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后疫情時代”出國留學趨勢解讀:留學熱度逐步回暖!附英美澳各國政策趨勢變化

字號:


    現(xiàn)在國內已經開始解封,相信在不久后留學熱度持續(xù)上漲,很多學生是比較關注留學趨勢的,現(xiàn)在出國還香嗎?這是很多學生想要了解的,那么今天出國留學小編就給大家介紹2023年“后疫情時代”出國留學趨勢解讀,如果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話,歡迎點擊出國留學網。
    2023年“后疫情時代”出國留學趨勢解讀:留學熱度逐步回暖!
    在剛剛過去的2022年國際教育圈,中國與世界之間有共同發(fā)展,也有砥礪磨合。
    2022年,隨著疫情形勢的好轉,留學呈現(xiàn)了回暖的景象。留學相關考試得到恢復,學生們逐步回歸線下課堂,留學體驗感增強;各大院校更新申請政策,推出合作辦學項目,設置跨學科專業(yè)等,為留學生們提供了更多境外留學的路徑。疫情對境外留學的消極影響減小,留學生們面臨更多新的機會和選擇。
    隨著2023年國內出入境政策的放開,意味著中國將跟隨世界進入“后疫情時代”,對中國出國留學市場將是重大利好。中國留學家庭對國內過度防疫政策的恐慌心理將得到根本性緩解,疫情將不再是中國學生規(guī)劃留學的首要考察因素,中國出國留學市場的復蘇指日可待。
    對外籍人員復工復產、商務往來等方面的簽證放開,有利于從根本上扭轉國內疫情時期海外師資嚴重匱乏的窘境,提振中外合作辦學的良性發(fā)展。另外,入境政策的放開還將帶動來華留學的恢復。
    留學市場回暖,歸國發(fā)展成主流
    截至2022年6月的一年中,英國共發(fā)放了486,868份簽證,比2019年增加了71%。而中國留學生人數以11.5萬份學生簽證數量位列第二,占比接近四分之一。
    
    另一方面,美國國際教育協(xié)會發(fā)布了2022年度的《門戶開放報告》(Open Doors 2022 Report)。該報告由美國國務院和教育文化局和美國國際教育協(xié)會為代表,統(tǒng)計了2021/22年度美國高等教育階段的美國留學相關數據。報告中顯示,2021-2022學年,美國大學新增國際學生的數量,相對上一學年增長80%。新增的國際新生多是研究生,較上一年度增幅達到121.7%,人數達到了146,526人,為歷年研究生新生人數最高水平。
    
    近20年的美國留學生數據顯示:自06、07年美國留學業(yè)務真正爆發(fā),增長率高達65%,這種高速增長持續(xù)2015年,2015-2016年增長率才降到8.1%,但規(guī)模上已經已經超過30萬人,本科留學人數也全面超過研究生留學人數??梢哉f這10年是美國留學業(yè)務的黃金發(fā)展期,以留美業(yè)務為主的公司基本都是躺賺。不一定是運營能力強、或專業(yè)度高,而是真正站到風口了。
    從07年到19年,美國留學人數從8.1萬上升到37.2萬,完全可以說是“暴漲”,也因此讓行業(yè)里不少老板開始膨脹,開始擴展和融資,但從2017年開始,市場增長乏力,冒進的機構也開始承受不住壓力,出現(xiàn)了一系列問題。
    疫情后,中國赴美留學人數先跌14.8%,去年再跌8.6%,人數跌到29萬,回到了2014年的水平。從今年公布的數據看,研究生人數略有回升,增長了3.6%,本科人數繼續(xù)下滑,再跌12.8%。從數據層面看,美本業(yè)務這兩年還是比較艱難的,疫情后人數下滑了26.1%,但不是最難的。
    最難的是美高業(yè)務,美高人數2017年最高峰是35000多人,到2021年10月只有9900多人,而2022年10月份跌到了7000多人。
    門戶開放報告的數據有一些延后性,公布的是2021-2022的學生注冊數據。從留學行業(yè)觀察公眾號了解的數據看,2022年赴美留學的中國學生中,本科人數依然有8%左右的下滑,研究生人數繼續(xù)反彈,幅度應該也在8%左右,整體留美人數基本止跌。
