回憶,也放過無法釋懷的自己,找到內(nèi)心的平靜。
    讀一個人的朝圣有感1500字【三】
    《一個人的朝圣》看完很久了,一直想說點什么,無數(shù)次提筆放下,放下再提筆,在糾結(jié)與矛盾中掙扎了很久,終于決定還是要對自己說點什么。
    其實這是個很沉重的話題,在這個談死還早談愛已老的年齡,人生閱歷終究太過淺顯,討論生命無常有些蒼白,只能就來時走過的路作一些回顧,對未來要走的路盡可能希望它漫長一些,平和一些。
    這本書講述了退休老人哈羅德突然間收到舊時好友奎妮在人生盡頭的告別信,哈羅德于加油站無意中聽到“等待”可以治愈一個人的疾病,于是他決定從家徒步去遙遠的圣伯馬丁療養(yǎng)院看望奎妮。一路上不停的有人加入他朝圣的隊伍,又不停的離開,他從一個人變成了一個團隊,最后又回歸到一個人。
    在這場艱苦的徒步旅程中,一路風餐露宿似苦行僧。不斷的思考人生路上所有的恩怨情仇,直到最后決定跟往事告別,與自己和解,而奎妮也終于等到見哈羅德最后一面,了無遺憾的歸去,哈羅德與近二十幾年形同陌路的妻子莫琳也重新舊好,開始新生。作者蕾秋的寫作手法細膩溫和,平鋪直敘,讀過后內(nèi)心陣陣暖意,但又時不時的疼一下。為奎妮,為哈羅德,為莫琳,為哈羅德死去的兒子戴維,也為渾渾噩噩過了這么多年的自己,溫暖與疼痛交替,絕望與希望并存。
    記得兩年前在去川西的途中,親眼目睹一位朝圣的大叔,三步一磕,雙手合一嘴里念著六字真言,眼神里只有遠方,只有信念,只有純粹。我當時真的就覺得信仰的力量太偉大了,能讓一個壯年男子放棄一切,去做一件很多人眼里并無多大意義的事。這一路走來凄風苦雨自不必說,在完成朝圣之后對實際的生活又有哪些具體意義呢,其實你我心知肚明。都說藏區(qū)的天空最美最純凈,因為那里世事安然人心純良。我們身處繁華塵世間,一顆心被世俗沾染了貪嗔癡,偶爾想要逃離,還自己清凈純白,卻發(fā)現(xiàn)無處可逃。
    或許這就是世界所需要的,少一點理性,多一點信念,而我恰恰相反,用理性思考人生,以感性規(guī)劃未來,缺少信念的未來如夢幻泡影吹彈可破。這樣的人生早已偏航,就像哈羅德所說以為走路是世上最簡單的事情,這些原本是本能的事情實際上做起來有多困難,吃,說話,還有愛,這些東西都可以很難。兩腳走路無非是一只腳搭在另一只腳前面,人生也正如此,一步搭著一步如大象過河,深淺自知,應該試著學會像哈羅德先生那樣,糾正已偏航的人生。
    哈羅德的行走既有對奎妮的內(nèi)疚,更多的是對自己的救贖。退休后的哈羅德內(nèi)心深處的愧疚與自責如影隨形,他不停的往前走,往事就會在腦海里在眼前不斷浮現(xiàn)。讀后感一次又一次的回憶,讓他前半生的殘缺不全有了可以縫縫補補的機會,直到奎妮歸去,他才明白人生有時候在于自己錯誤的堅持了自己想走的路,以至于常常莫名其妙的迷路走錯,等醒悟過來再折回重走。其實,一個人的朝圣是對自己內(nèi)心的救贖,與自己和解,還一個重生的自己。生活離平淡無奇有多遙遠,又可以在多短的一瞬間不復從前,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珍惜當下,珍惜眼前人。活著,認真過好每一天。
    心煩意亂的時候,也在想是不是出門行走一次,也許歸來時云淡風輕。有人說一個人走在路上太寂寞,但我總覺得一個人的寂寞好過兩個人的疏離。比如哈羅德路上遇見很多人,熱鬧的背后是哈羅德無法言喻的酸楚,所以他選擇在一個不為人知的清晨悄然離去。心靜才會腦清目明,很多時候我們選擇了錯誤的堅持,根本原因在于這顆心的紛亂繁雜。摒除一切貪嗔癡,讓生命回歸最初的柔軟純真,才會云開見月。
    天空一直都在,是云來了又去。冬天的風吹在臉上生生的疼,窩在一個熟悉的地方久了,人心似結(jié)了冰,好在還有書籍可以溫暖,這個冬天遇見《一個人的朝圣》將不再寒冷。
    昨天看見一句話:希望我走時心如止水。多年以后,當生命歸于塵土,希望我也心如止水,于人于己與塵世已無虧欠。
    所以生命原本就是一場修行,一個人的朝圣。
    讀一個人的朝圣有感1500字【四】
