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guān)感恩事跡材料(精選11篇)

字號:


    請閱讀由我們?yōu)槟憔庉嫷母卸魇论E材料,希望能為你提供更多的參考。相信很多小伙伴在工作上都會處理各種文檔,廣泛地借鑒范文是寫作的一個好方法。參考范文會讓大大提高大家寫作效率。
    感恩事跡材料【篇1】
    她叫王倩穎,今年8歲,在西關(guān)小學二年一班讀書。別看她只有8歲,個子不高,小巧玲瓏的,但這個“小不點”個性活潑開朗,能說會道,語言風趣,深得父母、老師和同學的喜歡。她是一年一班的班長、老師的好幫手、同學們的好榜樣,還是父母的好女兒、周圍朋友的開心果,被大家公認為西關(guān)小學一年級的“感恩小明星”。
    在父母的眼里,她是孝敬長輩的好孩子。很小的時候她就懂得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她的父母工作都很忙,早出晚歸,放學后她就主動幫父母摘菜、學著包餃子;吃飯時幫著拿碗筷、盛飯;吃完飯爭著洗刷碗筷。有好吃的時候,她首先想到的是爸爸、媽媽。盡管家中經(jīng)濟條件很好,但她平時從不亂花錢,不隨意伸手向爸爸媽媽要錢。每當家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過生日,她都會送上自己親手做的賀卡,獻上一支祝福的歌。她從小就知道見到樓下的爺爺奶奶要主動問好,深受左鄰右舍的喜愛。在學校,她也不忘對同學們講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美德,要善待父母,尊敬長輩和老師,她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其他同學。
    在班主任的眼里,她是認真負責的好幫手。作為班長,她嚴格要求自己、從我做起、以身作則,對同學熱情幫助、團結(jié)友愛,她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因為她知道“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她對班級工作認真負責,中午老師不在的時候,她就是代理小老師,把班級管理得井然有序。同時,除此之外,她還是一個非常節(jié)儉和充滿愛心的班長,她現(xiàn)在正籌劃在班級建立一個“愛心小屋”,以便大家能隨時將多余的書刊、衣物、零花錢、捐獻出來,幫助學校和災區(qū)需要幫助的人。王倩穎用自己的行動蠃得了老師和同學們的信任,期末被評為“優(yōu)秀班干部”稱號。
    在任課老師的眼里,她是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王倩穎學到了許多本領(lǐng),她會唱歌、會畫畫、會念兒歌、她還會做算術(shù),每次問她,為什么這么優(yōu)秀,她總是說,“有老師的教育和培養(yǎng),我才能進步。”前幾天,她看見老師唱歌時一邊唱一邊咳,她站起來說;“大家別吵了,別讓老師這么辛苦了。”當時作為老師真的很感動。她不僅自己勤奮學習,還積極組織班里同學成立了“幫困小組”,成績優(yōu)秀的隊員與學習困難的隊員結(jié)成了“一幫一”的對子,使全班同學形成了“勤學、樂學、會學、助學”的良好學習氛圍。學校舉行的朗誦比賽、學會感恩等主題班會活動,她都積極參加,總是取得較好的成績。老師也非常欣賞她的才智和為人,時時刻刻關(guān)心呵護她的成長。
    在同學們的眼里,她是熱心助人的好伙伴。上課,她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勇于發(fā)言,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將當天所學知識消化掌握;課后,她認真做好作業(yè),自覺堅持寫日記,并提前預習好次日要上的新功課。學習中遇到難題她最愛鉆研,虛心好問,勤于思考,有時會因一個問題與同學爭得面紅耳赤,直到找出正確的答案為止。她品學兼優(yōu),善于團結(jié)同學,人緣很好,和同學關(guān)系密切,同學們都愿意接近她,更因為她樂于助人,在班上威信很高,同學們只要有困難,就會去找她。她只要力所能及,都會伸出熱情之手竭盡全力地幫助他們,從不推辭拒絕。如有的同學書不會讀,她一句一句地教;有的同學應用題不會解,她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給講解。同學感冒了,她幫著取藥、倒開水。她還喜歡活動,操場上,經(jīng)常有她和同學們活躍的身影、清脆的笑聲和歡呼聲。
    她,忽閃著一對會說話的大眼睛,時常面帶微笑,一眼望去并沒什么特別,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普通的小學生,樂于助人,工作負責,成績優(yōu)異,全面發(fā)展。她自上學以來,一直勤奮好學,加上聰明才智,因此獲得了驕人的成績和榮譽。一年級期末就被評為學校的全優(yōu)之星、管理之星、智慧之星、讀書之星。在一年一度的孝敬父母活動中,她被評為“好孩子”,并多次在各類比賽中為班級贏得榮譽,的確是一個感恩小明星。
    感恩事跡材料【篇2】
    在威海市翠竹小學閃耀著許許多多的新星,其中有一顆默默無聞但卻最閃亮的星星——感恩之星,他就是威海市翠竹小學五年級三班的副班長兼勞動委員——劉佳鋮。劉佳鋮是個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平日里勤奮學習,積極進取,關(guān)心集體,尊敬師長,愛護同學,助人為樂,這一切都是因為他有一顆感恩的心,他用自己點點滴滴的感恩行為為自己鑲嵌了這顆閃亮的感恩之星。