    跨學科專業(yè)火熱
    2022年,意向留學人群對于專業(yè)的選擇與以往相比更具目的性。根據新東方《2022中國留學白皮書》,意向留學人群選擇專業(yè)時考慮前三位的因素是“自己感興趣的”“就業(yè)前景好的”和“適合自己教育背景”的專業(yè)。受就業(yè)壓力持續(xù)增大的影響,越來越多學生不得不開始考慮畢業(yè)后的就業(yè)情況,更傾向于選擇熱門專業(yè)。
    從細分的專業(yè)選擇來看,2022年留學意向人群感興趣的專業(yè)主要集中在經濟學、工學和管理學,占比接近半數,選擇藝術類專業(yè)的占比位居第四。海外國家擁有大量優(yōu)質藝術類院校,開設專業(yè)覆蓋各個領域,相關產業(yè)發(fā)展較為成熟,藝術類留學群體同樣值得關注。近6年來,在意向留學人群中,就讀語言類和藝術類專業(yè)的學生占比首次超過理學專業(yè)的學生。
    根據全球化智庫(CCG)與中國銀行共同研究編寫的《中國留學發(fā)展報告(2022)》藍皮書統(tǒng)計,最近幾年,中國赴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澳大利亞的留學生以攻讀STEM專業(yè)和商科、社會科學為主。中國學生在美國留學的首選專業(yè)是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占比22.2%,可見在計算機專業(yè)方面,美國有壓倒性的優(yōu)勢;澳洲、加拿大的經管專業(yè)更受認可,中國學生在兩地選擇經管專業(yè)的占比之和超過60%;德國的工程專業(yè)全球聞名,中國學生在德國選擇該專業(yè)的占比為壓倒性的41%;中國學生留學法國的首選專業(yè)為人文學與語言學,占比高達39.6%,可見法國無愧歐洲藝術文化中心之名。
    近年來,不再局限于單一學科專業(yè)的申請,跨學科研究日漸成為留學申請的新興趨勢,這也是各留學機構口中的“撿漏專業(yè)”。目前,大部分跨學科專業(yè)應當下社會不斷變化的就業(yè)需求而生,數量日趨增多,設置日趨多樣化,不少跨學科專業(yè)開始往文理結合的方向發(fā)展,如美國南加州大學提供的藝術、技術與商業(yè)創(chuàng)新項目,就涉及藝術、設計、CS(計算機科學)、工程、商科、風險投資等多領域的專業(yè)知識。
    合作辦學受到追捧
    近年來,受疫情影響,合作辦學發(fā)展迅速,日趨成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青睞,逐步擔起“境內留學”和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的重任。
    不少院校紛紛開啟合作辦學模式的探索,新建聯(lián)合學院,設立辦學項目,為意向留學人群提供了更多新的選擇。根據教育部統(tǒng)計,截至2020年底,共有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2332個,其中本科以上1230個。2022年7月28日,教育部發(fā)布通告,為了緩解疫情影響下我國學生出國留學學習困難,教育部將繼續(xù)堅持中外合作辦學等辦學方式。
    嚴峻的疫情形勢雖使未來的留學道路充滿了不確定性,但合作辦學的發(fā)展為學生們提供了一條新的留學道路,使意向留學人群的學業(yè)規(guī)劃更多樣化。根據新東方發(fā)布的《2022中國留學白皮書》,仍堅定留學計劃和同時關注多種升學途徑、兩手準備的群體占比一致,均超過4成。不少人會考慮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海外高校在國內的分支院校等與國際教育相關的升學渠道,以尋找到適合自己的發(fā)展方向,其中關注合作辦學的意向留學人群占比達到了30%。