    這的確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而且這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的主人公哈羅德是一位65歲的酒廠退休老人。本來他以為人生就那么過去了,直到收到那封信——失散多年的好友奎妮突然而至的那封病危告知信。在出門給奎妮寄回信的過程中,他在經(jīng)歷了艱難的思想斗爭后,最終在加油站女孩“只要你一直走,她就會一直活著”的一句話的鼓勵下,在沒有攜帶手機、錢包,沒有做任何準備的情況下,他只穿著一雙家常的帆船鞋就踏上了漫漫“朝圣之旅”。
    讀了《一個人的朝圣》這部小說的開頭,我誤以為這是一場為了友誼、為了挽救老友的生命而進行了一場奮不顧身的感天動地的“朝圣之旅”。然而。隨著旅程的不斷推進,跟隨著主人公哈羅德對自己曾經(jīng)的工作、家庭生活的片片回憶,以及通過他在旅途中瘋狂對抗、挑戰(zhàn)自己身心疲勞、身體病痛極限的描述,我才猛然發(fā)現(xiàn),這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心靈救贖之旅,是主人公哈羅德30多年來身陷遺憾、愧疚、絕望的生命孤島中的一次奮不顧身的心靈“突圍”,最終他讓自己的心靈成功上岸。
    為了表達對老友奎妮的多年深厚友誼的敬重,哈羅德懷著“只要一直你在走,她就會一直活著”的信念,選擇以步行的方式從自己的家出發(fā),跨越大半個英格蘭,徒步到貝里克郡圣伯納丁療養(yǎng)院探望老友奎妮。但當他千辛成苦到達了療養(yǎng)院門口——他本次旅行的終點,在即將按下門鈴的那一刻,他卻猶豫了,因為他想到當他走進療養(yǎng)院,將禮物交給奎妮后,他又要回到那個他幾乎遺忘的生活里去,回到那個常常讓他徹夜無眠的主臥里去,而妻子莫琳早已與他分房睡了。
    “人生最可怕的事情不是一個人孤獨終老,而是跟那個讓你孤獨的人終老。”哈羅德和妻子莫琳因為兒子的死,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分別成了讓對方孤獨的人。原來哈羅德的兒子戴維曾經(jīng)是劍橋的學生,也曾經(jīng)令他們非常驕傲,但不幸的是,年輕的戴維因為酗酒吸毒最終因抑郁癥而自殺。妻子莫琳將兒子的死因全部歸咎到哈羅德作為父親的懦弱和缺位,哈羅德也因此始終抱著過去的遺憾和后悔不肯放手,30多年來陷入無限的痛苦之中。妻子莫琳也患上了臆想癥,常常覺得兒子還在身邊,與兒子對話,半夜去兒子房間給他蓋被子,失子之痛是他們不能言說又不能忘卻的暗傷,他們夫妻也因此而無法再親密。一次哈羅德因失子之痛喝醉酒打碎了酒廠老板母親留下的珍貴遺物,事后卻因性格懦弱不敢承認,是奎妮替他承擔了責任而被解雇,且從此失去聯(lián)系。
    30多年后,奎妮以一封臨終告別信的形式重新出現(xiàn)在他們的生活中。是這封信讓一生懦弱的哈羅德勇敢地開啟了一場改變他人生命運的旅行,也是這封信讓他通過這一場朝圣之旅尋找到了人生的出口,挽回了他冰凍多年愛情,重新獲得了家庭的溫馨。
    在旅途中,哈德羅經(jīng)歷了新奇、猶豫、堅定、痛苦,受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們的幫助,讓習慣回避別人的他,感受到給予與饋贈的溫暖,也因此他發(fā)出“給予和饋贈都需要一定的勇氣”的感慨。當然途遇的一些人也曾對他的行為產(chǎn)生了質(zhì)疑,但是值得慶幸的是哈羅德并沒有理會那些質(zhì)疑。在旅行的過程中,他發(fā)現(xiàn),“在行走中自己愈加貼近生活的本質(zhì),日子可以如此簡單,只是不斷地將一只腳邁到另一只腳前面”。
