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由欄目小編收集整理的《八年級上冊歷史教學反思范文》。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新手教師,一般都比較頭疼寫教案。教案可以借給其他老師,共同相互交流。供你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八年級上冊歷史教學反思范文【篇1】
新文化運動主要講述新文化運動的背景→標志→代表人物→基本內容→斗爭矛頭→發(fā)展情況→歷史意義和歷史缺陷,本人教后感到有以下感悟:
在教學中我滲透有效教學理念與策略,重點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明確“一切為了學生發(fā)展”思想。目標定位明確,注重學生作為一個完整的人的發(fā)展。學習學生生活中的歷史,學習學生身邊的歷史,學習對學生終身發(fā)展有用的歷史。在學習中滲透正確的人地觀、環(huán)境觀、價值觀、人生觀。運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讓學生在討論、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團結協(xié)作,提高交際能力。小組合作學習效果不錯,課堂討論,營造氣氛,促進互動。
1、激發(fā)學習興趣,營造民主氛圍
經過精心的預習準備,課堂上,教師先讓各小組的預習效果發(fā)言人展示一下預習效果,然后組織學生就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提出疑問(質疑),通過師生間、學生相互間的多向交流,了解問題的來龍去脈,解決問題并得出結論(釋疑)。
“思維自驚奇而開始、,驚奇與疑問是興趣的源泉。而這種興趣的激起則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宋代儒學大師朱熹說:‘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教師要設法把學生置于“發(fā)現(xiàn)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讓學生隨歷史內容的展現(xiàn),不斷發(fā)現(xiàn),經過思考獲得歷史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F(xiàn)代心理學研究證明,輕松、樂觀、愉快的良好情緒,不僅能使人產生超強的記憶力,而且能活躍思維,充分發(fā)揮內在潛力。在民主、平等、和諧的合作學習氛圍中,學生才能充分放開思想顧慮,無拘無束地與別人討論、交流、合作學習,使課堂教學活躍而高效。正如一位同事說的那樣:“在這堂課上,學生表現(xiàn)出了積極、快樂、輕松的學習狀態(tài)?!碧貏e是關于科技利弊的討論,學生犀利的言辭、獨特的視角帶給我極大的震撼,讓我深深認識到,教師只有用這種極具挑戰(zhàn)意味的方法訓練學生,才會豐富他們的歷史知識及情感,全方位地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和應變能力,也才會收獲更多意外的驚喜。
2、靜思巧引、形成良性循環(huán)
古人云:“善思則得,善誘則通,誘思交融,百煉成鋼?!蔽乙詾?,”誘”在這里體現(xiàn)的就是教師引領、指導的策略,“思”則體現(xiàn)學生的參與意識只有這樣,才能使教與學和諧一致,大幅度地提高教學效率。
3、教師變主導為指導,彰顯學生主體參與地位
采用小組合作法教學,教師就應該變主導為引領和指導,把課堂的主人翁權利還給學生,不要經常向學生暗示你心中所謂的正確答案,也不要急于告訴學生結論是什么,要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時間。如果教師預先已有問題的[內容來于斐—斐_課—件_園]結論,不斷暗示、提醒,那就意味著教師會把學生的思路向自己事先設定的方向推進,不僅學生難以提出其他看法,而且這種合作學習也很快變成了教師唱獨角戲,重新又回到原先那種一切由教師說了算的“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式上去。
當然,在實踐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不可能十全十美。小組合作學習在實際操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時間有時不充裕,學生知識準備不充分不足,普通話水平有待提高不足,合作學習的引導要到位適量增加趣味性的知識等等,同時也對教師的自身素質和人格魅力提出了較高要求。過去人們常說,教師要給學生一滴水,先得自己有一捅水,但今天,我們光有一捅水是不夠的,還得有一池活水才行,否則,光靠那一桶陳舊的“死水”,很難經受得起新課程改革的考驗。如何才能給我的課堂注入生命的活水?我能否讓學生的合作學習中擦出思維的火花?我能否使學生在課堂上體驗合作的快樂,感受發(fā)現(xiàn)的欣喜?我能否讓學生在課堂上“抨然心動””浮想聯(lián)翩”或者“百感交集’?我想,只有把這樣的課堂作為自己追求的目標,課程改革才能落到細節(jié)上,對于學生評價的質量才能有保障。
新一倫課改為發(fā)展性課堂評價的實施提供了莊闊的平臺,也給我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巨大的探索空間。作為普通的一名一線教師,我無力改變大環(huán)境,但我可以改變自己做主的課堂。我可以在“學中做,做中學”,把歷史小組學習扎扎實實地落實到自己的課堂當中去,讓它真正的促進學生全面而又個性的發(fā)展,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
八年級上冊歷史教學反思范文【篇2】