    作為引進國外優(yōu)質高等教育資源的重要路徑,中外合作辦學的培養(yǎng)模式也逐步從簡單的“2+2”(國內2年,國外2年)、“3+1”(國內3年,國外1年)模式,轉向更穩(wěn)定的國際化師資引進、國際化的課程體系建設。中外合作辦學根據國際、國內人才市場的需求設置專業(yè),課程設置大多與國外課程緊密接軌,有利于學生接受中西方文化的教育,拓寬國際視野,豐富知識結構。隨著中外合作辦學更加注重內涵建設,本碩連讀中外聯(lián)合培養(yǎng)項目也成為許多學生的新選擇。
    鼓勵、吸引回國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
    受疫情常態(tài)化影響,越來越多的意向留學人群傾向畢業(yè)后回國就業(yè)。在2022年教育部召開的“教育這十年”“1+1”系列發(fā)布會上,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劉錦表示,十年來,我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中超過八成完成學業(yè)后選擇回國發(fā)展。
    國內飛速發(fā)展的經濟水平以及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讓留學人群對國內的發(fā)展環(huán)境更有信心,中國的高質量發(fā)展、國內更熟悉的安全環(huán)境與更多的發(fā)展機遇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選擇回國發(fā)展。獵聘大數據研究院發(fā)布的《2022海外應屆留學生就業(yè)競爭力洞察報告》數據顯示,受訪留學生中,已回國和打算回國的留學生占比為96.07%。而目前準備長期留在國外的留學生僅占3.93%。
    “海歸”這一身份仍能為留學生帶來求職優(yōu)勢和新的機遇。根據獵聘數據,80.85% 的企業(yè) HR 認為在同等條件下,留學經歷會成為候選人的加分項。智聯(lián)招聘數據顯示,對比海歸留學生與全行業(yè)人才薪酬,留學生薪酬優(yōu)勢明顯,尤其是高薪領域,在50萬以上收入群體中,具有留學背景人才顯著高于無留學背景人才,其比例約為2倍。
    國內同樣重視留學人員回國工作。目前,國家及各地方政府紛紛出臺眾多人才吸引政策,并在戶籍、重大科研項目支持、回國養(yǎng)老等領域提供優(yōu)惠,積極鼓勵、吸引越來越多的留學生回國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以北京和上海為例:北京市高度重視留學人員回國服務工作,放寬有關留學生在北京落戶的政策,吸引集聚了一大批高層次留學人員在京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上海明確針對畢業(yè)于世界排名前50名院校的留學回國人員,取消社保繳費基數和繳費時間要求,全職來上海市工作后即可直接落戶;畢業(yè)于世界排名51-100名的,全職來上海市工作并繳納社保滿6個月后可申辦落戶。
    隨著更多的留學生學成畢業(yè)后歸國或在國外短期工作后回國,中國正在逐步形成“出國深造—回國就業(yè)”的國際人才環(huán)流趨勢。隨著國家“雙循環(huán)”戰(zhàn)略的進一步落實,出國(境)留學與工作的中國學生人數將持續(xù)增加,具有海外背景的國際化人才將在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中發(fā)揮更加重要作用。
    來華留學