    在哈羅德的行程中,還“遭遇”了一個逐漸“成長”起來的、陪他行走的龐大“朝圣團”。因一個過客的電視報道,致使哈羅德有了很多的追隨者,但那些陪同他朝圣的人們最終均以各種理由一一棄他而去,最后連那只活潑潑的小狗也離開了他,跟著一個年輕女孩上了一輛公交車,剩下他一個人繼續(xù)前行。所有的這些描述,也是一個濃縮了的世間百態(tài),但是哈羅德在此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溫和、寬厚,也充分展現(xiàn)了哈羅德高尚的人格。
    旅行中,哈羅德回憶起了“日常生活里他會想起,卻意識不到自己想起,覺得不必想起的點點滴滴”。父母對他的愛的缺失,促就了哈羅德的孤僻內(nèi)向,膽小懦弱,不與人親昵的性格,至使他在擁有了兒子后,看見搖籃中的兒子卻變得不知所措;在兒子成長中,他不知道該如何與他交流;兒子溺水,他也躊躇不定,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將其救出;兒子長大,他在兒子面前更加驚惶無助。在他的生命中,他沒有結(jié)實地抱過、更沒有親過自己的兒子。許許多多本來應該和兒子一起做的事,他都沒有做,盡管他無比渴望與兒子在一起。這一性格也呈現(xiàn)在他的工作中,特別是看著好友奎妮替他背了黑鍋,被公司辭去了工作,他心里難過,卻不知道如何去解決,甚至都不敢見奎妮一面。與妻子莫琳的關系也是如此,雖然彼此都愛著對方,但是由于哈羅德的木訥與封閉,導致兩人的關系越來越僵,越來越疏離,直至到了名存實亡的地步。
    經(jīng)歷了這場朝圣之旅,他開始不再逃避,不再躲閃,通過反思自己,懺悔自己,洗禮了自己的身心,最終“成了他早該成為的那個男人”。旅行的最后,我們從他妻子莫琳的眼里看到了經(jīng)歷這場 朝圣之旅后的哈羅德的改變: “他當然沒有長高長胖,但看著這個滿面風霜的男人,黑色牛皮一樣的皮膚、卷曲的頭發(fā),她突然覺得自己像張白紙一樣平平無奇,不堪一擊,而他那種生命力使她顫抖,好像他終于成了早該成為的男人”。
    有一句經(jīng)典的話是這樣說的:“人生至少要有兩次沖動,一次奮不顧身的愛情,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讀這本書,我首先為主人公哈羅德感到慶幸,他的一生就經(jīng)歷了人生的這兩次沖動。從妻子莫琳的回憶中,我們看到年輕時的哈羅德,盡管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但當在舞會上看到美麗大方的莫琳后,奮不顧身勇敢地穿過整個舞廳走向莫琳,以一句幽默風趣的話吸引了莫琳,贏得了莫琳的愛情,而且讓她成為了自己的妻子。30多年后,他用87天627英里的一段長長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再次走回到了莫琳的心里。
    哈羅德的經(jīng)歷,還讓我想起了一則哲理對話:一個老禪師問小和尚,如果你進一步則死,退一步則亡,你應該怎么辦? 小和尚思索半晌不能回答。 老禪師微笑道,你可以往旁邊去??! 其實,生活就是這樣,當我們深陷命運的泥潭進退兩難時,不妨向旁邊跨上一步,去尋找生命的出口。哈羅德就這樣“向旁邊跨了一步”,試想,如果哈羅德忽略了那個“徒步去看奎妮”閃念,而只是簡單地將給奎妮的回信投入郵筒中,也許就不會有他與妻子莫琳破鏡重圓的美好結(jié)局。
    在旅途的終點,在療養(yǎng)院,哈羅德見到了為了等待他的到來而堅強地活著的老友奎妮,將禮物交給了她,在并在妻子莫琳的陪伴下,送走了安詳離世的奎妮。是的,哈羅德的朝圣之旅并沒有挽回老友的生命,但是他確挽回了自己的愛情。
    小說的結(jié)尾,非常唯美:“他們又一次牽起對方的手,走向海岸,兩個小小的身影映在黑色浪花的背景下,越走越遠。只是剛走了一半,肯定有誰又想起了那句話,再次激起一輪狂笑。兩個身影就這樣拉著對方的手,站在海邊,在笑聲中搖晃。”
    讀后感小編精心推薦
    100字 | 200字 | 300字 | 400字 | 500字 | 600字 | 800字 | 1000字 | 1200字 | 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