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讀研一年30萬夠嗎2022

字號:


    美國的研究生留學申請,需要大家了解基本的開銷,確認好適合自己的專業(yè)和目標,并提前進行熟悉。下面和出國留學網(wǎng)來看看美國讀研一年30萬夠嗎2022?
    留學費用
    去美國就讀主要有兩方面費用花銷,一是學費,二是生活費。美國私立大學每年的學費約為25000—30000美元不等,按中等水平27500美元推算,約折算成23萬元人民幣。研究生階段學費較本科階段有所增加,一些專業(yè)學院,如商學院、法學院、醫(yī)學院等學費較為昂貴,每年學費大約在28000—35000美元之間不等,按中等水平31500美元推算,約折算成26萬元人民幣。
    無論在哪類院校就讀,都需要支付生活費。根據(jù)學校所在地區(qū)不同,每年住房和伙食費約為6000—11000美元;書本及個人開支約為600—2600美元;雜費及保險費約為150—1000美元。這樣,每年在美國讀書的生活費大約為6750—14600美元,按中等水平10675美元推算,約折算成9萬元人民幣。
    入學考試:每次考試約收費100-200美元,大多數(shù)學生至少要考兩次。因此,估計每個申請入學者在考試上至少要花費500美元。
    申請費:每個學校平均需50-75美元。
    學費與雜費:每學年(9個月)約為5,000-30,000美元,依學校的性質(zhì)和質(zhì)量而異。私立的學院和大學一般比州立的貴。大多數(shù)的州立大學對在本州生活不滿一年的"非定居"學生要收取更高的費用。外國學生當然被視為"非定居"學生。CollegeBoard會在美國學院國際學生手冊(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 Handbook of US Colleges)上發(fā)布收費標準、考試要求以及其他有用的信息。有時學生還要支付一些別的費用。例如大多數(shù)學校向?qū)W生收?。W生活動費",用于俱樂部及體育活動的開銷。如果要使用特殊的科學圖書館、藝術工作室及健身運動設施等還需另行付費。
    書費和文具費:學生每年為書籍、筆記本及其他學習用具共需支付約1,000美元。買舊書可節(jié)約一些費用。有的學校不提供計算機,這一點應在擇校時先問清楚。少數(shù)學校規(guī)定學生要自己購買個人電腦,但提供價格優(yōu)惠。
    食宿費用:每年約3,000-7,500美元。有的學校收取額外的住房費,有的則預收伙食費。到美國的外國學生,第一年一般住在學生公寓或宿舍,常常是兩人或兩人以上合住一間。不過,某些設在大城市中的學院、大學及語言學校等允許學生在校外找較便宜的住房。在校外租房一般要預付至少一個月的房租,再加相當于一個月房租的"押金"。
    日常費用:用于支付郵票、牙膏、肥皂、報紙、洗衣、交通、醫(yī)藥及娛樂活動等。有的學校定期為學生公寓提供洗衣及干洗服務。有時可在公寓內(nèi)或校園里找到自助洗衣處(投幣使用的洗衣機和烘干機)。
    專業(yè)學費
    一、金融
    作為熱門學科,金融相關課程的學習時長一般需要兩年,需要接受專業(yè)理論教學和參加實踐工作,所以學習的開銷也不低,一年接近30萬元,其中三分之二是學費。
    二、會計
    而會計的學習,同樣也是受到全球的歡迎的,只有獲得了專業(yè)證書的畢業(yè)生,學歷的含金量才會比較高,而在美國,拿證的概率會更高,學費一年30萬左右,生活開銷10萬左右。
    三、法學
    法律的學習只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只要完成四到八門的基礎課程的學習,那個合格的成績單,并且完成了論文,就可以畢業(yè),學習一年需要25萬元左右,生活費10萬左右。
    四、市場營銷
    這類專業(yè),目前大部分的院校就是將其劃分在商科的門類之下的,但是對于學生的要求不會那么高,TOP50的大學費用基本在40萬左右,生活費10萬左右。
    五、社會工作
    偏向服務型的專業(yè)學習,對于理論基礎的授課會比較少,但是會安排比較多的實踐活動和實習內(nèi)容,這對大家來說,學習一般需要兩年,學費一年25-30萬,衣食住行至少10萬。
    六、電氣工程
    EE專業(yè)近年來的熱度,也在不斷地上升,碩士的學習一般是一年半到兩年,在收費上屬于相對平價的那一部分,基本上都沒有超過20萬元。
    七、公共管理
    管理類中的公共服務相關的專業(yè),偏向文科一些,學制一般也是兩年,其中有大半年的時間,會安排學生進入公共單位,讀課程內(nèi)容進行實踐,學費在20萬左右。
    八、土木工程
    土木屬于建筑相關的專業(yè),涉及到了大型的工程,所以基礎一定要打好,并且需要保證有比較充足的經(jīng)驗。一年的學習費用大概需要30萬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