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翔經(jīng)典語錄金句73條

字號:


    ““律師的價值,是在保障當事人合法權(quán)益的基礎(chǔ)上追求法律的正義?!薄睙o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優(yōu)美的句子都是非常常見的。優(yōu)美的句子是文化的象征,讀時那刻有種春風拂面的感覺。你們會寫唯美動聽的優(yōu)美句子呢?編輯經(jīng)過搜集和處理,為你提供羅翔經(jīng)典語錄金句,希望能幫助到你,請收藏。
    1、等我回頭看,還有挑腳漢。
    2、一個開放的社會像一張張開的嘴,在合下來的時候,一定要咬住某種堅實的東西。
    3、有志登山頂,無志站山腳。
    4、如果自由不加限制的話,定會導致強者對弱者的剝削。
    5、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網(wǎng)絡(luò)噴子呢?這顯然跟互聯(lián)網(wǎng)的特征是有關(guān)的,因為互聯(lián)網(wǎng)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它的匿名性,而一旦匿名,人性中種種幽暗的成分都有可能爆發(fā),柏拉圖在理想國就說過一個故事,他說,有一個牧羊人有一天得到了一個奇怪的指環(huán),這個指環(huán)戴在放羊人的身上就會隱身。所以手上它就可以隱身,那一個隱身的牧羊人可以做出他所想象的最壞的事情,他和國王的妻子通奸,最后又把國王給殺了,因為他是一個隱身人,他不用承擔責任,人性中一切的幽暗都會被釋放。
    6、如果你學法律學死了,變得機械了,法律學多了,失去了人性,失去了作為人基本的判斷,是可悲的。
    7、看不見的正義才是需要去相信的。
    8、大家從小到大有沒有被父母管束,大家覺得父母管你合不合理,如果父母不管你你今天有機會來聽司法考試嗎?人類所有的艱辛努力都是要靠管束,都是要靠訓練來形成的。所有的天資聰穎一定還需要的是艱苦的訓練。
    9、對法治破壞最大的莫過于盛行于大多數(shù)國人心中的“法家思維”。
    10、“各位同學有誰是自愿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有誰來到這個世界上父母征求過你的意見?我們登上并非我們所選擇的舞臺,各位同學有誰的人生劇本是你選擇的。大家是不是羨慕別人的劇本?老實說我有的時候也很羨慕別人的劇本。但是沒有辦法,你的劇本不是你選擇的,你只有努力把你的劇本給演好,雖然很痛苦,但是只要努力的演好你的劇本,在痛苦中也有精彩,啊也有精彩。每個人的人生劇本都是獨特的,每個人的人生劇本都是精彩的,不用去羨慕別人?!?BR>    11、網(wǎng)絡(luò)只是現(xiàn)實世界的投射,它并不比現(xiàn)實世界美好。當你在現(xiàn)實世界感到孤獨,你想在網(wǎng)絡(luò)世界獲得溫暖,結(jié)果可能會更孤獨。因為網(wǎng)絡(luò)不僅放大了人性深處的幽暗,也放大了人性對美好的期待。
    12、法國學者說,刑法是一根帶哨子的鞭子,在抽你之前要實現(xiàn)告訴你這是不對的。
    13、人之所以恐懼,是因為我們對未知的害怕,我們越想按照既定的計劃來規(guī)劃時間,就越會對突如其來的事件心生怨恨。如果對未知之事保持一種開放之心,受到一種生活在愉悅中的漠然中的召喚,人生也許會無比的幸福。
    14、李白的《俠客行》: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那多爽啊,但后來你慢慢地會發(fā)現(xiàn),如果正義靠這種途徑去實現(xiàn),那一定會導致更大的不正義。往往就是善良的愿望,把人們帶入人間地獄。
    15、不要在自己支持的理論上附著過多的價值。
    16、人生似鳥同林宿,大限來時各自飛。
    17、我不會害怕別人嘲笑自己有欲望,我了解欲望,因為自己更接近欲望。
    18、人的邪惡是沒有止境的,沒有最壞,只有更壞。
    19、人成熟的一個標志,不是積極的去張揚自己的權(quán)利,而是顧及他人,換言之,要不斷的對他人有同理心。
    20、道德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一直自律,而不是他律。
    21、這個世上最遠的距離,就是知道和做到。
    22、以賽亞·柏林有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說人類的思想家有兩種,一種是刺猬,非此即彼,非黑即白;還有一種思想家是狐貍,雖然堅持自己的觀點,但也認可對立觀點具有相對的合理性。一個是一元論一個是二元論,我覺得二元論至少是我所欣賞的,因為在人類歷史上帶給人類無數(shù)浩劫的思想家全都是刺猬式的,非此即彼。
    23、虛榮會帶來痛苦,虛榮也不真實。
    24、凡事都有例外,例外不是對原則的否定,而是對原則的豐富。
    25、法律作為入罪的基礎(chǔ),而倫理作為出罪的依據(jù)。
    26、如果一個判決不能經(jīng)過律師苛刻的挑剔,那么這個判決的公正以后一定會得到質(zhì)疑。
    27、《了不起的蓋茨比》提醒我們:“當你想要批評別人的時候,要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擁有的那些優(yōu)越條件”。
    28、“這世上沒有什么是絕對的對,也沒有什么是絕對的錯?!倍@個觀點本身就是絕對的!