今天講了一節(jié)公開課,從上周接到這周要講公開課的通知開始,到今天正式開講,心里一直都提著,今天總算是可以松口氣了,趁熱打鐵來消化一下各位聽課老師提供的寶貴意見。
首先我自己覺得,本節(jié)課比較趕,導致有些討論也不能很充分的進行。高老師指出,在講《天朝田畝制度》一節(jié)時,情景模擬設置的不錯,只是如果課下就安排學生準備的話,效果會更好;還是在評價這個制度的'落后性時,高老師指出對私有的否定也是其落后性的體現(xiàn)。
跳過這節(jié)課本身,我還有很多要改進的地方,比如語言細節(jié);黃老師特別之處,課堂應該有詳有略,新老師都有一個通病,總怕自己講不完,或哪個知識點沒有講到,以這節(jié)課為例,太平天國的過程就可以略過,本身這些知識點也不需要講解和擴展了,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楊主任指出,如果是上一節(jié)優(yōu)質課,本節(jié)課最大的不足在于,沒有起伏,過于平淡,沒有吸引學生的特點,比如語言、個人風格,如果只是講知識,沒有吸引學生的點,學生怎么能被吸引到課堂呢?李校長也指出,要與高考相銜接,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回歸教材。
八年級上冊歷史教學反思范文【篇3】
在歷史教學中,往往采用問題教學法。問題式教學基本模式分為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反思評價、歸納總結五個基本階段,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主、探究、合作,通過活動、體驗、表現(xiàn)來完成教學。
本節(jié)課在設計上,遵循一個基本模式,從提出問題到分析、解決問題、反思、歸納評價,每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也充分體現(xiàn)了問題的基礎、層進、綜合、開放等特性。特別注重發(fā)揮小組成員積極性,通過討論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即小組合作解決問題。其中還設計了小組及個人的反思評價量表,學生需要對自己以及他人的思維過程和結果做反思。比如,在課堂的最后,學生要反思一下自己學到了什么,自己在小組活動中做了些什么,自己是怎樣調節(jié)自己的學習的,如果自我評價是否定的,那就要考慮以后如何改進,等等。
但是在本次課堂教學中,設問的技術和提問的技巧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問題式教學的核心價值是自主、合作、探究,因此我認為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既要有學生個體的自主思考探究,又要有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探究。一般情況下我們會關注到小組合作探究學習,但是個體的自主思考就會忽視,或者說是教師不太相信學生,不敢放手,往往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很短,迫不及待的要提示學生。而且,在反思、反饋評價過程中,雖然有設計評價的量表,但是這種單純的數(shù)字表格很容易流于形式,反思的真正作用沒有得到有效發(fā)揮。
八年級上冊歷史教學反思范文【篇4】
1、對于本節(jié)課的設計,我的核心思想是如何合理地處理好學生、教師與教材三者之間的關系,希望將課堂主動權真正交還給學生,讓學生提高自學的能力;讓自己與學生共同學習、探究;讓教學資源更加豐富多彩,希望多媒體成為我和學生溝通的橋梁、合作的依托。
2、好的教學設計在于把課程資源挖掘到最充分的地步。大量圖片、史料等資料的使用,可以豐富拓展相關的教學內容,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學習一些抽象難懂的知識內容。教學設計,教學反思,工作計劃,工作總結-尤其是根據(jù)學生特點將網(wǎng)絡資源引入課堂,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教學的順利開展做好充分準備。
3、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地設置了相關的學習問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并適當?shù)墓膭顚W生,使學生在進一步強化歷史基礎知識的同時,激發(fā)了內在的學習動力。
4、由于授課內容知識點較多,教師過于求全,因此在教學中,由于內容豐富,學生有時來不及充分思考,倉促而過。今后在教學中我應不斷總結、改進,花時間研究教學資源的整合,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八年級上冊歷史教學反思范文【篇5】
新的課程理念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合作。我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充分體現(xiàn)了新的課程理念,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上,較為準確的體現(xiàn)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在教學重、難點的設計和突破上,既體現(xiàn)了課程標準的要求、教材的特點,又考慮了初中學生的實際;在教學手段采用上注重了適當和便于操作的原則;在教學流程的設計上注重了靈活性。從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弘揚學生個性發(fā)展入手,探索適合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的“民主化課堂教學”之路,設計教師和學生的活動。本次課改的最終目的是:從根本上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提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和研究性學習,使學生掌握終身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學習方法;教師由單純的教學者轉變成學習型、研究型的教師,教學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參與者和合作者。這兩種轉變需要“量”的積累過程。在七年級教學實踐的基礎上,結合八年級學生的知識結構,探索“民主化課堂教學”
