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優(yōu)秀的主題演講稿要從哪些方面入手呢?理想的人物不僅要在物質需要的滿足上,還要在精神旨趣的滿足上得到表現(xiàn),為了讓我們的演講更具有感染力。這時候需要好好理一理自己的演講稿,下面是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光盤行動的演講稿范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關于光盤行動的演講稿范文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文明就餐光盤行動”是一種大眾自發(fā)認識到節(jié)約糧食,倡導節(jié)約糧食資源的一種方式。它首先是由國土資源報社的副社長徐志軍先生提出來的,進而由北京市一家民間公益組織推行的活動,經(jīng)過媒體傳播行成的一種社會群體的“文明就餐光盤行動”。
“文明就餐光盤行動”的出現(xiàn),是一個符合當前社會的現(xiàn)象。在21世紀的年代里,已經(jīng)不再是30多年前的那種食不果腹,到處饑餓的社會了。人們不再為了一點糧食而去感到可惜,越來越多的浪費糧食的現(xiàn)象蔚然成風。人們在飯店里有時為了一時氣派,不惜花錢買許多吃不了的東西,只是為了排面上的奢華,他們只以為自己的賺的錢,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他們并沒有意識到節(jié)約糧食的重要性。其實,尊重糧食也是我們中華民族一大傳統(tǒng)美德。
根據(jù)可靠數(shù)據(jù),每年消費者僅餐飲方面浪費蛋白質和脂肪800萬噸和300萬噸,最少倒掉了約2億人的口糧?!叭澜琊囸I人口超過10億。全球平均每年,因饑餓死亡的人數(shù)達1000萬,每6秒鐘就有1名兒童因饑餓而死亡!如果我們每天的食物減少浪費5%,就可救活超過400萬的饑民!”這是“光盤行動”宣傳單上的話。相信無論任何人看到這樣的驚人的數(shù)字,都會感到驚恐,都會啞口無言的。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到“光盤行動”的要求,都要有自覺的節(jié)約資源意識。
每個人都有節(jié)約資源,節(jié)約糧食的義務。世界是屬于全人類的,人類就必須保護不必要浪費的資源。資源是有限的,而我們的生活是長遠的。我們不能只為了當前的生活的舒適,而去浪費糧食,要知道,誰也無法預測自然災害會在什么時候發(fā)生,我們要養(yǎng)成節(jié)約糧食的良好習慣。日常生活中,我們能吃多少就做多少,點多少,吃不完的能打包就打包,不要因為麻煩就倒進垃圾桶里。如果我們都能做到不浪費一點糧食,那么我們就等于會拯救很多將會餓死的人。我們不只是為了我們自己活著,更是為了我們的后代活著。
我們的行為將會影響我們的下一代。尤其,已經(jīng)作為父母的人,孩子還是在學習事物的過程,父母自然要做一個好榜樣。如果帶自己的孩子去飯店點一堆東西,只是為了讓孩子吃的開心,然后浪費一堆食物,那么這種行為將會在孩子的腦海里留下深深地印象,自然以后就自然而然的也做了跟家長同樣的事情。但是,如果反之,我們每次,每天都會教育孩子節(jié)約糧食的好習慣,那么我們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節(jié)約,更加富有。
我們更要監(jiān)督用公款海吃海喝的行為,這是很厲害的一種浪費行為,國家更要進一步落實這樣的政策。我們是現(xiàn)代文明人,就要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行為修養(yǎng),文明修養(yǎng)。我們做的每一件事,都要考慮后果?!肮獗P行動”的出現(xiàn)就是證明現(xiàn)在浪費行為已經(jīng)很嚴重,所以每個人務必節(jié)制自己不好的浪費行為,為自己,為后人,為國家,為世界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要明白,保護好我們地球的資源,沒有一點壞處。
“從我做起,今天不剩飯!”這是光盤行動的口號。正如,海子說的“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是啊!就讓我們每個人都成為“光盤”一族吧!世界是我們的,我們屬于世界,關心我們身邊寶貴的糧食吧,它是我們?nèi)祟惖恼鋵?
關于光盤行動的演講稿范文 篇2
各位小區(qū)居民們: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小小餐桌傳承了中華民族尊重勞動的傳統(tǒng)美德,文明就餐體現(xiàn)著廣大居民珍惜糧食的良好素質。
目前,世界有1億多貧困人口,平均每年因饑餓奪去1000萬人的生命,每6秒就有1名兒童因饑餓死亡。我國浪費的糧食,占糧食總產(chǎn)量的10%,如果每天浪費的糧食回收5%,那就可以救活400萬人民。節(jié)約是一種美德,為了打造節(jié)約型小區(qū),我真誠地倡議:
一、外出就餐時,點餐要量力而行,吃多少點多少,不鋪張浪費。吃不完的食物打包帶走,不剩在餐桌上。
二、每個家庭,從自我做起,從小孩子抓起,不倒飯,不挑食,不偏食。
三、見到浪費糧食的行為,勇于進行阻止,真誠規(guī)勸。
四、擴大光盤行動的宣傳力度,在社區(qū)開展人人節(jié)約、光盤行動活動,評選優(yōu)秀光盤家庭榮譽稱號。
讓我們行動起來,一起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共創(chuàng)節(jié)約型小區(qū),營造無浪費家園吧!
