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讀后感400字五年級5篇

字號:


    閱讀是增進知識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通過閱讀書中的一些故事往往能夠為自己帶來一些啟迪,下面是由出國留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呼蘭河傳讀后感400字五年級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呼蘭河傳讀后感400字五年級5篇(一)
    有一個偏遠又動人的小城叫呼蘭城。蕭紅的《呼蘭河傳》真實地展現了當地百姓的生活。那里的人,既善良又愚昧,有些可惡卻也無辜。其中令我有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五章第四節(jié)和第六章。
    第五章說老胡家娶了一個團圓媳婦,但是那個團圓媳婦莫名其妙地病了。老胡家為她跳了好幾次大神了,不見好。偏方用過了,各種各樣的偏方都用過了,就是不見好。最后,有一個人,自稱“云游真人“。他說覺得這里有難,特來相助。我看到這里,覺得這個人還挺好的。
    他說要抽帖,抽到黃的和紅的是好的,抽到綠的和藍的就不好了。婆婆剛要抽,結果那個人說每帖十吊錢,不滿意還能抽。十吊錢不是小數目啊,我這才意識到這個人是個騙子。那婆婆抽了兩次,一個綠的一個藍的。我覺得那個人手里只有綠的和藍的。真是一個大騙子??!婆婆著急,問怎么辦?
    那人用筆寫了四個字,要貼在團圓媳婦的手心和腳心上。他一看,團圓媳婦的腳心上被婆婆用鐵烙過了,就嚇唬婆婆說“這疤會給閻王爺留下不好的印象?!笨雌牌挪慌?,又說得更嚴重,把婆婆嚇壞了,讓他在兩個腳心上畫了幾筆。這樣一算,總計五十吊錢。我更確定這是騙錢的騙子了。老胡家應該辨別一下這是不是騙子,但是當時的人都太迷信了,愿意花這點錢。給小團圓媳婦出藥方的,多半是說要舉行什么儀式,要把團圓媳婦的魂找回來。
    第六章就更有趣了。姓有的二伯,有二伯,常常做出奇怪的事情。踢著石頭了,他明知道石頭沒耳朵,他還要對石頭說話。鳥往他身上拉屎,他要罵鳥。
    有二伯有些自戀。聽別人叫他“有二掌柜的”或“有二爺”或“有二東家”他開心。有調皮的小孩叫他的乳名“有子”,他不高興,追著打他們。不過,有二伯的爸爸,也就是祖父,叫他有子,他不介意。
    有二伯自相矛盾。他在蕭紅面前說他跑毛子時,不怕毛子的刀槍,毛子在外面亂叫,他在屋里自己煮面條呢。他說:“殺又怎么樣?不就是一條命嗎?”在祖父面前,他就說:“不怕,怎能不怕?也是嚇得抖抖亂顫……眼看著那是大馬刀,一刀下來,一條命就完了?!笔捈t聽到了,她問有二伯,有二伯卻說:“不怕……是人還有不怕的嗎?”
    有二伯有次偷東西,被蕭紅撞見了。蕭紅偷黑棗時,有二伯會去告狀。這次有二伯偷東西了,偷了一罐銅酒壺。他說雙方互不告狀。蕭紅同意了。有二伯還偷各種東西,只要有東西沒了,都說是有二伯拿走了。
    《呼蘭河傳》這本書,雖然只有平淡的文字,但讓人回味無窮。
    呼蘭河傳讀后感400字五年級5篇(二)
    這個寒假,我看了一本蕭紅寫的《呼蘭河傳》,便沉醉在這本書中了,它把我?guī)У搅硕兰o初的小城------呼蘭河。
    這個小城并不繁華,一年四季有非常多的事。在蕭何的筆下,卻寫得如此生動獨特。其中,這個小城的東二街道的六七尺深的大泥坑讓我印象特別深刻。不下雨那泥漿好像粥一樣,下了雨,這泥坑就變成河了。在連續(xù)三個月不下雨的時候,車夫和馬翻過好幾次車,而翻了之后,過路的人看著他們似乎也起不來,便來幫幫忙。
    有時因為拖不出馬,而準備走人。但看看馬快被泥坑憋死了,只好又過來再次幫忙,還不時的喝彩噢!噢!。鬧得非常熱鬧,也使居民說長道短,得以消遣。當這個坑淹死了豬后,有些人會把死豬拿去賣,并且是非常便宜的。有些小孩就說這是瘟豬肉,并且是在許多家長面前說的,便會被家長打。
