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jié)大全

字號:


    很多同學在復習高一地理知識時,因為還沒有對知識有一個熟悉的記憶,因此在復習中的效率不高。下面是由出國留學網(wǎng)編輯為大家整理的“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jié)大全”,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本文。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jié)大全
    1、氣候要素:氣溫、降水
    2、以溫定帶——月均溫在15度以上,為熱帶氣候
    3、月均溫最低在0-15度,為亞熱帶氣候
    4、月均溫最低在0以下,溫帶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除外)
    5、以水定型——熱帶氣候分為四種:
    熱帶雨林氣候:全年多雨
    熱帶沙漠氣候:全年干旱
    熱帶季風氣候:旱雨兩季
    熱帶草原氣候:旱雨兩季
    6、亞熱帶氣候分為兩種:
    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
    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冬雨夏干
    7、溫帶氣候分為三種:
    溫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
    溫帶大陸性氣候:全年少雨
    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濕潤
    8、氣候成因
    季風氣候成因:三種季風氣候
    氣壓帶和風帶交替控制氣候:
    地中海氣候(副高和西風);熱帶草原氣候(信風和赤道低壓)
    單一氣壓帶和風帶控制氣候:
    熱帶雨林氣候(赤道低壓);溫帶海洋性氣候(西風)
    9、氣候分布
    大陸東岸氣候:三種季風氣候
    大陸西岸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大陸內(nèi)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
    10、森林資源現(xiàn)狀
    ⑴屬性:既是自然資源又是環(huán)境資源。
    ⑵作用:調(diào)節(jié)氣候、涵養(yǎng)水源、防風固沙、保持水土、吸煙除塵、凈化空氣、美化環(huán)境等。
    ⑶森林分布:亞寒帶針葉林和熱帶雨林地區(qū)。因地廣人稀、自然條件嚴酷,或因難以通行、開發(fā)較晚,才免遭大規(guī)模破壞。亞馬孫熱帶雨林是地球上現(xiàn)存面積、保存比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
    11、太陽輻射:太陽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間放射的能量。
    (1)、能量來源:太陽中心的核聚變反應(4個氫原子核聚變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
    (2)、特點:太陽輻射是短波輻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長較短的可見光部分;
    (3)、意義:維持地表溫度,地球上大氣運動、水循環(huán)和生命活動等運動的主要動力,人類生產(chǎn)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陽常數(shù):表示太陽輻射能到達大氣層上界的能量指標,大小為8.24焦/cm2.分。
    12、熱帶雨林
    ⑴分布: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兩側(cè),但在大陸向風地帶可以伸展道南北緯15-25度。集中分布在東南亞地區(qū)、非洲剛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
    ⑵雨林的全球環(huán)境效應:
    ①地球之肺:深刻的影響著地球上大氣中的碳氧平衡。
    ②地球的儲水庫:促進全球水循環(huán)、調(diào)節(jié)全球水平衡
    ③世界生物基因?qū)殠欤涸谏镞M化史中,雨林成為地球上繁衍物種最多、保存時間最長的場所。
    ⑶雨林生態(tài)
    ①優(yōu)越性:全年高溫多雨,光合作用強烈,生物循環(huán)旺盛,生物生長迅速。
    ②脆弱性:雨林生長所需要的養(yǎng)分幾乎全部儲存在地上的植物體內(nèi)。
    ⑷熱帶雨林破壞
    ①根本原因:當?shù)匕l(fā)展中國家的人口增長、貧困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發(fā)展需求。
    ②直接原因:人類開發(fā)。
    ⑸熱帶雨林的開發(fā)(亞馬孫開發(fā)計劃)
    ①20世紀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后,未開發(fā),沒有產(chǎn)生太大的影響
    ②人口急劇增長,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壞
    ③1970年,巴西政府又正式公布了的亞馬孫流域大規(guī)模開發(fā)計劃:修建亞馬孫橫貫公路、移民亞馬孫平原、鼓勵跨國企業(yè)投資開發(fā)。
    ⑹雨林的保護:在當前的背景下,面對雨林正在遭受毀滅性破壞的嚴峻形勢,應該把保護放在第一位。
    ①鼓勵保護性開發(fā),如雨林觀光等;
    ②加強環(huán)境教育,提高公民環(huán)保意識;
    ③森林選擇性采伐和更新造林相結(jié)合;
    ④加強森林緩沖區(qū)建設(shè)。
    高一地理的做題方法
    1、“簡明扼要、條理分明、切中要點”是規(guī)范答題的宗旨。有條理,分點答題,形成“知識鏈”,做問答題首先要了解答題的步驟,問什么就回答什么,問幾個問題就分幾節(jié)寫。根據(jù)題目的給分來組織答案。
    2、答題一定要規(guī)范化、序號化、段落化,字跡工整,反映思維的邏輯性,卷面整潔,從形式上達到卷面的完美,因為清晰的卷面能贏得閱卷者好感。
    3、看清圖示: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中很大一部分是與圖相關(guān)的。因此,學生應該對各類地理圖像、圖表的特點和作用認真掌握。在答題時認真看清圖像、圖表中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準確、全面而有效地從圖示材料中提取顯性的和隱性的信息。并要注意將圖像、圖表資料與文字資料有機結(jié)合起來,加以靈活運用。
    4、準確表述:對試題進行邏輯分析后,要進行答案的構(gòu)思,并能夠用準確的語言將答案表述清楚,這也是考試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5、注意聯(lián)系:各種地理要素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的,因此,在答題時應該注意地理事物和現(xiàn)象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同時還要關(guān)注跨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以及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等。
    6、選擇題解題常用排除法,如果正確答案不能一眼看出,應首先排除明顯是荒誕、拙劣或不正確的答案,高考題中這樣的選項一般不多見,只有仔細分析,逐個排除。分析選項本身敘述的正確性。對選項敘述的正確性判斷是做好選擇題的核心任務。
    7、雙項選擇題,對于難以取舍的選項,適當運用“量化法”“提高標準法”和“降低標準法”來確定最終的答案。“量化法”就是對選項的準確率作綜合的評估,“提高標準法”和“降低標準法”需要考生根據(jù)對題意的符合程度設(shè)立一個較高或較低的指標,最終篩選出所需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