關于光盤行動的演講稿范文 篇3
我們不能忘記勤儉節(jié)約的傳統(tǒng)美德,更不能忘記全國仍有1億多貧困人口。我們倡議,樹立節(jié)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有關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每年浪費食物總量折合糧食約500億公斤,接近全國糧食總產(chǎn)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約2億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糧。與此同時,饑餓卻仍是人類的頭號殺手。全球平均每年有1千萬人因饑餓喪生,每6秒就有1名兒童因饑餓而死亡。
浪費糧食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據(jù)報道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價值高達20xx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于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舌尖上的浪費”已到亟須遏制的地步。沒有經(jīng)受過饑餓的人們常常以為,剩飯剩菜是很常見的了,不足為奇??墒?,這只是“君不曾處于饑荒之中,不曾受過饑餓之苦。”世界上還有太多的災民,食不果腹,一日不進米飯,不說是米飯,連稀粥都喝不上。不愁三餐的我們,又怎么能體會到饑餓難耐的痛苦?又怎么懂得米飯的粒粒珍貴。更何況,現(xiàn)在還有公款吃喝、商務宴請的,一頓飯不知浪費多少汗水。我們說,一頓飯吃不掉一頭牛,但一頓飯必須點價值一頭牛的食物的大有人在,這已經(jīng)超越了我們一般認為的“舌尖上的浪費”了。
從古至今,吃飯,只有在饑腸轆轆的人那里,才是一種生理需要。很多時候,國人賦予了吃飯諸多不同的文化深意。比如,到哪個時令、節(jié)日吃哪種食物,國人均會寄寓別樣的希冀和祝福;不同的美食佳肴,也可以折射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甚至可以從中看到一個民族的文化特質。但是,另一層“文化深意”是食物與身份、地位、感情的潛在捆綁。比如,吃昂貴的食物,才能顯示身份的高貴;只有浪費一些食物,才能說明主人大方、不吝嗇。
遏制“舌尖上的浪費”,需要剔除那些消極的“舌尖上的文化”,培育全新的“光盤文化”。從細節(jié)上講,吃多少點多少,不要眼寬肚窄,有句話說得有點過,但是也有道理,“要么少點餐,要么吃不完兜著走。”總之,做到消費而不浪費。
拒絕浪費,從我做起,一起向浪費說“不”,爭做節(jié)約達人,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有一種節(jié)約叫光盤,有一種公益叫光盤,有一種習慣叫光盤!所謂光盤,就是吃“光”你“盤”子里的東西。任重而道遠,唯有制度保障、人人參與、廣泛發(fā)動、長期堅持,“光盤”才能成為水到渠成的自覺之舉。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勤儉不是吃苦,而是對有限資源的珍視。從今天午飯開始,讓我們一起:不剩飯,不浪費,吃多少,要多少,吃不了,兜著走!加入光盤族,一起對浪費說不!光盤行動體現(xiàn)的是居民品質和責任。我們都是社會的主人,都要從現(xiàn)在做起從生活習慣開始從細微處做起從節(jié)約糧食做起爭做節(jié)約糧食的傳播者、實踐者和示范者。
用實際行動參與到節(jié)約糧食的行動中來,讓節(jié)約引領風尚,共同為建設文明、和諧、環(huán)保的社會環(huán)境作出應有的貢獻!
還記得那句古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光盤行動滿滿的正能量,讓節(jié)儉歷久彌新。
關于光盤行動的演講稿范文 篇4
從幼兒園起,我們就學會了一首名叫《憫農(nóng)》的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边@首詩是糧食來之不易的真實寫照。
千百年來,勞動人民面朝黃土背朝天春種秋收的辛苦勞作,收成卻要靠無蝗災無人禍,蒼天的風調(diào)雨順。每一粒糧食都飽含著四季的守望,耐心的等待和辛苦的汗水。
正因為糧食來之不易所以有許多古語得以流傳,“單麥不成面,一米度三關”旨在告誡人們要珍惜糧食!
但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浪費糧食行為卻處處可見,丟在垃圾桶里長了毛的饅頭,餐廳里的回收桶里殘渣剩飯,每天司空見慣!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
因為我們現(xiàn)在生活在一個基本小康的社會里,從小沒挨過餓,因此不懂愛惜糧食。
往前看,其實,爺爺那輩就挨過餓,他們常吃的是地瓜,高梁等粗糧,有時還得用野菜團充饑。
更早時,因為天災,因為戰(zhàn)爭,多次出現(xiàn)過餓莩遍野的慘狀。
民以食為天,為了糧食,人類發(fā)動過一次次的戰(zhàn)爭;為了糧食,農(nóng)民不管嚴寒酷暑,不辭辛苦的勞作。為了糧食,詩人寫出“朱門酒肉臭,路有餓死骨”的詩篇!