本課的教學活動設計思路為:指導學生獲取有關收復新疆的歷史知識,了解其基本線索,掌握歷史學習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有一定的情感體驗。為此,安排以下兩個大的教學活動。設計好的題目(每一題目放在一張小紙條上)發(fā)給課代表,讓他分發(fā)給各學習小組的組長(每一題,課前由各學習小組選派一名代表抽?。?BR> 生:各學習小組課前先將本小組重點研究的題目列于黑板之上。
1、想一想,為什么說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并說出本題的解題方法。(訓練學生的歸納、概括的能力)
2、在新疆問題上,左宗堂的主張是什么?他在收復新疆過程中采取了什么策略?結果如何?(引導學生學會讀書,緊扣課本,抓住要點)
六組:
3、如果你是左宗棠,你將怎樣打敗阿古柏?怎樣收復新疆?(允許自由發(fā)揮)
4、左宗堂為什么能夠收復新疆?并據(jù)此談一談:分析戰(zhàn)爭勝利的原因主要從哪幾方面入手?(注重學生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學習方法的總結與點撥)
5、左宗堂收復性質如何?有何意義?(訓練學生的歸納、概括的能力)
6、左宗棠打敗阿古柏后,怎樣處理伊犁問題?他這樣處理是否正確?請說明理由。(允許自由發(fā)揮)
7、19世紀80年代初,中國用一塊土地和大量的賠款換取伊梨值不值得?(培養(yǎng)學生高瞻遠矚,用全局的眼光來分析問題的能力。)
8、出示材料:材料(1):“沒有左宗棠,新疆難說。”──毛澤東
材料(2)(1)“以屈膝,有一偉人生焉,萬里出征,抬棺死戰(zhàn),驅外虜于西域,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暴ぉぷT嗣同
材料(3)“論兵戰(zhàn),吾不如左宗棠;為國盡忠,亦以季高為冠。國幸有左宗棠也”。─曾國藩。
根據(jù)材料議一議:如何評價左宗堂?請談談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學生總結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
師:請各小組討論研究一下你們的題目,6分鐘之后展示交流,看哪一小組展示得最好?
一組
二組(其他學習小組展示交流。師生共同評價。)
其目的,一方面強調學生讀圖時應注意的問題,進一步加強學生間學習的合作性;另一方面,構建以學生發(fā)展性學習和創(chuàng)造性學習為內涵的學習體系,強調課堂教學中的民主氣氛,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和主動發(fā)展的學習能力,引導學生自主整合學習資源,然后知識遷移,作出決策。整個活動以現(xiàn)代學生觀和教學觀為指導,力爭為富有生機和實效的歷史課堂教學找到源頭活水。
以引導學生關注當今的社會問題為目的,將歷史與現(xiàn)實有機結合起來。師:一百多年前,新疆歷經苦難,重新回到祖國懷抱,一百多年后,新疆在新中國的羽翼下蓬勃發(fā)展。今天,我們對包括新疆在內的西部地區(qū)采取了什么樣的發(fā)展政策???
學生:西部大開發(fā)師:那么對于沐浴在改革春風下,日益成長,日益發(fā)展的新疆,你有什么話要對它說?請你為新疆的發(fā)展寫一句標語吧。這樣設計,讓學生懂得學習歷史可以更好地為現(xiàn)實服務,懂得歷史知識是每個人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精神營養(yǎng)
我認為本節(jié)教學設計的成功之處在于[內容來于斐—斐_課—件_園],課前師生充分準備,課中教師“導”的得法、學生活動有效,課后進一步拓展延伸。在整個教學流程設計中,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活動為主體,通過課前學生搜集資料,課中展示資料、說說、談談、討論、表演,課后辦歷史小報等活動,使課堂成為學生主體性充分發(fā)揮的有效載體,為學生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充分調動和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訓練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思維能力、表演能力;而教師則是整個學習過程中的合作者、引領者、參與者和促進者。在設計中,我還將有的內容靈活設計、擬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恰當處理。總之,這樣的教學設計使歷史課堂有了更多的靈活性和開放性。
當然本節(jié)教學設計仍然有它不足之處,與非常滿意的課堂仍有一定距離。如:對后進生的關注不夠多;學生搜集資料較多,由于課堂時間關系,不能照顧到每一位學生;等等。這將更好促使我在以后教學中去探索、不斷地提高教學水平,更好地服務于課堂,服務于學生。
小編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