    一、感恩父母及親人
    劉佳鋮小時候是爺爺奶奶伺候長大的,從會記日記,寫作文開始,他就經(jīng)常寫爺爺奶奶如何把他從70天的嬰兒撫養(yǎng)長大到4周歲,每一件事都深深烙在他小小的心靈里。上學后,他不能天天回去看望爺爺奶奶,但他卻有個良好的習慣,就是每周必須給爺爺奶奶打個電話,問寒問暖,匯報學習情況,一有時間回去,就幫老人家洗腳,捶背,用自己的零花錢為老人家買水果……
    平日里在自己家里,他會主動幫父母干力所能及的活,拖地,擦桌子,整理自己的房間是他拿手的好活。當爸爸媽媽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時,他會為他們端上一杯熱水緩解疲勞,當父母有不開心的事時,他會為他們講上一小段趣聞軼事,正如他在日記里寫的“爸爸媽媽都很辛苦,我一定好好學習,好好聽話,來回報他們的養(yǎng)育之恩”
    二、感恩老師和同學
    在學校里,他就是老師的小助手,同學的小老師。
    他上課認真聽講,課后認真完成作業(yè),門門功課都是a。老師安排給他的任務總是能按時的保質(zhì)保量的完成,并且能帶動自己的學習小組和其他小組展開學習,紀律等競爭,配合老師提高班級的學習氣氛。每逢教師節(jié),他都會為老師獻上自己親手制作的賀卡。
    同學之間,誰有不懂的問題問到他,他都會耐心的講解,直到對方徹底理解為止,有哪位同學忘記了學習任務,只要電話問到他,他都會第一時間內(nèi)回復。
    三、感恩集體
    他很愿意為集體服務,而且無怨無悔。老師讓他負責拖一樓的走廊和三樓的多功能廳,他沒有推辭,義不容辭的接受了任務并且認真負責的完成。
    每天早晨,他都提前到校,涮好拖把,到衛(wèi)生區(qū)。每當拖到一半時,他都累得滿頭大汗,可是他始終堅持著把所有地都拖干凈。當他直起腰,看著明凈的地面,他會露出那種勝利的微笑,有時還會擺出一個酷的姿勢,就像戰(zhàn)士打了勝仗凱旋歸來一樣。
    不僅如此,集體在他小小的心靈里有著至高的地位,集體的利益高于他個人的利益。有一次,學校組織走方隊比賽,他們班有一位新來的同學沒有校服,他自告奮勇的告訴老師,他有多余的一套并且愿意借給同學。第二天,那位新來的同學穿上他的另一套校服參加了比賽,他們班隊型整齊,服裝統(tǒng)一,取得了好成績。
    四、感恩社會及大自然
    劉佳鋮平日里很節(jié)儉,作業(yè)本每頁都是密密麻麻的,有的還反正面都用了,寫作文打草稿都是在舊作業(yè)本的反面寫好,修改,再抄寫在作業(yè)本上。
    他從不亂花錢,把節(jié)省下來的錢捐贈給災區(qū),汶川地震,玉樹地震等,他都捐了自己的一份。他還為貧困山區(qū)的孩子捐贈圖書和玩具。學校成立小小圖書館,號召同學們拿出自己的圖書推薦給別的同學看,他一拿就是好幾本。
    每逢假期,他都和同學們自覺自愿的組織起來,組成“手拉手雛鷹小隊”,在社區(qū)清理衛(wèi)生。他們帶上手套,在社區(qū)的草坪上,花壇里撿起那一個個奶盒,一張張紙屑……四個暑假里,社區(qū)的草坪,花壇都有他們的身影,草兒有了他們汗水的澆灌睡得更香了,花兒有了他們的陪伴開的更艷了,連大樹都會為他們送上陣陣涼風。
    在社區(qū)有搞建設(shè)的地方,他們會在土堆旁,小溝邊上自己制作的小紅旗,提醒過往行人注意安全。
    在小學五年的學習生活中,在學校的正確引導下,在老師的精心教育下,他用自己的點滴行為匯成了感恩的小河。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百善孝為先”,“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銜環(huán)結(jié)草,以恩報德”,“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疾學在于尊師”……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滲透著中華美德,相信他終會將小河匯成大河流!
    感恩事跡材料【篇3】
    蔣聯(lián)昊,男,今年12歲,現(xiàn)就讀于監(jiān)利縣第一初級中學701班。是一個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學生,學習主動積極、是老師的好幫手,少先隊大隊部的好干部,同學的好伙伴,是一個懂孝順、懂感恩的孩子。主要事跡如下:
    一、尊敬老師,愛護同學。
    蔣聯(lián)昊是老師心目中的好學生。在校積極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收發(fā)作業(yè)及時,從不讓老師操心,還能幫同學擦黑板,檢查作業(yè)。主動在校做清潔,辦黑板報。真不愧是老師的好幫手。多次被評為小干部之星。每年教師節(jié),他都會用自己積攢的零花錢為老師買上一束鮮花表達對老師的敬重和祝賀;自3年級以后,每年過年都用父母的手機為老師發(fā)賀年短信,心意誠懇。每次寒假、暑假,學校組織返校,他都堅持到校,學校成為他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園地。有一天下午,班主任于老師生病了,去醫(yī)院打吊瓶了,他非常著急,和班上的其他幾個小干部主動維持班級紀律,回家后跟家長說老師生病了,問家長我們班同學該怎么做才能讓老師身體盡快好起來呢?