我國是一人囗大國,糧食是國之根本,我們有些貧困地區(qū)也只是剛剛解決溫飽問題。
地球上每天依然有八億人在挨餓,每年因為缺乏糧食而餓死的人數(shù)達到二千萬!
糧食是無價寶,請自覺執(zhí)行:珍惜糧食,光盤行動?。?!
關于光盤行動的演講稿范文 篇5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在這莊嚴而親切的國旗下演講,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光盤行動從我做起”。
大家肯定都讀過唐代大詩人李紳的古詩《憫農(nóng)》,知道農(nóng)民伯伯種田很辛苦,要我們節(jié)約糧食。前幾個星期我們?nèi)i_展了“光盤行動”,經(jīng)過老師的監(jiān)督和同學們的努力,部分班級做的比較好,將光盤行動進行到底,但是有個別班級還要繼續(xù)努力。
上學要遲到了,有的同學就把沒來及吃完的早點隨意丟棄;中午的飯菜不合口味,有的人就整碗整碗地倒掉;午餐過后,有的班級的飯菜筒里還剩下一大半的飯菜沒有分完;學校的泔水桶內(nèi)常常被剩飯、剩菜塞得滿滿的……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浪費呀!
同學們,對照老師剛才所提到的現(xiàn)象,請仔細回想一下,在你們班級、你自己的身上發(fā)生過嗎?
這些都是在浪費糧食!也許你并不覺得自己在浪費,也許你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么,可是,如果你浪費這一點,他浪費這一點,大家都浪費這一點,那就是一個驚人的損失了!
讓我們一起來算筆帳:如果一個人一天節(jié)約一粒米,全國13億人口可節(jié)約2186萬斤,這么多米可以救濟4000多災民吃10年,可以給我們?nèi)W生吃60多年的時間?,F(xiàn)在,同學們還覺得節(jié)約糧食沒有必要嗎?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不能忘記勤儉節(jié)約的傳統(tǒng)美德,更不能忘記全國仍有1億多貧困人口。
我們倡議,樹立節(jié)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
我們倡議,家庭餐桌上,倡議根據(jù)營養(yǎng)學合理搭配葷素菜比例,按需買菜煮菜,以每頓飯家庭成員剛好吃完、吃飽為準。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吃光碗里的最后一粒米、盤中的最后一棵菜。
我們倡議,同學們既要做“光盤行動”,用省下來的錢,多做好事,做多公益。
“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需要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那么,就參加“光盤行動”吧!
“吃光盤中餐,今天不剩飯”拒絕浪費,珍惜糧食!期待你和你身邊的人加入“光盤族”。提醒身邊的人,積極制止浪費糧食的現(xiàn)象。做節(jié)約宣傳員,向家人,親戚,朋友宣傳節(jié)約糧食。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勤儉不是吃苦,而是對有限資源的珍惜。從中午開始,讓我們一起:不剩飯,不浪費,吃多少,要多少!加入光盤族,一起對浪費說“不”。
同學們,“光盤行動”體現(xiàn)的是新時代青少年的品質和責任。我們都是社會主義的主人,每個人都要從現(xiàn)在做起,從生活習慣做起,從細微處做起,從節(jié)約糧食做起,爭做節(jié)約糧食的傳播者,實踐者和示范者,用實際行動參與到節(jié)約糧食的行動中來。
關于光盤行動的演講稿范文 篇6
新聞上說人們在餐桌上的浪費驚人,一年浪費的糧食總價竟高達__億元,大約是2億人一年的口糧!
“你在外面吃飯時,有幾次把食物吃干凈或打包帶走?”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少有人理會這種“小問題”了。
他們認為饑荒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
我們學校食堂里,幾乎每天中午都有人在抱怨:“今天燒的什么爛飯菜!一點都不好吃,不把它倒掉是不可能的!”然后硬著頭皮,皺著眉毛,極其不情愿地吃上幾口,就倒掉了。
他們哪里知道,他們倒掉的是農(nóng)民辛勤的勞動,父母的辛苦錢?我們應該采取“光盤行動”,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光盤行動”,所謂“光盤”,就是吃光盤子里的食物。
出去吃飯時,如有剩菜,你完全有理由對服務員說:“服務員,打包!”畢竟,打包不是什么丟面子的事。
其實,少點一些菜,不就不會浪費了嗎?難道,在飯店吃飯就一定要是幾大瓶酒、龍蝦、螃蟹嗎?一定要擺譜嗎?
我曾看到一桌剩菜,吃飽喝足的人們里也不理。
那都是龍蝦、烤鴨、牛排吶!我想:我們應該采取“光盤行動”,盡量讓桌子上的“豪華剰宴”少一點,再少一點,直到消失。
提倡節(jié)約,杜絕浪費,人人有責!讓我們都參入到“光盤行動”中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