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的留學(xué)性價比高,到處都是美食美景,尤其是馬來西亞的有些特色美食,不僅有很多本地特色美食,其他國家的美食也數(shù)不勝數(shù),下面跟著出國留學(xué)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去馬來西亞必吃的特色美食
1.娘惹菜Nyonya dishes
娘惹菜其實(shí)不是一道菜,應(yīng)該算是一種菜系,它是融合了中國菜系和馬來菜系的馬六甲菜肴,算是南洋獨(dú)具特色,自成一派的佳肴。娘惹菜口味比較重,用的醬料都是至少由10種以上的香料配成,吃起來多是辛香、微辣、甜酸的風(fēng)味。娘惹美食里*有名的是叻沙面線,甜醬豬蹄、煎豬肉片、竹筍燉豬肉也都是很好吃的娘惹菜,喜歡吃甜品的還可以去嘗嘗看娘惹糕。
2. 沙爹串燒Satay
沙嗲是傳統(tǒng)馬來美食——腌好的牛肉、羊肉、雞肉串成串以適度的火候炭烤后,最最重要的就是要蘸一層厚厚的沙嗲醬一起入口。沙嗲醬由花生醬、椰醬、幼蝦等調(diào)制而成,香醇無比,吃了肯定令人眷戀不已。享用一串串沙嗲的同時,再配以椰葉或班蘭葉包裹的傳統(tǒng)馬來米飯、小黃瓜及洋蔥等,入口的沙嗲味道更加分明。
3. 煎蕊Cendol
在馬來西亞檳城的街頭,到處都可以看到賣“煎蕊”的小店,和其的名字無關(guān),煎蕊并不是一道煎的美食。煎蕊是一種夏日消暑的小吃,先是在碗里裝滿冰沙,然后放入紅豆等佐料,再放上主角,也就是這種綠色的粉條。它之所以會呈現(xiàn)出綠色,是用一種叫做“斑蘭葉”的植物來染色的,這種天然的染色劑,讓透明的粉條看著像黑暗料理,卻又莫名地帶來一股清新的涼意。
4. 肉骨茶Bak Kut The
長期享譽(yù)東南亞的中式早茶,用茶葉、中藥材和豬的排骨肉作為主料,配以鹽、醬油、胡椒、味精等,在鍋里燒煮多時,直到茶葉、藥材之味深入排骨肉里,方可完成。聽到這個名字是不是挺熟悉的,是骨肉兼飲茶的飲食方式,是去到馬來西亞必吃的,最經(jīng)典是配著油條吃。先喝一口湯,之后把油條浸入,再喝一口混合油條香味的湯汁,然后夾塊排骨,蘸著醬油辣椒調(diào)料送進(jìn)口中,最后喝一口茶,滋味妙不可言。
5. 椰漿飯Nasi Lemak
椰漿飯,本意是“奶米或香米”,在豐富的椰漿里烹飪而成,米粒與椰漿混融,奶白飽滿,奶香四溢。一些廚師還會加入切片生姜或螺旋松葉給米飯?zhí)砑游兜?。還可以配上鳳尾魚辣醬、烤花生、小黃瓜絲、水煮蛋食用,是馬來人早中晚或兩頓之間的食品。
6. 咖喱叻沙Asam Laksa
Laksha是叻沙的古印度文,他的背后文化比娘惹菜還要多元,叻沙是由華人、馬來西亞人、娘惹人的三種族群文化一同交織的美食,雖然說叻沙又分為很多口味,但在馬來西亞最有名的就是加了椰奶的咖哩叻沙,而蝦、雞絲、雞蛋、豆芽是基本食材,咖哩叻沙中又因?yàn)榧尤胩厥馐巢亩粎^(qū)分為娘惹、泰國、加?xùn)|叻沙。有機(jī)會一定要去好好嘗試一下吉隆坡、怡保、馬六甲等地不同風(fēng)味的咖喱叻沙。
7. 西刀魚丸
西刀魚丸就是指用西刀魚肉做的魚丸,純手工打制而成的,吃起來口感相當(dāng)?shù)腝彈,彈到號稱是往桌上輕輕一扔,它都能彈好幾下。西刀魚丸個頭不大,看上去像是小小的糯米丸子,表面看起來很平滑,但是吃起來卻有脆脆的口感,而且魚香味非常鮮美,爽口彈牙,讓人欲罷不能。在大馬賣西刀魚丸比較有名的店是“亞坤西刀魚丸”,可以去嘗一嘗。
8. 印度甩餅
印度甩餅,是起源于印度但流行于馬來西亞的常見食品。餅外形大而薄,經(jīng)過烙制后香脆可口,食用時蘸用咖喱或特制的醬料,還常常配上拉茶一起吃。甩餅有多種口味,如雞蛋、奶酪、羊肉、雞肉、香蕉、牛油、洋蔥等。
9. 炒粿條Char Kway Teow
炒粿條就是咱們的華人美食啦,是潮州人的小吃,后來流傳到馬來西亞并被發(fā)揚(yáng)光大,尤其在檳城一帶很受歡迎。炒粿條其實(shí)有點(diǎn)類似我們常吃的炒河粉,檳城用的粿條是寬一點(diǎn)的,吉隆坡人炒的都是細(xì)長的粿條,但是做法上差別不大,一般都是放蝦仁、雞蛋、臘腸、魚餅之類,然后用黑醬油、耗油炒,喜歡吃辣還可以要求放點(diǎn)辣椒醬,這樣吃起來甜中帶辣,也很不錯。
10. 扁擔(dān)飯Nasi Kandar
扁擔(dān)飯,聽到這個名字你可能會覺得一定是屬于當(dāng)?shù)厝A人的美食,但其實(shí),這是印度回教徒的食物哦。以前印度小販會擔(dān)著扁擔(dān)叫賣食物,扁擔(dān)的一邊掛的是米飯,另一邊則是咖喱菜,然后賣的時候就將咖喱菜澆在米飯上吃?,F(xiàn)在做法上已經(jīng)更多樣了,可以澆在飯上的咖喱菜種類非常的多,什么咖喱魚頭、咖喱蝦、咖喱薯?xiàng)l之類,你能想到的他們基本都能提供。