    二、感恩親人,孝敬父母,禮待友人
    有時跟爸爸媽媽一起出外游玩,吃剩的果皮紙屑,他總是認真地丟到垃圾桶中,附近沒有垃圾桶的,他也從不亂丟;有好吃的,他總是爸爸一份,媽媽一份,再自己一份;有時,一起回家,看到爸爸媽媽拎的東西挺多的,他總是主動地幫爸爸媽媽拿東西;燒菜時少了什么油鹽醬醋的,他也總是欣然前往。父母下班時總是給父母送上一杯熱茶,經(jīng)常給父母捶捶背,洗洗腳,每次媽媽做飯時,他都幫忙洗菜、打下手等,對于父母的同學、朋友到家里來或一起聚餐時,蔣聯(lián)昊都能主動給客人拿水果、倒水,非常有禮貌。
    蔣聯(lián)昊除了對爸爸媽媽非常孝敬蔣聯(lián)昊對爺爺,奶奶十分孝敬,有什么好吃的總是忘不了給他們,從來不頂撞他們。蔣聯(lián)昊的爺爺奶奶遠在黃歇,他經(jīng)常給兩位老人打電話,跟爺爺奶奶拉拉家常,問候爺爺奶奶身體狀況,讓老人享天倫之樂。在家里他主動幫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事兒,
    三、感恩社會,奉獻愛心,幫助他人
    蔣聯(lián)昊同學一直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20xx年5月12日,發(fā)生了舉世震驚的汶川地震。在那段日子里,他跟著父母每天在電視機前收看救援場景,時不時地流淚、感慨。他非常不解,為什么大家不提前躲避災難?父母告訴他,地震預報是個世界性的難題,如果能提前預報,眾人就可以逃離災難。為此他希望自己將來能夠發(fā)明一種儀器提前預報地震,同時盡自己的一份力去幫助災區(qū)的小朋友。于是,他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捐款,又參加了社區(qū)組織的捐款活動。
    蔣聯(lián)昊知道感恩不是簡單的回報父母養(yǎng)育之恩,它更是一種責任意識、自立意識、自尊意識和健全人格的體現(xiàn)。他希望我們監(jiān)利縣第一初級中學的每一位學生都能學會感恩,在點點滴滴的小事中奉獻愛,讓我們每個人都能在愛的環(huán)繞下健康快樂地成長!
    感恩事跡材料【篇4】
    她叫譚晶菁,今年7歲,在毓秀小學一年級三班讀書。她是一年級三班的安全班長、老師的好幫手、同學們的好榜樣,還是父母的好女兒,小小年紀,卻以良好的思想品質(zhì),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全面發(fā)展的綜合素質(zhì),成為同學中的佼佼者。
    在父母的眼里,她是孝敬長輩的好孩子。很小的時候她就懂得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放學后她就主動幫父母摘菜;吃飯時幫著拿碗筷、盛飯;有好吃的時候,她首先想到的是爸爸、媽媽。平時她從不亂花錢,不隨意伸手向爸爸媽媽要錢。每當家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過生日,她都會送上自己親手做的賀卡,獻上一支祝福的歌。她從小就知道見到樓下的爺爺奶奶要主動問好,深受左鄰右舍的喜愛。
    有幾次媽媽生病了要吃藥,譚晶菁看到媽媽要拿藥吃,立馬主動跑過來說:“媽媽,我來喂你吃藥”,然后模仿媽媽拿藥給她吃的樣子,一只手拿藥,一只手輕輕地抬起媽媽的下巴,把藥小心地塞進媽媽的口中,然后端起水杯送到媽媽嘴上
    在班主任的眼里,她是認真負責的好幫手。作為安全班長,她嚴格要求自己、從我做起、以身作則,對同學熱情幫助、團結(jié)友愛,她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譚晶菁用自己的行動蠃得了老師和同學們的信任,學期中被評為“優(yōu)秀班干部”稱號和“五星少年”等榮譽稱號。
    在任課老師的眼里,她是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譚晶菁學到了許多本領(lǐng),她會唱歌、會畫畫、會念兒歌、她還會做算術(shù),每次問她,為什么這么優(yōu)秀,她總是說,“有老師的教育和培養(yǎng),我才能進步?!?BR>    在同學們的眼里,她是熱心助人的好伙伴。上課,她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勇于發(fā)言,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將當天所學知識消化掌握;課后,她認真做好作業(yè),并提前預習好次日要上的新功課。她品學兼優(yōu),善于團結(jié)同學,人緣很好,和同學關(guān)系密切,同學們都愿意接近她,更因為她樂于助人,在班上威信很高,同學們只要有困難,就會去找她。她還喜歡活動,操場上,經(jīng)常有她和同學們活躍的身影、清脆的笑聲和歡呼聲。
    感恩父母,因為父愛與母愛最平凡,又最偉大。感恩老師,因為老師的辛勤付出,才有了自己今天知識的積累。感恩社會,奉獻愛心,幫助他人。感恩祖國,現(xiàn)在所能做的就是把對國家的熱愛深埋心中,用實際行動,珍惜每一滴水、每一度電,努力學習,將來做個對祖國有用的人。
    她沒有太動人的感恩事跡,但她知道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如果我們?nèi)巳硕甲鲆粋€感恩的人,那么社會就會更加和諧美好!
    感恩事跡材料【篇5】
    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著一曲感恩的樂章,這是大樹對滋潤它的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藍的空中飄蕩,勾勒著一幅幅悠然的畫卷,那是白云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高山巍峨,那是歲成就它的山石的感恩;大海澎湃,那是對融入它的懷抱的小溪的感恩。世間萬物都設(shè)有感恩的心,我們尤其不要忘記父母是成就我們生命的人,是呵護我們成長的最值得感恩的人。
    感恩猶如一股溫暖的清泉,滋潤我們受傷的心。父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當我們灰心喪氣地拿著不及格的試卷回家時,勞累了一天的父母還要安慰我們,鼓勵我們,難道我們不應該感謝父母嗎?