    對于來華留學,輿論的認識大都還停留在“老外輕松入學”、“高額獎學金”的主觀臆斷,而事實早非如此。隨著“留學中國”品牌認可度日益提升,早在2018年,中國就已經躍居世界第三大、亞洲第一大留學目的地國,僅次于美國和英國。來到中國大陸的自費留學生人數,已經從1979年的300余人增長到2018年的近43萬人(數據來源CCG,全球化智庫),留學中國已經成為很多國際學生的首選,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目前,在冊國際學生來自195個國家和地區(qū),學歷生占比達76%,2021年比2012年提高了35%。亞洲學生人數最多,2018年達29.5萬人;非洲學生增幅最大,2018年與2010年相比增長近5倍。在中國學習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留學生占比超過50%。
    英美澳各國留學趨勢與政策變化
    美國
    1.留學生人數總達94萬多人
    根據今年發(fā)布的《美國門戶報告》顯示,美國留學生的總數回彈到了94萬多人,較上年增長34,424人次,也是近年來增長速度最快的一年。
    2.美本早申國際生暴增63%
    美國大學網申系統(tǒng)Common App公布截至去年11月1日的2022-2023申請季美本最新申請數據。實際提交美本早申的新生多達748,118人,美國大學的申請總量多達2,853,554份,同比疫情前申請季分別上漲了26.3%和40.6%。人均申請美國大學的數量持續(xù)增加,達到3.8所,比疫情前上漲了11.8%。
    3.國際研究生總人數增長,首次超過本科生人數
    2021/22學年,國際本科生入學總人數繼續(xù)下降,共有344,532人,下降比例僅4.2%,比前一年的14.2%的滑坡減緩很多,預計美本將逐漸恢復到海外留學主力的地位。相比之下,2021/22學年,國際研究生入學總人數猛增17%,共有385,097人,這個數字已經超越了疫情爆發(fā)前的水平??梢钥闯觯瑖鴥缺Q?、考研的賽道越來越擁擠,原本作為備選的留學,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同學開始認真考慮、規(guī)劃和準備了。
    4.簽證服務全面恢復
    美國簽證服務已全面恢復。申請美國簽證免面簽條件之一“同一簽證類別失效不超過12個月”延長至“48個月”。除中信銀行規(guī)定的四個分行外,其他領取護照及提交文件服務開始收費。同時,美國政府放寬留學簽證,簽證流程縮短,部分學生可免簽。
    5.四類學位外國留學生OPT時間延長
    在美留學生實習計劃OPT(Optional Practice Training)升級,留美學生將獲得更長的實習期與更多實習機會。凡持有自然科學、技術、工程學以及數學這四類學位的外國留學生,實習工作期(OPT)將由目前的12個月延長至29個月。OPT時間的延長,意味著這四類留美學生將有更長時間、更多機會獲得美國工作的經驗。
    英國
    1.推出高潛力人才簽證
    為了應對新冠疫情+脫歐引發(fā)的人才流失,2022年5月30日,英國為吸引世界頂尖大學優(yōu)秀畢業(yè)生來到英國工作推出了重磅的“High Potential Individual Visa高潛力人才簽證”的計劃。這一全新推出的簽證類型,將允許符合簽證要求的申請者在英國可以獲得至少2年的工作機會。這項簽證面向的是英國以外的頂尖大學的畢業(yè)生,包括學士、碩士和博士。其特點如下:
    無需英國雇主擔保
    英政府認可大學名單內的畢業(yè)生可申請
    無offer可申請,可到英國后再找工作
    2.繼續(xù)大力擴招留學生
    據《泰晤士高等教育》報道,英國教育部長Gillian Keegan已承諾與大學合作,繼續(xù)增加國際學生人數。Gillian Keegan在會議上回應,限制留學生的想法來自唐寧街10號,不代表英國教育部?,F(xiàn)在正在做的是確保我們與大學合作,專注于如何擴大和增長。她還建議擴大招收國際學生的國家/地區(qū)范圍。
    3.英國各高校針對多方面提高錄取要求
    從今年英國大學陸續(xù)更新的申請要求來看,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變化:修改中國院校認可名單、部分院校提高雅思成績要求,多校強調提交GRE/GMAT成績。
    4.2022年8月4日起取消警局注冊