    29、當你覺得這個世界有大量的不正義,那就有不正義相對應(yīng)的一個概念叫做正義。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正義,那么說它不正義就毫無意義。而我們正是相信這個世界上有正義,所以我們要用我們所學習的法律知識,去不斷地追求正義。
    30、他說,我們登上并非我們所選擇的舞臺演出、并非我們所選擇的劇本。老實說我有的時候也很羨慕別人的劇本,但是你的劇本不是你選擇的你只有努力把你的劇本給演好。
    31、每一次學習都是為了追求智慧。
    32、所有通過捷徑所獲取的快樂,無論是金錢、性還是名望,最終都會給自己帶來痛苦。人其實很難抵制誘惑,人只能遠離誘惑,所以千萬不要高看自己的定力。
    33、你要和自己和解,要接納你的缺陷,這個世界沒有完美的,完美的人是機器人,《無問西東》說:這個世界不缺完美的人這個世界缺的是從你內(nèi)心深處發(fā)生的真心正直、勇氣、和善良,我們不需要完美的人。
    34、法無明文規(guī)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guī)定不處罰。一種行為即便再惡劣,但是如果刑法沒有規(guī)定,那它就不是犯罪。
    35、你越閱讀,你越站在人類知識的巔峰令望盡天涯路,你才會發(fā)現(xiàn)我是如此的渺小,我只是看到了知識的驚鴻一瞥,還有那么多的東西,我不知道怎樣才可以遏制你內(nèi)心的知識優(yōu)越感,才能讓你真正的發(fā)自內(nèi)心的去尊重他人,避免狂妄自大,只有非功利性的閱讀,才能不斷地豐富你的內(nèi)心,讓你抵制外界的浮華,外界的虛榮。
    36、如果自由不加限制的話,一定會導致強者對弱者的剝削!
    37、我本塵土,來于塵土也將歸于塵土,風隨己意,塵土高飛,終必落于地土。惟愿塵隨光舞,勿要落入糞土泥淖。尊貴不驕,卑賤不怨,心隨光動,無問西東。
    38、縱觀人類歷史,有能力行動者卻袖手旁觀;知情者卻無動于衷;正義之聲在最迫切需要時保持沉默;于是邪惡方能伺機橫行。
    39、法律在這個時候采取的是家長主義,因為你根本沒有能力來決定你的自由,所以法律要像家長一樣來保護你,如果不保護你,就是害了你,如果不限制你就是害了你。那各位同學想一想,大家小時候爸爸媽媽管不管你,有沒有大家是不被管束而成長到今天的?我覺得不可能。
    40、“律師的價值,是在保障當事人合法權(quán)益的基礎(chǔ)上追求法律的正義?!?BR>    41、更多的還有非功利性的閱讀,我們要“培育”這個字,我們要讀文學作品,我們要讀歷史作品,我們要讀哲學作品,我們要不斷地閱讀,窮盡我們知識的想象力。
    42、當我越來越多地閱讀,當我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我才覺得:啊,我離天還有那么的遙遠,我永遠也到不了。我是如此的渺小,如此的無知,在知識的海洋中我永遠無法遨游。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為你的無知而辯護。
    43、自由一定要受到規(guī)范的限制,因為如果自由不受限制的話,一定會導致強者對弱者的剝削。很多人都說,我要自由,我要自由,但是這種自由是一種積極追去是一種放縱的自由,各位同學就會發(fā)現(xiàn),大江大海河水,如果自由奔放,可不可怕?非常的可怕,會泛濫成災的,所以為什么有河道為什么有堤壩,就是希望把這些水引到它應(yīng)該去的地方,而我們的道德規(guī)則就是對人的自由進行合理的引導。
    44、有人說那既然這樣還讀什么書???那莊子說的就是對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己。那我讀什么書啊,反正人生有限知識無限,別讀了。讀啥啊,做人嘛,最重要的是開心及時行樂……這是不對的,你看是悖論,但他叫似非而是,中文只有似是而非。法家那叫似是而非,但是還要注意一個詞語,叫似非而是。我們基于無知而讀書,而我們越閱讀越承認自己的無知,不是讓無知走向有知,這叫似非而是。
    45、刑法的處罰永遠不能超過民眾樸素的情感。
    46、這個世界上只存在一般人,理性人只是假設(shè)。
    47、刑法這個字本身就不好看,刑法這個字怎么寫呢?拿人開刀的呀,把開刀的依據(jù)合法化就叫刑法。
    48、經(jīng)驗哲學家阿奎拉告訴我們:我們精神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了超越精神。人這一生都應(yīng)該追求什么呢?快樂?快樂是有質(zhì)和量的區(qū)別的。越能體現(xiàn)人性尊嚴的快樂,越是一種最大的快樂,因為他跟人的尊嚴是相關(guān)的。有很多快樂,是降低了人性的尊嚴。而越能體現(xiàn)人性尊嚴的快樂,越是一種最高級的快樂,我們之所以讀書行路,其實就是希望我們能夠不斷的享受什么的快樂呢?高級的快樂。
    49、人這一生要對抗的就是自己的虛榮和虛空。
    50、我們遠比我們想象中虛偽偽善和幽暗,我們所得也遠超我們所配。????