    萬物夠有自己的父母,甚至一只小螞蟻也不例外。人們都知道螞蟻的力氣很大,身體還很靈活,但這并不重要,重要的事它們有一顆善良團結(jié)、感恩的心。螞蟻對它們的父母有感恩的心,更何況我們。
    金錢、榮譽是抑制不住一顆感恩的心的。父母養(yǎng)育了你,給予了你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生命。這寶貴的東西成就了你的未來,改變了你的命運。父母的付出,代表著父母對我們的愛,付出的越多,我們收獲的就越多,而我們就更應該感恩父母。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蔽覀円詫嶋H行動感恩父母,用實際行動報答父母。
    小草感恩養(yǎng)育它的大地,感恩呵護它的大樹,感恩它的伙伴,和它一起共同度過暴風雨的襲擊。父母就像我們的守護天使,當我們生氣時,父母為我們化解矛盾;當我們失敗時,父母為我們鼓起前進的風帆;當我們因取得一點成績而驕傲時,父母就是我們的清醒劑,讓我們不再沉迷于驕傲的陰影。
    小草知道感恩,小螞蟻知道感恩,落葉知道感恩,白云知道感恩,大地的萬物知道感恩,感恩需要勇氣,需要毅力,需要付出。
    父母是偉大的,父母是無私的,父愛如山,深沉嚴格;母愛如水,溫柔細膩。我要做一棵堅強而挺拔的大樹,感恩、回報父母,用真誠的心去體諒父母,理解父母,為父母分憂。讓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感恩父母吧。
    感恩事跡材料【篇6】
    有人說,在水里放一塊明礬,會沉淀出所有的浮塵。如果,在我們心里放一份感動,就會沉淀出所有的心事。李xx同學是六年一班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學生。在校她是個孝敬師長、積極向上的好學生;在家她是一個孝敬父母、尊老愛幼的好孩子;在社會上她是一個遵紀守法、注重公德的小公民。
    “百善孝為先,孝是德之本”關(guān)于“孝”還有一個發(fā)生在李xx身上的真實故事。李xx的媽媽在20xx年不慎患上腰椎管狹窄壓迫神經(jīng)這種骨病,這種骨病很頑固,當時李媽媽不能走路,大小便失禁,只能靠李xx照顧,后來媽媽的病愈來愈嚴重,借了許多外債去哈醫(yī)大做了腰椎支架手術(shù)。術(shù)后臥床休息了將近一年,李爸爸為了維持家里的.生活,每天早5點就出去干活,到晚上很晚才回來。于是家里的重擔就落在了11歲的李xx身上。李xx每天早晨起來,都要給媽媽洗臉、刷牙,還要準備早餐。對一個11歲的孩子來說,做飯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剛開始的時候,每天只會給媽媽煮面條,后來孩子就利用休息的時間和親屬學習做飯,做給媽媽吃。
    每天做完早飯還要匆匆忙忙去上學。每天中午放學就快步的跑回家,給媽媽準備中午飯。晚上放學回家后,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給媽媽處理大小便,然后寫作業(yè),寫完作業(yè)后做晚飯,吃完飯后還要幫媽媽洗衣服。每天重復這些細致、繁瑣卻又非常重要的護理步驟,這幾乎成了他固定的生活模式。李家的親屬和鄰居看到李xx對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都感動地流下了熱淚。李媽媽也時常流淚,感覺自己的心里很內(nèi)疚,對不起孩子,不忍心看到12歲的孩子承擔這樣繁重的家庭重擔。每當看到媽媽流淚,懂事的昕昕都會笑著說:“媽媽,這是我應該做的。”小小年紀的昕昕正是靠這種身處逆境當自強的精神,挑起了繁重的家務擔子,同時她堅持學習,期末考試還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
    在李xx的精心照顧下,李媽媽現(xiàn)在病情好轉(zhuǎn),已經(jīng)能拄著拐杖下地了,讓我們祝李媽媽早日恢復健康。
    誰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她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人們:“久病床前”不但有孝子,而且久病床前的孝子對父母的情意,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彌久彌真,最終化作傳承美德的人間佳話,流傳在世間的每一個角落。
    “百善孝為先,孝是德之本”,李xx的孝心故事,演繹和詮釋了孝的艱辛和動人,讓人們真切地感受到愛滿天下,孝暖人間。
    感恩事跡材料【篇7】
    于晗,今年十三歲,她品學兼優(yōu),善于團結(jié)同學,還積極參加班級管理,是老師得力的小助手,多次被評為“學習標兵”、“優(yōu)秀班干部”,“優(yōu)秀團員”等。她從小酷愛讀書,良好的讀書習慣使她從小受到了更多書籍的教育,讓她更深刻的體會到了人間的真情。在學校里,老師的教育,同學們的相處,讓她學會了回報老師、感恩父母、感謝社會。
    一、感恩學校,尊敬老師,愛護同學