    從2022年8月4日起,赴英外國人不再需要前往警局注冊。根據倫敦警察局發(fā)布的《警局注冊公共通告和常見問題》,特定國籍、16歲及以上,持學生簽/工簽的的相關外國公民,不再有義務前往警局注冊。同時,不再要求向警局提供任何最新的個人詳細資料,如更新住址。
    澳大利亞
    1.澳大利亞畢業(yè)生在澳工作/停留期限將延長
    2022年9月1日,澳大利亞教育部長Jason Clare更是宣布了澳洲國際畢業(yè)生的重大利好消息,即延長了在澳大利亞的畢業(yè)后工作權利,允許熟練的國際畢業(yè)生在澳大利亞工作和逗留額外2年。此次畢業(yè)后工作權利延期將提高學生在澳大利亞的入學率,并使學生畢業(yè)后更容易在職業(yè)生涯中取得成功。在經過驗證的技能短缺領域中,符合條件的學生將獲得臨時畢業(yè)生工作簽證(485類)時長更新如下:
    學士學位畢業(yè)生:由之前的2年延長到4年
    碩士學位畢業(yè)生:由之前的3年延長到5年
    博士學位畢業(yè)生:由之前的4年延長到6年
    2.7月1日起留學生打工恢復兩周40小時上限
    疫情期間的一些concession會慢慢取消,500學簽持有者可以無限時工作,這項疫情期間豁免的政策將會在2023年6月30日取消,7月1日起會重新恢復每兩周工作時長不超40小時的限制。
    3.大部分澳洲大學下半年要求強制回校
    澳媒ABC報道,澳大利亞八大名校聯(lián)盟(Group of Eight)將從2023年6月30日起,讓所有國際學生都返回校園上課。10月19日,澳大利亞高等教育質量與標準署(TEQSA)曾建議澳大利亞各所高校調整教學模式,規(guī)定到明年6月30日,國際學生必須回到澳大利亞,在校園完成至少三分之二的面對面教學。
    新南威爾士大學(UNSW)指出說,明年第一學期會是一個過渡期,該校會確保為那些在明年年初仍然無法來澳的學生提供在線混合學習。
    悉尼大學回復說:“從2023年第二學期開始,我們將停止遠程提供校內課程,并恢復到新冠前的面對面教學模式?!?BR>    西澳大學(UWA)表示他們將繼續(xù)根據實際情況,在2023一年中進行適當調整。
    留學機構2023如何發(fā)展?
    2023年留學行業(yè)內的機構將會有哪些發(fā)展呢?——來自留學行業(yè)觀察公眾號
    1、不要盲目樂觀,繼續(xù)蓄力。從目前各官方數據來看,留學人數沒有太明顯的反彈,最多是觸底狀態(tài)。所以保持原觀點,先穩(wěn)住,進決賽圈。疫情三年都扛住了,因為冒進,死到黎明前就太不劃算了。
    2、很多人會失業(yè),很多機構會招不到人。這句話并不矛盾,2023年,大多數機構都會把“降本增效”當作頭等大事,產能低、實力欠缺的崗位可能面臨裁員,但同時,機構又迫切需要有實力的人加入。
    3、沒有市場造血能力的機構將會進退兩難。很多機構招生就是靠渠道,20%-30%的傭金已經讓機構經營很吃力了。還有很多機構選擇在短視頻平臺活躍,他們已經搶先占領短視頻流量池,要比原先那些平臺方“卡脖子”更用力,至少都是30%起步。你合作,沒利潤;不合作,沒學生。自己造血,又沒能力。
    4、考試作弊依然存在,但會收縮。家考類作弊還會有市場,但由于最近兩年的臭名,認可度會降低很多,雖然考試官方還在力推,但越來越多的大學會降低對家考成績的認可度。
    5、背提機構面臨嚴峻的運營風險。疫情三年,背提機構算是唯一賺錢的賽道,規(guī)模和營收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但隨著線下活動的恢復,背提機構面臨大量的產品調整需求和很高的運營成本的壓力,動作慢一點,可能都會有現(xiàn)金流風險。
    6、會有越來越多的機構開始做短視頻和小紅書。但鑒于業(yè)內機構的輸出能力,對大多數公司公眾號的閱讀都不過百的機構來說,入駐什么平臺都沒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