    51、其實你會發(fā)現(xiàn),很多時候,閱讀具有一種悖論性,我們因為無知而去閱讀,而我們越閱讀,我們越承認自己是無知的,就是蘇格拉底所說的承認自己的無知,乃是開啟智慧的大門,這個世界不缺聰明的人,這個世界缺的是有智慧的人。
    52、“今早霧霾蔽日,但是不要害怕,太陽依舊在云端?!?BR>    53、大家千萬別把自己想得太理性,這個世界上不存在理想的人。這個世界上只存在一般人,大家設(shè)身處地
    54、大家覺得責任跟幸福其實哪個更重要,其實責任更重要。只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更喜歡追求幸福?!稛o問西東》里面第一句臺詞就是如果提前知道你要面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有勇氣再來一遍。越能體現(xiàn)人性尊嚴的快樂,越是一種最高級的快樂。我們之所以讀書,行路,其實就是希望我們能夠不斷地享受高級的快樂。
    55、法律永遠不能超越社會常識的限制,千萬不要帶著法律人的傲慢。這種傲慢在我看來,其實只是不學無術(shù)的一種表現(xiàn)。
    56、“自由一定要加以規(guī)范的限制,如果自由不加以限制,一定會導致強者對弱者的剝削?!?BR>    57、閱讀會讓我們知道,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有如此多偉大的靈魂,我們要與他們?nèi)υ?,同時我們也會發(fā)現(xiàn)這么多偉大的靈魂,他的一生并不是平平順順的,他們會遭遇挫折,他們會遭遇苦難,如果他們會遭遇苦難,為什么你就不能夠與你的苦難和解?你就為什么不能把苦難當做你人生的劇本,當作你必須演好的一個劇本。
    58、人生不能太過圓滿,求而不得未必是遺憾。
    59、我一直覺得我國的14歲這個年齡太低了,不滿14歲的幼女,你的性自由是要受到限制的。法律在這個情況下其實限制了幼女的性自由,有為什么要限制性質(zhì)你是為了保護你。所以法律像家長一樣,要保護你的權(quán)利啊,那我個人覺得法律應(yīng)該把這個年齡提到多少歲了,有必要提到18歲。
    60、司法雖然要尊重民意的表達,但又需要超越民眾的偏見。
    61、刑法的首要目的就是懲罰,就是報應(yīng),即便未成年人犯罪,也應(yīng)該對其進行必要的懲罰。
    62、我始終要告誡自己,人能影響的人,或者說人能真正影響的人,其實很少很少。很多人所謂的被你影響,那只是片刻感動了。
    63、人很容易在自己所看中的事情上附加不著邊際的價值,將自己幻化成為正義的化身。永遠不要在自己看重的立場上附著不加邊際的價值,要接受對立觀點的合理性。
    64、惜花須檢點,愛月不梳頭。
    65、美國大法官霍布斯:“法律的生命是經(jīng)驗而不是邏輯?!币驗檫壿嬐普撚锌赡艿贸龇浅;闹嚨慕Y(jié)論,在第一個邏輯命題得出結(jié)論的時候你覺得無懈可擊,但也許第一個命題就有一點小小的瑕疵是你沒有看到的,于是得出第二個命題,你又沒有看到瑕疵,推出的瑕疵越來越多,但是你都認為是符合理性的,所以我們要進行邏輯訓練,但是要超越邏輯。
    66、所以你才會真正的意識到,往往是那些善良的愿望導致了人間地獄,凡是想在地上建立天國的,最終,都是通往人間地獄。
    67、無論如何,善行都不能論以犯罪,否則違法就并非不義,反而成為榮耀了。
    68、拉德布魯赫說:“自從有刑法存在,國家代替受害人實行報復開始,國家就要承擔雙重責任。刑法不僅要面對犯罪人以保護國家,也要面對國家保護犯罪人,不單面對犯罪人,也要面對檢察官保護市民,成為公民反對司法專橫和錯誤的大憲章?!?BR>    69、柏拉圖認為正義就是行為本身是正當?shù)模彝ǔD軒砗玫慕Y(jié)果。
    70、愛不是感覺,是一種永恒的委身。
    71、所有真實的快樂,都需要長久的鋪墊和努力。
    72、“如果刑罰權(quán)不受限制,那一切正義都可能被架空,而且往往是以正義的名義來架空正義。刑法一定要有兩個機能,一個是保護機能,懲罰犯罪,保護法益,還有一個是保障機能,保障人權(quán),限制刑罰權(quán)。”
    73、有些快樂只是放縱的快樂,很多快樂降低了人的尊嚴。
    
經(jīng)典語錄 愛情語錄 勵志語錄 傷感語錄 搞笑語錄 心情語錄 唯美語錄 雷人語錄 正能量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