    學校是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園地,在校園里,她總是尊敬老師,團結(jié)同學,關(guān)心集體。身為班級干部,她樹樹立良好榜樣,處處以身作則,從始至終保持著積極的工作態(tài)度,快樂的為同學服務,在屬于自己的小小的平凡職位上發(fā)光發(fā)熱。她不怕苦不怕累,協(xié)助同學做好衛(wèi)生工作,同學們不會干的活她帶著干,同學們會干的活她搶著干;協(xié)助班主任做了很多班級管理工作,她不怕煩不怕雜,不嫌事小而不為。于晗團結(jié)同學,樂于助人,人緣很好,同學們都愿意接近她。她經(jīng)常犧牲休息時間,幫助班里成績比較差的同學學習。只要有困難,同學們都會想到她。而她,只要力所能及,都會伸出熱情之手竭盡全力地幫忙,從不推辭拒絕??匆娡瑢W感冒了,她幫著取藥、倒開水;看見同學自行車壞了,沒有辦法回家,她就急忙向前,積極出謀出力。
    二、感恩親人,孝敬父母,禮待友人
    于晗同學的的家里堆滿了書籍,這也是她最愛的物品。從小的閱讀習慣使她明白了父母的不易。在父母的眼里,她是孝敬長輩的好孩子。很小的時候她就懂得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放學后她就主動幫父母摘菜;吃飯時幫著拿碗筷、盛飯;有好吃的時候,她首先想到的是爸爸、媽媽。平時她從不亂花錢,不隨意伸手向爸爸媽媽要錢。每當家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過生日,她都會送上自己親手做的賀卡,獻上一支祝福的歌。她從小就知道見到樓下的爺爺奶奶要主動問好,深受左鄰右舍的喜愛。她一直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讓父母省心的孩子,平時的生活中,她總是用心地用愛去回報父母。在父母疲憊時,默默遞上一杯暖暖的熱茶;在父母煩惱時,扮一個調(diào)皮的鬼臉,逗父母開心。
    三、感恩社會,奉獻愛心,幫助他人
    “5·12”大地震發(fā)生后,看見瓦礫下的那些同齡的孩子們,她哭了!她愣是把零花錢都捐了出去!一個人在某一次慈善活動中捐出大筆的捐款這并不稀奇,而一個孩子能在日常生活中始終堅持對人對事對社會感恩卻是最難得的。而今年4·20雅安地震,她又捐出了自己的零用錢。
    3月22"世界水日",她還帶領(lǐng)同學們舉辦了“水是生命之源,讓我們從點滴做起”為主題的節(jié)水宣傳簽字活動,積極熱情的向大家宣傳水資源的可貴與不可再生的性質(zhì),呼吁大家從自己的生活小事做起,盡力盡量節(jié)約用水資源,讓大家不要隨便浪費,讓大家不要隨便揮霍,她以真摯的行動、誠懇的語言,極大的調(diào)動了同學們的積極性和熱情,使同學們都踴躍簽名,產(chǎn)生了不小的影響,喚起了眾多同學們的節(jié)水意識。
    不積細流,無以成大海;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于晗同學雖然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她卻能用行動奉獻愛心,在自強中感恩,在感恩中成長,譜寫著一曲曲感恩的旋律。這旋律,一次又一次撥動我們的心靈
    感恩事跡材料【篇8】
    她叫董夢怡,今年9歲,是臨朐魯能希望小學的學生,擔任五年級一班的班長。在父母眼中,她是活潑懂事的乖乖女;在老師心中,她是負責得力的好幫手;在同學們眼中,她是充滿愛心的快樂小天使。
    俗話說:不積細流,無以成大海;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董夢怡沒有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她的感恩全是有一點一滴的小事組成的;可就是這些點點滴滴的小事卻無時無刻不在感動著大家,讓大家認可。
    董夢怡一直很尊敬那些為困難群體、希望工程及災區(qū)群眾捐款、捐物的人。但作為一個學生,她無力參與這些,她便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來實踐著對社會、學校、教師、家長的“感恩”,在家中孝敬父母、幫助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在學校,她努力學習,恪盡職責;對社會,極力奉獻。作為她的家長,我給孩子總結(jié)了以下幾點:
    第一,感恩在家里。雖然在家她是獨生女,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但她卻從不任性霸道,像貼身的“小棉襖”一樣,孝順父母,尊重家人。小小年紀,她就懂得“百事孝為先”的深刻道理。在家中,董夢怡一直都是個孝順的女兒,平時的生活中,她總是用心的回報父母。在父母疲憊時,她會默默遞上一杯暖暖的熱茶;在父母煩惱時,她會扮一個調(diào)皮的鬼臉,逗父母開心;在父母生氣時,她會主動同他們溝通,讓父母開心起來。
    很小的時候她就懂得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上三年級的時候她就學會了洗衣服,學會了做飯。從小就知道使用禮貌用語,向長輩問好,大家都非常喜歡她。女兒非常懂事,當她看到父母工作一天,非常勞累的時候,她就悄悄地把父母的臟衣物揉洗干凈,把屋子打掃得干干凈凈。放學后她還搶著為父母收拾家務,吃飯時幫父母盛飯、飯后搶著洗刷鍋碗。
    有好吃的,她首先想到的是爸爸、媽媽,哪怕就是爸爸媽媽買給她的一點兒,她也舍不得獨自全部吃光,非得留出一點給爸爸、媽媽嘗一嘗。如果爸爸媽媽不舍得吃,她就硬給爸爸媽媽遞到手邊,塞進嘴里才肯罷休。