    我看后,覺得蕭紅是在諷刺這些貧苦的勞動人民,讓人感到凄涼、凄苦。許多人說過一些不會掉進坑里的辦法,如:有的說拆墻,有的說種樹,但從來沒有任何一個人想過把泥坑填平。它讓我感慨:多么愚昧的人民呀!在他們的腦海里就要順應社會,順應天意,人是不能違抗天命。
    茅盾曾經說過:要點不在《呼蘭河傳》不像是一部嚴格意義的小說,而在于它于這不像之外,還有些別的東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說更為誘人些的東西:它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
    這本經典的小說生動、形象地諷刺了人們的無知、愚昧,同時,蕭紅用了幽默的語言,描繪了如此讓人同情、痛恨的一件件事?!逗籼m河傳》這部作品是蕭紅后期的代表作,她通過這部作品,描述了一個灰色的天空,灰色的道路,灰色的城市,灰色的社會。在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人們再善良,也拋不開那些有百害而無一利的舊思想,土辦法。文章的開頭覺得還是非常輕松的,但是,讀到后面,會覺得非常沉重。在尾聲的時候,蕭紅寫了她的祖父已經死了,而后花園的主人也不見了,讓我讀了,覺得更加凄慘、悲傷。
    呼蘭河傳讀后感400字五年級5篇(三)
    我喜歡寫上世紀真實鄉(xiāng)村生活的作家,我總認為通過他們的眼睛,我能窺探到最純真、最自由的生活。蕭紅的《呼蘭河傳》就完美地展現了呼蘭小城的風土人情。
    書中以兩個部分為主——蕭紅的童年與小城故事。蕭紅以細膩卻又質樸的語言向我們展現了一幅栩栩如真的小城市井生活,不但屬實,還有著獨屬于百姓的生活經歷與幽默,稱得上是反映百姓生活的一面鏡子。
    書中作者對自己生活的描寫堪稱一絕。小時候作者是個調皮的孩子,熱衷于看各種熱鬧,東跑西跑。如果不說,我絕對想不到作者是地主家庭出來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早上作者請祖父給她講詩,祖父念了一首又一首,作者卻總是聽不夠。這一場景可謂溫暖至極,像是熱牛奶與熱巧克力的搭配,溫暖到了人的心里。
    還有作者小時候,去雜物間玩,找東西的片段。作者像個好奇寶寶,東翻翻西翻翻,找到好玩的就據為己有。這讓我想到陽光下、草地上的小女孩,穿著蓬蓬裙,手里握著心愛的玩具,一會兒跑,一會兒跳,一會兒又在草地上坐著玩玩具的場景。這生活就像一幀幀復古而華美的影像,令人艷羨,又令人神往。
    作者對自己童年生活的描寫是美好的,但呼蘭小城的生活不全是美好的。
    首先可以看全書開頭。作者描寫了一個賣饅頭的老頭,在冬天上街兜售饅頭。他一不小心滑了一跤,把饅頭撒了,就有人撿起就吃,也沒有給錢。老人無可奈何,只能說幾句,又離開了。
    然后還有對團圓媳婦的描寫。那位團圓媳婦只有12歲,但因為婆家的盲目迷信與吝嗇,活活葬送了年輕的生命。那團圓媳婦性格活潑陽光,不怕生,也吃苦耐勞,但只是因為她的無畏與熱情,與大多數的團圓媳婦不一樣,就被婆家不認可,以至于認為她是病了,請毫不講科學的江湖道士來看病,不但賠了錢,還葬送了一條年輕的生命,這讓我感受到了當時對女性生命的不看重,與人們的麻木愚昧。這樣病急亂投醫(yī)的舉動難道不可笑嗎?
    我知,這一切都是因為當時社會的黑暗,造成了人們無法科學的解決問題,只能靠迷信自欺欺人。另外,蕭紅的語言文字也讓我欣賞。她在文中運用了大量方言,極具地域風味,讀起來質樸又妙趣橫生。但這語言的質樸,并為影響描寫的細膩。文中有許多細節(jié)描寫,比如雪、茅草屋等。所以,蕭紅才會成為女性作家中獨樹一幟的那一位。
    讀《呼蘭河傳》,讓我感受到呼蘭河城的人情,也讓我感受到了蕭紅既細膩、又質樸,還具有野性的文字,實在是佩服??!