    記得有一次,我回到家里,因為工作的瑣事,心情非常不好,還和她爸爸吵了起來。女兒默默地寫完作業(yè),又懂事地做起家務,看爸爸媽媽平息了,她若無其事地講起了笑話?!翱吹胶⒆舆@么懂事,這樣努力地讓家庭快樂起來,我們做家長的,沒有理由不以身作則?!睂Υ宋抑两窀锌f分。
    第二,感恩在學校。在學校里,董夢怡尊敬老師,關(guān)心集體,恪盡職守。她身為班長,不怕苦不怕累,每天早到晚歸,協(xié)助同學做好衛(wèi)生工作,同學們不會干的活她帶著干,同學們會干的活她搶著干;她協(xié)助班主任做了很多班級管理工作,她不怕煩不怕雜,不嫌事小而不為。在她和全體同學的努力下,五、一班教室里總是一塵不染,早讀時書聲瑯瑯,唱歌時聲音響亮,班級紀律得到任課老師一致好評,學校衛(wèi)生紀律的“流動紅旗”簡直就成了她們班的“班旗”。
    她品學兼優(yōu),善于團結(jié)同學,熱心助人、人緣很好,和同學關(guān)系密切,同學們都愿意接近她,更因為她樂于助人,在班上威信很高,同學們只要有困難,就會去找她。只要是她力所能及的,她都會伸出熱情之手竭盡全力地幫助他們,從不推辭拒絕。在班內(nèi),如有的同學英語不會讀,她一句一句地教;有的同學應用題不會解她一遍又一遍地、不厭其煩地給講解。
    雖然在學校里她的媽媽就是一位老師,但作為老師女兒的她,總是那樣的謙虛而平和,從不以優(yōu)越高傲自居。因為她是班里的班長,她格外嚴格要求自己,時時事事比別人做的都好,每份作業(yè)都爭取一絲不茍地完成。老師吩咐要完成的作業(yè)、布置查找的資料也總是保質(zhì)保量地率先完成。
    第三,感恩在社會。在班級里,董夢怡團結(jié)同學,樂于助人,人緣很好,同學們都愿意接近她。只要有困難,同學們都會想到她。而她,只要力所能及,都會伸出熱情之手竭盡全力地幫忙,從不推辭拒絕。看見同學感冒了,她幫著取藥、倒開水;看見同學自行車壞了,沒有辦法回家,她就急忙向前,積極出謀出力……。震驚全國的“5·12”大地震發(fā)生后,看見瓦礫下的那些同齡的孩子們,她哭了!于是她毫不猶豫地把自己平時一點點積攢的50元零花錢,慷慨地捐獻給了災區(qū)小朋友,并且還利用課余時間特意為災區(qū)的小朋友親手折了6只精美的千紙鶴寄托自己的祈愿。以后的玉樹大地震、西南災害,他都捐出了自己的愛心,這是一位多么讓人感動的愛心小天使,這是一位多么讓人敬佩的好孩子啊!一個人在某一次慈善活動中捐出大筆的捐款這并不稀奇,而一個孩子能在日常生活中始終堅持對人對事對社會感恩卻是最難得的。要不毛主席也說嘛,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啊。
    感恩是崇高的,感恩是快樂的。董夢怡同學雖然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她能用行動奉獻愛,在自強中感恩,在感恩中成長,譜寫著一曲曲感恩的旋律。這旋律,一次又一次撥動我們的心靈,一次又一次充盈我們的良心。愿我們魯能希望小學的每一位學子,都能學會感恩,在點點滴滴的小事中奉獻愛,讓我們每個人都能在愛的環(huán)繞下健康快樂地成長!
    感恩事跡材料【篇9】
    感恩是什么?感恩是充滿感激。感恩是什么?感恩是我們感謝別人的行為體現(xiàn)。感恩是什么?感恩更是一種熱愛生活的態(tài)度。感恩,并不局限于銘記別人的好處,而是延伸在生活的各個方面中,熏陶更多的人,感化更多的人,甚至改變更多的人。
    感恩,是最基本的做人道德,它來源于生活的點點滴滴,只要你用心去感受、去體會,你就會發(fā)現(xiàn)它無處不在。我們要感恩父母,是他們給予我們生命,讓我們擁有接觸和感受世界的機會;要感恩老師,是他們堅持循循善誘,讓我們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要感恩同學,是他們給予我們快樂,為我們詮釋友誼的內(nèi)涵;要感恩對手,是他們給予我們前進的動力;要感恩社會,是社會給予我們更寬廣的視野……感恩這世界上對你有幫助的人,以及需要幫助的人,我們應將感恩延續(xù)。
    大家應該記得《開學第一課》中的那個最美的女孩孟佩杰吧!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這是她的信條——養(yǎng)母雖然只照顧她短短3年,而她卻照顧癱瘓的養(yǎng)母12年。她8歲時就擔起了這個重任。每天6點起床,幫養(yǎng)母洗漱、吃完早飯,自己才小跑著上學去,放學回家趕緊買菜做飯,有時甚至自己拿著個冷饅頭奔跑著去上學,晚上放學回家把養(yǎng)母先帶出去透氣,幫養(yǎng)母做仰臥起坐200個、伸腿240下、捏腳30分鐘,到晚上九點多才做自己的作業(yè),就這樣她堅持3500多個日夜。是什么力量支撐著這么一個弱女孩如此堅強?是愛,是感謝養(yǎng)母給她有個家。
    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做到呢?想想我們自己,真是慚愧。同學們,你們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嗎?能諒解父母工作的辛苦嗎?能明白父母為我們的生活、學習操碎了心嗎?想過老師為我們批改作業(yè)用多少時間?知道老師為我們備課花多少精力?現(xiàn)如今,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教師節(jié)常常被忽略,取而代之的是圣誕節(jié)……如果一個人連與他們朝夕相處的父母、老師都不會去感恩,他們又會感恩誰呢?難道說人們已經(jīng)習慣于索取,認為別人幫助自己是天經(jīng)地義的嗎?
    讓我們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懷揣感恩心!
    感恩事跡材料【篇10】
    她叫韓笑,今年11歲,是煙臺祥發(fā)小學五年級五班的學生,擔任班里的語文課代表。在家她是父母的孝順乖女兒,在學校是老師的敬業(yè)好幫手,也是同學們眼中充滿愛心的小天使。
    雖然在家她也是獨生女,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但她卻從不任性霸道,像貼身的“小棉襖”一樣孝順父母,尊重家人。小小年紀,她就懂得“百事孝為先”的深刻道理。每次跟爸爸媽媽去超市逛商場,從來不亂要東西。每回爸爸媽媽詢問她:“韓笑,你喜歡什么呢?想要點什么呢?”她總是體貼地回答:“爸爸媽媽想買什么就買什么吧,我聽爸爸媽媽的?!比绻岢鱿胍臇|西后爸爸媽媽覺得沒有必要買,她也能善解人意地尊重理解父母的意見。
    記得XX年她才上一年級,那年的冬天下了一場很大的雪,地上鋪了厚厚的雪,再經(jīng)由來往的車輛的碾壓光滑得讓人舉步維艱。放晚學她和媽媽等了好幾班公交車都因人滿為患沒有擠得上去,媽媽怕她長時間站在雪地里挨凍會感冒,就想打出租回家。可在那樣的天氣能打到出租也并不容易。只見她懂事地說:“媽媽,咱們還是步行回家吧。這樣不僅能把打車的錢省下來,還能鍛煉身體呢?!本瓦@樣,在她的一再堅持下,和媽媽小心翼翼地踏著冰雪一路相互攙扶著蹣跚走回了家……但是后來,當震驚全國的汶川“5.12”大地震發(fā)生以后,她卻毫不猶豫地把自己平時一點點積攢的50元零花錢慷慨得捐獻給了災區(qū)小朋友,并且還利用課余時間特意為災區(qū)的小朋友親手折了6只精美的千紙鶴寄托自己的祈愿。這是一位多么讓人感動的愛心小天使,這是一位多么讓人敬佩的好孩子啊!
    在家里,哪怕爸爸媽媽買一點兒好吃的東西,她也舍不得獨自全部吃光,非得留出一些給爸爸媽媽嘗一嘗。如果爸爸媽媽不舍得吃,她就硬給爸爸媽媽遞到手邊塞進嘴里才肯罷休。前年暑假她隨媽媽去青島舅舅家照看那一對兒還在幼兒園的龍鳳胎弟妹,早上看到媽媽趁大家還沒睡醒就悄悄起來為上班的舅舅舅媽準備早餐,她也不聲不響地跟著起床,主動幫弟弟和妹妹把洗臉水打好,還把弟弟妹妹的牙膏也都擠好,然后輕聲細語呼喚弟弟妹妹起床,幫弟弟妹妹穿鞋襪,監(jiān)督弟弟妹妹洗臉刷牙,甚至吃飯的時候幫弟弟喂飯。不管是在青島舅舅家做客,還是舅舅家的弟弟妹妹來煙臺做客,她總是大方地拿出自己喜歡的零食和玩具和弟弟妹妹一起分享,從不仗著自己是姐姐以大欺小,跟他們爭搶。所以弟弟妹妹都非常喜歡他們的笑笑姐姐,尤其吃飯時這兩個小家伙都爭著要坐到笑笑姐姐身邊呢!
    雖然在學校里她的媽媽就是一位老師,但作為老師女兒的她,總是那樣的謙虛而平和,從不以優(yōu)越高傲自居。因為她是班里的語文課代表,她格外嚴格要求自己,每份作業(yè)都爭取一絲不茍地完成。老師吩咐要收的作業(yè)、布置查找的資料也總是保質(zhì)保量地率先完成。就在今年5月份,有一回她生病了,晚上發(fā)高燒,渾身軟綿綿的一點兒力氣也沒有。媽媽心疼她,跟老師打電話請了假,暫時不讓她晚上寫作業(yè)了。吃過藥,讓她躺下趕緊好好休息。誰知半夜,她的燒還沒有全退,就掙扎著爬起來非要寫作業(yè)不可。她說:“如果我完不成作業(yè),第二天怎么好意思去收同學們的作業(yè)呢?”無奈之下,媽媽只好打開燈,一直陪著她把作業(yè)寫完。此時,媽媽抬頭看了一下掛在墻上的時鐘,已經(jīng)凌晨3點了。多么要強上進的好孩子!多么富有責任心的小干部!更讓人值得敬佩的是,第二天早上6點她又堅持起了床,吃完藥沒有吃飯就匆匆趕到學校參加舞蹈訓練。她知道:還有十多天就要到區(qū)里進行匯演比賽了。在這個關(guān)鍵時刻即使自己病了也不能耽誤呀。她還知道:舞蹈的隊形老師已經(jīng)排好,如果自己一人缺席就會影響整個舞蹈隊的效果,所以一定咬牙堅持!就這樣,憑著自己堅韌的毅力,她又倔強地站在訓練的舞臺上。細心的音樂老師發(fā)現(xiàn)她臉色不好,幾次勸她休息,她都低聲拒絕了,直到訓練結(jié)束。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付出就有收獲。不久前高興地得知她們表演的舞蹈獲得區(qū)級一等獎!聽到這個消息,她開心地笑了,笑得是那樣的甜美。
    她的大公無私心地善良還表現(xiàn)在很多方面,記得那天學校開春季運動會,她晚上回家不僅連夜寫了許多篇運動會廣播投稿,而且把家里的絹花全部扎成一束束帶到學校。媽媽奇怪地問她:“你怎么帶這么多花兒?”她認真地說:“萬一別的小朋友忘記帶了,我就可以把多余的借給他呀。”看到教室蓋電視的遮布臟了,她就主動拿回家清洗干凈,老師讓她分管的衛(wèi)生區(qū)也總是盡心盡力反復打掃,就怕出一點兒差錯。瞧,這就是她,甘愿奉獻、勤奮敬業(yè)而又樂于助人!