    呼蘭河傳讀后感400字五年級5篇(四)
    一座普普通通的城,一群普普通通的人,一段普普通通的故事。
    在這座再普通不過的小城里,有兩條從南到北五六里長的街,再就是有些小胡同,街上為人而做的設施不多——幾家碾磨房,幾家豆腐店,一兩家機房、染缸房,東二道街上唯一的文化設施是兩座小學校,西二道街還有一個設在城隍廟里的清真學校。東二道街還有一個赫赫有名的、全城引為光榮與驕傲的五六尺深的大泥坑,在這里上演了一幕幕讓人啼笑皆非的悲喜劇。
    在這群普普通通的人中,也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別致之處,但他們都是有一個共性——他們對生活都抱著麻木不仁的態(tài)度,生老病死皆聽天由命,卻對于鬼神有著極大的依賴。在他們之中,又有幾個再普通不過的人生。團圓媳婦的悲慘故事,馮歪嘴子的輿論人生,有二伯的“絕后”傳言,這些在這座小城里都是大家習以為常卻又愛作為飯后談資的東西,是這群“混日子”的普通人里典型的例子。
    在這一段普普通通的故事中,主人公總是愛和她的祖父享受這座小城里的閑暇時光,后院總是“我”的快樂源泉。除此之外,大泥坑、豆腐店、染缸房、漏粉店也都是充滿著故事,日復一日,每日似乎都沒有什么新奇的地方。
    但是,這樣普通的三者在蕭紅筆下,相互碰撞,又生出了令人難忘的新穎。整篇小說樸素流暢,宛如你與作者在一個美麗的繁星當空的夜晚,聽她娓娓講述著呼蘭河—她美麗的家鄉(xiāng).盡管凄婉,盡管優(yōu)郁,卻仍然美麗得動人。恰如茅盾所言,比象一部小說更為誘人。
    除了那些看似普通的日常故事,令人難忘的還有蕭紅不一樣的筆觸——呼蘭河這座普通的小城擁有著不普通的美景。呼蘭河的火燒云特別的奪目耀眼,照得小孩子的臉是紅的,把大白狗變成紅色的了。紅公雞變成金色的了,黑母雞變得紫植色的了。小白豬變成小金豬了。紅堂堂、金洞桐、半紫半黃,半灰半白合色、藺萄灰、大黃梨、紫茄子……真是色彩繽紛,絢爛至極。不僅那晨景圖,火燒云,不僅那園子的蝴蝶,小白菜,狗尾草……使我歷歷在目。
    就這樣,我記住了這座有著不同的人情風俗的小城——呼蘭河城。
    呼蘭河傳讀后感400字五年級5篇(五)
    記得在不久前的月考閱讀里讀到了蕭紅,讓我?guī)е环N不同的心情去聆聽這個“貧民作家”的童年。
    我也曾回憶童年——衣食無憂,沒有做不完的作業(yè),沒有刷不完的題,明天唯一煩惱的事是明天怎么玩。蕭紅也回憶童年,這本書就是她的童年,但我們腦中的那個孩子似乎截然不同。成年人在回顧童年之時,向來不是懷著輕松的心情的。更何況,蕭紅童年生活的呼蘭河畔,善良的勞動人民如此的貧苦、無望、愚昧、麻木,不禁令人痛心。
    不難發(fā)現,那許多藏在表面平實甚至歡快的故事下的寂寞凄婉。風景寂寞,蜂蝶在荒涼的一片蒿草上鬧著,“不但不覺得繁華,反而更顯得荒涼寂寞”。人更是經受不住風霜雨的,被自然拉著默默離開人世,“至于那還沒有被拉去的,仍舊在人間被吹打著”。
    這些傷痛在作者幼小的心靈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如一支寂寞蒼涼的調子,在未來的生命中久久回放……在無數灰白的日子里,祖父家的花園便是“我”生命中最亮麗的色彩?!膀唑咽墙鸬?,螞蚱是綠的”,“花園里邊明晃晃的,紅的紅,綠的綠,新鮮漂亮”……祖父是最關心“我”的人,他那笑盈盈的眼眸宛如照亮“我”童年夜空的新月,給“我”帶來無盡的喜悅和幸福。祖父教詩,祖父烤鴨子,祖父慈愛的話語,都是“我”心頭最溫暖的感動。
    “我”是多么希望能和最愛的祖父長久地生活在一起!然而時間在流逝,“我”在長大,祖父在變老,終于有一天,“祖父幾乎抱不動我了”,幸福的時光原來也在漸漸離我遠去。祖父家的后花園,就像一座象牙塔,為“我”的靈魂提供了一片美麗的棲息地。然而園外的世界,終究是殘酷的——這就更為作品增添了一層無奈的感傷。
    但灰色中又不時沁出一絲紅色,就像新生的太陽般給人以希望。
    人的生命的堅強與生存的不息掙扎。馮歪嘴子死了老婆后帶著兩個孩子,一個四五歲,一個剛生下來。那個剛生不來就沒娘的孩子竟然沒像人們意想中的死去而是“會笑了,會拍手了,會搖頭了?!笔捈t筆下有屬于女性本能的對生命的愛。
    童年最美好的時光一去不復返了,通過文字挽留快樂,來抵擋悲傷,以悲傷作為生活本體的快樂。這種悲傷是無以名狀的在我們每次看到這些快樂的事時,想到這些快樂的事已經流逝?!北瘺鲋F,遍披華林“。當一朵花開時,作者同時看到了花的凋零,當她盡情描寫花的艷麗的同時,展現給我們的同樣是花的枯萎,與虛無一樣是生命的悲美。
    終于,在《呼蘭河傳》中讀懂了這位“貧民作家”,處在悲涼,愚昧的時代卻仍試圖給人以希望,讓灰色的童年綻放接收的光。想想自己的童年,不是正經歷著中國的日新月異嗎?既然我們不必悲天憫人,又何不努力學習,書寫屬于我們零零后自己的金色時代呢?
    讀后感小編精心推薦
    100字 | 200字 | 300字 | 400字 | 500字 | 600字 | 800字 | 1000字 | 1200字 | 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