    她不會說什么動人的豪言壯語,只是低頭無怨無悔地為別人做著她認為自己應該做的一切。她就像一棵平凡而稚嫩的小樹,向四周殷勤地伸展著她柔弱的枝葉,努力為大家撐起一片綠色的天空,在燦爛的陽光下默默地付出著,快樂地成長著……
    感恩事跡材料【篇11】
    潘月英同學是我校八年級八班的一名平凡的學生,但是她卻做出來一件不平凡的事。近日,潘月英同學無私救助孤寡老人的事跡先后被《黃海晨刊》《日照新聞網(wǎng)》《莒州網(wǎng)》報道,一時傳為美談。
    上學期開學第二周,細心的七年級八班班主任王洪國老師發(fā)現(xiàn)班中平時一向守時認真、刻苦好學的潘月英同學最近經(jīng)常遲到。周四上課時間,潘月英來到辦公室請假,這令王老師困惑不解。聯(lián)系前些天的遲到,王老師認定,這孩子一定碰到了什么事。經(jīng)再三詢問,方得知事情真相:
    3月1日早晨,潘月英像往常一樣早早地背起書包上學了。天還蒙蒙亮。當她走到邢家莊附近時,借著雪后的亮光,她發(fā)現(xiàn),前面雪地上有一個黑乎乎的東西。當她壯著膽子走上前去時才看清楚,躺在雪中的是一個年近七旬的老人。老人衣服凌亂,神志不清,已經(jīng)奄奄一息。雪后的氣溫驟降,遠近無人,這讓她英焦急萬分。情急之下,她突然想起在上學的路上有一個看石料廠的小屋。于是她自己嘗試著背起老人,但是只有十四歲的她,瘦弱的身軀很難背起一個一百多斤重的老人。一次又一次,她滑倒在地上,汗水,雪水,泥水,沾滿了她的身上。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她終于將老人連拖帶背地帶到小屋里,自己也累得氣喘噓噓。從此,潘月英悄悄承擔起了照顧老人的義務。
    每天,她把自己帶的飯、水喂給老人,看到老人吃下,平靜了,然后才離開小屋。由于家境貧寒,父母常年有病,這件事情她一直瞞著父母。每天她都早早起床,帶著水、飯,給老人吃,有時還給老人買自己都舍不得吃的方便面,就這樣一直堅持了四天。
    3月4日早,因為走得匆忙,她沒能來得及給老人送飯。她打算跟老師請假,去給老人送飯。王老師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即買上飯,帶著本班的兩個同學騎著自行車趕往潘月英所說的小屋。他們在石料廠的小棚子中見到了那位被救的老人。待到老人狼吞虎咽地吃完飯后,王老師返回學校,把這件事報告給學校劉校長。學生送飯本不是長久之計,為了能夠更好地照顧老人,劉校長當即派人趕往事發(fā)現(xiàn)場,并聯(lián)系110指揮中心,將老人送到鄉(xiāng)鎮(zhèn)敬老院。原來,這位老人由于神智不好,本來就住在敬老院。前些天,由于無故出走,杳無音信,又無從找起,敬老院正為這事著急。敬老院的人們?yōu)槔先酥胤稻蠢显憾吲d,更為潘月英同學的高尚的行為所感動。
    潘月英同學的事跡也引起了廣泛的關(guān)注,得到了縣領(lǐng)導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饵S海晨刊》《日照新聞網(wǎng)》《莒州網(wǎng)》也先后進行了報道。潘月英同學是浮來初中優(yōu)秀學生中的典型代表,她不僅學習好,而且品質(zhì)好。在她身上集中體現(xiàn)了樂于助人、無私奉獻的美好品德和當代中學生的高尚境界,是我校全體同學學習的楷模,是全校廣大團員學習的榜樣。為表彰潘月英同學的大愛精神和先進事跡,學校研究決定,在全校廣泛開展向潘月英同學學習的.活動,同時,經(jīng)團縣委批準,共青團莒縣團縣委授予潘月英同學“莒縣優(yōu)秀共青團員”、“助人為樂十佳標兵”、“十佳青少年標兵”榮譽稱號。
    學校團委也向全體同學、共青團員發(fā)出號召:向潘月英同學學習!學習她在社會上關(guān)愛他人、無私奉獻的美好品德;學習她在學習中刻苦學習、頑強拼搏的精神;學習她在家庭中勤儉節(jié)約、不怕困難的精神;同學們要以潘月英同學為榜樣,做刻苦學習的模范,做助人為樂的模范,做遵規(guī)守紀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